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0089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Word文件下载.docx

7.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

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B.黄帝和尧C.炎帝和尧D.尧和舜

8.下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成功治理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他”是指

A.黄帝B.舜C.禹D.启

9.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纣---商朝灭亡B.盘庚---建立夏朝C.汤----建立商朝D.桀---夏朝灭亡

10.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这标志着()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1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2.下列我国早期国家更送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夏一商一一西周B.商一一夏一西周C.夏一一西周一一商D.西周一一商一一夏

13.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14.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属于哪一时期的形势图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15.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变法改革,富国强兵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七雄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6.君主和朝廷通过它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开创了我国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开创此制度的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7.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B.黄巾起义

C.“国人暴动”D.陈胜、吴广起义

18.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

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  )

A.巨鹿之战B.马陵之战C.楚汉之争D.长平之战

19.率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的是()

A.陈胜B.吴广C.项羽D.刘邦

20.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

二、识图题

21.读图,回答问题。

(1)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图一中诸多诸侯国的建立源于周初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由图二信息可知,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哪个朝代?

这个朝代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三、综合题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各个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

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同时又相互影响,后来出现了学术思想领域大放异彩的局面。

(1)材料一所描述的学术思想领域大放异彩的局面,历史上称作什么?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

(2)《道德经》这部书主要记录了我国哪一位思想家的学说?

材料三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

(3)据材料三,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他的言论被整理成了一本什么书?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

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4)材料四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他的主张后来在哪个国家得以实现?

(5)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2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孝公用商鞅之法”这句话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封爵受赏)。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本族名册,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这两项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李白在《古风》组诗中赞曰: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3)材料三中李白诗中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材料表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出两条即可)

24.城市是有记忆的,城市中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一部史书,一卷档案。

让我们通过下图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是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北京人遗址,写出北京人生活距今的年代及一个反映他们生活状况的例子。

(2)图二是位于成都西北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工程,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筑的?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水利枢纽,它有何重要作用?

(3)图三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叫什么?

它体现了哪一朝代青铜器的成就?

(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

”图四所示的文字在安阳殷墟出土,它被称为什么?

(5)请你对中国文化遗产提出一条保护建议。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C符合题意;

北京人、山顶洞人不会种植农作物,AB排除;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D排除。

故选择C。

2.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他们住干栏式的房屋,开挖水井,过着定居生活。

故C符合题意;

元谋人、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故AB不符合题意;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3.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过着定居生活。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使用工具,是精美的磨制石器(我们将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成为新时期时代),还会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所以图片的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A符合题意;

图片反映半坡居民以捕鱼狩猎为主,B排除;

图片没有体现会简单的纺织制衣,C排除;

半坡居民种植粟,D排除。

故选择A。

5.A

根据所学可知:

“耒耜,农作”,这是农业的起源,故A符合题意。

原始社会中,陶器是手工业;

原始社会还没有商业;

牛羊是畜牧业,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耒耜是农业生产工具。

6.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C符合题意。

黄帝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黄帝的贡献不包括发明陶器,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7.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尊为“人文初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尧、舜是继炎帝和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

8.C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黄河泛滥,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改变了"

堵"

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并建立了夏朝,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的人物不是治水英雄,也没有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9.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B搭配错误,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10.B

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为加强统治,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了刑法,设置监狱。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所以B项符合题意;

AD项是指秦朝,C项表述不正确。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1.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生产力的变化,以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土地买卖禁令失效,逐渐转为私有制;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全面繁荣,社会呈现出追逐利益的局面。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夏桀,夏朝灭亡,建立商朝。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所以先后顺序为:

夏一商一西周。

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朝代的更替。

13.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所以答案选B。

14.C

依据图片信息“齐、楚、燕、韩、赵、魏、秦”,由此判断这是“战国七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人称“战国七雄”,选项C符合题意;

而选项A西周时期,西周的都城在镐京,而地图上没有;

选项B春秋时期,有晋楚争霸,地图没有晋国,因为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瓜分;

选项D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只有秦,与地图不符。

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5.D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遭到破坏,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D正确;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A排除;

“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一些诸侯争霸的策略,并不是扶助弱小,B排除;

战国时期,七雄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C排除;

故选D。

16.B

结合所学知识,秦实现统一后,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制。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税等制度推向全国。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7.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成语“揭竿而起”与此有关。

故D正确;

刘邦、项羽起义属于秦末时期,“破釜沉舟”与此有关,排除A;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

“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时期,排除C;

18.C

根据题干信息“楚河”“汉界”可知是楚汉之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便是来源于这段历史。

选项C符合题意。

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

马陵之战交战国是魏、齐;

长平之战交战国是秦、赵;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19.C

【分析】

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的江东八千子弟与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展开激战,秦军主力被打败。

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是项羽。

20.C

依据所学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

C项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21.

(1)周武王;

分封制;

目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秦朝;

郡县制。

(1)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图一中诸多诸侯国的建立源于周初实行的分封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

这个朝代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1)百家争鸣

(2)老子;

(3)仁;

《论语》

(4)重视严刑重罚(重视法律、法治);

秦国。

(5)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1)材料一所描述的学术思想领域大放异彩的局面,历史上称作百家争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道德经》这部书主要记录了我国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他说“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他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

他的言论被整理成了《论语》一书。

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的言行,被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重视严刑重罚(重视法律、法治);

他的主张后来在秦国得以实现。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

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

(5)根据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可知,这是孔子的观点,儒家;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可知,这是老子的观点,道家;

材料三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是墨子的观点,墨家;

材料四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这是韩非子等观点,法家。

23.

(1)战国时期。

(或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时期;

)秦孝公的支持(或国君的支持)

(2)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3)统一六国(或统一全国)。

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

(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1)依据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的信息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

“孝公用商鞅之法”这句话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秦孝公的支持。

(2)依据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封爵受赏)。

”的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两项措施;

这两项措施产生的作用是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3)依据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的信息可知,材料中李白诗中赞颂了秦王的统一六国的历史功绩;

材料表明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

24.

(1)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能制造(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采集植物果实等);

(答出一条即可)

(2)秦国;

李冰;

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

(答出一个作用即可)

(3)司母戊鼎商朝

(4)甲骨文。

(5)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

写倡议信等。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距今的年代是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他们生活状况是能制造(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采集植物果实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位于成都西北的都江堰,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李冰主持修筑的;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水利枢纽,有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三是司母戊鼎,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体现了商朝青铜器的成就。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图四所示的文字在安阳殷墟出土,它被称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要保护中国文化遗产,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