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面膜行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化妆品面膜行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面膜行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品牌运营与细化产品是经销商的发展趋势11
(3)大型批发企业在整个化妆品行业供应链中发挥关键作用11
(4)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11
三、行业风险特征12
1、品牌形象维护的风险12
2、行业竞争风险12
3、产品质量和安全风险12
四、行业壁垒13
1、品牌偏好壁垒13
2、资本规模壁垒13
3、销售渠道壁垒13
五、行业上下游的关系14
六、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14
1、周期性14
2、季节性14
3、区域性15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5
1、有利因素15
(1)市场容量和消费增长潜力巨大15
(2)监管不断规范化16
(3)零售渠道迅速发展16
2、不利因素16
(1)行业竞争不规范16
(2)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不高17
八、行业竞争格局17
1、御泥坊17
2、膜法世家18
3、美即18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产业政策情况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我国化妆品行业实行“法律约束、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工商与质监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主要以制定产业政策、规划行业发展战略,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等宏观层面的监督管理的形式对企业进行管理,至于企业业务管理和产品生产经营等企业层面的监控管理,完全由企业基于市场化方式运作。
(1)行业主管部门及职能
目前,我国化妆品流通行业的竞争已经比较充分,不存在特殊监管及管理体制。
我国化妆品制造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统筹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制定产业政策,以及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国务院赋予的职能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行业实施监督,主要负责卫生许可证管理,对企业生产条件和卫生状况进行监管,并负责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对化妆品进行检验,以保证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生产许可证管理。
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包装计量进行监管,对化妆品进行检验,保证化妆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安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化妆品的广告宣传进行监管。
(2)行业自律管理机构
我国化妆品行业的行业自律管理机构是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及下属各地方协会。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要负责推动行业发展;
开展产业及市场研究,收集发布市场信息;
在技术、产品、市场、信息、培训等方面开展协作和咨询服务,提高行业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能力;
配合相关部门对本行业产品进行监督;
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及意见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划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行业相关产业政策
我国政府先后多次出台与化妆品及与其流通环节相关的鼓励政策,促进了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的产业政策主要有:
二、行业规模及前景
1、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均收入的提升,中国化妆品消费突飞猛进,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已经发展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中国化妆品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化妆品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16年6月发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显示,2016年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281亿元,同比增长10.2%,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为890亿元,同比增长了9.1%2,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品牌化妆品飞速发展,品牌层出不穷,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本土优势,国内化妆品品牌一般能更好的贴近本土消费者需求,供应链管理也相对灵活,与专营店和电商的配合更加默契。
原来在很多消费者眼中,国产化妆品大多低端,但随着资本注入和宣传力度的增加,国产化妆品品牌开始走向中高端,并在部分细分市场中的份额有所提升。
一些国产化妆品牌在制作工艺、创新能力和营销水平等方面有较大突破,这些成长起来的本土品牌,在KA、CS等渠道与外资品牌同台竞技,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2、行业规模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从2001年的11.03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7.67万亿元3,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3.83%。
与此同时,2016年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281亿元,同比增长10.2%。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8,010亿元,同比增长7.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依托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之一。
2015年度,我国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交易规模达到2,049亿元,累计同比增长8.8%。
根据图二,我国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交易规模在2009-201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18.50%。
中国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化妆品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集团化经营,全行业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极富生机活力的产业大军。
我国化妆品行业整体已经初具规模,但从人均消费量来看,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水平仅仅略高于印度、越南等国家,远远低于欧美、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将不断释放,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化妆品行业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3、行业前景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保护期的结束,目前各大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另外日化产品的进口关税也逐步降低,加剧了国内化妆品企业间的同业竞争,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企业倾向于采用“直供销售”的模式,将产品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
在新的环境下,传统日化批发行业呈现出以下特征:
(1)“互联网+”背景下,电商渠道愈来愈重要
大数据支撑下的电子商务渠道具有精准的目标客户,合理的库存储备,广阔的市场顾客,且免去了昂贵的商业地产租金,受到了顾客以及供应商的青睐,国内的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在整个流通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高。
(2)品牌运营与细化产品是经销商的发展趋势
随着大型超市、卖场渠道费用的价格日益增长,屈臣氏、娇兰佳人等日化类专业超市受到经销商和大众的青睐,诸多专门销售业态发展迅速。
(3)大型批发企业在整个化妆品行业供应链中发挥关键作用
新的发展趋势下,大型批发企业不仅仅提供流通渠道,还需要发挥其在供应链中的协调作用。
一方面要拓展对上游供应商的品牌运营、品牌维护,另一方面又要向下游客户提供仓储以及物流服务,总之,批发企业的功能将逐渐向上下游延伸扩展。
(4)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
批发行业涉及仓储、运输、订单管理,回款跟踪、客户维护等等环节,各个环节信息的汇总、传递至关重要,采用科学的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行业风险特征
1、品牌形象维护的风险
化妆品属于大众消费品,品牌形象对化妆品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由于消费者的皮肤情况、产品需求、效果评价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一旦发生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效果等提出质疑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化妆品企业的品牌形象并对其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行业竞争风险
化妆品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品牌数目众多,市场集中度低。
目前国内中高端化妆品市场主要被国际品牌所占据。
本土品牌既面临国际大品牌的竞争压力,本土品牌之间尤其是新兴品牌之间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
行业内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并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将会面临较为激烈的行业竞争风险。
3、产品质量和安全风险
近几年,我国不断出台新的化妆品生产质量和安全标准,对于化妆品这类特殊的商品,由于其大多直接接触皮肤,消费者对质量和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
面临产品质量和安全不符合质量标准而导致退货甚至违约处罚以致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
四、行业壁垒
1、品牌偏好壁垒
化妆品行业中,广告是一种主要的营销手段,市场中先入品牌进入时间越长,消费者对其产品就越忠诚,偏好就越稳定,目前国内化妆品行业已经充斥各种国际名牌且其均有强烈的广告倾向,他们的先行优势使其他进入者在进入时将付出更多的广告费用和营销代价。
2、资本规模壁垒
巨大的中国市场空间引得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化妆品巨头纷至沓来,这些公司采用的全系列产品投资策略在产品空间上构建起了潜在进入者的高进入壁垒,新进入者必须付出比他们更高的成本才能挤入其已有的产品空间,对于弱小的国内品牌是难以承受的,目前国内的中高档化妆品市场已成国外品牌的天下。
3、销售渠道壁垒
销售渠道的控制对批发业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渠道是公司把产品向客户转移过程中经过的路径,起到了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的统一的作用。
销售渠道的建设需要资金、人力、技术、物流等大量资源的投入,需要下游客户的认同,这对新进入者构成了一定的障碍。
五、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化妆品批发行业的上游为化妆品原料及包装材料制造行业,其中,原料主要包括水、甘油、乳化剂、稳定剂、油脂、功能性添加剂和香精等;
包装材料包括纸包装、塑料包装、软包装膜袋和玻璃包装等。
下游为商场、超市、专营店等销售终端。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社会消费结构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消费者对商品和品牌附加价值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消费心理和需求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为化妆品向细分领域发展和差异化定位提供了进一步空间。
六、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化妆品属于日常消费品,与经济发展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正相关,但家庭化妆品支出占总收入比例有限,行业周期性不明显。
2、季节性
化妆品行业季节性不明显,单个品类受气候、消费习惯影响,存在淡旺季节情况。
如膏霜类护肤产品,春夏季为销售淡季,秋冬季为销售旺季;
面膜类产品,夏季为销售旺季,冬季为销售淡季,其他季节销售情况一般。
3、区域性
受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影响,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消费程度较高,内陆地区消费略低;
一、二线城市销售量大,县及以下地区销量较低。
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是化妆品企业较集中的省市。
此外,南北方人对膏霜类用品的消费特点有较大差异:
南方使用者更强调气味,北方使用者更强调保湿。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有利因素
(1)市场容量和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化妆品行业快速增长的有力保证。
化妆品消费与居民收入水平直接相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加之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均为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社会消费结构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消费者对商品和品牌附加价值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消费心理和需求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从而为化妆品向细分领域发展和差异化定位提供了进一步空间。
(2)监管不断规范化
从国家监控力度看,我国政府对化妆品行业的监管力度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加强并走向规范化,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也不断提高。
监管日趋严格所导致的成本增加使得部分生产条件差、无品牌优势的小型化妆品企业被逐渐淘汰,而具备品牌优势和质量管理优势的大中型化妆品企业则获得了提高市场份额和整合市场的机会。
(3)零售渠道迅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零售行业高速发展。
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大卖场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零售业带来了先进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带动我国传统百货商场等零售企业加速创新。
零售业的多元发展路径有效地促进了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满足了新的消费需求,为包括化妆品行业在内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渠道支撑。
2、不利因素
(1)行业竞争不规范
化妆品行业门槛相对较低,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众多,且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档次和质量较低、营销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有限,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部分小企业抄袭、模仿名牌企业和市场流行的产品外观设计,并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这些不规范行为在加剧行业竞争的同时,影响了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2)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不高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化妆品企业相比,我国化妆品企业在产品与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研发投入相对较少,核心竞争力尚有差距,国际竞争力整体不强,在高档化妆品领域尚无法和外资品牌抗衡。
八、行业竞争格局
化妆品行业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产业之一,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国内的化妆品生产企业约有5,000余家,其中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到总数的90%,但市场份额不到20%。
化妆品行业总体市场较为分散,超过1%份额的品牌已是市场上比较知名和常见的品牌。
国内主要化妆品商如下表:
1、御泥坊
御泥坊是中国知名矿物护肤品牌。
公司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于2011年6月23日通过认证,主营生产产品为面膜,2007年,御泥坊被淘宝网化妆品终评榜最佳面膜。
2015年,御泥坊开始战略转型,从线上开始涉足线下渠道。
2、膜法世家
膜法世家是上海悦目化妆品有限公司旗下面膜品牌。
公司积极探索O2O营销模式,融汇线上线下营销管理的电子商务平台,将膜法世家打造成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的行业新型品牌。
膜法世家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线上线下全渠道立体营销的护肤品品牌,成功入驻线上各大电子商务平台。
3、美即
美即控股自2005年成立以来,对细分市场充分开拓,凭着面膜这一单一品类,通过屈臣氏、商超、化妆品专营店和电商的主要渠道,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并于2010年在港上市。
AC尼尔森报告显示,2012年,美即面膜在中国市场份额达26.4%,位于面膜行业第一。
2012年度,营业额增长29%,达13.49亿港元,净利润2.05亿港元。
2013年,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美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全部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