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0713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7、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9、教育与文化: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0、学校文化的特性:

它是一种组织文化;

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它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校园文化(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核心)是它的缩影

11、校风: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12、学生文化 

 

成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同伴群体的影响;

师生的交互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社区的影响

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化,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教育的直接目的: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表现:

它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具有能动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孟子),外轹论(荀子,洛克“白板说”),所因素相互作用论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成熟:

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环境: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学校教育:

具有独特的功能

个体主观能动性:

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广义: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

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3、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4、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制度,国家的文化背景);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6、我国的教育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7、基本精神:

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8、素质教育: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包括德智体美劳

9、德育的要求: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10、智育的要求:

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11、体育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12、美育的要求: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3、劳育的要求:

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

14、创新的意义: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前列;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五章、学生和教师

1、学生和教师:

是教育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

2、学生的特有本质属性: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3、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

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4、学生的身份(其法律定位的前提):

是国家公民;

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5、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人身权(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

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

受教育权(最主要)

6、学生的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7、教师(性质):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8、教师职业的特点:

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9、教师的职业角色:

传道者角色;

授业、解惑者角色;

示范者;

管理者;

朋友;

研究者

10、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育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1、师生关系:

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2、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成功条件;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山的、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课程

1、课程:

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斯宾塞: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4、课程分类 

按课程任务: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按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国家(一级),地方(二级),学校

5、制约课程的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6、教育目的:

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根本依据

7、培养目标:

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8、课程目标: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9、教学目标: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10、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对学科

11、课程设计:

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1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13、教学计划:

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的特点: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4、教学大纲:

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其构成是说明部分,文本部分

15、教科书:

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

16、教科书的作用:

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的依据;

是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统筹安排本学科的各种活动的依据

17、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18、课程实施: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9、课程实施的结构:

安排课程表(原则-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

分析教学任务;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影响因素-基础,内部,外部);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组织教学活动;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20、课程评价:

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分为量的评价和制的评价

21、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泰勒);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第七章、教学(上)

1、教学: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包括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作用):

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一般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孟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赫尔巴特:

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6、杜威:

从做中学

7、凯洛夫:

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

8、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9、教学过程的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性结合

10、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11、我国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要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巩固性原则-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因材施教原则-要求: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2、孔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3、《学记》: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循序渐进)

14、苏格拉底:

产婆术

15、教学方法: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6、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学生特点;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7、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要求: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注意启发;

讲究语言艺术

谈话法(问答法;

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要求:

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因人而异;

要善于启发诱导;

要做好归纳,小结

讨论法-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做好讨论小结

演示法-要求:

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练习法-要求:

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严格要求

实验法-要求:

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

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所有学生都亲自操作,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第八章、教学(下)

1、教学工作:

以上课为中心环节,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备课:

是起始环节,是先决条件。

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教科书:

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4、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课题计划;

课时计划

5、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6、课的类型:

按教学任务(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

按一节课所完成任务(单一课和综合课);

按使用的教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7、课的基本组织部分: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8、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

表达清晰;

气氛热烈

9、作业检查与批改的要求:

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10、课外辅导:

是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

要求:

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11、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

12、试题类型:

供答型(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

选答型(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和组配式试题)

13、测验的效度:

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信度(可靠度):

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验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维度:

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区分度:

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14、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15、个别教学制(古代)优点: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16、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17:

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

京师同文馆

18、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统一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9、分组教学制:

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分为:

外部分组(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内部分组(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分组;

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

其优点:

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各方意愿与学校要求矛盾;

副作用大,好生骄傲,慢生积极性下降

20、道尔顿制:

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教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指导,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1、道尔顿制的特点: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不利于系统的知识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22、教学策略:

专以表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核心内容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

23、教学策略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24、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内容型(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形式型(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波西瓦尔);

方法型(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

教学方法是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综合型

第九章、德育

1、德育:

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其特点是社会性,历史性,继承性

2、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制定的依据: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4、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5、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书P149

6、德育内容选择依据:

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我国学校德育内容:

政治教育(政治观),思想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8、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9、德育过程的结构:

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构成

10、德育过程的矛盾:

基本矛盾:

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书评之间的矛盾。

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11、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四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的要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号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疏导原则的要求: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