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3596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

《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

(摘编自2016年8月20日《文化月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有关“风水”说,确实妙不可言,而且历史悠久,早在先秦商周时代就有有关风水学理论的阐释,如《易经·

B.董仲舒认为,人是上天派生的,天生万物是为人,故天人属于同一类。

这便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思想,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每一个阶层,也成为了后来风水学的指导方针。

C.峦头派从“龙、砂、穴、水、向”等方面观风水,表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吉的渴望。

这是峦头派到野外察看地形时肉眼可见的吉凶依据,它追求的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满足。

D.中国的建筑理论取“天人合一”为境界,应天时,取地利,相形取胜是建筑选址追求的完美,目标。

作者认为,人是属于自然的,诸多领域的哲人和学者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认识偏重之差,中国风水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唐宋分为两大流派:

一是专主山形地势,亦称峦头派;

一是专主理气星卦,以八卦五行来定生克吉凶,亦称理气派。

B.峦头派区别于以八卦五行来定生克吉凶的理气派,主要是他们把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为龙、穴、砂、水四大类,认为墓地周围的山川、风向、水流的形态,能给葬者一家招来祸福。

C.峦头派要求:

就是把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为龙、穴、砂、水四大类,再根据这四大类本身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决定宅地建筑基址和朝向的布置。

D.城市、村镇环境的选择,视野要开阔,左右环视,远瞻遥观,由此可知小环境受到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地质等。

这可以说,现代建筑也常受到峦头派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的理论对风水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风水的最终目的可以看出,它是通过宅地的处理,达到天人感应,使人的生活顺乎天意,从而生活在和谐美满的环境中。

B.郭璞认为“观人宅”就是“风水”,其实只涉及了一面。

人活着要住房,叫做阳宅;

人死了要落葬,叫做阴宅。

古代风水通常包括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这两个方面。

C.老百姓把天人视为同一体,例如阳宅最佳格局就是“背山、面水、朝阳”,即“前要照,后要靠”,所以中国汉民族的风水观念,大都就以这种“相形取胜”风水原则为重要依据。

D.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密切关系,两者不仅有物质、自然上的相连,同时还有精神上的相通,中国古代从早期居所、城市、村庄甚至陵墓的选址,无不体现了风水这一理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在清华大学,彭桓武受教于吴有训、周培源等教授。

从小就热衷思考难题、攻克难题的彭桓武,这时已经能独立地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并能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多途径思考问题,分析比较,选择最有希望的一条途径解决问题。

1935年夏,彭桓武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周培源先生的研究生,继续研究广义相对论。

1938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取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

可就在马上要启程去香港,从香港乘远洋客轮西去英国前,周培源教授对彭桓武说:

“你去爱丁堡大学吧,那里有马克思·

玻恩。

马克思·

玻恩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是量子力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培养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现代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海森堡、被誉为“原子反应堆之父”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和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彭桓武在玻恩门下学习时,正是德国飞机轰炸爱丁堡的时候,但他依然故我、超然世外地沉浸在他的王国里。

尽管广播报纸每天都播发关于欧洲战场及后来英伦三岛的战况,但他在踏进图书馆,或实验室,或教室的那一刹那,外面世界的恐怖和疯狂仿佛完全与他隔绝。

 

1945年,彭桓武与玻恩合作以关于场的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的一系列探索性工作,共获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格尔—布里斯班奖。

1961年4月初,钱三强来找彭桓武:

“桓武,有重要事通知你,中央决定派最好的科学家加强尖端项目的攻关,中央决定调你去核武器研究所顶替苏联专家的工作。

有什么困难吗?

彭桓武从钱三强眼里看到的是信任和希望。

他说:

“没有。

”钱三强又说:

“这些年,你本可以在你熟悉的领域里有所建树,可是……”彭桓武理解这位挚友,但此时国家更需要他。

他打断钱三强的话,说:

“三强,总得有人来干这项工作,国家需要我,我去。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罗布泊里的观察所一片欢腾。

望着光芒四射、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彭桓武眼底酸涩,突然想哭。

不久,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彭桓武以学术带头人的领导魄力召集精英团队,成为我国近代物理研究的拓荒者。

就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84年,国家颁布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和名单,彭桓武领导和参加的核武器理论设计荣登榜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当核武器研究院有关领导给彭桓武送奖章时,他却坚决不受。

彭桓武说:

“这是集体的功勋,不应由我一个人独享。

彭桓武,这位不求闻达的著名科学家在我国军事科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

彭桓武的非凡,一方面表现在自然科学上的博大精深和学贯古今,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科学上的懵懂浅陋和迂阔笨拙。

他是先学会做算数题,后学会说话的,但小学时上手工课,却常挨老师的板子。

父母对他重复最多的评语是“不懂政治,不会办事”。

直到晚年,遇到有人说他是“不问政治的科学家”,他也不解释。

彭桓武的非凡还表现在他一方面记性好,一方面忘性大。

讲原子弹理论,他常在小黑板上推导出一长串公式,手中的粉笔从不打绊,直至80岁时,物理学上那些繁杂得吓人的公式,他还能毫厘不差地背诵出来。

但日常生活中他却忘性大。

有人问他钱伟长戴不戴眼镜?

与钱伟长同一小组试验达四年之久的他,竟回答不上来。

彭桓武的博学多才是与他勤奋读书、埋头研究分不开的。

57岁那年,他还在学习拓扑学。

拓扑学令许多数学家都望而生畏,而他却不耻下问,多次向比他年轻的数学家周毓麟请教。

他看不懂文学作品,看不懂电视剧,除了“文革”时期政治学习看过《红灯记》等几部样板戏外,也从不进电影院看电影,但是他的旧体诗感物抒怀,吟风弄月,文辞瑰丽,气势奔放。

1999年,共和国50周年华诞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作为核科学家,彭桓武榜上有名。

在激越的音乐声中,彭桓武走上主席台,接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爱国志士、两弹元勋、科学大师、学界楷模——彭桓武先生的治学精神、为人之道和学术思想为科技界、学术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名人传记》2016年8月刊)

相关链接

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彭桓武担任副所长,组织一批年轻人进行了艰苦的调研,逐步开展起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理论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核理论的空白,并培养出黄祖洽、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等年轻一代。

(孙华《彭桓武院士》)

②他常称“忙”而谢绝会客,甚至拜访者到了门口,他也拒不开门。

这些年有许多慕名而至的人或“拜师求教”,或“一睹英姿”,有的被他用身体挡在门外。

但是,他却常蹲路边看别人下棋,一看就是半天。

生活上节俭,对自己吃穿住行处处低标准的他,在得到“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巨额奖金后,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在原子弹、氢弹事业中作出过贡献,而他觉得可以纪念的人们。

1996年11月,他以他独有的方式颁发了他自己设立的第一届纪念赠款:

他悄悄把三万元赠给了当年的一位科学工作者,纪念他当年的几次学术报告……后来,他又颁发了第二届、第三届……

(李风清《真学者凤凰涅》)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彭桓武先生在波恩教授的门下,凭着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聪颖勤奋,不仅游刃有余于自己的学业,而且常关心同窗的研究。

B.彭桓武学术思想超前,科学精神可嘉,他领导和参加的核武器理论设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C.彭先生在自然科学方面学贯古今,但在社会科学方面都表现得懵懂浅陋,甚至被认为是“不问政治的科学家”,日常生活中忘性也很大。

D.彭先生看不懂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从不进电影院看电影,表明他心无旁骛地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以至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提高。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介绍了彭桓武在清华大学学习情况,他当时已经能独立地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并能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多途径思考问题,这为他后来出国留学奠定了基础。

B.作者不仅介绍了马克思·

玻恩的成就,还写到他培养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海森堡、“原子反应堆之父”的费米和“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意在说明“名师出高徒”。

C.文中讲述了彭桓武在留学时遭遇德国飞机轰炸,英国陷入恐怖和疯狂之中,但他依然故我、超然世外地沉浸在他的研究王国里的故事,为的是充分表现他执着、勤奋,不问政治的可贵品质。

D.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彭桓武担任副所长,成为我国近代物理研究的拓荒者,同时,他还填补了我国核理论空白,并培养了年轻一代,体现了思想和科研境界。

E.彭桓武的博学多才是与他勤奋读书、埋头研究分不开的。

年近花甲,他还在学习拓扑学,拓扑学令很多数学家都望而生畏,而他却不耻下问,孜孜不倦,彭桓武整个科研生涯就是时间加汗水。

6.作者认为彭桓武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你赞同吗?

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4分)

父亲和那道坡 

宋向阳

秋生的家在柳河村最北头的山根下,绕过一道胳膊肘子弯儿的土坡,才能过去。

秋生开着新买的轿车回家,道窄,只好停在十米外的巷口。

他怕车子被刮蹭,一个劲朝那边望。

你对车倒挺上心啊。

父亲徐老套在饭桌上叨咕着,还用稀奇古怪的目光扫他。

秋生低声地解释道:

我三年的工资都花在车上了,那道坡忒堵。

秋生两口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隔三差五往回打个电话。

一次,隔壁的小东把一包羊肉送到了他家。

小东说:

叔啊,看看你儿子多孝顺啊。

徐老套的脸上像结了霜,瞅都不瞅一眼。

小东走后,媳妇问老套:

你绷着脸给谁看呢?

不识抬举。

徐老套愤愤地说:

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

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

媳妇叹了口气,说:

谁让你找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盖房,拐弯抹角连个车都不得放。

徐老套大步来到院外,望着那道十多米长、五米多高的土坡,使劲哼了一声。

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

徐老套去集上买了几把镐锹,还叫人焊了一个铁斗子的推车。

除了下地,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修路上。

日头还没升起,徐老套就站在了土坡下,挥着大镐刨。

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

徐老套拿出了年轻时开大山的劲头,抡圆膀子干着。

汗水很快浸透衣服,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

媳妇看着心疼,帮他往车子里装土。

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

去,这事儿不用你管。

媳妇说:

你悠着点,别累坏了。

徐老套嘴里应着,却不歇手。

媳妇给他沏了一壶浓茶,端了出来。

徐老套嗓眼里发干,放下家什坐在了凳子上。

他喝着茶,眼前浮现出儿子小时候在土坡前和他捉迷藏的影子,心里不禁七上八下。

胳膊肘弯儿的土坡一天天变小着,徐老套手上的老茧一天天变厚着。

累的时候,他都会朝远处望一会儿。

他想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却一次次失望。

媳妇劝他找几个帮工,他却说啥也不答应。

这天,徐老套正在门口忙着。

村书记大成走了过来,喊道:

老套哥,你儿子给你捎钱来了。

徐老套没有抬头,仍然在干活。

大成说:

都啥年头了,你还想当愚公啊。

徐老套这才停手,冲他干笑一下。

大成把钱递了过来,说:

上午我在城里遇到秋生,他让我给你们。

徐老套一把拨开大成的胳膊,说:

这钱我不要,你退给他吧。

亲儿子的钱,不要白不要。

大成说。

徐老套哼了一声,说:

徐秋生凭啥不自己回来?

他不认识柳河村的路吗?

可能,他有点忙吧?

徐老套说:

一个小科长比县长还忙吗?

媳妇见他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样子,便从大成手里接过了钱。

徐老套瞪了她一眼,说:

这钱你自己花吧,我一分不沾。

媳妇用手点了点他,回屋里给大成去找烟卷。

我让你堵!

徐老套举起大镐,用力地朝土坡刨了下去……

三个月后,秋生两口子还没有回来。

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

母亲在那头颤巍巍地说:

儿啊,你快回来,你爹……病得可不轻啊。

没等秋生说话,母亲就嗖地放下电话,任凭秋生怎么回拨,都没人接。

秋生吓出一身冷汗,带着媳妇急急忙忙撵了回来。

他的眼里冒着火,把车开到家门口没等停稳,就跑进屋去。

可是,父亲却满面红光地坐在炕头,没有一丝病意。

他疑惑地瞅着母亲说:

妈……

徐老套笑眯眯地说:

儿子,你的车放哪儿了?

秋生眨巴眨巴眼睛,说:

就放门口了。

徐老套拽住儿子的手说:

那道坡还有吗?

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母亲担心父亲的身体,也牵挂外出的儿子,为此她编造了父亲“病重”的谎言,诱使儿子回家,终于使父子和好如初。

B.小说用“胳膊肘子弯”来比喻“十多米长、五米多宽的土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土坡虽小却陡的特点,正是这道土坡阻碍了父子的情感交流。

C.邻居小东、村书记大成与文中父亲之间的交谈,不仅补充了有关人物的信息,从侧面丰富了人物形象,而且使情节波澜迭起,摇曳多姿。

D.小说写新农村变化中父子情感故事,语言质朴而不失生动,如“忒”“猫不拉屎”“嗖”“撵”等词句的运用,贴着人物而写,极具农村生活气息。

8.小说开头,两次写到父亲徐老套的神色,暗示了他怎样的心理?

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9.对于小说结尾画横线的句子 

“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有人认为是画龙点睛,也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

你怎么看?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

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

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

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无子。

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

子楚为秦质子于赵。

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乃往见子楚,说曰:

“吾能大子之门。

”子楚笑曰:

“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

”吕不韦曰:

“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

”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

吕不韦曰:

“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

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

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子楚曰:

“然。

为之奈何?

“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

”子楚乃顿首曰:

“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

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

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夫人大喜。

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

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

乃因涕泣曰:

“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

”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

(节选自《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B.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C.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D.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適嗣指正妻所生的长子,此处实指王位的继承人。

適,通“嫡”,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

B.薨:

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妃子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顿首,指磕头,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专指对上级或长辈的拜礼。

也可用作书简表奏用语。

D.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如虎符、符节。

玉符,指玉制的一种凭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他以商人的敏锐触觉发现了子楚身上隐含的巨大利益,并由此拉开了以重金对子楚进行政治投资的序幕。

B.子楚一开始并不信任吕不韦,直到吕不韦道出“自己的门庭要等待子楚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的一席话,子楚才感觉到吕不韦不简单,并与之深入交谈。

C.吕不韦非常明了当时秦国的形势,所以能够为子楚正确分析所处形势,并指明前进方向,使子楚叹服并承诺将来共享政治利益。

D.吕不韦做事非常讲究策略,为了帮助子楚接近华阳夫人,他就先接近华阳夫人的姐姐,还将自己购买的奇物玩好都送给了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子楚母曰夏姬,毋爱。

(2)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临江仙冯延巳

秣陵①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

路遥人去马嘶沉。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徘徊一晌②几般心。

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①秣陵:

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

②一晌:

很短的时间。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B.“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C.“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寂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E.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巾”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柳永《雨霖铃》的下阕。

请比较“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师说》中,韩愈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分析,集中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而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