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3570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

第三条总体规划期限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考虑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目标,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

近期:

2006-2010年;

远期:

2006-2020年。

第四条规划区范围

岔河镇镇域规划总面积为125平方公里,镇区规划总用地规模513.09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30公顷。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第五条岔河镇总体发展目标

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苏北大发展”战略,以及“依据淮安市洪泽县县政府对岔河镇的战略构想,即将岔河镇建设成为淮安市的重点中心镇,到规划期末,岔河镇将成为“环境优美、工业发达、社会进步、生活宽裕的生态型宜居小城镇”,为达到富裕型社会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条岔河镇经济发展目标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工农商业结构调整,按照“集约用地、循环经济”的要求,强化粮种基地和水产养殖两个传统产业,大力培植其它特色产业的发展。

(3)加强镇区内商业、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镇区的经济繁荣,提高镇区就业岗位量,增强省级重点中心镇的经济辐射力和经济活力。

第七条岔河镇社会发展目标

(1)居住用地集中成片发展,达到交通流畅、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进一步完善岔河镇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创造现代化的新型镇区景观。

(2)围绕“做实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重抓协调发展,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开展社会工作,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创建,加强市政设施、基础教育设施、体育设施、卫生医疗设施的建设,营造宜居的镇区生活环境。

(3)增强城镇绿地公园的建设,注重环境保护管理,减少城镇环境污染,为城镇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优美的城镇环境,提升整体生活品质,充分体现岔河现代化文明镇区的风貌特色。

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

第八条城镇发展战略

(1)近期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通过村庄的集聚增加耕作土地面积,制定合理的政策,深化农村基层改革、打破每户各自经营的模式,走科学化、机械化、集约经营的新方式,减少农业生产人员,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及产量,引导剩余劳力进镇进城,从事二、三产业经营、工作。

(2)培养、引进各类产业所需的人才,加强对各类产业的技术指导及技术服务,以提高各类产业的效率、质量、产值。

(3)确定第一产业的地位,协调与县区工业开发区的关系,将部分无污染工业项目放至岔河镇,并形成镇区工业支柱产业。

应充分利用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加速扶持发展包括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市场在内的上规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带动镇区的经济效益及提高集镇的城市化水平。

第九条人口及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远期2020年镇域户籍常驻人口:

4.99万人,其中一部分人口转移到中心城市和其它城市,也将吸引周边乡镇的一部分人口入住重点中心镇。

综合以上因素,岔河镇区远期2020年实际居住人口约3万人。

2.用地规模

按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规定,本次规划范围是岔河镇全部行政区域所辖的13个行政村。

以及3个居委会,总面积125平方公里。

规划后镇域建设用地509.1公顷,其中镇区建设用地330公顷。

第一十条镇村体系布局规划

1.规划原则

(1)集聚发展、集约经营

积极引导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户在村庄集中居住,鼓励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进城镇居住,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

以规模大、区位好的现在村庄进行整治、集聚为主,以新建村庄为辅,尊重地方习俗,满足农民小康和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促进集约经营。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村庄布局上,采取因地制宜,体现“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的原则,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村庄选址考虑地质、基础设施条件和防洪、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的要求,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便于农村机械化作业,耕作半径合理。

国家规定的行洪、泄洪、滞洪区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不布局村庄。

加强保留居民点抗灾、防灾的能力。

规划撤并的村庄不考虑新建或改建,纳入所并入的村庄进行规划建设。

(3)以基础设施为先导原则

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以及村庄布局规划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布局和市政设施配置;

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规划保留村庄应加强配套完善、规划撤并村庄以维持基本设施条件为原则。

改善农村保留居民点的交通、居住环境。

(4)镇村协调发展原则

以集镇区带动各村庄的发展,形成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的现代化新农村。

(5)近远期结合的原则

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循序渐进,远近结合;

重视规划的延续性与弹性,增强未来发展的完整性和多样适应性。

(6)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和环境保护,并注意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

2.镇域布局

规划将充分利用现状基础设施,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保证整个镇域农业生产及居民的生活需要。

保留村庄依托现状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自然村庄进行改造或扩建。

国家规定的行洪、泄洪、滞洪区;

高压线等易造成人生伤害、财产损失的地段,不进行布点。

其他地区根据岔河镇经济实力、结合耕作半径以及群众意见综合确定各居民点的布置及规模。

3.镇村居民点布局

根据本次规划的技术要求和岔河镇的实际情况,本着方便生产生活和适度集中的原则,对镇域内现有居住点进行调整整合。

在规划中,我们充分了解和尊重群众的意见,在科学合理和技术原则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群众对规划选址的要求。

居民点优先选择交通、区位条件较好、地理位置较为适中的,充分考虑现状基础设施较好或发展潜力较大的,人口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的。

白马湖村骆家店居民点特色鲜明,但白马湖湖面养殖过渡,围场林立,破坏了湖面景观,也使得水上居民点骆家店难显水上村庄的灵秀。

应结合居民点规划,对农村居住环境进行整治,对白马湖湖面进行整治,对岔河镇镇域范围内的水网进行整治,形成岔河镇濒水而居,临水而栖的水网地区的水乡特色。

市级文保单位岔河中街石桥在洪泽县总体规划中作为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村庄布点应距夏桥汉墓葬群保护范围100米以外。

岔河镇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根据洪泽县城总体规划中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岔河镇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现状镇区人口,规划该镇镇区人口为30000人,建设用地33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

岔河镇镇域内设52个居民点,安置村人口人1.99万人,规划人均90平方米。

(1)幸福村:

保留幸福、荡朱、纪庄、三朱、后范5个居民点。

(2)界沟村:

保留墩朱、界西、界沟、界东、小张碾5个居民点。

(3)西域村:

保留西城、石庄、张安、中西4个居民点

(4)张马村:

保留张王、张马2个居民点。

(5)前进村:

保留夏桥、前进、小李庄、西孙、伏圩5个居民点。

(6)施汤村:

保留施汤、吴祁、杨庄3个居民点。

(7)南街村:

保留头圩、头圩二组、车棉庄、金沟、二圩、南街6个居民点。

(8)岔河村:

保留竹园、福顺2个居民点。

(9)东陈村:

保留东陈、西陈、王圩、邵湾、后张5个居民点。

(10)其虎村:

保留骆庄、良王、唐桥3个居民点。

(11)唐圩村:

保留唐圩、张陈庄、陈庄、东塘、白马湖、唐庄6个居民点。

(12)滨河村:

保留滨河、赵庄、三角城、徐庄、新庄5个居民点。

(13)白马湖村:

保留骆家店1个居民点。

第一十一条空间布局规划

1.居住用地

除镇区以外,各村居民点以联排式住宅作为规划布置形式,控制独立式住宅,倡导公寓型节约型居住建筑。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按《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取3级,即人均90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用地占总建设用地70%~80%;

公共建筑用地占总建设用地2%~4%;

道路广场用地占总建设用地8%~15%;

绿化用地占总建设用地2%~4%;

其它用地占总建设用地5%~10%。

2.工业用地

镇域内工业企业进镇区工业区。

引进较大的、能形成岔河镇支柱产业的工业项目。

3.农业生产空间

镇域东片形成镇域主要农业生产空间。

4.弱质生态空间

各行政村现有工业向镇区集中,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大气环境要达到国家(GB3095-1996)一级标准限值以内。

加强对水质的保护,减少水污染。

作为农业生产和饮用水源要达到国家饮用水水源水质III类以上标准,地下水应达到国家地下水Ⅱ类标准。

固体废弃物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益化。

科学使用低毒高效、生物制剂农药、杀虫剂、化肥等化学药品,提高各类化学药品的使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防止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

定期进行水道疏浚,禁止在堤坝周围取土建房及其它对堤坝安全有影响的活动,并在周边植树、种草,确保水土不流失。

道路两侧按道路等级情况设10~30米宽绿化带。

第一十二条公共设施布局规划

充分利用镇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并加以完善,对现有的小学教学点、幼儿园及医疗卫生室,结合村庄布点改造利用。

按照国家、省、市建设厅有关村镇规划建设有关文件,加强各居民点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

按人口7%计算,需要设置小学5所,116个班,学生3500人。

按人口4%计算,需要设置中学2所,66个班,学生2000人。

第一十三条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1.道路交通规划

(1)规划目标

充分利用现状水路、陆路等对外交通的优势,改造完善内部交通网络,保留现有合理的、补充完善镇域机耕道。

(2)镇域内部道路规划

镇域主要道路分四级:

对外公路为一级;

宽18~24米,主要道路为二级;

宽14~18米,镇域次要道路为三级;

通至各居民点的道路为四级。

2.给水工程规划

镇域各村居民点2020年综合用水标准取250升/日.人。

日需用水497.5立方米/日(不包括镇区用水)。

规划近期由现状水厂供水,远期按照洪泽县县城总体规划要求实行区域供水。

镇域沿主要道路的供水管线,符合规划要求的予以保留,保留村庄能利用的现有管线,各自然村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管线予以拆除。

区域供水主干管直径为DN200毫米。

3.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各居民点排水体制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远期采用雨污分流制。

一般生活污水先进污水收集沉淀池净化、沉淀或沼气池发酵产气,尾水及雨水就近排放沟渠。

4.供电工程规划

由岔河35KV变电所作为供应电源。

依据保留居民点按规模、服务半径及居民点相互间距离考虑开闭所的设置。

保留村庄现有电力设施能利用的,电力线路结合镇村主要道路敷设。

5.电信工程规划

邮政服务网点、电信设施的布点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预留,相对集中建设。

程控交换机容量增容至2.5万门,固定电话普及率50部/百人。

保留村庄现有电信设施能利用的,居民点的电信线路结合镇村主要道路敷设。

6.广电工程规划

有线电视、广播网络根据村庄建设的要求应尽量全面覆盖,扩大电视台的发射功率,增加自制节目的数量和提高节目的质量,并实现编辑管理微机化,播控自动化。

实现镇村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开发有线电视网络的综合功能,为社会提供多种服务。

保留村庄现有有线电视、广播能利用的设施,至居民点的广播电视线路沿镇村主要道路敷设,原则上结合居民点电信管线统一规划布置。

7.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主要结合居民点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秸秆制气,有条件的使用集中制气供气,鼓励利用太阳能等清洁型能源。

8.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1)加强工业生产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防止工业生产及生活污水污染河流和湖泊中的水体。

科学使用农药、杀虫剂、化肥等化学药品,提高化学肥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防止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

(2)利用洪泽县城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垃圾卫生填埋场。

(3)居民点应指定专人定期清扫、分类收集垃圾,鼓励农户利用产生的有机垃圾作为有机肥料,实行有机垃圾资源化。

建筑垃圾可作为修路材料。

居民点不需专门设置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每个居民点均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70米。

(4)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100%,普及水冲式卫生公厕。

居民点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一般为300米。

住户可采用一户或多户共同建设三格化粪池,尾水进雨水管,粪便经消毒处理后下田做肥料或进沼气池发酵产气。

9.防灾规划

在各保留居民点详细规划时,要考虑重大灾害时人口的疏散、应急安置、救灾人员及物资的安排。

镇域居民点建设应满足防洪、抗震、消防等防灾基本技术要求。

防洪标准:

白马湖洪水位按100年一遇标准,防洪工程按200年一遇校核。

排涝标准采用本地暴雨20年一遇。

滞洪水位为8.5米。

加强防汛堤坝、闸门和泵站等设施建设,加强河道整治,增加河道排涝能力。

第一十四条政策与措施

(1)制定合理的政策,深化农村基层改革、走科学化、机械化、集约经营的新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及产量。

(2)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户在保留村庄集中居住,鼓励、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镇、进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经营、居住,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

(3)加快保留居民点详细规划设计,增加本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在详细规划设计、居民安置时,尽量以道路、广场、绿化带等分割成一定的片区,合并进来的各自然村居民尽量安置在同一片区内,消除居民因来自不同自然村而担心的邻里关系。

安置位置以农田所在方向布置,以减少务农行走距离。

(4)所有新建的房屋,全部进入保留居民点并按详细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建设,被撤并村庄不得再进行新的建设。

(5)多方筹集资金,加速建设各保留居民点的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创造适宜的、优美的居住环境。

规划撤并村庄以维持基本设施条件为原则,搬迁完毕村庄的基本设施予以拆除。

对于前期进入规划保留点的居民和让出土地居民给予政策优惠、经济扶持。

(6)保护耕地,节约用地,村庄选址与基本农田保护区相协调。

结合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归并,对老宅基、废弃地及时进行复垦,以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和质量。

(7)实施土地股份制,农民土地使用权变成股份后,土地的使用由股东会负责,农民不需要具体控制哪块土地,为村庄布置及镇区发展出现的土地调配等问题扫清障碍,同时保障了农民自身应该得到的经济利益。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一十五条城镇性质

淮安市重点中心镇,以发展工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为主的城镇,是洪泽县岔河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一十六条城镇规模

1.镇区人口规模

201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5万人。

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3万人。

2.城镇建设用地

规划期末,岔河镇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13.09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30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0m2。

第五章镇区总体布局结构

第一十七条镇区用地的发展方向——西进、北拓

基于对岔河镇镇区建设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分析,确定岔河镇镇区的发展方向为西进、北拓。

第一十八条城镇总体布局结构

岔河镇镇区规划布局结构为“一心、两带、四片区”:

“一心”——老镇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公共活动中心,位于振兴路和淮宝路两侧,集中布局高标准、规模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城市门户景观。

“两带”——充分挖掘横贯镇区的主要水系浔河和纵贯镇区东侧的十里长河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通过对浔河、十里长河沿线进行环境整治与用地梳理,将滨河的零星绿地、闲置地等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两条滨河景观绿带,凸显水文化新景观,并为城镇居民提供宜人的休闲场地。

“四片区”——包括三个居住片区、一个工业片区。

居住片区以浔河、十里长河为界,浔河南片区,浔河北片区,十里河东片区,工业片区基本以328省道为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