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0173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指原生矿物或岩石经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后形成的一些难溶表生矿物残留原地而形成的矿床。

    

16.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

地表的原生硫化物矿石经风化作用在氧化带形成的某些金属硫酸盐溶液下渗到潜水面以下,在还原环境中按修曼序列交代原生硫化物生成次生硫化物,从而使矿石品位提高的地质作用。

17.沉积矿床:

指地表岩石和矿石在风化作用下破碎分解的产物、有机残骸和火山喷发物、宇宙物质等被水、风、冰川、生物等营力搬运至有利于沉积的地质环境中经各种沉积分异作用沉积下来,当其有用组分富集达到工业要求的地质体。

       

18.古砂矿床:

新第三纪以前形成的砂矿床。

19.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指地表岩矿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部分成矿物质以胶体溶液的形式迁移到有利于胶体凝集的环境中,通过胶体化学分异(聚沉)而使有用物质富集所形成的矿床。

   

20.油气藏:

指一个圈闭和储藏相当数量油气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地质体。

21.煤化作用:

由泥潭(腐泥)经物理化学作用转变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过程。

     

22.变成矿床:

原来的岩石受变质作用形成矿床或原来的矿床经变质作用形成具另一种工艺技术特性的矿床。

23.受变质矿床:

指原先形成的矿床经变质作用使原先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构、组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未改变其工艺技术特性的一类矿床。

           

24.层控矿床:

指赋存于一定地层层位中,经多种成矿作用形成的矿体,其形态呈层状,或基本呈层状,包括部分不规则状,但仍受层位控制的矿床。

25.矿源层:

指成矿物质在沉积成岩时已初步富集并能在后生期被活化迁移出来的岩层。

       

26.热液叠加改造作用:

指地下水热液对原始成矿物质所起的活化、转移和再富集作用。

27.VMS矿床:

形成一系列与海底喷溢,喷气,热液活动有关,主要以块状硫化物为主的矿床。

即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28.MVT矿床:

美国密西西比流域型铅锌矿床,主要产于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中。

29.成矿系列:

指在一定的地质环境这形成的,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矿床类型,它们由一种或几种成矿元素组成,且包括两个以上的矿床类型。

又称为矿床系列或矿床组合。

   

30.成矿系统:

是指在一定地质时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它是具有成矿功能的一个自然系统。

填空

1、矿床由矿体和  围岩组成,矿体由矿石和脉石 组成,矿石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2、矿床规模愈大,工业品位要求愈低 。

3、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经济因素你认为主要有动力资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等。

4、早期岩浆矿床的主要矿产是铬铁矿、铂和铂族元素,典型的矿石结构是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

晚期岩浆矿床的主要矿产是钒钛磁铁矿,铬铁矿,典型的矿石结构是海绵陨铁结构。

5、加拿大肖德贝里矿床是产出铜镍硫化物的世界著名矿床。

6、含矿伟晶岩脉的带状构造从外到内可分四个带,即边缘  带、外侧带、中间带和内核;

伟晶岩矿床是某些 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

重要矿产地如新疆阿尔泰稀有元素花岗 伟晶岩矿床。

8、研究围岩蚀变的意义体现在:

 矽卡岩化、云英岩化 是高温蚀变, 青盘岩化、绢云母化是中温蚀变,  碳酸岩化是低温蚀变。

7、气水热液主要成分是水,其主要来源有岩浆热液、地下水热液 、 海水热液 和变质热液。

9、矽卡岩矿床形成的两期五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和氧化物 阶段,硫化物期包括 早期硫化物阶段和 晚期硫化物 阶段。

10、斑岩铜矿床的蚀变分带非常发育,由内向外分为1)钾化带,2)石英—绢云母化带,3) 泥化带,4)青盘岩化带,矿体主要分布在 钾化带。

11、根据沉积矿床成因特点,可进一步划分为四类,即1) 机械沉积矿床 ,2)胶体化学沉积矿床,3)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和4)蒸发沉积矿床。

12、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自上而下可分为氧化带、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和原生硫化物矿石带,其中氧化带自上而下又可分为 完全氧化亚带、淋滤亚 带和次生氧化物富集带。

13、根据我国找矿实践经验,冲积砂矿床在以下地段内常形成富矿体:

1)河流内弯地段,2)河流由窄变宽处,3)坡度由陡变缓处和4) 支流与主流汇合处等。

14、我国沉积铁矿床,北方以宣龙式铁矿为代表,产出层位为中元古代 ;

南方以宁乡式铁矿为代表,产出层位为泥盆系。

15、形成盐类矿床的必备条件是持续干旱气候 和 封闭、半封闭水盆地环境。

16、微生物在成矿作用中可能以四种主要方式起作用,即促使成矿元素富集、 改变环境的物化条件、产生有机酸和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将元素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

17、我国聚煤期主要有石炭纪、二叠 纪、侏罗 纪和第三纪。

18、油气藏形成条件包括能产生大量石油的生油岩、多孔的渗透性储集岩和由储集岩与不渗透所组成的有效圈闭;

圈闭又称为油捕,其必备条件是储集层、盖层和 封闭 ;

根据圈闭类型将油气藏分为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和封闭油气藏。

19、变质成矿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压力 和_气水溶液;

变质矿床可划分为三个主要成因类型,即区域变质矿床、接触变质矿床和混合岩化矿床。

20、最著名的全球巨型成矿带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和 古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带 。

全球储量最大的金矿床是南非的维特瓦特斯兰德 金矿床。

选择填空

1、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 %,居世界第( D)位。

A.23;

B.33;

C.43;

D.53

2、我国矿产资源中严重短缺的矿种有(A)

A. 铬、铂、钴、钾盐、金刚石等;

B.铬、稀土、金刚石等;

  C.铬、铂、铜、金刚石等;

 D.钨、铅、锌等

3、质量低的矿石和岩石肉眼难以识别,但可以用(B)来确定。

A.偏光显微镜;

B.边界品位;

C.矿体厚度;

D.矿体长度

4、西藏罗布莎矿床的主要矿产是( D)。

  

A.铬、铁、铜;

B.铅、锌、铬;

C.金、稀土;

D.铬

5、伟晶岩矿床主要为稀有、稀土元素矿产,我国主要产地如(C)。

A.湖北大冶;

B.江西星子;

C.新疆阿尔泰;

D.河北寿王坟

6、按卡尔波娃的阶段说,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形成于(D)阶段。

A. 晚矽卡岩;

 B. 氧化物;

C.早期硫化物;

D. 晚期硫化物

7、云英岩化通常与钨、锡矿产有关,它是(A)蚀变的产物。

 

A.高温热液;

B.中温热液;

C.低温热液;

D.超低温热液

8、湖南锡矿山是主要产出(A )的矿床。

A.锡;

B.锑;

C.铁;

D.铅锌

9、斑岩铜矿床的矿石具有典型( B)构造。

A.残余--浸染状;

B.细脉-浸染状;

C.条带状;

 D.块状

10、斑岩铜矿床是世界铜储量规模最大矿床类型。

(A)就是我国著名矿床。

A.德兴铜矿床;

 B.铜官山铜矿床;

C.东川铜矿床;

D.拉拉铜矿床

11、江西星子高岭土矿床属( A)粘土矿床。

A.残余;

B.沉积;

C.沉积变质;

D.热液

12、(C)是典型的沉积成因矿石构造。

A.浸染状构造;

B.块状构造;

C. 纹层状构造;

D.条带状构造

13、冲积砂矿床具有明显的层序。

砂矿的主要含矿层为(B )。

A.基岩层;

B. 粗砾石层;

 C. 小砾石层;

D.粗砾石层和泥炭层

14、宣龙式庞家堡铁矿床产于(A)串岭沟组中。

A. 中元古代;

B.震旦纪;

 C.寒武纪;

  D.泥盆纪

15、胶体化学沉积锰矿床的矿体主要赋存于沉积间断面之上海侵岩系的( A)。

A.中上部;

 B.中部;

C.中下部;

D.下部

16、钾盐是在卤水蒸发晚期沉积的。

瓦利亚什科提出(D)假说来解释钾盐矿床的形成。

A.沙洲说;

B.沙漠说;

C.萨布哈说;

 D.干盐湖说

17、硅藻土矿床常产于(D)地层中。

A. 前寒武纪;

 B. 寒武纪、奥陶纪;

C. 寒武纪、白垩纪;

 D.白垩纪及第三纪、第四纪

18、使烟煤的物质组份、组构发生明显变化而形成的石墨矿床称为( C)。

A.沉积矿床;

B. 岩浆矿床;

C.变成矿床;

D.受变质矿床 

19、鞍山弓长岭铁矿床属(C)矿床。

A.岩浆;

B.沉积;

 C.沉积变质;

D.接触交代

20、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B )属于世界级成矿域。

A.环太平洋;

 B.特提斯;

C.中亚;

D.中非

判断题(正确用“√”表示;

错误用“ ⨯”表示,并更正)

1、西藏罗布莎矿床主要矿产类型为铬矿产。

   (√)

2、攀枝花铁矿床的矿石具有典型的包含结构。

   (×

3、伟晶岩矿床中富含稀有、稀土元素。

           (√)

4、在双交代作用过程中,SiO2 由岩浆岩向围岩扩散。

    (√)

5、中酸性岩浆岩是形成矽卡岩矿床的必要条件之一。

     (√)

6、接触交代矿床属于浅成热液矿床。

      (×

7、接触交代矿床的矽卡岩与矿体在空间上常分离。

       (×

8、锡石是高温热液矿物。

            (√)

9、斑岩铜矿床的矿石特征是条带状构造。

       (×

10、玢岩铁矿是指磁铁矿产于玢岩脉中的矿床。

   (×

11、江西星子高岭土矿床属沉积粘土矿床。

        (×

12、修曼序列中后面的元素可被前面的元素置换。

         (√)

13、浸染状构造是典型的沉积成因矿石标志。

14、河曲的外侧常形成砂矿富矿体。

      (×

15、硅藻土矿床常产于白垩纪及第三纪、第四纪地层中。

  (√)

16、机械沉积分异主要是指碎屑物在搬运及沉积过程中,按大小、形状、比重等差别所产生的分异。

               (√)

17、在胶体化学沉积矿床中通常铁矿床比锰矿床后形成。

18、蒸发矿床形成的唯一条件就是干旱。

    (×

19、磷灰岩矿床属沉积矿床。

      (×

20、泥炭主要由腐泥类物质转化而来。

         (×

论述题

1、简述晚期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及特征。

在岩浆冷凝过程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有用矿物较硅酸盐矿物从岩浆中晶出晚,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颗粒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形成海绵陨铁结构。

矿体常呈条带状或似层状,矿石以稠密侵染状为主。

含矿熔浆在内、外应力作用下,可以形成脉状或透镜状的贯入式矿体。

矿体与围岩间界线明显,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

矿石矿物组成与母岩基本一致。

2、简述伟晶岩矿床的分带性。

ﻩ从伟晶岩边缘到中心可分为四个带:

ﻩ1、边缘带:

矿物晶体比较细小,主要由细粒结构的石英、长石组成。

厚度不大,形状不规则。

ﻩ2、外侧带:

矿物结晶颗粒较粗,主要呈细粒结构或文象结构。

由斜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组成,有时也有绿柱石等稀有矿物出现,厚度比边缘带大,不连续也不对称。

ﻩ3、中间带:

矿物结晶颗粒更大,常呈粗粒结构、似文象结构和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交代作用也比较发育,为主要的含矿带。

ﻩ4、内核:

矿物颗粒结晶特别粗大,常由石英、长石、锂辉石等矿物组成,多分布在伟晶岩体的膨胀部分中央或发育良好的厚大伟晶岩体的中心部位。

3、气水热液的成矿方式有哪两种?

野外如何识别?

(见第4题)

4、简述气水热液矿床的两种成矿方式及所形成两类矿床的主要特征?

ﻩ1、充填作用:

热液在围岩内流动时没有与围岩进行直接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相互交代,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沉淀在围岩的孔洞或裂隙中。

矿体的形状决定于原有的空隙形状,一般多为脉状,与围岩界线清楚。

矿物沉淀顺序通常从孔隙两壁向里面生长,最发育晶面指向热液供应方向。

充填作用形成的矿石,常具有梳状构造,晶簇构造、对称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典型构造。

ﻩ2、交代作用:

在一定温压条件下,矿液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置换作用而造成矿质的聚集。

它所形成的矿床具有以下特征:

矿体外形不规则,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楚,呈过渡关系;

矿体中常含有未被交代的围岩残余,它们仍保留原来的构造方向;

矿体中往往可以保存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

某些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物晶体,因生长时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均匀地向各个方向生长,因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晶体;

可以产生假象矿物。

5、试论述接触交代矿床的形成条件。

一、物理化学条件

1、温度:

整个矽卡岩矿床形成温度在800℃~2000℃,矽卡岩矿物:

(800℃~300℃)主要在超临界状态下形成金属矿物:

500℃~200℃在热液作用下形成。

2、压力:

中深—浅深(1~4.5公里)多数矿床形成在2公里~几百米范围内,在该条件下,石灰岩能分解为CO2、CaO,参与成矿作用。

二、地质条件

1、岩浆岩条件:

有利于矽卡岩矿床形成岩浆岩,主要是中酸性侵入岩,特别是钙碱性系列的钾、钠含量偏高的中酸性侵入岩。

2、围岩条件

形成矽卡岩有利的围岩,主要是各种碳酸盐岩石或含碳酸盐矿物的岩石、白云质灰岩、;

其次是部分含钙质的火山岩。

3、构造条件

总结矽卡岩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构造

②围岩层理、层间破碎带

③ 断裂和裂隙

④褶皱构造

⑤ 捕虏体构造

6、简述接触交代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两期五阶段)。

1、矽卡岩期

主要形成各种镁、镁硅酸盐矿物和铝硅酸盐矿物,无石英生成。

1)早期矽卡岩阶段

此阶段矿物在高温超临界条件下以气化作用形成的。

脉石矿物以岛状、链状的无水硅酸盐为主,气水溶液中的少量铁进入硅酸盐矿物的晶格无矿石矿物形成,故称“无矿阶段”或“干矽卡岩阶段”。

2)晚期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

此阶段是在临界点附近条件下形成的,表现气水热液对早期形成矽卡岩进行交代,形成大量复杂链状含水硅酸盐矿物,阳起石、角闪石、透闪石等,这时由于温度降低气水热液中的铁将不再全部加入到硅酸盐矿物晶格中,而与氧结合形成磁铁矿,因此阶段出现大量磁铁矿,又称为“磁铁矿阶段”。

3)氧化物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高温热液条件下进行的(临界点以下)。

2、石英硫化物期

这期中二氧化硅一般不再全部和钙、Mg、Fe、Al成分一起形成矽卡岩矿物,而独立形成大量石英,此外还有大量金属硫化物形成。

包括二个矿化阶段。

4)早期硫化物阶段

在高—中温热液条件下完成。

形成的脉石矿物主要是层状硅酸盐绿泥石族绿帘石族、矿物,碳酸盐和石英、萤石,这些矿物主要是交代早期形成的硅酸盐矿物而成。

矿石矿物

主要出现铁铜硫化物:

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钼矿、辉铋矿等。

又称铁铜硫化物阶段。

5)晚期硫化物阶段

形成条件为中温热液,这一阶段中石英和碳酸盐明显增加。

硫化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另外还有部分黄铜矿,此阶段又称铅锌硫化物阶段。

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溶液在接触带内多次活动的结果。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划分只是矽卡岩矿床形成的一般规律,事实上具体矿床可划分出不同的成矿阶段。

7、简述围岩蚀变在热液矿床研究中的意义。

ﻩ1、有利于发展成矿理论。

根据围岩蚀变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上的变化,来了解成矿时的物化条件、成矿热液性质及其变化、矿物沉淀原因、分布规律等,从而解决矿床的成因,丰富并发展成矿理论。

ﻩ2、有利于找矿。

蚀变围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它不仅可以指出地面上的矿体形状和位置,而且还可以指示地下盲矿体的存在。

同时还可进一步根据蚀变岩石的组成矿物、分布范围和强度,预测矿产的种类、赋存的位置及富集程度。

8、试述斑岩铜矿床主要地质特征,并举出矿床实例。

ﻩ(1)矿床多产于陆相火山盆地的中酸性斑岩体及其围岩中,常呈带状分布。

(2)矿体形态主要受地质构造条件控制。

有柱状、筒状、似层状、环状、脉状、不规则状等。

(3)矿石具侵染状、脉状、细脉—侵染状及块状、角砾状构造。

ﻩ(4)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等,常伴生有黄铁矿。

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重晶石等。

矿石品味一般较低,但矿化均匀,成分简单易选,且伴生有益组分多。

ﻩ(5)围岩蚀变发育,具有明显的有规律的水平或垂直分带现象。

自岩体中心向外分为:

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盘岩化带

9、简述风化矿床的形成条件。

1)原岩条件:

不同类型的原岩受风化作用可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

ﻩ2)气候条件:

高温潮湿的气候有利于风化壳的形成。

同一岩石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矿床。

ﻩ3)水文地质条件:

在地下水的渗透带、流动带与停滞水带,岩石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

ﻩ4)地质构造条件:

稳定的地台区有利于风化矿床形成,造山区则不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

区域构造对风化矿床起控制作用:

断裂带可形成“线型”风化矿床。

5)地貌条件:

陡峻的高山和十分平坦的地区不利于形成风化矿床,丘陵和准平原地区有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

6)时间:

风化矿床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风化作用进行得彻底,形成厚度较大的风化壳矿床。

10、论述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及各带典型矿物的形成机理。

ﻩ(1)氧化带——①完全氧化亚带(铁帽)②淋滤亚带③次生氧化物富集亚带

(2)次生硫化物富集带(3)原生(硫化物)矿石带

表生分带的形成机理(以含铜黄铁矿矿床为例)

1、氧化带

1)完全氧化亚带

(1)形成过程:

地表硫化物通过风化作用形成硫酸盐和硫酸

CuFeS2+ O2+H2O—→CuSO4+FeSO4+H2SO4

由于硫酸亚铁不稳定,易氧化呈硫酸铁 FeSO4+ O2—→Fe2[SO4]3

硫酸铁发生水解形成氢氧化铁胶体Fe2[SO4]3+ H2O—→Fe[OH]3+FeSO4,

胶体聚沉形成含水的铁氧化物如针铁矿Fe[OH]3—→ Fe2O3·

3 H2O

含水的铁氧化物脱水形成氧化物Fe2O3·

3H2O—→ Fe2O3+3 H2O

(2)典型矿物: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

2)淋滤亚带

地表硫化物通过风化作用形成的大量硫酸根离子

CuFeS2+H2O+O2—→CuSO4+FeSO4+H2SO4,

硫酸根离子随雨水下渗与其它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新的硫酸盐类如胆矾、石膏;

若遇碳酸盐围岩时则可形成碱式碳酸铜如孔雀石、蓝铜矿;

若遇硅酸盐,则可形成硅孔雀石。

SO4 2-+Cu2++H2O —→CuSO4·

5H2O

H2SO4 +CaCO3—→ CaSO4·

2H2O

CuSO4+CaCO3—→CuCO3[OH]2或CuCO3·

Cu[OH]2

风化作用形成的硫酸铁溶液,在干旱地区可出现黄钾铁矾

黄钾铁矾、胆矾、石膏、孔雀石、硅孔雀石、蓝铜矿等

3)次生氧化物富集亚带:

(1)成矿过程:

经风化作用形成铁的硫酸盐溶液下渗到潜水面附近与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中的硫化物如辉铜矿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次生氧化物如赤铜矿、自然铜,或赤铜矿再氧化形成黑铜矿

Fe2[SO4]3+Cu2S+6H2O +O2 —→Cu + Cu2O + FeSO4+H2SO4,

Cu+ Cu2O+O2—→CuO

(2)典型矿物:

自然铜、赤铜矿、黑铜矿

2、次生硫化物富集带

2)成矿过程:

如硫酸铜溶液与原生矿石中的黄铜矿发生置换反应,生成辉铜矿

CuFeS2+CuSO4 +H2O—→ Cu2S+FeSO4+ H2SO4

若遇方铅矿,则Cu交代Pb,形成铜蓝和铅矾

PbS+ CuSO4—→ CuS+ PbSO4

修曼系列:

硫酸盐交代原生硫化物形成次生硫化物的交代顺序(元素亲硫性减小的次序):

Hg—Ag—Cu—Bi—Cd—Pb—Zn—Ni—Co—Fe—Mn

3)典型矿物:

辉铜矿、铜蓝

3、原生硫化物矿石带:

由于处于停滞水带,所有矿物均未发生变化。

矿床中原生硫化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等。

11、对比沉积铁矿床与沉积锰矿床在地质特征方面的异同点。

ﻩ沉积铁矿床:

①产于海侵岩系中下部②具有明显铁矿物分带性(由岸到海):

铁的氧化物矿物相带——铁的硅酸盐矿物相带——铁的碳酸盐矿物相带——铁的硫化物矿物相带③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产状一致④矿石具鲕状、豆状、肾状、条带状构造,胶体结构⑤矿石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碳酸盐矿物,次为铁的硅酸盐硫化物。

ﻩ沉积锰矿床:

①产于沉积间断面之上海侵岩系中上部②具有明显的矿石相分带(由海岸到大洋)软锰矿矿石相带——水锰矿矿石相带——碳酸盐矿石相带③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及典型的“矿饼群”。

④矿石具鲕状、结核状、条带状构造⑤矿石主要为锰的氧化物及碳酸盐矿物。

12、简述蒸发沉积矿床的基本特点及形成条件。

ﻩ特点:

①产于红色碎屑岩——碳酸盐岩的含盐岩系②具有一定的层位,如Z,T,K,Q③具明显的沉积韵律,按溶解度由小到大沉淀:

碳酸盐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