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361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8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

《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史文档格式.docx

杂剧有徐渭《四声猿》,传奇有汤显祖“临川四梦”(《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以及《牡丹亭》)

•诗文流派:

公安派(三袁)竟陵派(钟惺、谭元春)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

⏹第一章宋代文学绪论

一、起止时间:

宋代(公元960——1279)

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与宋代同时存在并影响宋代的少数民族政权:

辽(907——1125)

西夏(1023——1227)

金(1115——1234)

元(1271——1368)

二、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政治:

封建中央集权统治,以文治国的国策。

中央设宰相(主行政)

中书(主民事)

枢密使(主军事)

三司(主财政)

(政治之于文学:

对文士的普遍重视,增强文人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使文学得到广泛重视,文学风气浓厚。

⏹经济:

农业精耕细作,产量增加;

手工业、造船业、纺织业、造纸业、制瓷业十分发达,财政收入大大超过唐朝。

城市人口增加,商业和娱乐业迅速发展。

⏹(经济之于文学:

享乐之风盛行,催生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词、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迅速兴起和发展)

⏹军事与外交:

崇文抑武,以文驭武的军事政策,冗官冗兵;

外交疲软,屈辱求和,国力不振,积贫积弱。

⏹(军事外交之于文学: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

⏹文化教育:

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大力普及。

(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耐得翁《都城纪胜·

三教外地》)

⏹(文化教育之于文学:

文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出现作家学者化和创作全能化倾向。

(二)宋代文人的特点

⏹1.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理性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

⏹3.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表现为作家学者化与创作全能化的特点。

⏹三、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及创作特点

(一)文学形式

⏹词:

代表宋代文学最高成就。

⏹诗:

可与唐诗并峙,唐诗重情采,宋诗重理趣。

⏹文:

成就超过唐代,形成平易流畅的文风。

⏹小说:

话本小说走向成熟。

(二)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1.娱乐性:

审美情趣由雅文学转向俗文学。

⏹2.大众化。

文学创作由贵族文学走向平民文学。

接受对象由上层社会走向下层社会。

⏹第五编宋代文学——北宋诗

⏹第二章北宋诗

⏹关于北宋诗歌的分期

⏹“三分”说——北宋初期(三体)、中期(“欧苏”、“苏梅”、王安石等)、后期(江西诗派)。

⏹见于游国恩、袁行霈、于非等所编文学史

⏹“四分”说——北宋初期(三体)、“欧苏梅”革新运动时期,“王苏曾黄”时期,江西诗派时期。

(陈文新编文学史)

⏹宋诗的时代特征:

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本章重要名词

⏹1.宋初三体(指宋初诗坛学习中晚唐诗歌而形成的三个流派:

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白体又称“香山体”以李昉、徐铉、徐锴、王禹偁为代表,主要学习白居易元和体,形成平易浅切的诗风。

⏹晚唐体以潘阆、林逋、寇准为代表,学习贾岛姚合苦吟精神,侧重表现山林野趣。

⏹"

西昆体"

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代表,师法晚唐李商隐,注重文辞典雅、对仗工巧,形成雍容华丽的诗风。

⏹2.“苏梅”——宋代诗文革新的代表人物苏舜钦、梅尧臣的合称。

有共同的创作主张,反对西昆体,学习杜甫和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继承韩愈以文为诗的表现手法,开辟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新风尚。

⏹3.“荆公体”或“半山体”——指王安石晚年创作的写景、禅理诗,多用律、绝形式,构思精巧,语言精美、色彩明丽,风格深婉不迫,深得时人好评。

⏹4.江西诗派——北宋后期重要的诗歌流派,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以黄庭坚为领袖,列陈师道、陈与义、潘大临等25人为社员,编有诗集《江西宗派诗集》150卷。

该派作诗以杜甫为宗师,主张“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历”,形成瘦硬生新的诗风。

⏹5.江西诗派“一祖三宗”——尊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第五编宋代文学

⏹北宋诗坛代表诗人

⏹一、王禹偁

⏹宋初“白体”诗人,提倡学习杜甫和白居易,其诗具有较强的现实感。

讽喻诗《感流亡》《对雪》等表现了忧国忧民之情。

王禹偁对杜诗艺术境界的借鉴导致了对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的超越,语言晓畅,感情含蓄深沉,体现了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

如《村行》P424。

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开启了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二、梅尧臣

⏹梅尧臣是继王禹偁之后宋代诗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也是一个专力作诗的人,存诗2800多首。

他继承杜甫、白居易的写实传统。

⏹1.诗歌多关心时政,如《田家语》《陶者》《汝坟贫女》等。

⏹2.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如《扪虱得蚤》《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范饶州座中客语食河豚鱼》等。

⏹3.诗风平淡。

如《鲁山山行》P426

⏹三、苏舜钦

⏹苏舜钦与梅尧臣并称“苏梅”。

他与梅尧臣有许多相似之处。

1.政治诗,如《庆州败》P426《城南感怀呈永叔》。

2.爱国诗《吾闻》3.景物诗《淮中晚泊犊头》P427

⏹苏舜钦性格豪迈,写诗也表现出一种豪气。

欧阳修:

“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

子美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六一诗话》)

⏹四、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影响最大的作家。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诗文革新主张:

“明道”,“致用”。

⏹创作:

诗、词、文、琴、棋、书、画兼工。

有《欧阳文忠集》,存诗860余首。

誉为“有宋一代文宗”。

文与苏轼并称“欧苏”,词与晏殊并称“晏欧体”,诗歌学习韩愈,有散文化、议论话倾向,又学习李白清新、明快的诗风。

从整体看,写得平易流畅,不用典,不像“白体”的浅俗,也不似“晚唐体”的寒酸。

⏹代表作:

《戏答元珍》P428《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五、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晚年封荆国公。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号“荆公体”或“半山体”。

有《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存诗1531首。

⏹诗歌创作:

以退居江宁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政治家之诗。

或反映社会现实,或咏史,或感怀,表现了对现实的高度关注。

如《河北民》、《明妃曲》。

后期:

写景诗和禅理诗。

写退居江宁的闲淡生活及美好景致。

这类诗歌被称为“荆公体”。

如《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

⏹诗歌特色:

题材多样,风格独特,喜造硬语、押险韵、好用典、好议论。

(1)前期诗风直露深刻,语言犀利,以气取胜。

(2)后期诗风风神远韵,语句清丽,以意境见长。

⏹六、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古文家。

宋代的诗、词、文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

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存诗2700首。

⏹生平:

苏轼经历了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平生足迹几乎遍及当时中国的重要州郡,而且远至广东、海南。

他为人刚直感言,为官政绩卓著。

仕途坎坷、一生屡遭贬谪,却能直面现实,又能

⏹超然物外,保持豁达的胸襟,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他善于向陶、柳、李、杜、韩愈、刘禹锡、白居易等前辈学习,熔铸百家,题材广阔,风格多样。

⏹题材

(1)关心国计民生《荔枝叹》《吴中田妇叹·

和贾收韵》;

(2)抒发个人感慨《初到黄州》《除夜野宿常州城外》《和子由渑池怀旧》;

(3)歌咏自然景物《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

⏹艺术特色:

(1)富有理趣、语言幽默。

如《题西林壁》

(2)富于联想,善用比喻。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3)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如《惠崇春江晚景》

(4)各体兼工,尤擅七言体。

(5)风格多样,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

⏹地位影响:

苏轼继欧阳修之后成为文坛盟主,带出一批苏门弟子。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苏门六君子:

陈师道、李廌(zhi)。

⏹七、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位“苏门四学士”之首,与苏轼并称“苏黄”。

诗歌和书法成就较高,江西诗派杰出代表。

存诗1956首。

⏹诗歌主张:

“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即学习继承、推陈出新)

⏹诗歌题材:

关注民生、思亲怀友、感时感怀、描摹山水、题咏书画,有较浓的文人气和书卷气。

整体风格“瘦硬生新”。

(1)章法回旋曲折。

如《寄黄几复》

(2)好用硬语、奇字、僻典。

如《登快阁》

⏹(3)用拗律,押险韵。

(其300多首七律一半是拗体)

《寄黄几复》《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八、陈师道

⏹字无己,号后山居士。

一生穷困,贫病而死。

为苏门弟子,诗、词、文均有建树。

作诗苦吟,“闭门觅句”。

存诗700首。

⏹诗歌理论:

主张学杜诗、学黄庭坚诗,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题材表现寒士生活。

艺术追求朴拙无华。

⏹第五编宋代文学——南宋诗

⏹南宋诗歌的分期

⏹游国恩、袁行霈、于非等所编文学史划分:

南宋初中期(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后期(四灵派与江湖派)——宋元易代(文天祥、汪元量、林景熙)

⏹陈文新所编文学史划分:

中兴四大家时期(受江西诗派影响又能跳出江西诗派藩篱、自成一家)——永嘉四灵时期(回归效仿中晚唐诗人贾岛、姚合,多用近体,描写自然和抒发自我感受)——江湖派时期。

(受“四灵”影响,由落第文人和江湖清客组成,注重写景和抒情,又能反映现实,同情民生疾苦,诗境较四灵开阔)

⏹重要名词

⏹1.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中期活跃诗坛的四位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他们作诗学习江西诗派又在题材、风格、表现手法上超越江西诗派,自成一体。

⏹2.诚斋体——指杨万里创造的具有幽默风趣、灵动活泼的诗歌。

这类诗以写景为主,构思新颖,立意独到,善于发现生活的情趣和理趣,为中国山水诗开辟了一种新的审美境界。

⏹3.永嘉四灵——指南宋后期永嘉地区出现的四位带有“灵”字而并称的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

四灵写诗效法晚唐姚合,多用近体喜用白描手法描写山水景物和日常细琐,境界狭小,诗风平易清淡。

⏹4.江湖派——南宋继四灵而起的诗歌流派。

因作品收录临安书商陈起所编《江湖集》而得名。

他们多为落第文人和江湖清客。

创作与四灵相近,诗境比四灵稍阔。

代表有戴复古、刘克庄、刘辰翁等人。

⏹南宋诗坛代表作家

⏹一、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

浙江绍兴人。

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杜甫之后最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存诗9400多首,是宋代存诗最多的诗人。

有诗集《剑南诗稿》传世。

(一)生平与创作:

高寿作家,85岁。

⏹45岁前:

少年离乱、科场失意、初仕罢归。

⏹(视野尚不开阔,创作偏重技巧,没有摆脱江西诗派的影响)

⏹45至65岁:

多次为官,多次免职。

⏹45岁任夔州通判,因与范成大纵酒放歌,为人指控而被罢官,自取号“放翁”。

⏹54岁任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其间,因惩制盐茶商及开拔义仓赈济灾民,以“擅权”罪名被免职还乡。

⏹62岁启用为严州知州,后如朝廷任军器少监,因主张抗金与统治者不和,又以“嘲讽风月”罪名再次免职。

⏹(几度为官,几度免职。

一系列的精神打击不能动摇他的献身报国宏愿,陆游诗境大开,洋溢爱国主义激情。

⏹66岁至85岁:

闲居山阴,直到逝世。

⏹(宁静而简朴的农村生活,使陆游诗风趋向平淡。

(二)陆游诗歌主要内容

⏹1.爱国诗。

反映民族矛盾,呼吁抗金救国,揭露社会黑暗,同情民生疾苦。

如《书愤》P441《关山月》P441《夜读兵书》

⏹2.爱情诗。

表达对前妻唐婉的爱恋和悼念之情。

如《沈园》二首

⏹3.写景、咏物诗。

如《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

⏹(三)陆游诗歌艺术成就

⏹1.善于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

如《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2.善于用梦幻手法表现理想。

如《大将出师歌》“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

⏹3.语言不雕琢、不奇险、不华丽,平易自然,通俗易懂。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各体兼备,以七律七古成就最高。

七律沉郁顿挫,颇得杜甫遗风;

七古气势博大瑰丽雄奇,深受李白影响。

⏹(四)陆游的地位影响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杜甫之后最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将中国爱国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

宋末诗人思想艺术都与之一脉相承,元、清及近代的一些爱国诗人均受其影响。

⏹二、杨万里(1127-1209)

⏹字廷秀,号诚斋,以书房名起号。

杨万里早期也受江西诗派影响,后来学“荆公体”,又转学晚唐绝句,最后师法自然,自成一家,丗称“诚斋体”。

存诗4200首,有《诚斋集》。

(一)“诚斋体”的主要特点

⏹1.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富有诗意和理趣的细节与景象入诗。

如《人日出游湖上》P44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风格幽默风趣、灵动活泼。

⏹3.构思巧妙。

想象奇特。

如《发赵屯得风宿杨林池,是日行二百里》P444

⏹4.语言流利活泼,明白如话。

如《宿新市徐公店》P444

⏹除了景物诗,杨万里也有不少忧时感世之作,如《初入淮河四绝句》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情怀。

⏹三、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的田园诗人。

⏹范成大早期的诗歌也是学江西派诗风,中年以后有所变化,以清新流畅、婉转健峭为主。

其诗歌题材主要有两大类:

⏹1.使金纪行诗《七十二绝句》首。

代表作《州桥》P445

⏹2.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

⏹五组,每组12首。

描写了江南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岁时景物。

⏹范成大田园诗的成就:

与以往田园诗相比,去掉了文人的闲情逸趣,突出了田园的泥土气息,加进了剥削压迫的内容。

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得到扩展,艺术上注意学习前人经验,成为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第一节明代诗歌

明代诗歌主要流派

台阁派、茶陵派、前后七子复古派、吴中诗派、公安派、竟陵派

一、明代前期(洪武天顺时期)

诗歌处于创作低潮,活跃在诗坛的主要是台阁重臣或京城名士,如“吴中四杰”、景泰十才子、“三杨”。

形成的诗歌流派,即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派”。

有影响力的作家是高启和刘基。

台阁体:

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诗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

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

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其特点是,思想上浓厚的道学气,讲究“雅正平和”,内容上反映上层官僚生活,多应和之作。

•高启:

•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

•被称之为“明诗冠冕”,创作活跃于元末明初,代表作《塞下曲》、《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我昔》。

•《塞下曲》描绘元末兵乱四起、杀伐不断的景象,充满强烈的现实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是一首怀古诗。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明代开国未久之际。

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

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

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思潮起伏,有感而作。

•以豪放、雄健的笔调描绘钟山、大江的雄伟壮丽,在缅怀金陵历史的同时,发出深深的感慨,把故垒萧萧的新都,写得气势雄壮;

抒发感今怀古之情的同时,又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喜悦。

•刘基

•字伯温,浙江青田人。

明代开国功臣之一。

诗文兼善。

《卖柑者言》、《郁离子》等寓言体散文是其传世名作。

神话长诗《二鬼》,为世所称。

刘基诗歌风格差异很大。

元末创作的诗歌多豪迈雄壮,如《走马引》,入明后的诗“悲穷叹老,咨嗟幽忧”,缺少骨力。

后期代表作为《旅兴》五十首。

•二、明代中期

•明代文学复古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1.“前七子”与第一次复古运动的酝酿与形成。

•时间: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年间。

•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主张向汉唐诗歌学习,注重音韵和格调,拉开了复古运动的序幕。

•以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为代表的“前七子”高举文学复古的旗帜,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

•以唐寅、文征明为代表的吴中诗派在追慕六朝诗风的大背景下,自觉学习元白诗派和宋诗风格。

•前七子的作品重在拟古,艺术上没有太多特色,但对纠正台阁体的文风起到重要作用。

在实际创作中,他们也写出了一些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2.“后七子”与第二次复古运动的展开

•“后七子”复古运动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中国明代的文学流派。

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他们在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之后,继续提倡复古,彼此标榜,声势更为浩大,世称后七子。

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基本上与前七子相同,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创作上,“后七子”主要以盛唐诗尤其是杜诗为典范,多写七律。

•三、晚明诗歌(万历以后至明末)

•晚明诗坛掀起了另一股文学思潮---性灵文学思潮,这一思潮改变了诗坛的复古风气。

公安派和竟陵派是性灵文学思潮的两个重要诗派。

•公安派: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竟陵派:

竟陵派,是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为主要人物钟惺(1574—1624)、谭元春(1586—1637)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和公安派一样,竟陵派也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

他们在诗歌意趣格调上追求“深幽孤峭”。

•两宋词

•词是宋代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与唐诗双峰并峙成为我国有韵文学的杰出代表。

•宋词的繁荣与昌盛

•词经过初盛唐的酝酿,中唐的发展到晚唐五代趋于成熟,在两宋时期达到创作巅峰。

•作家作品数量:

•据唐圭璋编撰《全宋词》和孔凡礼辑补的《全宋词补辑》统计,现存宋代有姓氏可考的词人1493人,词作21055首,其中有1569首为姓氏失传者之作。

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作家达300人。

而《全唐五代词》所受作品1962首,可考作家83人。

宋词与唐五代词,作品作家翻翻十倍有余。

•词人别集大量涌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