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9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地理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的形状B.地球不透明C.地球的公转D.地球的自转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是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其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所以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有昼夜不断更替和日出时间的差异,即地方时的不同,而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昼夜现象只能证明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故选D。

2.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1天B.自东向西,1天C.自西向东,1年D.自东向西,1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考点:

地球的自转

3.以下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以上四个图中,A表示的是自东向西;B图是在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是错误的;C表示的是在南极上空看的按顺时针方向运动,是正确的;D不能判断地球运动的方向,故选C。

4.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能正确表示的地球自转与光照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当太阳照射地球时,就出现了昼半球和夜半球,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是垂直的,故选C。

5.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是()

A.极昼和极夜B.昼夜的更替C.四季的更替D.五带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因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的更替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故选B。

6.国庆节以后我们明显感觉白昼越来越短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是球体D.离太阳越来越远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庆节以后我们明显感觉白昼越来越短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运动,北半球各地昼越来越短,故选B。

7.我校学生小明某天正午时发现自己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此时太阳直射

A.南北两极B.南回归线C.赤道附近D.北回归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校学生小明某天正午时发现自己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昼达到一年中最长的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影子长短与太阳直射的关系。

8.某大洋全部位于东半球,这个大洋是

A.印度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北冰洋

【答案】A

【解析】

【详解】世界七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都跨了东西两个半球,故选A。

9.下列关于太平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岛屿最多B.面积最大C.略呈“S”形D.平均水温最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关于太平洋的叙述,该大洋的岛屿最多、面积最大,也是平均水温最高的海洋,大西洋略呈“S”形,故选C。

10.大自然有许多地理现象,可用“沧海桑田”来描述的是

A.四季更替B.地震频发C.海陆变迁D.人口爆炸

【答案】C

【解析】

【详解】以上这些自然地理现象中,四季更替、地震频发和人口爆炸都与海陆变迁无关,只有“沧海桑田”可以用来描述海陆变迁,故选C。

11.世界上首先对“大陆漂移说”进行系统论述的地理学家是

A.麦哲伦B.魏格纳C.哥伦布D.张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上首先对“大陆漂移说”进行系统论述的地理学家是魏格纳,他是在看到南美洲东部与非洲西部大际十分吻合的情况下得到的启示,故选B。

12.“大陆漂移说”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

A.气候类型相似B.大陆轮廓相吻合C.生物物种相似D.地质构造相似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陆漂移说”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十分吻合得到的启示,后来在两岸发现在生物特性相同的生物,故选B。

13.某山山顶海拔1500m,山下海拔500m,其山下气温为24°C,山顶气温约为

A.9°CB.18°CC.30°CD.33°C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0.6°C,若某山山顶海拔1500m,山下海拔500m,其山下气温为24°C,山顶气温约为18°C,故选B。

14.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类型属于

A.全年少雨型B.全年多雨型

C.冬季多雨型D.夏季多雨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属于夏季多雨型气候,故选D。

读竖版“世界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15.上图中乙大洲为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北美洲

16.甲大洲与丙大洲的分界线为

A.巴拿马运河B.黑海海峡

C.苏伊士运河D.白令海峡

【答案】15.D16.C

【解析】

【分析】

世界上海陆分布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海洋是由四大洋连为一体,陆地上共有七大洲分布。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乙大洲是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的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故选D。

【16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大洲是世界最大的亚洲,丙大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有关知识,理解记忆即可。

17.一般而言北温带同一纬度1月平均气温

A.陆地高于海洋B.海洋高于陆地

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草原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般而言,同纬度地区夏季时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北温带的1月份是冬季,同纬度的海洋气温会高于陆地,故选B。

18.形成乞力马扎罗山白雪皑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寒流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中部,在赤道附近,该山脉山顶终年积雪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故选A。

19.莫斯科商人每次飞抵曼谷,都感觉酷热难耐,引起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影响D.暖流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莫斯科商人每次飞抵曼谷,都感觉酷热难耐,引起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莫斯科纬度高,曼谷位于热带,纬度低,两地的气温差异大,故选A。

20.读北半球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降水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B

【解析】

【详解】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影响,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份,由图可知,图中所示该地一年中降水量少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

21.关于西安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冬无夏B.终年湿热

C.四季分明D.四季如春

【答案】C

【解析】

【详解】关于西安气候特点的描述,这里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选C。

22.造成上海和西安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因素B.地形地势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答案】D

【解析】

【详解】上海与西安两地纬度相差不大,但由于上海临海,降水丰富,而西安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少,故选D。

23.郑和下西洋一般选择在冬季出发,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人口B.物产C.风向D.光照

【答案】C

【解析】

【详解】郑和下西洋一般选择在冬季出发,最主要是由于冬季时我国东部沿海盛行西北风,有利于出海航行,故选C。

24.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亚欧大陆年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受海陆位置及纬度等因素的影响,降水特点是东西两岸多,内陆少,南部气温高降水多,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降水少,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亚欧大陆的降水分布,要知道影响降水的因素。

25.小明在某宾馆大堂看到四个城市的时钟如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B.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D.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答案】C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图示四个城市在同一时刻出现不同的地方时,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的,经度位置的不同导致地方时不同,故选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问:

(1)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请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

A_____板块B_____板块C_______板块D______板块E_____板块F_______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__________,板块接触带比较________。

(3)由于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目前地中海不断_______,红海不断_______,东非大裂谷继续发展下去,将会成为__________。

(4)请写出世界目前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答案】

(1).亚欧板块

(2).非洲板块(3).印度洋板块(4).太平洋板块(5).美洲板块(6).南极洲板块(7).稳定(8).活跃(9).缩小(10).扩大(11).新的海洋(1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1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A是亚欧板块,B是以非洲为中心的非洲板块,C是印度洋板块,D是几乎全部是海洋的太平洋板块,E是美洲板块,F是南极洲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接触地带比较活跃。

(3)由于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目前地中海不断缩小,红海不断扩大,东非大裂谷继续发展下去,将会成为新的海洋。

(4)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点睛】本题考查板块有关知识,要知道板块运动的影响。

2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问:

(1)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位于甲点时,太阳直射在上,此时节气是。

(3)地球位于乙点时,太阳直射在上,此时节气是。

(4)地球位于丙点时,太阳直射在上,此时西安昼夜。

(5)地球位于丁点时,太阳直射在上,此时北京昼开始变。

【答案】27、

(1)逆时针标注

(2)北回归线夏至

(3)赤道秋分

(4)南回归线短长

(5)赤道长

【解析】

【详解】

(1)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都是自西向东,在上图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

(2)当地球位于甲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的节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3)地球位于乙点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的节气是秋分日。

(4)当地球位于丙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位于北温带的西安昼短夜长。

(5)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