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学实习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
《气象观测学实习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观测学实习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地质结构
商洛市按区域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震旦纪海侵之后,经印支运动,自北向南分阶段结束海侵,三迭纪末期受印支运动影响,秦岭整体隆升,地槽结束。
燕山运动期间,沿西北—东南向断裂,形成一些断陷盆地,白恶纪末和新生代期间,发生了继续性断块差异运动,在山间形成了红色盆地,第四纪受新构造影响又发生断裂,盆地里红层发生断错和褶皱。
这些间歇性断块分异运动特点,同时遭受长期风化、剥蚀,且受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等五大河流及其它大小支流长期切割,形成结构复杂、山岭纵横交错,千沟万壑的山地地貌与断块掀升地质结构。
外露基岩主要为片岩、板岩、千枚岩、片状灰岩、白云岩、砂岩、侵入岩第四系结构,散碎石岩广泛分布。
由于地质作用,岩体呈裂隙发育,风化破碎,力学强度低,在降水和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影响下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
2气候特点
我市从气候带上分析,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由于地形、地貌、构造复杂,山地起伏落差大,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山地立体气候和局地小气候明显,我市自北向南年平均气温11.0–14.0度,极端最高气温40.8度,极端最低气温-22.6度,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06—845毫米;
部分县个别年总降水量高达1307mm(商南1964年),每年6—10月间降水量占全年的70%,年日照1870-2120小时,无霜期200天。
区内秋季多雨,春冬易干旱,夏季暴雨频繁。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位于南北气候分界线边沿,横跨亚热和暧温两个过渡性季风气候带。
辖区内呈垂直差异明显的半湿润山地气候特征。
由于季风性气候具有不稳定特性,加上70年代后期全球气候逐步变暧等诸多因素,造成本市灾难频繁,常发生干旱、暴雨、冰雹、连阴雨、霜冻、寒潮等气象灾难。
各类灾难有各自的特点,其灾难比重;
危害程度;
危害时段均不相同。
由于气象灾难频繁发生,交替危害给经济作物生长发育带来严重损害。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气象灾难所造成的损失;
约占自然灾难的70﹪以上,有的年份高达80﹪~90﹪。
另外气象灾难又是其它自然灾难源,因为它可以导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还会引起交通事故、森林火灾、以及经济作物的病虫害等。
历年给商洛市造成较大危害的主要是干旱,位列各类灾难之首,占总灾难比重的29.6%,其次是连阴雨,占总灾难比重的24.5%。
位居第二位是暴雨和冰雹,大约占总灾难比重的17%和20%。
第三位是寒潮、霜冻,只占总灾难比重的3.6%和5.0%
由于干旱是一种跨度最长的自然灾难,历年不同季节,不同作物生长时段都可能发生,造成的危害面大,多发生在土地相对集中河谷盆地一带,并且以区域性和全区性干旱为主,占总干旱次数的76.8%,应成为我市各地防备重点。
连阴雨虽属长时间的灾难性天气过程,出现次数较多,但多以局部性灾难为主,全区性连阴雨灾难只占42.7%。
冰雹、暴雨是一种强对流天气过程,由于此类天气来势猛,时间短,分布区域小,所造成的灾难时常以局部毁灭性为主。
寒潮、霜冻,属大范围强冷空气造成的冻害,短期间对部分经济作物生长造成危害较大,但是危害时间短,经济作物生长还有恢复期,出现的机率也小,这对于我市大范围垂直山地气候来说危害较轻,位居各类气象灾难之末。
各类气象灾难有各自的特点,随着历年季节的变化,其分布规律对经济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危害也不相同。
根据上述各节分析,我市六大气象灾难在各季中的分布有如下特征:
冬季(前一年12月~次年2月),各类气象灾难出现的频率较少,主要是干旱,虽然在这一季节内气温较低,土壤失墒慢,各类经济作物处于体眠期,需水量小,但遇长时间大范围干旱可造成植物根系干枯,轻者推迟荫发期,重者造成大面积死亡。
根据资料分析,我市每年出现不同性质的冬旱机率为0.5次,出现区域或全区性干旱机率为0.3次.春季(3~5月)是我市各类气象灾难最为活跃期,非凡是3月下旬后全市自南向北各类经济作物陆续进入播种、叶芽荫发、展叶和开花期。
但是在这一季节内随着气温缓慢回升,除区域性暴雨外,其它如:
干旱、连阴雨、冰雹、寒潮、霜冻都有交替发生的现象。
根据统计,春季灾难最为严重是霜冻过程,年平均5.6次,大范围全区性霜冻过程年平均2.1次,其次是连阴雨和冰雹;
年平均分别为1.7次;
0.9次。
另外干旱;
暴雨;
寒潮虽有交替发生,但机率较小,多属区域与局部性的。
夏季(6~8月)各种经济作物已进入旺盛生长和果实形成期.该时段防备的重点应是伏旱和局部性暴雨与冰雹灾难。
从大量气象资料统计表明,历年共出现全区域性的干旱过程次数146次,其中(5~8月)发生春夏连旱5次,夏旱20次,伏旱45次,共计70次,年平均1.6次,而在该季节三类干旱中,伏旱占全区性干旱的31%,夏旱占13.7%,春夏连旱占3%..伏旱占春夏连旱和夏旱总数的64%,可见危害之大。
连阴雨位居第二位,年平均1.5次,但是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大,土壤水分蒸发快,难以形成低温灾难,对作物的正常生长无大碍。
暴雨、冰雹排列第三位,年平均全区性过程只有0.3次,但是局部性过程非凡多,年均分别为3.3次、1.9次。
所以这两种灾难仍是夏季预防中的重点。
秋季(9~11月)该时段正是各种经济作物果实成熟采收期,在这一季内对商洛市影响最大的灾难,第一位是连阴阴雨,第二位是干旱。
有旱有涝,旱涝相间,无固定规律。
其中大范围全区性连阴雨年平均1.4次,干旱1.1次,全市性连阴雨占不同类形连阴雨总次数的17.5%,干旱占25.3%。
由于这两种大范围自然灾难正好位于作物灌浆、收获、播种期,必须采取措施,提前防范,综合预防,减轻危害。
气候变暖是全球现象,是人力不可为的自然现象,假如气候继续变暖,我市各地冬季将逐年缩短,夏季时间将提前并延长,大笵围的干旱和局部洪涝等其它气象灾难与一些不可提前预见性极端气候事件次数增多,历史上用于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临界气候将有所提前,我市独特的垂竖立体山地气候略有变化,所以我们要面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现实,做为气象部门应抓住暖头冷尾未来气候变化,充分依托气象现代化优势,密切注重天气变化,随时随地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提供及时正确的决策性气象服务与合理化建议。
非凡对气象灾难方面的作用。
气象灾难有地震、地质灾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干旱、台风、热带气旋、热带风暴、我区的气象灾难有干旱、暴雨、雷雨大风、台风、低温霜冻,因为这些气象灾难造成150多亿年,制作出正确的天气预告可以让人们提前防范,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所以说作为一个气象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气象预告员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预告经验。
这样才向各个部门提供正确的信息,各个部门根据这些信息才可以制定正确的措施,才造福人类。
了有关气象进展的纪录片,看完纪录片后,我们分组在治理人员的带领下,参观气象台计算机网络系统、天气预告和天气预告影视制作等。
观看气象纪录片,纪录片主要讲解并描述了气象的进展过程还有天气预告的制作过程。
气象从古代就有观测,经过长时间积累的经验才有今日高水平的观测技术,和现在高科技的观测仪器。
气象观测的项目包括云、能见度、温度、气压、湿度、风、降水、蒸发、日照、辐射热强度。
专业气象观测可以分为城市气象观测、船舶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林业气象观测、航空气象观测。
天气预告方法有数值预告法、天气图预告法、雷达卫星预告法。
数值预告法可以预告1―7天,甚至10天的天气;
雷达卫星可以预告几小时内的天气,如暴雨、雷雨大风;
天气图预告法可以预告1―3天的天气。
天气预告的过程:
气象资料的采集――资料的传输――天气预告的制作――做出天气预告产品――气象服务。
影片还讲解并描述了一下气象常识。
看完有关天气预告的影片,首先我们参观的计算机处理中心,这里放置着目前气象台使用的最先进的大型计算机。
这些计算机的工作就是处理广大地区乃至全球的气象资料。
这些气象资料是从分散的气象台站网取的。
因为天气预告和气候分析往往需要,广大地区乃至全球的气象资料,使用时又是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各站的记录不仅能够正确,而且基本上代表一个地区的气象情况,还要能够相互之间进行比较。
因此,气象观测的特点是:
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正确性、比较性。
同时,气象要素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只有通过对大气连续观测,并进行天气学分析才能了解。
因此气象观测必须保持连续性,不能中断或短缺。
连续观测记录的年代越长,对预告业务和科研工作价值越大。
因为计算机收集的数据量是很大的,所以要这些运算速度快的大型计算机。
走过计算机处理中心,我们看到在工作室里工作人员坐在个人计算机前分析已经整理出来的资料。
现在科技进步了再也不需要以前做什么要人工,人们需要什么资料计算机都有相应的软件来处理,计算机制作好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分析现成的资料了。
气象台工作人员在气象台最后观看的就是天气预告影视制作。
天气预告要让广大人们知道才会发挥它的作用。
经过各个成次的气象工作者地努力,最后亮相的是气象预告主持人。
在天气预告节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天气预告,海洋天气预告和气象与农情等栏目等三维立体天气符号、天气图、卫星云图和景观画面,服务各方面的人群。
人门就可以根据气象信息做好明天或未来几天自己的计划,如出差、旅游、工作等。
我们在天气预告影视制作室了解制作工作是流程,制作仪器,还有主持人是怎样工作的
(二)东龙山气象站
12月9日,下午2点30分,我们去东龙山气象站参观见习地面要素观测(人工观测、自动观测)。
1、东龙山气象站简介
东龙山气象站位于商洛市商州区正东方向(北纬33°
52”,东经109°
58”),建于1953年3月1日,海拔高度为742.2米
2、地面气象要素观测场
东龙山气象站的地面观测站的观测仪器有人工和自动的,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随着科技的进展自动观测是一种趋势。
自动仪器的有优势在于可以记录各个时间的观测数据,更清楚各个要素的变化情况;
且记录的数据的精确度更高,可以减少人为观测误差;
记录得出的数据直接就可以经计算机处理分析。
人工观测仪器是为了预防突发情况,不过据工作人员介绍,自他来东龙山气象站五年间,从未用过人工观测仪器。
地面观测是整个气象预告的基础,担负着定时地面天气观测并实时发报,提供天气分析预告使用所需要的定时观测数据。
气象观测包括百叶箱气温、湿度和最高、最低温度观测,地面0厘米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观测,地中5、10、20、40厘米温度观测,还有降水量、蒸发、日照、风向、风速、气压、云量、冻土、积雪、电线积冰、天气现象等项目的观测。
在东龙山气象站,我们见到了漏斗接雨器、雨量筒、自动雨器、蒸发器(冬季使用)、大型蒸发器(主要用于夏季)、日照筒、地面5、10、20、40厘米温度测量计等仪器。
这里的地面观测仪器非常齐全,其本实现全套的自动化,由各种传感器将各种数据自动采集,经处理系统后送至显示终端。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是一种能自动的观测和存贮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
自动气象观测项目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要素,数据采集频率较高,每分钟采集并储存一组观测数据。
四、总结:
这两天的实习,我获益匪浅。
我十分感谢老师和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
通过这次实习,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增加了许多,在此体验到了气象工作者的艰辛,收获丰富,感慨颇多。
首先我熟悉了气象业务的整个流程,对于整个天气预告的形成和制作都有所了解。
并意识到了气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出现误报的严重后果,作为一个气象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气象预告员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预告经验。
直到自己亲身经历过了,不由得尊敬这份工作,佩服那些在无穷的压力下工作着的人们。
激发自己以后学习要仔细严谨。
气象观测学实习总结报告篇三
1.1基本概念
?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间的夹角。
各纬度的太阳高度日变化都是正午时刻最大日出和日落时为零。
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
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称太阳太直接辐。
云和海拔是影响太阳直接辐射通量的两个重要因子。
云是很好的反射体,厚的云层能把大部分太阳直接辐射返回宇宙空间,使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通量大大减少,在海拔地带,由于太阳直接辐射穿过的大气路程较短,辐射通量被减弱了,所以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平原地区多。
漫射辐射通量密度
来自整个天穹向下的散射和反射的太阳辐射之和,称太阳漫射辐射。
日出前后,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主要是漫射辐射。
高纬地区,漫射辐射常常是太阳辐射的主要部分,漫射辐射通量受云的影响很大,它随云量的增多而增加。
阴天时只有漫射光。
总辐射
总辐射等于直接辐射和漫射辐射之和称阴天时,由于太阳被云遮挡,无太阳直接辐射,所以总辐射就等于漫射辐射通量密度。
由于太阳高度和昼长随时间而变化,使总辐射也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华。
多云和阴天时,日变化特征远不如晴天那样有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有周期性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所以使得土暖和气温有周期性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温度周期性变化特征,通常以最高和最低温度之差和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来描述。
一日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即为日较差;
一年中最热约平均温度和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称为年较差。
这是由于随着深度的增加,土温日较差减小,位相也逐渐落后。
白天,地表很热后,热量向下传递被层层阻截,因而土壤曾热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夜间,土壤降温也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所以土温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大约到1m左右深度土温无日变化。
1m深度以下土温无日变化的土层称为日恒温层。
由于热量向深层传播需要时间,所以位相随深度增加而落后。
1.2目的意义及要求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了解
(1)太阳辐射、日照时数、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测定方法和记录整理;
(2)了解空气温度的测定方法和记录整理;
帮忙我们把握测定方法和学会数据计算。
(3)了解土壤温度的测定方法和记录整理。
通过实习要求把握
(1)点温度表的安装;
(2)温度表的读数和订正;
(3)太阳辐射表的安装;
(4)太阳辐射的测定步骤和计算;
(5)通过实习要求学生把握地温表的安装;
(6)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表的读数和订正。
1.3研究内容
u太阳辐射、日照时数、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观测和记录整理;
u干湿球温度的测定;
气温最低、最高温度的测定;
u土壤不同深度的温度的测定;
u地面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高温度的测定。
1.4研究区的概况
地点:
西南林学院GX栋背后的林地。
2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的观测
2.1测定内容
本次实习主要测定
(1)垂直于太阳光线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
(2)总辐射和漫射辐射通量。
用测得的数据计算
(1)水平面上的直接辐射通量;
(2)大气透明系数。
2.2太阳辐射的观测和记录整理
2.2.1.仪器简介
测定太阳辐射通量的仪器有直接辐射表和天空辐射表。
这类仪器多属热点型,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感应面,由于吸收辐射能而产生温差,通过热点锥的作用,热能转换为电能,用灵敏度较高的辐射电流表测出电流值。
温差电流与辐射通量成比例。
根据辐射电流表上的指示值,经换算求得相应的辐射通量密度,单位为cal\cm2,并换算为w\m2。
lDFM1型辐射电流表
电流表的测量机构主要由永久磁铁和线圈组成,整个机构装在一个密闭的扇形盒内。
顶端由调整指针零点的位置的调整螺丝,调整范围不得超过20格刻度,必须在断路是进行。
在盒的内侧装有开过旋钮,旋紧开关旋钮就可以切断电路。
电流表的指示部分由电流指针,刻度盘,反光镜等组成。
刻度盘上由100格刻度,沿着弧形刻划装有一条平面反光镜,由以消除视差。
附属温度表测量仪器使用时的温度。
电流表由内阻和附加电阻,标记在活动板上。
在盒下部的正前方,装由“+”,“1”,“2”三个接线柱,以连接直接辐射表或天空辐射表。
白色外罩通过销钉和弹簧同底座相连,取下外罩时,必须按住弹簧,握住手柄按反时针方向沿着底座旋转外罩,当销钉转至弹簧上面时,提起外罩,并从底座取下。
lDFY1型直接辐射表
直接辐射表由感应部分,进光筒和座架构成。
感应部分是由银箔,热点锥和铜环三部分组成。
银箔后2um,向太阳的一面涂成黑色,作为感应面,它的背面是由36对康铜片和锰铜片组成的热电锥。
热电锥的一接头焊在银箔上,另一个接头焊在外圈铜环上,分别构成热接点和冷接点。
整个感应部分置于具有一组光栏的进光筒的末端,通过导线把热电锥的两端于电流表正负极相接。
进光筒是一个铜质圆筒,里面涂黑,外面涂镍,避开光线在筒内反射。
为了正确地对准太阳,在进光筒的前后两端有瞄准孔与光屏。
当进光筒对准太阳时,光斑落在光屏上。
帽盖用来保护感应系统和确定零点位置。
进光筒固定在支架上,方位调节螺丝和仰角调节螺丝,可以使进光筒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转动,直到瞄准太阳为止。
螺丝用来调节纬度刻度盘。
底座上有确定方位的定位器。
lDFY2型天空辐射表
天空辐射表由感应部分、座架、遮光板、干燥器和帽盖等部分组成。
仪器的感应元件在半球形玻璃罩内,感应面是黑白相间的薄片组成,它的背面也是由康铜和锰铜串联起来组成的一组热电堆。
热电堆的两极通过导线与辐射电流表相接。
玻璃罩是为了尽量减少长波辐射的影响,以及防风避雨。
水准仪指示仪表水平,座架上的三个螺旋用来调整水平。
整个感应部分固定在支柱上,并装有干燥器,以保持感应面干燥。
螺丝可以夹住遮光板。
白色铝盖用来读取零点读数和保护感应部分。
遮光板用来遮住阳光测定漫射辐射。
遮光板是一块直径与玻璃相等的圆形板,板一侧圆杆长时板面直径的5.7倍,由感应面中心至遮光板正好构成100的立体角。
反射率表的结构基本上和天空辐射表相同,只是为了测定地面反射辐射,增加了翻转设备。
2.2.2安装
辐射仪表应安装在观测场内固定木板平台上,平台离地1.6m高。
安装辐射电流表除要求水平外,四周不应有铁制物件,磁铁或其它电流表等。
辐射电流表距离这类物体至少30cm以外。
安装直接辐射表和天空辐射表要求水平,以及仪器东、南、西三面离开障碍物的距离应为障碍物的高度的10倍或以上,这样总年由日出到日落仪表都能受到太阳照射。
注重直接辐射表还要求对准当地纬度和方位。
2.2.3观测
每日观测次数随研究目的而定,假如需要计算辐射日总量,又无日射自记计,应在日出到日落之间,每小时观测一次。
观测时间以当地的地方平均太阳时530、630、730………1730、1830进行。
如有日射计,一日定时观测五次,即630、930、1230、1530、和1830.冬季,630和1830观测时间,假如处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可不必进行日射观测。
每日观测前10分钟预备,清理一起的玻璃面,检查仪器水平。
接到线,把直接辐射表(或天空辐射表)上的“+”、“-”极分别接在电流表上的“+”和“1”或“2”上(辐射弱时接1,辐射强时接2)。
拧松开关电钮,电流指针是否在刻度5上,假如超过+-2,需用零点调节螺丝作调整。
观测前5分钟记下日光情况,即云遮蔽日光的情况,用下列符号记录:
⊙2——太阳面上未见云迹;
⊙——日光可透过云,地物影子明显;
⊙.——日光微弱地透过较厚的云层,地物影子模糊不清
∏——日光透不过厚云,不见太阳轮廓。
假如测定太阳直接辐射,调整进光筒对准太阳,使光斑落在光屏上。
假如测定漫射辐射,装上遮光板。
假如测定地面反射辐射,拧松偏心螺丝,把天空辐射表的感应面翻转朝下,翻转后注重仪器是否水平。
上述工作完毕,即可读数,步骤如下:
(1)不打开进光筒帽盖(直接辐射表)或白色铝盖(天空辐射表),读出电流指针的指示值,记作第一次的零点读数N01,读数需要精确到1刻划(或一小格)是我十分之一;
(2)打开盖帽,等候15-40s(视仪器惰性而定),读数三次,记作N1,N2,N3,每次间隔5-10s;
(3)盖上盖帽,等候15-20s,读出第二次零点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