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一成就的取得,乃与楚人在冶铁技术上的贡献分不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南阳汉代冶铁遗址上发现了熔铁炉七座、炒钢炉数座,这里曾经是西汉时期最大的铁器冶炼基地之一。
B.楚国人的冶铁技术是在青铜冶铸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并且后来居上,独领风骚。
C.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发现的冶钢炉已采用与西汉冶铁炼炉相似的竖炉,代表了当时我国最高的炼铜技术。
D.春秋时期楚国的炼铜技术促进了战国炼铁技术的提高,楚人甚至已经初步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和铸铁柔化等工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生产生铁到将生铁处理成韧性铸铁,楚人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完成,但是将韧性铸铁全面推向生产、生活领域,则要到西汉时期了。
B.楚人的冶铁技术,直接推动了我国古代的炼铁、炼钢技术的不断发展,到了汉代,已基本成熟,冶铁规模巨大,冶铁作坊遍布全国。
C.早在春秋时期,楚国人便知道经过反复加热和锻打,可以将熟铁炼成钢,这是“块炼法”的进一步发展,并作为一项传统传承下来。
D.在众多楚人冶铁工艺中,球墨铸铁工艺无疑水平最高,而低硅低碳灰口铸铁工艺其次,麻口铁制品工艺则相对水平最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铸铁柔化技术就可以增加铁器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普遍提高了人们使用的铁制农具的寿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楚国冶铜炼炉建造水平高超,与后来的汉代冶铁炼炉相比,虽说热效率偏低,料容量偏小,但是这也足以证明当时楚国冶铜技术的先进。
C.西汉时期,铁器成为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资料,朝廷非常重视冶炼,重要冶炼铁场所要派出铁官监守,一般情况下,私人不得经营铁器。
D.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的战国中晚期铁锤,证明楚国已经能够生产白口和灰口混合的麻口铁制品,并体现了楚国铸铁柔化技术的高超。
【答案】
1.B
2.D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第一段。
文本第一句话“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冶炼工艺后来居上,独领风骚”,而选项B却把青铜冶炼技术说成了冶铁技术,属于张冠李戴,故错。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本题B项张冠李戴,把青铜冶炼技术说成了冶铁技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无中生有”,“普遍提高了”农具的寿命,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原文没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
与弟頔皆以进士试礼部预选,会诏兄弟毋并举,频即推其弟,弃去。
后六年,乃擢第。
自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南昌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迁殿中丞。
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
频视券墨浮朱上,曰:
“是必先盗印然后书。
”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
梦松用此入为监察御史,频坐不时具狱,降监庆州酒,徙知长洲县。
天禧初,增置谏官、御史十二人,频以选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
陈、亳间民讹言兵起,老幼皆奔,命安抚京西。
还,为三司度支判官。
青州麻士瑶杀从子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
又诏鞫邛州牙校讼盐井事。
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频雅善丁谓,谓贬,左迁尚书比部员外郎、监饶州酒。
起知信州,进刑部员外郎、知福州。
王氏时,赋民官田,岁输租税而已。
至是,或谓鬻之可得缗钱二十余万,频疏以为不可。
徙知潭州。
改广西转运使,擿宜州守贪暴不法,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
复入为度支判官,累迁刑部郎中。
使契丹,至紫濛馆卒。
契丹遣内侍就馆奠祭,命接伴副使吴克荷护其丧,以锦车驾橐驼载至中京,敛以银饰棺,又具鼓吹羽葆,吏士持甲兵卫送至白沟。
诏遣其子访乘传扈其柩以归。
访官三班奉职,即许也。
(节选自《宋史·
章频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B.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C.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D.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禧是宋真宗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它不同于庙号、谥号和尊号。
B.左迁指降低官职,亦即“降官”,犹言下迁。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C.召对是指臣下上朝时向君主进言、汇报有关情况,君主根据请示的问题逐一回复。
D.乘传是乘坐驿车。
传,驿站的马车。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频知书达理,礼让兄弟。
在与弟到礼部参加进士预选考试时,恰逢诏令兄弟不能同时参加,章频就让给弟弟,自己离开,六年后才考中进士。
B.章频明察秋毫,善于断案。
审理孙延世案时,通过蛛丝马迹,查明事实真相,终于让孙延世伏罪,但他却因此案被降职。
C.章频安抚有方,深孚众望。
陈、亳间百姓谣传要发生战争,老幼全部逃难,朝廷命章频安抚京西。
他回京后,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
D.章频不畏权贵,敢于直言。
王安石当政时,把官府的田地交给百姓经营,百姓只需每年缴纳租税,章频上疏认为这并不可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
(2)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
4.A
5.C
6.D
7.
(1)(5分)眉州大户人家孙延世伪造地契夺取同族人土地,很久不能查明,转运使派章频查问惩办。
(2)(5分)宜州太守被免职后,反而告发章频的儿子章许曾经受过刑,却隐瞒奏请委任为秘书省校书郎,章频获罪被贬任饶州知州。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抓虚词看位置:
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
(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
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
“曰”后冒(:
),“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
)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
C项,召对:
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首先:
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
不管是在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
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
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
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
举例:
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其次:
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
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
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
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
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
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
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
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可以成:
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举例:
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
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
与弟弟章頔都到礼部参加进士预选考试,恰逢诏令兄弟不能同时参加,章频就让给弟弟,自己离开。
六年后,才考中进士。
由试秘书省校书郎、南昌县知县,改任大理寺丞、九陇县知县,升任殿中丞。
眉州大户人家孙延世伪造地契夺取同族人土地,很久不能查明,转运使派章频查问惩办。
章频看到地契上墨迹在朱印之上,就说:
“这肯定是先偷着盖章然后填写的。
”孙延世伏罪,案件还未报上,孙延世的家人又找转运使控诉,转运使改命华阳县黄梦松复查,结果完全相同。
黄梦松靠此事入京任监察御史,章频因未能及时结案,降任监庆州酒,调任长洲县知县。
天禧初年,增设谏官、御史十二人,章频因选中得以被召见应答,回答符合旨意,被提升为监察御史。
回京后,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青州麻士瑶杀侄子温裕,吞并他的财产,章频被派去查问惩办,麻士瑶认罪被处死。
又诏令章频去查究邛州牙校告发关于盐井之事。
皇城使刘美依倚仗是皇后家人受贿,派人用钱财买通,章频请求抓捕,真宗因为皇后之故不予查问。
章频违反圣旨,出朝为宣州知州,改任殿中侍御史,升任侍御史。
章频一向对丁谓友好,丁谓被贬官后,他也被降为尚书比部员外郎、监饶州酒。
他被起用后任信州知州,进升刑部员外郎、福州知州。
王安石当政时,把官府的田地交给百姓经营,每年缴纳租税而已。
到这时,有人提议卖掉可获缗钱二十多万,章频上疏认为不可行。
被调任潭州知州。
改任广西转运使,他指责宜州太守贪婪残暴不守法律,宜州太守被免职后,反而告发章频的儿子章许曾经受过刑,却隐瞒奏请委任为秘书省校书郎,章频获罪被贬任饶州知州。
又入京任度支判官,多次升职为刑部郎中。
出使契丹,至紫濛馆去世。
契丹派内侍来馆奠祭,命接伴副使吴克荷护送他的灵柩归葬,用骆驼架锦车运到中京,用银饰棺装殓,又备仪仗,官吏士兵全副武装护送到白沟。
诏令他的儿子章访乘坐驿车随从他的灵柩回来。
章访为三班奉职,也就是章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鹊桥仙·
春日登楼
(清)邵长蘅
杨花如雪,桃花如雨,帘幕尽教高卷。
芳洲一带草痕齐,早青到姑苏台畔。
催归杜宇,重来燕子,惹起乡心历乱。
凭阑干,万叠暮山稠,刚抵得春愁一半。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
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9.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写情怀的?
(6分)
8.上片通过如雪的杨花、如雨的桃花、如茵的碧草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江南春景图。
(3分)下片点题,写出了诗人春日登楼所见,同时以乐景写哀情,与下片的抒情形成反衬。
(2分)
9.先是间接抒情,眼见杜鹃啼叫、燕子飞回,不禁油然而生思归之意,(2分)接着化虚为实,将自己的春愁比喻成眼前连绵不断的群山,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春愁之多之重,(2分)令人回味无穷。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
【技巧点拨】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
二是作者、朝代、注释;
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比如“愁”;
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比如这两首诗中都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但具体要表达的情感又不一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的诗句是:
(3)《离骚》中屈原阐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诗句是:
,。
【答案】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③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
【试题分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常作”。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标明题号。
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
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两家客店
【法】都德
在那小村的边界上有两所大客店,静立在街的两旁。
那边,是一所高大的新建筑,尽是热闹、生动的气象。
门都敞着,门前停着驿车,远客们在墙阴遮挡的大道旁酣饮。
庭院里挤满了骡马和车辆,车夫在棚下躺着,等候夜间的凉气。
屋里溢出狂暴的呼号和叫骂,酒杯在叮当相碰,拳头在乱击着桌子。
还有一种清脆欢快的歌声超出一切喧嚣之上,震得窗户都在颤动。
这边呢,静悄悄地像是没有人住。
大门前乱草丛生,窗扇都已破碎,一株脱皮的冬青树横悬在门上。
进门来是一间狭长的房子,荒凉而惨淡,从三个没有帘子的窗口中透入些微光,屋子越显得荒凉难堪;
桌子上放着积满灰尘的破玻璃杯;
一张黄色小榻和一张书桌,似乎都在那里打瞌睡。
好多的苍蝇,聚集在天花板上,爬在窗户上。
推开门,只听见一阵嘤嘤嗡嗡的翅子声。
房子尽头,有一个妇人紧靠窗子站着,眼睛茫然地向外边张望。
这是一个衰老的农妇,皱痕满面,容色灰暗。
“你要什么?
”她擦了擦眼睛说道。
“我想在这里休息,还想喝一杯酒。
”她惊愕地注视着我,立着不动,像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
“这不是一所客店么?
”
妇人长叹了一声:
“就算是吧。
可是,为什么你不到对面去呢?
那里多热闹呵。
”“我受不了热闹,我想安静的休息一会儿。
不等她的答复,我就在一张桌子旁边坐下。
看出了我说的是实话,这女店主才显出忙碌的样子。
她打开门,搬过酒瓶,擦净杯子,竭力想驱散那成群的苍蝇。
今天来了一位客人,显然是一件郑重的事情。
这女人不时停步,手摸着头,像是因为东西不齐供应不周而觉得失望。
她走进后面的屋里去,我听到她的大钥匙在摇动作响,听到她在摸索锁孔,在开面包箱,在洗拭盘子,时时传来沉痛的悲叹和掩抑的抽咽。
这样过了一刻钟,我面前有了一盘葡萄干,一块干面包,石块一般硬,还有一瓶新制出来的酸酒。
“替你预备好了。
”这古怪的老妇说完,又回到窗口去了。
我一面喝酒,一面想些话来和她攀谈。
“不常有人到你这里来吧?
“从没有一个客人,先生。
比起从前真差得远了。
这里本是换马的地方,还要替打猎的人们预备晚餐,终年有牛马在这里往来停留。
但是,自从我们邻家的铺子开张以后,就什么都完了。
客人都跑到对面去,觉得这里太无趣味。
实在呢,这屋子里确乎没有一点儿快乐处。
我既长得不好看,一向又害着热病,我的两个小女孩也都死了。
对面店里可大不同,他们终日地欢笑。
有一个从阿莱来的女人——一个美貌的女人,衣上镶着好看的花边,脖子上挂着三串金珠——在看管店房。
驿车上的车夫就是她的情人;
所以把车子赶到那边去。
她又雇了几个轻贱的女孩做使女,怎能不得顾客的欢心?
车夫们不惜绕着远道在她的门前经过,可我呢……”
她迷惘地,冷冷地说着,前额还紧紧地压着玻璃,显然是对面店里的事情能引她的注意。
突然间,大道那边起了一阵骚动,驿马车轧着尘灰向前移动了。
鞭声在空中爆裂,跑到门外的女孩们都喊道:
“再会呵!
再会!
”那里又发出一种洪亮的歌声,压下了别的声音,就是我刚才所听见过的。
这歌声飘来,使女店主听了浑身颤抖。
她回过身来对我说道:
“你听见没有?
那就是我的丈夫,唱得好么?
”我茫然望着她。
“什么?
你是说他……?
她脸上现出伤心的神情,但又柔声答道:
“自从两个女孩死后我只是悲泣。
这屋里充满了忧郁和苦痛,自然没有人肯来了。
受不了这样的烦闷,我可怜的约瑟就跑到大道那边去喝酒了。
他有一口好嗓子,那阿莱的女人就教他唱歌,听啊!
他又在那边唱了。
她僵直地站着,神魂恍惚,颤抖着,泪珠从颊上滚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你要干什么”这句生硬的发问,既表现了老妇人对陌生客人到来的冷漠和不欢迎,也反映了她作为店主人高度的警惕性。
B.“她惊愕地注视着我,立着不动,像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表现了老妇人对于我的话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