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报告精品教育docWord下载.docx
《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报告精品教育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报告精品教育doc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阶段为2019年5月课题立项以前,这一阶段是课题酝酿研究方案以及课题立项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
搜集资料,了解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已有的情况),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
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第二阶段为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这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
组建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人员的学习,结合日常教学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及时交流研究心得,调整、改进研究内容和方法,注重资料积累。
第三阶段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这一阶段为深入研究阶段。
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观摩研究课,交流研究论文等等,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以及资料的收集和成果的整理。
第四阶段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这一阶段为总结思考阶段。
课题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的结集以及准备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二)研究的操作策略
1、设计活动主题,编订作文序列。
⑴活动主题的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首先,学生的愿望和兴趣。
学生的愿望和兴趣是学生不断探究、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最基本的动力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学生的年龄特点。
虽然小学高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但是这种思维特点也离不开具象的支持。
因此,主题的设计应选择较为生动具体的主题以及相应的材料,便于学生的感知、理解和操作,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
再次,知识经验。
活动开展依赖于知识经验的储备。
因而,活动主题设计必须考虑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如有缺乏,应考虑补充办法。
最后,课程资源。
主题设计尽量结合本地区、本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因地制宜,不仅便于学生探究,而且具有一种亲切感,容易激发兴趣。
根据以上四个原则,我们设计了4大板块13个主题,分列如下:
亲近历史文化A寻访家乡文明叩访家乡先贤
寻觅家乡建筑
探寻家乡风俗
品味家乡特产
采风家乡儿歌、民间故事
B走进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历史、习俗、诗文、节令食品
C编写成语、歇后语故事
关注社会生活D认识环境问题我与水的故事
我与电的故事
我与热的故事
E社会广角镜寻找身边“雷锋”
曝光百姓陋习
关注民工生活
F语言中的社会变迁
G审视“广告语”搜罗“广告语”,进行评析、修改
探索自然世界H蚕宝宝的生命历程
I救救青蛙青蛙的成长历程,为保护青蛙支着
J保护绿色校园调查校园花木种类,制定植物“身份证”
走近麻雀生活
为保护绿色校园献计献策
感受自我成长K我的成长足迹出生以来的照片、重要事件等
L认识自我自己眼中的我
别人眼中的我
理想中的我
M今天我当家
⑵作文序列的编订
作文序列编订基本按照原有作文序列。
我们试图在作文训练项目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寻找结合点,将作文训练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并利用教材资源、社会、自然等资源,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作文训练的项目。
以下是浙教版第9册作文训练序列表: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作文训练内容
A阳光假日行动公益性活动:
对城市“牛皮癣”的调查、清理以及治理措施等A暑假中的一件事写暑假中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
体验性劳动:
帮助瓜农、果农采摘瓜果,了解瓜果知识,学习销售技能等
科技性活动:
科学小课题,小发明等
B写启事写“寻物启事”和“招领启事”
C这件事_________记生活中的一件事
B认识粮食访问:
“三年自然灾害”时缺粮的惨况,不同人对粮食的认识D爱惜粮食①说服食堂中浪费粮食的同学,并记录成文②撰写爱惜粮食的警示语
搜集:
世界各地缺粮的新闻报道、有关爱惜粮食的格言、警句,历史上灾荒的描述等
综合:
对粮食的认识
C今天我当家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
如何挑菜,如何讨价、还价,注意用气、用电安全等E汗水换来的欢笑选择“当家”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一次劳动,写一篇短文
利用假期当家一天
D品味家乡特产了解家乡的特产:
黄花梨、笋干菜、汤圆等F我爱家乡的_____①给家乡的特产写写广告词②写一篇记叙家乡特产的文章
感受特产的特点:
历史(来历)、做法、样式、滋味等等
充分发掘外地学生的教学资源,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G缩写课文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缩写成500字以内的短文
2、开展实践活动,渗透作文训练
⑴实践活动的开展
①活动流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按以下6个环节进行,不同的活动主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环节增删。
流程安排如下:
流程阐述如下:
A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活动的质量。
我们认为创设情境有以下三种途径:
A利用日常生活创设情境。
学生的一个疑问、一种流行、一次谈话等均可成为情境创设的资源。
B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
如,学了《五月端阳》一文后,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从而提出探究“走近传统节日”的课题。
C利用社会生活创设情境。
如,可以针对现今经常停电、断水的社会实际,教师设问:
为什么现在老是停电、断水呢?
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情境,从而关注身边的现实问题。
B选题分组
选题分组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小组以4人左右为宜,组内分工必须明确。
C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宜详尽,必须写明商讨交流的时间、地点。
D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可以是小组分工前提下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各成员独立完成计划规定相应承担的任务(分工时要扬长避短),具体问题借助集体力量合作解决。
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开展,但是各成员分工必须明确,如去采访,提问、记录、拍照或者录音,职责必须清楚。
以下是“品味家乡特产”活动中,陈映迪组搜集黄花梨资料的活动过程:
E材料整理(略)
F成果展示(略)
②活动方法
A查阅资料。
可去图书馆等机构查阅,也可上网查阅;
可以是文本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或实物资料。
B调查访问。
可以实地采风,也可以访问相关人员,获取第一手材料。
C观察实验。
通过设计实验来印证假设,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形象感受和深入理解探究的问题。
D劳动实践。
通过劳动实践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如“今天我当家”等活动。
⑵作文训练的渗透
作文训练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作前素材的搜集和占有,情感的体验和积蓄上,而且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平台。
写作贯穿了活动的始终。
如,“品味家乡特产”之“品味黄花梨”活动中,学生既有采访,又有参观,还有品尝,这就要求学生做好采访记录,做好参观笔记,还可以把对“翠冠”、“西子绿”、“晚秀”等不同品种的梨进行观察、品尝后的瞬时感受记写下来。
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中充满着学生练笔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训练资源,扎扎实实地进行指导。
①规范记写格式
为了提高练笔的效率,保证资料的详实,避免记录的随意性,我们规范了学生活动记写的格式。
每份笔记应该有记录时间、地点、主题、记录者、记录内容、感想等要素,采访笔记还应有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等。
我们通过印制表格的方式对学生的记写进行规范。
为了尽可能真实、详尽地记录活动实况,我们在表格设计中不仅安排了活动记录,还安排了状态描述,使学生能够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细节。
以下是陈映迪在“品味黄花梨”活动中的一则采访记录:
②明确记写要求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必须使他们明确记写要求,要求应尽可能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只有要求明确,学生的记写效果才能保证,才能达成各项写作训练指标。
每次活动前,我们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共同预期各项活动的效果,编订活动要求细目,使学生的记写有法可依。
③随时记写感受
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直接积淀于学生的人生阅历结构之中。
它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涵,而且可以指导学生生活,是弥足珍贵的,可又是转瞬即逝的,因而必须及时进行记录。
教师应该提出记录感受的具体要求;
强调记录的及时性,记录瞬时的直感;
提供交流的平台,用评价的力量激起学生记录的积极性。
以下是傅梦诗在“今天我当家”活动中的一则感受记录:
傅梦诗的这则感受之所以真切、鲜活,是因为文字背后涌动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刘勰说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种情的积累正是当前作文教学所缺失的。
④及时交流指导
《学记》中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告诉我们学习者不能封闭于自我,而应该走向交流、开放,这样视野才开阔,作品才更加丰富、深刻。
学生的活动记录也应该及时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不同学生、不同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共同提高。
教师也可以在交流时发现学生活动中或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其优点,提供学习榜样;
讨论问题作品,发现症结所在,寻找解决办法。
教师在指导问题作品时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指出其本身的特色,鼓励其改进或继续探究,保护学生信心,保护作品的多样性。
交流与指导,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小结,又是学生记写作品的讲评与欣赏。
3、处理活动信息,指导作文选材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面对如此纷繁的信息,如果让学生将这些杂乱无章甚至良莠莫辨的资料都堆积起来,无疑不利于他们应用这些信息,也必然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从作文角度来看,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序的信息聚合体,各个信息元围绕主题进行向心性排列,构成一个整体。
文章信息的有序化,只有通过作者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作文教学,都必须进行信息处理。
我们认为,作文教学中的选材指导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得以完成。
信息处理方法如下:
⑴判断辨别
要教给学生判断资料价值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会鉴别和评价资料,判断资料的真伪优劣。
尤其是网络资料,它是宝藏与垃圾并存的信息源,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判断辨别资料主要让学生判断资料的准确度,资料的价值和资料对本主题研究的作用。
教师不应只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性的方法,而应通过具体例子或实际操作给学生提供可资效仿的范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以及计划目标的导向功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判断辨别资料的能力。
⑵比较归类
对经过判断辨别后的资料,要进行比较归类。
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把具有共性的资料归为一类,编好目录;
并根据归类情况加以查看,资料是否足量,如果发现有资料缺漏或不完整,还要进一步充实。
对一些整体性资料,就要对它进行分解,将它分成几个方面,然后再进行归类。
归类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资料的再分析,深加工。
⑶剪裁取舍
依据主题对归类的资料进行考察,按照它对主题表达的作用进行排列,选取最能表达主题的资料,舍弃一些并不典型的资料,以提纲的形式进行说明。
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有整体观念,要有“壮士断腕”决心和魄力,坚决把流离于主题之外的资料删剪掉。
我们通过教师深入小组进行选材指导,让学生说选材思路,运用大量正反实例进行对比,让学生逐步树立主题意识,掌握选材技能。
⑷安排详略
详略安排一般不是问题,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关键在于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综述。
综述相当于概括性介绍,因为有具体的材料,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很容易掌握。
以下是陈映迪“品味家乡黄花梨”活动中的信息处理过程:
4、倡导个性表达,物化活动成果
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积累都是不相同的。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人的体验以及兴趣的侧重点也是各不相同的。
这必然导致其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因而,必须解放文体样式与主题表达的束缚,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认为恰当的作文形式、作文素材及写作角度来表达自我理解的主题,突破传统作文的“三段论”和传统的主题表达方式。
由于我们倡导了个性化地表达,使无论作文还是活动,都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
如“品味家乡黄花梨”活动小组,学生作文《我爱家乡的黄花梨》都别具特色:
陈旭丹通过描绘梨花盛开时和黄花梨成熟时的美景,表达对家乡的爱,绘景之中恰到好处地引用诗歌,融情于景,情趣盎然;
陈双双记叙了冰糖炖黄花梨缓解了奶奶的气喘病的事,表达了对黄花梨的爱,寄情于事,情真意切;
陈映迪着眼于黄花梨的栽培技术,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叙写表达“科技兴农”的思想,现实性强;
黄月冬由丰美的黄花梨联想到培育黄花梨的吴耕民等乡贤,不仅抒发对黄花梨的爱,还寄托了对乡贤造福桑梓的感激之情。
这些作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同一主题,体现了主题表达的个性化。
以下是黄月冬与陈映迪的习作片段:
在有些要求比较宽泛的作文训练或单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文字成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加多样化,有调查报告、解说词、民间故事、舞台剧本等文体样式,有科学实验、民风民俗、故事整理等作文内容,更加体现了学生张扬的个性,焕发了新时代学生的创造精神。
5、提供展示平台,体验成功快感
成果展示,不仅仅是对学生活动的总结、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燃起继续探索的兴趣和信心的火花;
成果展示也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扩大影响,带动、激发更多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成果展示,作文教学同样也需要成果展示。
作文不仅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也具有交际的需要。
当学生的作文被同学、家长、老师或者社会认可的时候,他们同样会感到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这一点上,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也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我们在活动总结阶段总是精心搭建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如,或举办展览,向全校师生展示;
或利用《七色梦》校刊,出专刊介绍;
优秀作品推荐到报刊上发表;
具有现实性的创意向有关部门反映等等。
三、思考的几个问题:
1、重新审视作文教学
什么是作文?
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这样理解的,认为作文就是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强调由内而外的倾吐。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而作文训练的内容也应当包含对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修改与重组,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内心感情的发抒。
撇开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是时代的要求这一点不论,就其功能而言,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与作文的目的要求并不矛盾。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传统的作文训练形式应该打破,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的培养应该列入作文能力的培养目标当中。
2、综合实践活动介入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介入作文教学,虽然很好地解决了材料问题,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提高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对学生要求较高,一些语文学困生较难适应,而且学生选择主题的情况更加繁杂,作文专题指导显得尤为不易。
如何改进专题指导的方法,提高学困生的活动质量,需要今后进一步探索。
四、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首先,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对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的感受更广阔了,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文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培养,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学生作文的主题与题材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宽,基本改变了以前游戏、活动或好人好事之类作文题材单一的面貌,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有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展现出了斑斓生活的一角。
学生佳作不断涌现,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捷报频传。
去年周巷镇中小学生“交通文明与我同行”征文比赛中,我校选送13篇文章获奖9篇,一篇获慈溪市二等奖;
在慈溪市“我身边的老人”征文比赛中,陈映迪对退休干部王根祥的采访记获得三等奖;
在《中国少年报》慈溪记者站、慈溪市少工委组织的“小记者看大环境”活动中,陈映迪在考察周巷环境,访问文卫镇长的实践活动后撰写的通讯,荣获一等奖;
陈映迪、韩成扬、徐俊俊等同学10几篇作文在《小学生作文》、《未来作家报》、《慈溪日报》等报刊上发表。
其次,教师的视野也拓宽了,教学素养也提高了。
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同时,教师也在进行训练;
学生在探索、在困惑的时候,教师也在探索,也在思考。
学生作文训练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很大收获。
许金苗老师根据研究心得写成的教学案例《小课堂里的大世界》在慈溪市骨干教师案例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宁波市二等奖,他负责的课题《小学高段作文主题与题材的拓展》的课题报告荣获市学科论文评比二等奖,论文《文贵求真》荣获全国小语会作文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发表于《现代语文》杂志,他本人被评为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课题组中多为老师被评为市语文骨干教师,而且多次在镇里开教研课获得好评。
五、结语
“综合性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刚刚起步,以上仅仅是本课题的阶段性小结。
我们相信,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深入,一定会给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借用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以自勉。
1、《探究性学习的原理与策略》:
郭元祥,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2、《高段作文主题与题材的拓展》:
许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