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辛弃疾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太常引辛弃疾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常引辛弃疾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霾,与埋通,瘞(yì
,掩埋)也。
”“霾”之尘土蔽物,有似掩埋,所以古籍多有借作“埋”的,如《楚辞?
国殇》中“霾两轮兮絷四马”之“霾”。
“霾”与“埋”是可以互相通用的。
“貍”现在的读音是lí
,是“狸”的异体字,指一种野猫。
原来的读音为má
i。
原来,表示掩埋义的汉字,最初并非“埋”,而是“貍”。
据说,“貍”之有“埋”义,是因为野猫善于藏伏的缘故。
后来,又另造“埋”字,于是“貍于草中”就变为“埋于土中”,“埋”也由此替代了“貍”,而成为表掩埋义的规范字。
就“霾”字而言,之所以借“貍”表声,恐怕也是因为“貍”原有的掩埋义,与“雨尘”义相近的缘故吧。
(选自20年第7期《咬文嚼字》,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霾是一种天象,它不仅毫无美感,而且由于人为因素的介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污染。
B.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涉及关于如何治理雾霾的问题,由此可见,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了人的身体健康。
C.霾习惯上也叫阴霾、灰霾或烟霾,霾的这些称号与霾给人的视觉感受有很大关系。
D.“雾霾”是个新词,在以前的词典中见不到它。
但“雾霾”近来频繁兼职报端,并在20年成
为年度热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雾与霾虽然同是自然天象,但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雾柔美朦胧神秘而霾没有雾的这种美感。
B.热词“雾霾”与旧词“霾雾”,虽然只有次序的颠倒,但词义重心却因此起了较大的变化。
C.“霾雾”是“夹杂有尘的霾雾”,中心词是“雾”,“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成了“霾”。
D.“霾”在甲骨文中就已屡见,卜辞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的记载。
这说明“霾”在商代就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尔雅》《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纪初编成的《中华大字典》,它们对“霾”的释义几乎是一样的。
B.《晋书?
“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
?
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这句话意思是说,“霾”尽管持续时间长短不同,但尘土中夹杂着未能湿透衣服的小雨。
]
C.“霾”是个形声字,义符为“雨”,说明是一种天象,声符为“貍”,说明“霾”的读音。
D.“霾”借“貍”表声,除了取其声音外,也可能是因为“貍”有掩埋义,与“雨尘”义相近的缘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
题目。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
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
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
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
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
神武崩,哭泣呕血。
及壮,将婚,貌有戚容。
文襄谓曰:
“我为尔娶郑述祖女,何嫌而不乐?
”对曰:
“自痛孤遗,方从婚冠,弥用感切。
”言未卒,呜咽不自胜,文襄为之悯然。
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
文宣受禅,进爵为王。
睿身长七尺,容仪甚伟,闲习吏事,有知人之鉴。
天保二年,出为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时年十七,称为良牧。
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
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
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成谓一时之要。
睿对之叹曰:
“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
”遂至销液,竞不一尝,兵人感悦。
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
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
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
“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
”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鄹,拜尚书令。
河清三年,用师及突厥至并州。
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突厥咎周人曰:
“尔言齐乱,故来伐之。
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
”乃还。
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
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
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
“和士开不宜仍居内。
”并入奏太后,因出士开为衮州刺史。
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
旦欲入朝,妻子成谏止之。
睿曰:
“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
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
”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
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
高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B.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C.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D.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
甚整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
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B.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
C.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不可世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睿自幼教人抚养,为人十分孝顺。
读《孝经》思念父亲泪流满面,母亲病逝数次哭晕,为神武帝守孝期间长斋念佛,以致骨瘦如柴。
B.高睿好(原文来自:
wWw.iaOcAofANweN.coM小草范文网:
太常引辛弃疾阅读答案)学勤政,深得帝王信任。
北齐建立后.他历经文宣、孝昭、武成等皇帝,多次担任要职,官至太尉、尚书令。
C.高睿奉旨监修长城,与士民同甘苦。
时值盛夏酷暑,有人送来冰块,高睿不忍独自享用,直到冰块融化也没尝一口。
D.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
武成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妻子的劝阻,他不为所动。
7.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2)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此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8.“把酒问姮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概括。
(5分)
9.“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操的《观沧海》中点明地点和观察对象,表现作者登山望海勃勃英姿,统领全篇的句子是,。
(2)在《赤壁赋》中,苏轼为了宽慰客人,先以水与月来说理,其中以月来说理的两句诗是,。
(3)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学习需要的是不懈的坚持,正是因为坚持,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下坡或者上坡
侯德云
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
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
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
人间的勾当就是这样,同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乍
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
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同嘛。
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
我的心情很不平静。
老周的心情也很不平静。
说实话,如果早知道那个黄昏有交通事故发生,我会拒绝老周来接我。
也就是说,我会避免让老周的奥迪轿车从那个下坡路或者上坡路经过。
避免了这件事,我们两个就会在晚上六点钟准时走进农家菜馆,点几个可口的小菜,比如小葱拌毛虾、干煎黄花鱼、酱焖海兔什么的,再来一钵“王妈疙瘩汤”,好好地小酌一番。
可惜,交通事故这东西不像地震,事先还能给你个预兆。
交通事故不是这样,一点说法都没有,咔嚓一声,就发生了。
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
十几年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
如今,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奥迪都开上了。
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
当然也“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
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
去的是老地方——农家菜馆。
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
我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坐好,奥迪便缓缓驶出县政府的大门。
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的中间地段,围了一群人。
老周把车停下了。
老周说:
“肯定是交通事故。
”
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我坐着没动。
我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
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更多。
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
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
我说:
“老周,别管闲事!
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
“不管不行,弄不好有生命危险。
我知道自己拖不住老周的后腿。
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反对都不行。
当年“下海”的时候就是这样。
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
我看见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
跟我想像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
没逃走的是一群围观的看客。
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
何况,看过以后,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
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
“老人家,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
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
老人的神志还算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注意到,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证明”上去了。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一个声音说:
“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
又一个声音说:
“快点吧,出了人命谁负责?
还有一个声音说:
“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
老周一声不吭。
我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
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
一大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
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
还好,伤势不算太重。
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
恰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
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
他没去安排住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
“怎么回事儿?
老周把前后经过跟他说了一遍。
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是将信将疑。
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
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证明”拿出来给他看。
皮夹克低着头看“证明”,看了很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字:
“那就,谢谢啦。
”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
老周不是肇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
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
什么人呀?
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
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
“走,我们到富丽华大酒店,一醉方休!
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老周先把奥迪开回了家,然后我们打车奔向富丽华大酒店。
看老周的架势,真
的要一醉方休了。
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说去农家菜馆聚会,为结尾老周决定改去最高档的富丽华酒店“一醉方休”埋下伏笔,以突出老周做成好事后的兴奋之情。
B.小说中的“我”反对老周救人,反映了“我”的世故与冷漠,说明本质上“我”与车祸现场的“看客”没有什么区别。
C.小说描写老人在“证明”上签字时的情形,说明老人可能伤得很重,突出抢救老人的紧迫性,也自然引出了围观者的一番议论。
D.小说描写“皮夹克”的行为,既验证了老周坚持让老人签“证明”行为的正确性,也批评了国人的某种阴暗心理的劣根性。
E.小说没有明确表明“我”的身份,而是通过对“我”的言行及处事方式的描写,暗示“我”是县政府机关的干部。
(2)小说中的老周具有怎样的性格?
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一句有什么含意和作用?
(6分)
(4)小说描写了老周救助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坚持让老人在证明他不是肇事司机的字条上签名的故事。
有人赞同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时注意保护自己;
也有人反对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不应有附加条件。
你的看法呢?
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演员于是之
于是之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是配角。
比如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我就喜欢演那个只有十几句话的吕若冰,而不喜欢演那个队长刘海清?
”于是之曾在《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一文中写道。
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至今仍是于是之的“绝唱”之一。
在那部戏中,于是之扮演配角老车夫老马。
老马累计出场时间不过十分钟,第一次出场,主要动作是在风雪夜进屋,踉跄昏倒。
第二次出场甚至没有台词。
于是之一上场,似乎就给能坐上千人的首都剧场带进一股寒气。
他头上扎着破旧的白毛巾,花白的眉毛、胡子上似乎带着霜。
进门踉跄两步,打着寒噤,上牙碰下牙,唇口已然冻木?
演配角,于是之的功夫一点也没少下。
他说过,为演老马,他写的申请的字数比老马的台词还要多。
更重要的是,他懂老马。
早年,穷苦人冬天出门没有棉裤,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腿上,外头罩一条单裤。
裹了报纸,关节的灵活度受限,步子发僵。
于是之演老马,步态如何趔趄的依据就是打这儿来的。
“他没让你看到报纸,但他的表演已经把报纸和报纸后面那一片生活概括在内了。
”1961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跟于是之同台演过戏的林兆华说。
在老马之前,于是之经历过冰火两重天。
演《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让于是之尝尽成功的喜悦,而演《雷雨》里的周萍又让他跌入自卑的深谷。
于是之和程疯子投缘。
“我爱我这角色?
照我现在的生活经历和政治水平,我还不能有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
第一遍朗读剧本,剧情便把我带到生我长我的地方?
我的杂院生活,叫我体贴我
篇二: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韩党发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1-6小题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13-15题分别涂在答题卡7-9题的位置上。
以后高三月考选择题都这样涂。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
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
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
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
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
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
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
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
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
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
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
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
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
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
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
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
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
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
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
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
姜白石说得好: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
”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
“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
“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
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
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1.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
B.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
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
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
D.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
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
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另一方面也有个性。
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
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入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
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
关西孔子杨伯起?
。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
“暮夜无知者。
”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
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
安帝乳母王圣,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
圣之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
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绬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
震深疾之。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
宝乃自往候震曰:
“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
“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令。
”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
由是震益见怨。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
震复上疏曰:
“臣闻师言:
‘上之所取,财尽则怨,力尽则叛。
’怨叛之人,不可复使,故曰:
‘百姓不足,君谁与足?
’惟陛下度之。
”丰﹑恽等见震连切谏不从,无所顾忌。
会三年春,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
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云,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