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1586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雕版印刷技术有利于书籍的制作,有助于文化的传播和文学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元稹没有评价白居易的诗歌,且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著称;

B选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不是唐朝;

D选项错误,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市井,不是唐朝。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唐初于禁中置翰林院,为内廷供奉之所。

除文词、经学之士外,还有卜、医、棋、术等各种专门技艺人员。

他们定期入值当班,待诏于院中,以备皇帝宴闲时的召见。

玄宗时,特于翰林院置待诏、供奉,命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敕。

此时翰林学士亦与天子十分亲近。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翰林院的部分职责相当于中书省

②政事堂是翰林学士议政的场所

③翰林学士的地位有所提高

④唐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书省的职责是起草诏令,与材料中翰林院“分掌制敕”的职能相符,①项正确;

政事堂是三省长官共同议政的场所,不是翰林学士议政的场所,②项错误;

依据材料“此时翰林学士亦与天子十分亲近。

”等信息可知,翰林学士的地位有所提高,③项正确;

依据材料“玄宗时,特于翰林院置待诏、供奉,命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敕。

”体现了天子近臣分割了丞相的权力,表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④项正确。

因此符合题意的项为①③④,B选项正确。

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

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

材料描述

秦代中央官职是

A.丞相

B.典客

C.道啬夫

D.鸿胪寺

【详解】根据“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结合所学可知,典客秦置,为九卿之一,掌管王朝对属国之交往等事务,故B正确;

丞相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不符合题意,排除A;

道啬夫是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不是中央官职,排除C;

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北齐设立鸿胪寺,D时间不符合秦朝,排除。

5.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同时,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的对外开放,但是限制极为严格。

其中乾隆二十年(1755)的通商政策

A.限制外商只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B.允许外商于江浙闽粤四口贸易

C.开闽省洋禁,浙江“一体贸易”

D.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口通商

【详解】乾隆年间(1757年),乾隆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只留下广州海关允许西方人贸易,说明乾隆二十年(1755)允许外商于江浙闽粤四口贸易,故B正确;

雍正时期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故AC错误;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口通商,D错误。

6.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

A.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B.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

C.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

改革开放时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故选D。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开辟于井冈山时期,排除A;

毛泽东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排除B;

毛泽东思想形成于井冈山时期,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生可根据两种思想的时间划分作出解答,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

7.“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

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

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

”上述材料反映了

A.本身生活和行为是定罪主要依据

B.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

C.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D.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

【详解】由材料“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

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可知,在人们心中按照自然法原则对这一案件已作定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因为司法官失职导致结果变化,故选B。

材料强调的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是定罪的依据,而不是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排除A;

材料说的是遭遇到现实挑战,而不是无法实现,C项以偏概全,排除;

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非常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排除D。

8.十九世纪,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

1852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报时系统;

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划分全球时区序列的基础。

这说明

A.交通是改变人们生活习惯

决定因素

B.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交通工具革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格林尼治时间适应了殖民扩张的需要

【详解】从铁路

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再到人们创造了格林尼治时间,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选B。

交通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但不能起决定作用,排除A;

材料并未提及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C;

材料并未提及格里尼治时间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排除D。

9.《资政新篇》全文分4个部分,即“用人失察类"

、"

风风类"

、“法法类”和“刑刑类"

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下表是4个部分字数和所占比例,这说明

用人失察类

风风类

法法类

刑刑类

总计

字数

511

1,095

5,340

522

8,288

所占比例

6.17%

13.21%

64.43%

6.3%

100%

A.先进的中国人迫切地、大幅度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中国学习西方已经从器物上升到制度

C.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用急切

D.《资政新篇》适应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及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西方先进的技术问题,排除A项。

学习制度是维新派的主张,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制度层面,排除B项;

从《资政新篇》的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来看,反映了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用急切,以此

来重振太平天国,故C项正确;

《资政新篇》不是农民起义的产物,并没有适应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排除D项。

10.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将“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

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中体西用”思想也被抛弃

C.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D.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思想界开始从客观实际出发来对待东西方文化,这与1919年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故A项正确;

“中体西用”思想也被抛弃,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

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

材料未体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排除D。

11.有学者指出,通常我们认为美国的中央政府结构是“三权分立”的。

然而实际上权力的分割并不明显,三个行使权力的主体有时也有权限上的交叉,比如把某些立法权给政府,把某些行政权给立法部门。

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

A.表明政府权责较混乱

B.利于避免权力垄断

C.创立了新的宪法体制

D.旨在提高国会效率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美国政府三个行使权力的主体有时也有权限上的交叉,这有利于防止某一权力主体过大,避免权力的垄断,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权力主体在权限上交叉并不意味着政府各部门间权责混乱;

C选项错误,美国依然是三权分立政体,这种现象不能表明美国宪政体制的变化;

D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三个权力主体在权限上的交叉,并不单指国会。

12.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原苏联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

A.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

B.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纷纷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说明国际格局的巨变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A正确;

B中完全融入说法错误;

C中意识形态说法错误;

D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历史上,士人阶层自身的演化与历史的演进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材料一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旗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

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文人文化”。

……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

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关系而鲒成的友谊。

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诸多事物的运行过程。

……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

……这一群体的认识及其行为,通常倾向于雏护中央集权;

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于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妁、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

“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

……中国古代士人素来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学术成就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最终唯有通过政治的实践和检验来确证它的价值。

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

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新型士人阶层的历史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推动这一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认为现代知识分子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

【答案】

(1)特点:

推崇儒学,致力于科举入仕;

社会关系复杂,影响力大;

既维护中央集权又制约君主专制。

因素:

君主专制的加强,以科举选官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儒学复兴,理学兴起;

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宋朝统治者采取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

(2)特征:

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

知识结构上开始吸纳西学;

产生新的角色认同。

作用:

向西方学习,有利于思想解放;

自强求富、实业救国,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

救亡图存,仅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实现:

顺应时代潮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与时俱进,注重文化传承等。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的关系”“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

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等信息可从科举入仕、社会关系复杂、既维护中央集权又制约君主专制等方面概括特点即可。

第二小问,关于推动唐宋时期新型士人阶层形成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君主专制加强、科举制的出现、儒学复兴和理学产生、社会经济发展、重文轻武的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白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体并以产生的思想契”“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等信息可从强烈的时代意识、向西方学习、新角色等方面概括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即可。

第二小问,关于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思想解放、近代工业化发展、政治民主化发展等方面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小问,关于现代知识分子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行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自身素养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决本题的几个关键:

1.审设问,明确设问“特点”、“主要因素”、“思想特征”“历史作用”“如何实现”;

2.阅读材料和提出关键信息,如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的关系”“白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体并以产生的思想契”“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等;

3.联系所学知识,准确运用材料和课本语言;

4.组织答案,按设问要标明答题项“特点”、“主要因素”、“思想特征”“历史作用”“如何实现”等,做到分点作答,语言表述准确。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急,越滚越猛,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

前一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后一次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实现,革命的诉求指数不断提升。

传统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是不同阶级性质的革命,相互之间有新旧之别,有高下之分,有鸿沟相隔。

其实这三次革命是相互关联、递进的。

前一次革命为后一次革命“预留”了空间,后一次革命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

只有将三次革命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察,才能洞察20世纪中国革命的总体特征。

——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

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

根据上述材料白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

(要求:

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

20世纪中国的三次革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阐述: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虽然阶级性质不同,但前后相继,相互关联递进,共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践了三民主义,使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这就为国民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政治、经济、阶级和思想条件。

国共合作发起的国民革命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为指导思想,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为共产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党吸取国民革命的历史教训,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说后一次革命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依据上述材料自行拟定论题,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

依据材料可得出20世纪中国的三次革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论题,然后结合相关史实从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为国民革命的发生创造条件、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为共产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共产党吸取国民革命的教训,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等角度分析论述其递进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

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

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

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

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

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1)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

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方便纪年;

(2)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1)问,“区别”,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是……以在位年序纪年……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

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

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问,“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

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方便纪年、有利于维护君主集权和国家统一、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

本题以汉武帝纪年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全国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仍然不直接考查教材内已有知识点,因而对于此类新材料试题,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另外,要注意把握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实践,也是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变革的运动。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

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化”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

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

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

(1)说明:

“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

“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2)企图:

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

掩盖侵略战争本质;

蛊惑本国民众;

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

(1)问,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日本的“大陆政策内容”进行整理。

可以通过时间线索来归纳:

1931年初,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是因为实现“大陆政策”日本需要先征服中国的东北与蒙古地区。

1938年11月,宣扬“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是因为此时日本已经开始征服整个中国,征服中国后整个东亚即将被其征服。

所以,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

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2)问,结合材料和历史事实可知,日本的企图是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

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

【考点定位】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日本的殖民扩张·

日本殖民扩张的表现

本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门考点,要想做好不太容易。

本题考查的方式有新的亮点——依据史实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评价能力。

17.(2018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17)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三娘子

明代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哉”。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

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问意与明朝和谈。

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

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1)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

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

个人能力与威望。

(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

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

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1)原因: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