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6244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doc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篇(初稿)

遂宁市国土资源局提供

编者按: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得我市原本脆弱的地质环境遭受了较大的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827处,不同程度地威胁着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积极采取措施,群测群防,防御与治理相结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把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为了更广泛、深入地开展好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工作,我们印发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问答》,便于更加普及地质灾害的识别、观察以及临灾避让知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自然因素产生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自然地质灾害,人为活动引发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人为地质灾害。

   二、各类主要地质灾害的含义是什么?

   崩塌:

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

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泥石流:

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由于泥石流爆发突然,运动很快,能量巨大,来势凶猛,破坏性非常强,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地面塌陷:

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裂缝:

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崩塌:

(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2)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偶尔听见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滑坡:

(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

(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驰,小型坍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

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5)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窝圈不入睡,老鼠乱窜。

植物形态变化,出现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6)滑体上如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泥石流:

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山谷中传出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长期降雨或突降暴雨要注意防范泥石流。

   四、如何监测地质灾害?

   形变监测:

采用经纬仪、红外线测距仪监测隐患点位移动态变化;在主要裂缝两侧布置监测点,或采用固定标尺,或在开裂的建筑物墙体上用水泥砂浆片采用钢卷尺监测动态变化。

采用常规人工巡查,监测其变化状况。

   水源监测:

对区内降雨及上游水位进行监测。

   雨量监测:

对本行政区域或乡镇区域或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自动雨量监测仪,进行定点监测。

监测工作要做好监测记录,定期整理资料,为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五、大雨过后会发生地质灾害吗?

   在大雨过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是因为降雨的渗透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主要外因。

其作用一是渗透水进入土体孔隙或石缝,使土石的抗剪强度低;二是渗透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或地下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浮托作用,土体软化、饱和,结果也造成抗剪强度的降低。

所以,降雨一般对滑坡可起到诱发或促进作用。

   六、什么样的雨量易引发地质灾害?

   日降雨量在50毫米~99.9毫米(即:

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日降雨量在100毫米~250毫米及大于250毫米(即:

大暴雨,特大暴雨)极易引发大范围大规模的地质灾害。

长时间的持续降雨也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七、哪些人类活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

   崩塌:

爆破震动、开挖坡角、弃土不当、排水进入岩土体裂隙等往往造成破裂的岩土体崩落。

   滑坡:

(1)开挖坡脚、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因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库的浸溢漏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排放,农业溉等,均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土石,增大坡体容量,诱发滑坡;水库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坡体动水压力,也可诱发滑坡;(3)堆填加载,斜坡上兴建楼房,修建重型工厂、大量堆填土石、矿渣等使斜坡失去平衡而顺软弱面下滑;(4)乱砍滥伐,劈山采矿的爆破作用,使斜坡岩土体振动破碎,产生滑坡;(5)山坡上乱采滥伐,坡体失去保护,有利于雨水等流水渗入而诱发滑坡。

   泥石流:

(1)不合理的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

(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3)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加重水土流失,使山坡稳定性破坏,很易产生泥石流。

   八、遂宁市极易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时段是什么时间?

   地质灾害集中发生在5~9月汛期,但以7、8、9三个月最为集中,一般占全年地质灾害总量的90%以上。

   九、如何防止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

   强化植被覆盖率,严禁毁林开荒等,保护生态环境,能很好的防止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

   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003年11月24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法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管理、职责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确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的三项原则、五项制度和五项措施,规范了政府、部门、单位和公民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权利和义务。

《条例》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十一、由谁来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十二、地质灾害预防监测网络有哪些?

什么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地质灾害预防监测网络有:

县、乡镇、村、点四级联动监测防治网络,即:

群测群防网络;群专结合防灾预警网络;气象预报预警网络等。

   “群测群防”的基本含义是开展群众性的灾害预测和群众性的灾害防御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做到广为人知,在此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和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广泛的群众性防灾抗灾工作。

实践已证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十三、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的职责有哪些?

   监测人的职责:

(1)熟悉、了解、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有关灾情情况和变化情况,并随时报告,协助乡镇政府、国土部门进行地灾调查及防治知识宣传;

(2)汛期严格按照规定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全天侯监测;(3)发现临灾迹象,按照规定发警报并组织将人员迅速转移,并迅速上报灾情;(4)对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治理工程设施管理保护。

   十四、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怎么办?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

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十五、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该怎样处理?

   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当地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十六、地质灾害临灾报警信号有哪些?

   临灾报警信号有:

敲锣、敲铁盆、敲铁箱、吹哨子、放鞭炮等。

   十七、发生地质灾害时,由谁组织抢险救灾?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

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抢险救灾。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组成,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的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十八、地质灾害发生后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地质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将灾情及其发展趋势等信息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应急工作: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民政、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公安部门应当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及时传递气象信息;通信、航空、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保证地质灾害应急的通信畅通和救灾物资、设备、药物、食品的运送。

十九、一场成功的地灾应急处置案例

凉水井滑坡是一处古滑坡,此前已规划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在去年11月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出现变形,滑坡后缘出现裂缝,房屋墙体开裂。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去年12月,云阳县紧急疏散转移了滑坡险区群众11户55人,委托专业单位开展了应急勘查。

勘查报告显示:

滑坡体长250至370米,宽200至37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平均厚度约35米,总体积约360万立方米。

 今年2月初,三峡水库开始从172.3米的高水位缓慢降低水位运行。

自3月10日以来,凉水井滑坡变形明显加剧。

至3月底,群测群防监测发现裂缝变形平均每天达1厘米,滑坡后缘已形成长约150米、宽约25厘米的拉张裂缝,并下挫45至60厘米,周边建筑物变形并严重破坏,墙体裂缝最大达15厘米,滑坡后缘裂缝与侧缘裂缝已贯通,两侧裂缝延伸至江水中。

“凉水井滑坡水域常年航经的船舶有近万艘次,旅客日均流量2.3万人次,货运量22万吨。

体量如此庞大的滑坡体一旦突然滑入长江,其后果不堪设想。

”县海事处一位负责人说。

1、滑坡蠢蠢欲动,险情惊动中央。

这一重大险情被迅速上报到国务院。

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等中央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指示。

当天,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率水利部、交通运输部、长江委、国家三建委等有关部委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组成国务院工作组,在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连夜赶赴云阳检查指导滑坡险情应急处置工作。

2、多部门配套联动,应急处置在行动。

按照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重庆市切实加强对凉水井滑坡应急处置的组织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紧急批示要求高度重视,确保人员安全,对航运的影响要有预案,并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