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648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道法下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王明给赵刚起了个难听的外号,赵刚一听就火了,要求王明向他道歉。

老师找杨岚谈话,说她最近上课思想开小差,学习退步。

听了老师的话,,她难过又不好意思。

9、下列行为属于“过度维护自己”

周倩听不得批评,每次别人提出意见,她都有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

黄晓琳一向以自己的舞蹈才艺为荣。

有一天,好朋友方方说张红艳的舞蹈比她还要好。

黄晓琳很生气,觉得伤自尊了,两个星期都没理方方。

李远特别喜欢下棋,每次赢了就兴高采烈,输了就生气发火,班上都不愿意和他下棋。

10、维护自己应适度。

①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

②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

③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11、自敬,则人敬之;

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尊重他人

12、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

推己及人,别人也希望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同样的体验。

13、(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文明素养)的体现。

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行为却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14、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张明向王刚请教问题,王刚说:

“不懂就自己想嘛!

你这智商,估计给你解释你也听不懂。

小明和小华在放学回家路上,他二人将清洁工扫在一起的矿泉水瓶当球踢开。

15、(语言)可以体现尊重。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名理解、尊重的话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鼓励。

16、尊重他人不单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

与人交往时,(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都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17、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的(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

18、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由此看来,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

第2课学会宽容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1、(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2、(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3、宽容是一种(善待他人)的态度,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的(情怀),增进人的(健康)。

因此,(豁达宽容),(与人为善)使人身心健康,是健康的(“维生素”)。

拥有一颗宽容心

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冲突,宽容能让我们心胸开阔。

5、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7、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

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韩愈《原毁》

8、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和而不同

9、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观点看法。

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11、对宽容的理解

别人与自己不同,自己也与别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从相同。

每个从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意见,才能集思广益。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之分,在某此事情上,可能有多种看法存在。

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结合大家的意见,才能更加全面……

第3课学会反思

生活离不开反思

1、反思,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我们都进行过反思,都有一定的反思

能力.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教训时,这就是(反思)。

2、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

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养成反思好习惯

3、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反思。

4、反思的方法:

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如果能够重来一遍,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可以怎样做会更好?

4、反思时时都能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反思尤其必要。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

我们生存的家园

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

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2、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橄榄地球生态系统“生物园2号”。

3、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4、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她生产出丰富的食物,让人类不饥饿;

她奉献出充足的(土石)和(森林),让人类(建房)御寒安居;

那牧场上的(羊群)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挡住酷暑严寒。

——(美)房龙《房龙地理》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5、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因过度开采面临枯竭;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6、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我们共同的责任

7、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约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

我国还把地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8、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

2016年4月22日,17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将共同签署气候变化问题(《巴黎协定》)。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9、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0、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剖析,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合。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1、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资源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风能发电、海潮发电等)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2、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3、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5、2007年6月1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

(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6、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

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7、“风云四号”气象卫生成功发射。

有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8、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

9、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

10、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生分手段。

为了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

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

早期文明发祥地

1、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都可以溯本求源。

世界多个地区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

2、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

“被称为”母亲河“。

(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4、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和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

5、远古先芪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

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6、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北部,他们栽种(大麦)、(小麦)等作物,把尼罗河流域建成了(“粮仓”)。

古印度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饲养动物、种植谷物和蔬菜。

中国的甲骨文、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7、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医学、数学、建筑、文学、艺术……他们都是文明发展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代中国),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8、世界上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它们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

9、(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

安阳殷墟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0、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是中国历久上第一个文献可考。

1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

1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存近百处。

金字塔的建造充分证明古埃及人在(建筑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水平达到的高度。

12、为了维持统治,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制定了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共282条。

法典被刻在一块石柱上,故又名("

石柱法"

)。

现在,这块石柱被珍藏在(巴黎的卢浮宫)。

13、古建筑还有古罗马的斗兽场、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

14、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的宫殿,建筑者中有希腊的(石匠)、巴比伦的(砖匠)、黎巴嫩的(木工)、埃及的(金工)、中亚的(宝石匠)。

15、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

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

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第7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

1、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2、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地球上的“四大洋”是指: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七大洲”是指: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有连绵起伏的(高山),有低洼的(盆地),有宽广的(高原),有低平的(平原)、有低矮的(丘陵)……

世界上最雄伟、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欧洲最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世界第二)

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积第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湖泊最集中的高原(湖泊高原)——东非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逊平原

亚洲第一大平原,世界第三大平原——西伯利亚平原中国第一大平原——东北平原

4、在地球上,我们可以欣赏到神秘的(原始森林)、壮美的(山脉峰峦)、寂寥的(沙漠戈壁)、坦荡的(冲积平原)、幽深的(峡谷海湾)、汹涌的(海洋瀑布)、柔美的(河流泉水)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是不同自然环境的显著标记。

5、东非高原树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游荡。

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被、地广人稀。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逊河中下游,地势低平。

北极地区终年白雪履盖,气温非常低。

在这里,整个冬天看不到太阳;

夏天,直到午夜,太阳还在地平线上。

多彩的世界文化

6、“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

”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

舞蹈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7、豪放的苏格兰凯利舞是(苏格兰)高地的象征。

宽松的裤子是为了适应高地的气候和地形,方便人们跋山涉水。

草裙舞和花环被称为(夏威夷)的两大特征。

拉丁美洲令人着迷的舞蹈,探戈、桑巴、恰恰、伦巴等。

除了受印弟安文化影响外,还深受非洲、欧洲文化影响,是一种混合艺术。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优美。

生物种类丰富。

有些少数民族舞蹈心模仿花、鸟、虫、鱼为主,体现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特色。

8、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的礼仪,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

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礼仪。

握手是许多国家人们见面时最常见的礼节。

在泰国,人们双手合十做祈祷的姿势,头向前倾。

关系比较亲近的欧洲人打招呼是方式是走向前行贴面礼。

欧洲、美国在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拥抱礼,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有行此礼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

9、在全球化时代,世界积累间的接触与交往日益频繁。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常常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出现尴尬,甚至出现矛盾和冲突。

对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重差异。

10、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

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

在文化交流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要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1、(用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

不同国家的用餐礼仪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1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1、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6世纪之前,人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月球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

一批有识之士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2、(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是一位勇敢且意志坚强的人。

他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倾注他毕生心血的(《天体运行论》。

)“日心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架(望远镜),观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异景观,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伽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

教会要他放弃常说,但他仍坚持新的天文学说,因此遭到终身监禁。

4、15世纪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经历了两次享誉史册的伟大航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的哥伦布航海。

之后,其他一些航海家也积极开辟新的航线。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5、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

6、1519-1522年,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结束了地平、地方和地圆的争论,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7、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关于人的起源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

19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整个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科技改变世界

8、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9、200多年前,(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结束了人们只能使用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的历史。

蒸汽机提供的新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生活的发展。

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机器大工业时代)。

10、100多年前,(电力)逐步蒸汽动力,成为机器大生产的主要动力。

人类社会由蒸汽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跨入以电气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

11、进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人类在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12、人类的每项科学发明与创造都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13、蒸汽机的应用:

火车、早期纺织车间、采矿业……

14、(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5、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创造了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娱乐、交流等的新平台。

如移动支付、智能分拣机器人分拣包裹、远程教育……

16、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17、我国的(“天眼”)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18、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新的烦恼。

19、农药在用来除虫的同时,也给土壤、水、农作物带来污染。

电子产品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污染环境的电子垃圾。

20、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还需要通过法律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

21、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世界。

人们要善用科技,让科技更好为人类造福。

科技让梦想成真

1、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飞翔,今天,载人飞船已经在太空遨游;

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鱼儿那样在水中畅游,今天,潜水技术已经能让我们深入海底……科技让梦想变成了现实。

2、人类对飞行的探索:

明朝,(陶成道)制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火箭飞行器,并尝试飞行。

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

1903年,由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

2014年,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搭载的“菲莱”着陆器在彗星上成功登陆。

3、中国的航天梦:

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扎窝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航天梦写在外太空。

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火箭研制)、(载人航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