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99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文本

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7年-2020年)

文本·图集

枣庄市人民政府

2007年6月

88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2

第三章城市规模 3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 4

第一节市域发展战略 4

第二节城镇空间发展策略与布局 5

第三节城市化发展策略与城镇规模预测 7

第四节产业发展策略与布局 8

第五节旅游发展策略与规划 8

第六节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10

第七节市域基础设施 13

第八节市域空间资源管制策略与区划 14

第九节市区(城市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 16

第五章中心城总体布局 21

第一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21

第二节空间发展策略 21

第三节城市总体布局 22

第四节公共服务设施 23

第五节居住 25

第六节工业与仓储 26

第七节绿地 28

第八节旧区改造 32

第九节城市景观风貌与整体形象设计 33

第十节发展时序与远景发展构想 35

第六章台儿庄城区总体布局 36

第一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36

第二节空间发展策略 36

第三节城市总体布局 36

第四节公共设施 36

第五节居住 38

第六节工业与仓储 39

第七节绿地与城市景观风貌设计 39

第八节水系 41

第九节远景发展构想 42

第七章山亭城区总体布局 42

第一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42

第二节空间发展策略 42

第三节城市总体布局 43

第四节公共设施 43

第五节居住 44

第六节工业与仓储 45

第七节绿地与景观系统 45

第八节远景发展构想 47

第八章综合交通体系 48

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 48

第二节区域交通 49

第三节中心城道路交通 50

第四节台儿庄城区道路交通 52

第五节山亭城区道路交通 53

第九章市政设施 54

第一节中心城市政设施 54

第二节台儿庄城区市政设施 62

第三节山亭城区市政设施 67

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72

第一节生态建设目标与发展策略 72

第二节生态功能区划 72

第三节环境污染防治 73

第四节中心城环境保护与建设 75

第十一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76

第十二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77

第一节总体防护要求 77

第二节地质灾害防治 78

第三节防洪 78

第四节消防 80

第五节人防与地下空间利用 81

第六节防震 81

第七节城市生命线系统 82

第八节气象灾害预防 82

第十三章近期建设 83

第一节中心城近期建设 83

第二节台儿庄城区近期建设 85

第三节山亭城区近期建设 85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管理与措施 87

第十五章附则 88

附录1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 89

附录2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90

附录3台儿庄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91

附录4山亭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92

附录5规划中心城主次干路一览表 93

附录6规划台儿庄城区主次干路一览表 97

附录7规划山亭城区主次干路一览表 98

附录8中心城文物古迹一览表 99

附录9中心城近期建设项目库 100

附录10台儿庄城区近期建设项目库 105

附录11山亭城区近期建设项目库 107

附录12项目编制单位及参加人员名单 109

附录13图纸目录 111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修编动因

199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枣庄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促进枣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根据枣庄市城市建设需求和建设部《关于同意对枣庄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5)117号]的要求,编制《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

第2条规划依据和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制定和实施本规划。

本规划为枣庄市域城乡建设发展和城市规划区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县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区内各项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资源的管制;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注重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努力提高枣庄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4条规划原则

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镇、村的发展,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区域发展,加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协调枣庄与鲁南经济带以及淮海地区的发展,协调中心城与山亭、台儿庄的发展、协调山体发育区,水体发育区与城市发育区的发展建设;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科学配置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资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建设;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招商引资,增强枣庄的开放度。

坚持环境友好的原则:

把生态环境和脆弱资源保护置于优先地位,控制合理的生态环境容量,使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努力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和个体公平。

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

按照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坚持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等,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保持衔接并协调一致。

第5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7年-2020年;

近期2007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50年左右。

第6条规划强制性内容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下划线条文。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第7条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枣庄市所辖行政五区的市区行政地域范围,包括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3069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8条城市性质

山东省重要的煤化工、能源和建材基地,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第9条城市职能

(1)山东省南部门户;

(2)区域性交通和信息枢纽、物资集散地;

(3)高新技术和新兴工业基地;

(4)枣庄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

(5)特色旅游城市。

第10条城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建设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强市和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凭借良好的山水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山林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市。

分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由工矿城市走向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强劲、多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地方产业集群。

2020年人均GDP赶超全省平均水平。

(2)社会发展目标:

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社会保障、社区发展等社会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的要求。

(3)环境发展目标:

打造适宜人居,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林城市。

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控制大气、水、噪音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

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11条市区人口规模

2020年市区人口将由2006年的213.3万人增至24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将由2006年的111.1万人增至168万人左右,城区人口将由2006年的82.7万人增至143万人。

第12条中心城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2020年中心城户籍人口将由2006年的61.6万人增至105万人左右,暂住半年以上人口将由2006年的9.0万人增至15万人左右,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将由2006年的70.6万人增至120万人左右。

(2)用地规模

规划2020年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将由2006年的89.1平方公里增至13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

第13条台儿庄城区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2020年台儿庄城区人口将由2006年的7.1万人增至13万人左右。

(2)用地规模

规划2020年台儿庄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将由2006年的9.1平方公里增至15.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第14条山亭城区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2020年山亭城区人口将由2006年的5万人增至10万人左右。

(2)用地规模

规划2020年山亭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将由2006年的6.2平方公里增至11.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

第一节市域发展战略

第15条市域发展战略

(1)区域一体化战略——合纵连横,对接半岛。

城市发展由个体竞争转向区域整合,枣庄应联合济宁、临沂、徐州等鲁南、苏北城市,在此区域中突出鲁南中心城市和山东南大门的区域地位。

顺应鲁南作为原材料和能源基地,与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互补联动关系,以开放的姿态,加强区内外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逐步提高城市竞争力。

(2)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结合枣庄资源禀赋和发展的可能,应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在煤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继续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以工业化的形式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副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

鼓励旅游、物流、商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产业层次。

(3)城市化战略——壮大中心,空间集聚。

集中人、财、物力集中发展中心城,规划期末达到120万人,形成区域性的综合中心城市。

因地制宜地发展滕州、台儿庄、山亭等城区,择优培育中心镇,努力提高城市化质量。

制定有利于人口向城市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的政策措施,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

(4)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做好城乡建设规划,集约使用建设用地。

(5)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优先,协调发展。

保护风景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地、文物保护单位、耕地、矿产等脆弱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文脉延续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建适宜居住与创业、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城市。

第二节城镇空间发展策略与布局

第16条空间发展策略

促进薛城、市中、峄城三片城区的一体化整合,东西轴向发展,形成中心城市;构筑枣薛滕三角形城镇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