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炼题辑加分练 第78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一Word文件下载.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炼题辑加分练 第78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炼题辑加分练 第78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一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
28.(河南省2018年考前预测)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这种见解( )
A.抹杀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反侵略求独立的反抗史
B.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C.夸大了近代中国人民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的奋斗精神
D.批评了部分历史学家不顾事实崇洋媚外的治史态度
29.(咸阳2017二模)19世纪末,许多知识分子对讲究温文尔雅的传统礼仪观念提出了质疑,而对进化论赞赏有加。
如严复曾强调“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这些言行( )
A.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
B.带有明显全盘西化的倾向
C.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D.为托古改制作了舆论准备
30.1946年,汪叔棣在其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认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
”由此可知,汪叔棣认为(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C.九一八事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二战开端于1931年是客观的历史事实
31.(自贡市2017届二诊)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
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
据此可知( )
A.各区域经济结构已趋于平衡
B.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苏联援助促使城市数量增长
D.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
32.罗马共和国时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例如:
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
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
罗马共和国制定上述法律的目的是( )
A.维护帝国统治B.保护平民的利益
C.完善法律体系D.稳定社会秩序
33.(合肥市2017年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33)“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
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的神学。
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 )
A.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B.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否定了宗教神学观念D.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
34.(河南省2017年考前预测,34)1931年时,苏联全国粮食产量相比去年减少了16.8%,而粮食出口相比去年增加了7.2%。
这表明苏联( )
A.“一五”计划期间放开售粮限制
B.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C.计划经济提高了农业开放度
D.工业发展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
35.(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第一次联考,35)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
“把我的钱还给我!
”2016年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
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
这说明( )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英国民众希望控制英国外交事务
D.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
40.(吉林市2017届第二次调研)(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公元前六世纪,秦国控制河西走廊,使西戎臣服。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立驰道,设置郡县,为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奠定了基础。
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开辟通道),丝绸之路形成且日渐繁忙,逐渐发展成为中西商旅要道,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
丝绸之路使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地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对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世界各大古代文明汲取营养的通道。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文明,在它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来自其他古代文明的文化因素,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文明体系之中。
——摘自《社会科学报》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
材料二 2013年,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目前而言,是指新世纪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所以,有学者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只是借用了“海路”的战略构想,从而赋予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以新的意义与生命,并为更加全面深入地用丝绸之路这个“富有诗意的名词”来描述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
——龚缨晏《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1)依据材料概括陆上丝路在经济发展和文明交往中的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形成的主要条件。
(12分)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自的历史作用。
(13分)
41.(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年一模,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前后,以杜亚泉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和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围绕东西文化差异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大的争论。
有学者认为其论战的实质是文化的时代性和文化的民族性之争。
下面列举了双方论战的一些观点:
东方文化派:
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
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
——杜亚泉
我人今日在迷途中之救济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
此为吾人所深信不疑者。
……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固有之文明:
其本有系统者,则明了之;
其间有错出者,则修整之。
新文化派:
一般所谓东洋文明和西洋文明之异点,实在就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特点。
——常燕生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
请选择其中任何一派,概括其观点,指出其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4.(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54年,郑国子产执政后,先后进行了三项改革:
整顿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按丘(旧时一种社会基层组织)向新的土地所有者征收军赋;
把新颁布的法律条文铸在青铜大鼎上,公布于众,昭示全国上下一律遵行,以限制强宗贵族的特权和不法行为,保护庶民百姓的利益。
材料二 在改革第一年,有人做歌谣:
“子产计算我的家产,征收财务税,丈量我的耕地,征收田税,谁杀死他,我助其一臂之力!
”面对各种阻力,子产说: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到了三年,又有人歌唱道:
“我有子弟,子产教诲;
我有士田,子产栽培。
子产若是死了,谁来继位?
”子产执政二十六年后死去,当时丁壮号哭,老人儿啼,说:
“子产离我们而去了!
让我们怎么生活啊?
”——上述材料译编自《左传》《史记·
循吏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目的。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众对改革态度的变化并归纳其原因。
(6分)
45.(大同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3月31日,中国政府代表宋子文向美国政府,正式提出了租借援助的要求清单。
……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中国是美国租借法案的受援国,并在一份文件上批示:
“中国对于保卫美国至关重要,中国有资格得到租借援助。
”同时,罗斯福同意美国军人辞职后,加入陈纳德组织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
美国陆军部长亨利·
史汀生曾强调说:
“战略上,美国远东的目标是维持中国继续抗战,如此加强它,是因为它可不断地迫使日本侵略者付出日益增长的代价”。
——摘自郝健《二战期间美国对华和对苏租借
援助的比较研究》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援助的主要影响。
46.(池州市2017届高三4月联考)(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蔡元培出身于商贾之家。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认为革新必先培养人才,于是走上倡导教育救国之路。
同年9月,他弃官归里,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
20世纪初,他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时,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为反清革命培养人才。
1912年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对封建教育进行改革,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教育体系。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实行民主办校,教授治校等。
他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
蔡元培还先后主持了几次全国教育会议,对学制进行了改革。
其一生发表了大量的教育论著,这些都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进行人才开发与智力投资,仍有着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摘编自周天度《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蔡元培教育改革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蔡元培对教育改革作出的贡献。
答案精析
24.B [材料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不涉及破坏、摧毁问题,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以孝治天下”,体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纲领”体现的是政治关系,故B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的德行,故C项错误;
宗法制强调的是宗法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
]
25.D [通过材料可知,通过“清查”,可以清理原本混乱的国家制度,故A项错误;
南朝没有均田制,材料也没有涉及土地制度,故B项错误;
通过清查可以有效增强国家的力量,但没有说明是否能够脱离对门阀的依赖,故C项错误;
通过“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可以对那些士族力量有一定程度的削弱,打击其经济规模,故D项正确。
26.D [根据材料中李世民的表现,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但贤明的皇帝通过自省自察,接纳劝谏会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因而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故D项正确。
27.D [从材料可知盐商售卖食盐的盐引来自封疆大吏,故盐引不能体现政府控制食盐专营,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食盐市场稳定,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
从材料可知,有盐引盐商才能卖盐,故盐引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故D项正确。
28.B [根据材料“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可知这种见解更强调“内因”,故B项正确。
29.C [据材料“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与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不符,故A项错误;
材料看不出严复等人的主张带有明显全盘西化的倾向,故B项错误;
据材料中时间“19世纪末”,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对进化论赞赏有加”和严复的主张可以看出想要借助西学来挽救民族危亡,所以说这些言行符合了当时的时代需要,故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托古改制,故D项错误。
30.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是欧洲战场,故A项错误;
把九一八事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
日本偷袭珍珠港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故C项错误;
1931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是汪叔棣的个人看法,故D项错误。
31.B [材料中并未提到区域经济结构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
根据题干中“1964~1980年”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而城市化的进程与国家的计划有关,故B项正确;
根据题干中“1964~1980年”可知这一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因而不可能会有苏联的援助,故C项错误;
中共八大的方针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而1964~1980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与此不同,故D项错误。
32.D [材料表明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故A项错误;
罗马法的完善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非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
“完善法律体系”是政府制定一系列法律的结果而非目的,故C项错误;
罗马法的完善,协调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与利益,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
33.A [根据材料中的描述“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
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可以判断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它冲击了宗教神学的束缚,故A项正确。
34.B [根据材料“全国粮食产量相比去年减少了16.8%,而粮食出口相比去年增加了7.2%”可知为保障工业化,牺牲了农民利益,故B项正确。
35.D [材料的主题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涉及多极化趋势,故A项错误;
根据所学,欧洲一体化给各成员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故B项错误;
欧洲一体化组织,不仅仅涉及国家的外交问题,故C项错误;
材料中,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反映了一体化深化与英国国家利益存在一定的冲突,故D项正确。
40.
(1)作用:
促进了东西方贸易规模的扩大和性质的变化;
推动了沿线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沟通了世界各区域文明;
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条件:
通向西域地区行政管理的建立和交通的改善;
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
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对外交往提供物质条件;
统一国家的发展为对外交往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2)联系:
两者在地理范围上高度重合;
都以友好交往和扩大联系为目的;
都采取和平方式。
作用:
古代:
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使中国手工业产品享誉世界;
增加了朝廷和港口城市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丰富;
成为沟通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及非洲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政治联系,最终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朝贡体系。
现代:
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及经济技术的交流,进一步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
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政治合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并有助于解决南海争端。
41.东方文化派,实质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材料观点:
把东西文化的差异归结为东方与西方社会的差异;
主张用中国固有文明拯救中国。
影响:
这有助于人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它又容易促使人们滋长消极的文化自满情绪,反对用西方近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造和变革。
新文化派,实质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把东西文化的差异归结为古代与现代的区别;
主张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
这有助于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时代差距,从而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它又容易导致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全盘否定。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可知,东方文化派实质上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把东西文化的差异归结为东方与西方社会的差异,反对全盘西化,主张用中国固有文明拯救中国。
西方文化派实质上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把东西文化的差异归结为古代与现代的区别,主张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
两者观点各有利弊,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44.
(1)背景:
①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渐瓦解,私田大量出现;
②新兴地主阶层与贵族间的矛盾逐渐上升;
③大国争霸,小国生存艰难;
④百家争鸣,治国主张多元化。
目的:
富国强兵,缓和社会矛盾。
(2)变化:
对改革的反对和阻挠到大力支持和赞扬。
原因:
子产坚定推行改革,成效显著,改革措施利国利民,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45.
(1)原因:
中国政府对美国援助的请求;
援助中国可以削弱日本的军事力量;
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以维护美国利益。
(2)影响:
增强了中国持久抗战的能力;
促进以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为中国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解析
(1)根据材料“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正式提出了租借援助……清单”可知,应中国政府的请求;
根据材料“中国对于保卫美国至关重要”可知,援助中国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利益;
根据材料“维持中国继续抗战……可不断地迫使日本侵略者付出日益增长的代价”可知,可以维持中国抗战,削弱日本军事力量。
(2)根据所学,可以从中国、美国、世界等角度加以作答。
如:
增强中国持久抗战能力,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有利于维护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
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有利于最终促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6.
(1)主张:
倡导教育救国;
主张打破封建专制教育,培养革命人才;
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重视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主张。
(2)贡献:
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和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他的教育救国论和组织教育会、主持全国教育会议等实践活动,对推动整个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他全面改革北大,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根据“走上倡导教育救国之路”得出倡导教育救国;
根据“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为反清革命培养人才”得出主张打破封建专制教育,培养革命人才;
根据“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得出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根据“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得出提出“五育”并举主张。
(2)首先结合所学对蔡元培做出总体性评价,他是中国近代重要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和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
根据“倡导教育救国”“组织教育会”“主持了几次全国教育会议”等史实可知他对推动整个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根据“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实行民主办校,教授治校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他全面改革北大,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