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3480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三章 职工薪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教材例13-2】乙公司共有1000名职工,从2×

15年1月1日起,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

该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不能在职工离开公司时获得现金支付;

职工休年休假是以后进先出为基础,即首先从当年可享受的权利中扣除,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余额中扣除;

职工离开公司时,公司对职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年休假不支付现金。

15年12月31日,每个职工当年平均未使用带薪年休假为2天。

根据过去的经验并预期该经验将继续适用,乙公司预计2×

16年有95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5天的带薪年休假,剩余50名职工每人将平均享受6天半年休假,假定这50名职工全部为总部各部门经理,该公司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300元。

分析:

乙公司在2×

15年12月31应当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年休假权利而导致预期将支付的工资负债,即相当于75天(50×

1.5天)的年休假工资22500(75×

300)元,并做如下账务处理:

管理费用                 22500

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22500

(前期未使用的带薪休假,在后期使用了,导致后期会增加的工资支付)

(二)非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

三、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教材例13-3】丙公司有一项利润分享计划,要求丙公司将其至2×

15年12月31日止会计年度的税前利润的指定比例支付给在2×

15年7月1日至2×

16年6月30日为丙公司提供服务的职工。

该奖金于2×

16年6月30日支付。

15年12月31日止财务年度的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人民币。

如果丙公司在2×

16年6月30日期间没有职工离职,则当年的利润分享支付总额为税前利润的3%。

丙公司估计职工离职将使支付额降低至税前利润的2.5%(其中,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享有1%,总部管理人员享有1.5%),不考虑个人所得税影响。

尽管支付额是按照截至2×

15年12月31日止财务年度的税前利润的3%计量,但是业绩却是基于职工在2×

16年6月30日期间提供的服务。

因此,丙公司在2×

15年12月31日应按照税前利润的50%的2.5%确认负债和成本及费用,金额为125000元(10000000×

50%×

2.5%=125000)。

余下的利润分享金额,连同针对估计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作出的调整额,在2×

16年予以确认。

15年12月31曰的账务处理如下:

生产成本                 50000

  管理费用                 75000

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享计划      125000

16年6月30日,丙公司的职工离职使其支付的利润分享金额为2×

15年度税前利润的2.8%(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享有1.1%,总部管理人员享有1.7%),在2×

16年确认余下的利润分享金额,连同针对估计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作出的调整额合计为155000元(10000000×

2.8%-125000=155000)。

其中,计入生产成本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60000元(10000000×

1.1%-50000)。

计入管理费用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95000元(10000000×

1.7%-75000)。

16年6月30日的账务处理如下:

生产成本                 60000

  管理费用                 95000

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享计划      155000

四、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一)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1.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1)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价+税)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价+税)

(2)将自产产品实际发放时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

库存商品

2.以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1)购入时

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

(2)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生产成本(价+税)

  管理费用(价+税)

  在建工程(价+税)

  研发支出等(价+税)

(3)发放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教材例13-4】甲公司为一家生产笔记本电脑的企业,共有职工200名,2×

15年2月,公司以其生产的成本为10000元的高级笔记本电脑和外购的每部不含税价格为1000元的手机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

该型号笔记本电脑的售价为每台14000元,甲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购买手机的价款和增值税进项税额,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假定200名职工中17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3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

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产品按照成本结转,但要根据相关税收规定,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应当将交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成本费用。

笔记本电脑的售价总额=14000×

170+14000×

30=2380000+420000=2800000(元)

笔记本电脑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14000×

17%+30×

17%=404600+71400=476000(元)

甲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生产成本               2784600

  管理费用                491400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276000

实际发放笔记本电脑时,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主营业务收入             2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76000

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库存商品               2000000

手机的售价总额=170×

1000+30×

1000=170000+30000=200000(元)

手机的进项税额=170×

1000×

17%=28900+5100=34000(元)

生产成本                198900

  管理费用                 35100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000

购买手机时,甲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库存商品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银行存款                23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00

(二)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1.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根据受益对象处理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累计折旧

2.将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根据受益对象处理

其他应付款

(三)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以提供包含补贴的住房为例)

1.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的年限,且如果职工提前离开则应退回部分差价,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1)购入住房时

固定资产

(2)出售时

  长期待摊费用

(3)摊销时

管理费用等

长期待摊费用

2.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未规定职工在购得住房后必须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直接计入出售住房当期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第三节 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

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

一、设定提存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内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设定提存计划的提存金,并作为一项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

【教材例13-7】甲企业为管理人员设立了一项企业年金:

每月该企业按照每个管理人员工资的5%向独立于甲企业的年金基金缴存企业年金,年金基金将其计入该管理人员个人账户并负责资金的运作。

该管理人员退休时可以一次性获得其个人账户的累积额,包括公司历年来的缴存额以及相应的投资收益。

公司除了按照约定向年金基金缴存之外不再负有其他义务,既不享有缴存资金产生的收益,也不承担投资风险。

因此,该福利计划为设定提存计划。

15年,按照计划安排,该企业向年金基金缴存的金额为1000万。

账务处理如下:

管理费用               10000000

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00

银行存款               10000000

二、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提示】在设定提存计划下,风险实质上要由职工来承担。

在设定受益计划下,风险实质上由企业来承担。

步骤一:

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企业应当通过下列两步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1)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釆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如职工离职率和死亡率)和财务变量(如未来薪金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

(2)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折现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是指企业在不扣除任何计划资产的情况下,为履行当期和以前期间职工服务产生的义务所需的预期未来支付额的现值。

当期服务成本,是指职工当期提供服务所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额。

【教材例13-8】甲企业在2×

14年1月1日建立一项福利计划向其未来退休的管理员工提供退休补贴,退休补贴根据工龄有不同的层次,该计划于当日开始实施。

该福利计划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

假设管理人员退休时企业将每年向其支付退休补贴直至其去世,通常企业应当根据生命周期表对死亡率进行精算(为阐述方便,本例中测算表格中的演算,忽略死亡率),并考虑退休补贴的增长率等因素,将退休后补贴折现到退休时点,然后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在职工的服务期间进行分配。

假设一位55岁管理人员于2×

14年初入职,年折现率为10%,预计该取工将在服务5年后即2×

19年初退休。

表13-1列示了企业如何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其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假定精算假设不变。

表13-1                             单位:

年度

14年

15年

16年

17年

18年

福利归属于

以前年度

1310

2620

3930

5240

福利归属

于当年

当前和以

前年度

6550

期初义务

890

1960

3240

4760

利率为10%

的利息

89=890×

10%

196=1960×

324=3240×

476=4760×

当期服务成本

890=1310/

(1+10%)4

980=1310/

(1+10%)3

1080=1310/

(1+10%)2

1190=1310/

(1+10%)

1310

期末义务

1959=890+89+980

3236=1960+

196+1080

4754=3240+324+1190

6546=4760+

476+1310

注:

1.期初义务是归属于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2.当期服务成本是归属于当年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3.期末义务是归属于当年和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本例中,假设该职工退休后直至去世前企业将为其支付的累计退休福利在其退休时点的折现额约为6550元,则该管理人员为企业服务的5年中每年所赚取的当期福利为这一金额的1/5即1310元。

当期服务成本即为归属于当年福利的现值。

因此,在2×

14年,

当期服务成本为1310/1.14。

其他各年以此类推。

14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890

 贷:

应付职工薪酬                 890

同理,2×

15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980

应付职工薪酬                980

借:

财务费用                   89

应付职工薪酬                 89

以后各年,以此类推。

【教材例13-9】假设甲企业在2×

14年1月1日设立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曰开始实施。

该设定受益计划具体规定如下:

1.甲企业向所有在职员工提供统筹外补充退休金,这些职工在退休后每年可以额外获得12万元退休金,直至去世。

2.职工获得该额外退休金基于自该计划开始日期为公司提供的服务,而且应当自该设定受益计划开始日起一直为公司服务至退休。

为简化起见,假定符合计划的职工为100人,当前平均年龄为40岁,退休年龄为60岁,还可以为公司服务20年。

假定在退休前无人离职,退体后平均剩余寿命为15年。

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并且假定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影响等其他因素。

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如表13-2所示。

计算职工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如表13-3所示。

表13-2 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              单位:

万元

 

退休后第1年

退休后第2年

退休后第3年

退休后第4年

……

退休后

第14年

第15年

(1)当年支付

1200

(2)折现率

(3)复利现值系数

0.9091

0.8264

0.7513

0.6830

0.2633

0.2394

(4)退休时点现值

=

(1)×

(3)

1091

992

902

820

316

287

(5)退休时点现值合计

9127

表 13-3计算职工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            单位:

服务年份

服务第1年

服务第2年

服务第19年

服务第20年

——以前年度

456.35

8214.3

8670.65

——当年

+当年

912.7

74.62

6788.68

7882.41

利息

7.46

678.87

788.24

74.62*

82.08**

414.86***

164.16

9127****

*74.62=456.35/(1+10%)19

**82.08=456.35/(1+10%)18

***414.86=456.35/(1+10%)

****含尾数调整。

服务第1年至第20年的账务处理如下:

管理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       746200

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746200

服务第2年年末,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管理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       820800

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820800

财务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        74600

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74600

服务第3年至第20年,以此类推处理。

步骤二:

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

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

计划资产包括长期职工福利基金持有的资产以及符合条件的保险单,不包括企业应付但未付给基金的提存金以及由企业发行并由基金持有的任何不可转换的金融工具。

【教材例13-10】承例13-9,假设该企业共有5000名管理人员,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计算出上述设定受益计划的总负债为3亿元,若该企业专门购置了国债作为计划资产,这笔国债2×

15年的公允价值为1亿元,假设该国债仅能用于偿付企业的福利计划负债(除非在支付所有计划负债后尚有盈余),且除福利计划负债以外,该企业的其他债权人不能要求用以偿付其他负债,公司没有最低缴存额的现值,则整个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为2亿元。

如果该笔国债2×

16年的公允价值为4亿元,则该项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为1亿元,假设该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该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即资产上限)为1.5亿元,则该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为1亿元。

步骤三:

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在损益中确认的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包括:

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

(1)当期服务成本,是指因职工当期服务导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增加额。

【教材例13-11】承例13-8,当期服务成本如表13-1中所示,当期服务成本是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计算出的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