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261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近代人文地理学:

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开始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③ 

现代人文地理学:

⑴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⑵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⑶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有哪些流派?

⑴德国 

赫特纳,“区域学派”,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注重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景观。

(2)英国 

麦金德,“政治地理学”,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3)美国 

森普尔和亨丁顿,“地理环境决定论”,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

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

索尔,“文化景观派”,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区域学派。

哈特向,他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个地方之间的变异性的科学。

(4)俄国 

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经济学派”,主张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重视自然条件的分析和区域的综合研究。

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

(5)重要地理学名人

1、李旭旦:

中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呼吁人文地理学的复兴,主要研究领域是人地关系和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翻译了《苏联地理》、《海陆的起源》、《地理学思想史》等。

编著《苏联经济地理概论》、《人文地理学概说》、《人文地理学论丛》等。

2、埃拉托色尼:

古希腊著名学者,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

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亚历山大·

冯·

洪堡,卡尔·

李特尔:

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位德国地理学家,他们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4、拉采尔:

德国,“地理环境决定论”。

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首推拉采尔,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

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

5、维达尔·

白兰士:

“人地相关论”,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建立起来的法国学派主要特色是在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个方面。

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法国学派特别重视小区与研究,重实实地考察。

5. 

现代人中国文地理学的发展:

1、1949—1979年,以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人文地理学衰弱的阶段。

2、1980—199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阶段。

3、1990年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提高阶段,无论是在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上,还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了较大发展。

6.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1、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7.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2)文化的时间表象——文化扩散

(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一般说来:

一、接受外来的物质文化比较容易。

二、接受外来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比较慢,且需要与当地文化融合过程】

(5)文化景观:

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因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国外大多数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 

8.文化区:

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域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在形式上与形式文化区不同。

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其形成机制的差异,两者是不同的。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

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少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9.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

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由于扩散的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接触扩散(亦可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①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

②等级扩散:

这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③刺激扩散:

这是某种文化现象,受到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迁移扩散:

人是文化的载体。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

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10.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④人类后的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11.人地关系论 

①环境决定论:

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②可能论:

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③适应论 

④生态论 

⑤环境感知论 

⑥文化决定论 

⑦和谐论 

1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1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在工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 

②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③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14.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

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1、 

人口转变理论:

1934年,法国科学家兰迪在《人口革命》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

他总结法国人口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序列”,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两者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的自然增长率;

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大阶段模式:

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②早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

④低位静止阶段:

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⑤减退阶段: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

人口呈负增长状态。

2、 

人口转变模式 

西北欧模式 

②日本模式 

③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与前两个模式相比,中国的特点是: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

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存在) 

④印度模式 

3、 

人口与发展 

(1) 

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

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

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关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2) 

人口与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两重性特征:

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实际上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3) 

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口容量:

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最理想的人口数量。

意义:

①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②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

15.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

气候、土壤、水体 

②社会经济因素 

③政治因素 

16.民族具有的共同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

17.民俗:

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18.民俗可以分为: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

19.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①建筑材料:

建造房子要用材料,只能就地取材,而材料却受到地域限制,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②建造布局:

建筑布局分为两种:

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

20.农业发展阶段:

农业的起源从考古和民族学着手,假说以“发现论”为代表

人类文明的出现:

最早的文明古国在东半球有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在西半球有墨西哥,玛雅和印加,这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不断地发明创造,形成一种独特的人地关系,而创造了人类新的发展阶段—文明。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特点:

①对土地进行轮种②原始的刀耕火种,土地贫瘠③同一块地上农作物的种子多种多样④人口压力较大时,会导致环境的恶化 

2.传统农业:

一般来说,从奴隶社会起,经过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即产业革命以前,整个阶段称为传统农业阶段。

(一)特点:

①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②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受自然环境影响大③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生活贫困,社会发展缓慢

(二)传统农业的形成:

1. 

中国:

火耕水耨(用火烧去田中的杂草,用水淹死杂草),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这促进中国农业走上集约式的精耕细作与投入大量人力的道路。

2. 

欧洲中世纪:

(1)敞田制:

庄园中的农户在各耕区获得耕种长条状份地,在作物收获后,各户均须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

(2)三圃制(冬小麦和黑麦、春小麦和燕麦、农闲做牧场以发展养殖业)饲养的家畜类型有猪、绵羊和牛等,农民的定居点一般坐落在各耕作区的结合部。

美国的殖民农业:

灌丛—休闲农业(地多人少) 

以上三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充分说明了人、地与技术三者之间关系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

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四种类型 

三.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

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

(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

(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得多 

(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三)现代农业的类型:

1.种植园2.谷物农业 

3.牲畜育肥农业4.乳品业 

5.市场园艺农业 

6.大牧场 

21.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一)农村的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大的空间分布上,农业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尺度空间中,人类可以局部改变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

1.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

对于地形主要还是在适应。

2.农业对植被的破坏主要是体现为燎荒的形式。

(二)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食物的变化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2)驯化的植物为人类的衣着发展提供了条件 

(3)熟食对于人体健康和稳定的生活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口总量 

2.农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1)农业导致居民点的产生 

(2)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 

(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22.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 

自然条件 

①地形条件:

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以及地基的承载力等情况对厂址选择的影响。

②气候条件:

风向、温度 

③水文条件:

供水和排水的问题。

工业生产大多需较多的供水,不但有数量的要求还有质量上的标准。

因此,建厂时要考虑这一情况,了解地面水、地下水情况,或者修建水库蓄地表水或者打井抽取地下水,甚至从他处饮水解决工业用水。

资源条件:

①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均减少且价格也低廉的产业靠近原料地 

②加工后体积变大且不便运输的产业靠近市场

③消耗能量多的产业靠近能源

④需要新鲜原料的产业中间位置 

⑤靠近市场区布局产品需要保鲜的产业 

3. 

能源条件:

主要受用水、交通的限制 

4. 

市场条件:

①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

市场、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生产布局,接近消费市场,可以方便直接地获取产品与需求信息,迅速灵活地调整发展战略,能更有正对性,更有效率地进行生产,如:

食品工业

②外资企业

劳动力条件 

根据工业生产过程对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的不同要求,产业部门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前者应考虑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技术情况。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①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②工业发展的准入机制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①全球一体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②横向分工转为垂直分工

23.当前的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一)工业产品需求不旺:

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

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

(二)生产能力过剩:

竞争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遭遇市场激烈的竞争。

(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24.城市的特征及职能、性质

定义:

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1.集聚特征:

人口、经济、生产要素集聚,取得集聚效益

2.产业特征:

非农业为主

3.规模特征:

人口聚居

4.景观特征:

特质环境和建筑密度

5.物质特征:

市政、公共设施集中、完善

6.职能特征: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5.集镇:

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2.集市

3.乡村 

1)一般类型的乡村:

密集型农村聚落、分散型农村聚落、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2)活动型村落

3)特殊类型聚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经营农村型)

26.中国城市的发展 

古代城市发展:

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4000年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防御十分重要,城墙开始产生。

秦统一后的首都咸阳、汉长安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杭州城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相当齐全。

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礼制的典型,城为内外城。

明清时期,出现了朱仙镇(河南)、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第一阶段:

初期发展阶段。

1949年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

第二阶段:

1961~1977年。

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经济缓慢,停滞,极大影响城市发展。

第三阶段:

1978~1998年,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的发展速度空前。

27.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1.城市:

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

(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

(2)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2.镇:

1984年11月,新的建制标准规定: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 

000人的,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

(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 

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28.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非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定义:

人口向城市区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区域的过程。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

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这一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比较稳定。

但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的变动使中间地带有可能成为城市中心,城市化在这个地区的主要形式是充分利用和初步改造。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

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

城市沿线建设和扩散、外延、内涵、跳跃式

2.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化:

工业的扩展是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3.居住用地扩散与城市化:

安居乐业、住宅是国内外城市扩展主要动力之一。

(三)郊区的城市化 

1.土地利用集约化:

作物的商品化、劳动的商品化、土地的商品化

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城市网络化:

城市网络化是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4)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郊区化:

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区别:

发生的原因不同。

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

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联系: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结果,城市化的后期想象,一种高级形式。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