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故事走逮爬叉去Word文档格式.docx
《家庭生活故事走逮爬叉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生活故事走逮爬叉去Word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值完班,咱们带儿子去树木园逮爬叉去。
”
我说:
“好。
说到逮爬叉,7岁多的儿子立刻兴奋起来,说:
“爬叉不就是“马几了”吗,赶紧走,逮去。
”做一下简单的准备,一个手电筒、一个塑料袋,就足矣了。
骑着“电驴”,我对儿子讲:
“爬叉,学名叫蝉,又叫知了,是蝉面临蜕变的幼虫,有的地方又叫“马几了”,你是不是读过描写蝉的古诗?
儿子想了一会儿,不耐烦了,说:
“不知道,不知道,我没学过,你说你说。
我说了一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蝉的叫声使树林显得更加幽静,鸟雀的叫声是深山显得更加僻静。
儿子听的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到树木园,已经快8点了,此时的树木园没有一丝风,显得越发的燥热,听见知了的叫声叫人心烦。
我对媳妇说:
“这两天没下雨,估计少的很。
媳妇说:
“看看吧,总会有的。
沿着一号步行线路,我们向树木园深处走去。
媳妇拿着手电,我拿着手机,听见媳妇说:
“哎,这儿有一个。
”儿子赶忙说:
“给我,给我。
”走近一看,原来是蜕过皮的知了壳,空欢喜一场,不过儿子说知了壳也要,他小心翼翼地把知了壳放进小袋子里,生怕它掉了似的。
接着,我也找到了一个知了壳,儿子又把它放到塑料袋里。
越往深处,手电筒的亮光忽明忽暗,人也越来越多,都是逮爬叉的,走在这树林里,汗都把衣服溻湿了,还在继续,“功夫不负有心人”,媳妇终于找到一个,这只已经爬到树的中间了,我们慢慢的把它弄下来,怕它掉到草丛里找不到,终于到手了,儿子高兴极了,赶紧去拿,我们继续找,突然身后儿子叫起来:
“夹到我的手了!
”我说:
“没事,儿子,勇敢点,拿开它,把它放到袋子里。
”接着,我又发现一只,它的在灯光的照射下外壳很亮,儿子赶紧过来,这只爬叉好像知道我们要逮它,顺着大树想向上爬,只不过还是没逃过我们的手心,儿子大声说:
“看你还跑,这一只真大。
今天晚上,运气还不错,随后我们又陆续逮到3只,一共逮到5只,我告诉儿子:
“如果雨后来逮,会逮的更多。
”儿子问:
“为什么?
“雨后,雨水渗透到土壤里,爬叉很容易从土里钻出来,如果那时来逮,收获会更多。
我记得小时候在老家逮爬叉的时候,那时候爬叉非常多,一到晚上,我们几个伙伴不干别的,就逮爬叉,有时候不用手电,就用手在树上摸,也能逮到可多;
白天也能逮,爬叉一般在树底下的土里,如果你看到小拇指甲盖还稍小的口时,用手一抠,就能逮到,还要注意不要堵住洞口,有时洞口较深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水灌,爬叉怕水,喝的多了,受不了,就从洞口自己出来了,我们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手到擒来,如果找到一个爬叉洞,很可能附近就有很多,这时候该用到铁锨了,在原来洞口的附近铲土,就会有想不到发现。
爬叉逮到之后,除了炸炸吃还可以卖个零花钱呢,想想那时的童年,真是一大乐趣呀。
现在,带着儿子,一家人去逮爬叉,锻炼锻炼身体,多少无所谓,最主要的是愉悦愉悦心情,带孩子一起乐和乐和。
走,逮“爬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