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题材电视剧原著小说合集Word文档格式.docx
《军旅题材电视剧原著小说合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旅题材电视剧原著小说合集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更不用说众多改编的“红色经典剧”。
这些电视剧“个性”突出,各有千秋:
有家族传奇,有青春之歌,有编年史诗;
有观念突围,有性格魅力,有幽默风趣,也有时尚帅气,原创特色鲜明,风格丰富多样。
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间,军队创作播出的电视剧共计97部,其中,军旅题材84部,占创作总量的86.6%。
在军旅题材电视剧中,革命战争历史题材23部,现实题材61部,占总量的72.6%。
这些作品中,有不少相继入选“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
突破“高大全”性格更丰满 “新英雄”气质获认可
《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石光荣,草莽出身,虽然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但性格粗鲁、为人固执,甚至有些刚愎自用;
《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江湖习气很重,“好起来像个大侠,坏起来像个强盗”;
《亮剑》中的李云龙没有什么文化,性格豪迈,不按常理出牌;
在《垂直打击》中,特战大队队长杨亿勇敢智慧,但缺点也非常明显,训练士兵往往不近人情……
细心的观众发现,近年兴起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有一个特点,就是“英雄也有缺点,即使有缺点也还是英雄。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阳认为,“这些剧之所以受到欢迎,缘于在英雄形象塑造上的成功。
在这些电视剧中,英雄的形象不再是以往的‘高大全’,而是充满了人情味。
他们除了在战场上战斗、在绿营中练兵,也和普通人一样过着有情有义的生活,从而满足了广大观众多层次的审美需求。
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也认为,“与传统的正面人物不同,如今塑造出的英雄人物更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观众感到触手可及,弥合了过去一些主旋律剧与大众欣赏之间的鸿沟。
专家们认为,这些有大可爱也有小缺点的平民传奇英雄,除了极易得到观众们的认同与喜爱外,更以“新英雄”气质,点燃了中国人的英雄主义情结与爱国主义热情。
这些“新英雄”坚毅刚强,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担当民族大任,契合了时代精神。
唤起民族国家自豪感 时代召唤英雄主义
“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亮剑精神”成为中国军人的军魂象征,也成为普通民众可资汲取的一种精神资源。
“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勃兴,有其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原因。
”张颐武教授说,和平年代,多数人的生活是平淡而平凡的,所以,缅怀历史上革命英雄大起大悲的人生、浪漫传奇的命运,很容易得到观众认同;
同时,在高科技竞争的全球化背景下,军事新变革直接关系着国家核心价值的捍卫。
反映临场指挥、创新应变的当代“演习戏”,正是契合了中国人的爱国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认为,对正义和英雄的渴望是人们心中恒久的追求。
在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军旅题材电视剧热播,反映出了中国人对民族国家的高度认同感。
《长征》导演金韬也说,“不少好莱坞大片总是在宣扬民族主义、英雄主义,在中国,承载这一任务的重担主要落在了军旅电视剧身上,这是民族对大众传媒的一种呼唤。
在拍《长征》、《井冈山》这些片子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生命历程被崇高丰满着,再将它传递给观众,唤起他们的民族国家自豪感,这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专家们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良好发展势头带动了个人精神状态的发展。
军人形象以巨大的人格魅力告诉人们:
没有战争,一样有英雄!
文/吕绍刚 刘阳 苗苗(人民日报)
★军人,在和平年代依然荣光!
——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社会语境分析
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荧屏热播成为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电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以其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的极好统一,成为电视剧当中的优秀之作。
它们以新的视角和观念全面关注我国当代国防、军队和军人,并在历史的参照下展现了我军的成长发展以及我国现代军人崭新的风貌和多姿多彩的军营生活,展示了改革开放背景下、非战争状态中我军现代化建设,探讨了在新时期如何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以及如何建设适应现代战争的新型军队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应该说,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兴起,为我国电视剧创作上的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体现出多重社会语境下的时代需要。
语境之一:
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的多元化和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当代人们审美文化心理趋向的嬗变,构成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文化价值语境。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经济走上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道路,中国社会从整体上开始了转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人们实现自我和获取社会认可的一种途径。
而与之相应的则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等,使得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物质至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不断弥漫并在相当程度上侵蚀着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奉献牺牲精神一定程度上出现缺失,社会缺乏一种来自于民族心理的凝聚力,甚至就连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意识也变得弥足珍贵。
而英雄特别是当代英雄日益受到呼唤。
然而,对于整个社会及民族文化价值体系来说,精髓性东西的缺失只能是暂时的,失去的就要找回来,缺乏的就应该加以补充。
随着我国电视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在电视剧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的当下,充满着时代气息、英雄主义和崇高感的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出现,恰恰就是进行了这种填充和修补,而它的兴起则正说明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英雄,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振奋个人、民族和凝聚社会的能量源泉,它所提供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带有召唤和回归的意味。
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这些作品无不高扬了一种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培养了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培养了一种高尚的人格,对于培养我们当代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好的作用。
语境之二:
在新时期,国家加强了在文化艺术领域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引导,弘扬主旋律成为一个时期以来指导文艺特别是影视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和军队,当然成为主旋律重要的反映对象。
这是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意识形态语境。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旋律”意识不断升温,用文艺形式对军队和国防进行反映,意识形态上的主旋律化是毋庸讳言的。
作为深受观众欢迎的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以其对当代军事变革和军人形象的出色把握,既完成了“主旋律”的意识形态表达,又满足了电视剧适应观众新的口味的需要。
可以看到,在这些电视剧中,阳刚的军人气魄、威武振奋的军魂以及崇高的奉献、牺牲精神和昂扬不屈的民族精神所生发出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成为时代主旋律的绝佳诠释。
语境之三:
从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上来看,和平和发展依然是主题,虽然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世界并不太平,还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军事霸权和军事威胁还都存在,军事震慑成为了一种争取国家利益的冷军事手段。
处在复杂国家关系当中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国家安全这样的问题。
这成为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国家安全语境。
在当今的国际格局和国家安全背景下,中国政府不但需要理智应对,而且还要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鼓舞和激励人们的斗志和信心,使之团结起来,用共同的信念去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作为当今影响力巨大的影视作品,以我国现代国防建设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及我国当代军人风貌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或多或少地向人们传达出这样的信息:
我们拥有强大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面对一切威胁,我们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有信心和能力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这是作为文艺作品的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应有的功能。
语境之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海湾战争后,全世界都在积极进行军事变革,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防需要,我国也进行了国防现代化和军事现代化的改革,这一改革自然成为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兴起的军事文化语境。
军事变革必然触及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人员素质、教育训练、作战方法以及军事理论等等。
而作为快速灵活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形式之一的电视剧,将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我国当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这些方面呈现出来,不但能够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全民国防教育的作用。
语境之五:
军事和军人作为特殊的领域和人群,向来以其自身的神秘性和独特性吸引着民众的注意力。
在和平年代,军事状况、军营生活以及军人形象因其与普通百姓固有的距离感和陌生化而备受关注,这成为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审美期待语境。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军事谋略、危险与刺激并存的军事行动和军事斗争场面,以及不断出现的各种性能的武器装备等,因其具有极大的观赏性而长期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
这种关注从接受心理的角度讲则是来源于军事领域与普通社会生活的距离所产生的“陌生化”。
军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军人品质也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
军人的威严与威武体现出独具魅力的英武之美;
军人强健的体魄、刚劲有力的动作,给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力量美;
而整齐划一的队伍、雄壮嘹亮的口号,则显示出一种不可战胜的纪律美。
这些品质在当代社会审美领域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感。
“军人是为战争而生”。
那么,在和平年代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会面临怎样的问题?
现代军人该如何对待情感、家庭、事业?
这些问题与上述具有吸引力的元素一起对人们构成了一种期待视域,而这种期待视域也成为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重要语境。
语境之六:
近一个时期以来,作为我国电视文艺重要形式之一的电视剧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发展迅速,它已经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这成为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兴起的电视文化语境。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事业的发展和电视机的迅速普及、家庭娱乐生活的逐渐丰富、大众文化的日益繁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剧开始成为中国的大众叙事艺术。
90年代是我国电视剧获得大发展的时期。
近十几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创作从数量上看一直保持上涨趋势。
从制作机构来看,近年来,参与电视剧制作的力量也呈现出多元化,数量也很可观。
以军队的电视剧制作机构为例,我军各个军区、各个兵种都有自己的电视艺术中心。
据统计,目前我军共有18个电视剧制作单位,每年创作摄制的电视剧都在30部以上,他们参与制作的优秀电视剧也越来越多;
从电视剧的内容和样式看,各种题材类型和各种风格的电视剧不断涌现,许多优秀作品深受大众欢迎。
可以说,我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为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兴起提供了很好的“场域”,而反过来,它的兴起也将会对我国电视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胡辉
★有原创性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军旅题材电视剧简评
当我们回首新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发展历史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军事题材电影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放缓脚步,取而代之的是勃然兴起的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一派喜人景象。
《潮起潮落》、《和平年代》、《红十字方队》、《壮志凌云》、《突出重围》、《激情燃烧的岁月》、《DA师》、《导弹旅长》、《我们的连队》、《军歌嘹亮》、《归途如虹》等一批长篇电视剧,组合成了一道亮丽的军旅风景线。
由我军十余家摄制单位和中央电视台等地方单位合作推出的这些力作,不仅积累了十分可观的作品数量,而且不少作品已经毫无愧色地列入当代中国电视剧优秀作品的精品画廊。
军地电影制片厂家生产的军事题材故事片年产量不足5部,而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十余部近三百集。
何谓精品?
我以为,除了人们习惯引以为标准的“三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之外,原创性也是其突出的标志之一。
原创性的缺席,必将导致发展的停滞和自我克隆的尴尬局面。
人无我有新鲜,人有我好也不错,人好我变也是追求原创精神的途径,在克隆时代,重复就意味着停滞,最终难免会成为笑柄。
比如,在观念戏领域里,《突出重围》的突出地位和价值意义具有某种“开山”意义。
对于军人本体的思考,为作品涂抹上了一层浓郁的忧患色彩。
当和平时期的军人,如《和平年代》中的秦子雄们概叹“和平是对军人的最高褒奖”的同时,他们尚未意识到新军事革命的逼近将带来的未来战争可能具有的全新面貌。
居安思危,还是居危思安?
军人的职业精神除去对职业尊严和荣誉的恪守,还需始终关注对于国家、民族肩负的当然使命,“一个强大民族的背后必定站立着一支强大的军队,这就是你们的使命!
”老军人方英达掷地有声的话语,正是《突出重围》的灵魂所在,力量所在。
在观众的期待中,这种声音和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只要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从《潮起潮落》、《和平年代》、《红十字方队》、《女子特警队》、《壮志凌云》到《突出重围》、《激情燃烧的岁月》、《DA师》、《归途如虹》等,其特色各有侧重:
有家族传奇,有世家故事,有青春之歌,有编年史诗,有观念突围,有性格魅力,有幽默风趣,也有时尚帅气。
原创的立足点特色鲜明。
对于创作来说,每一次令人可喜的收获之后,就会面临超越的难题。
一部好作品问世了,跟风作业就会出现。
比如,军人世家戏就成了不断被仿制的流行模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戏的模式化倾向也较普遍,一看开场就让观众发出“又来了”的作品不在少数。
因此,突破藩篱的实践,哪怕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也是值得扶持和赞扬的。
长篇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播出以后,没见怎么宣传,也不是在全国大台播出的,但却一下就火了起来,观众反响很热烈。
和以往的军事题材作品相比,它从内容到形式、风格,都有出新的地方。
说一千道一万,作品过硬了才有了说话的本钱。
《DA师》虽然也触及了观念突围的问题,但它占了一点,坚持了“人有我变”的原则,重点放到了“新军事变革”的节骨眼上,就出了新意。
相对来说,《军歌嘹亮》因变得不够,虽然有许多创新之处,却和《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了几分相识的味道。
应当说,近年来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数量稳步增长,可谓年年有产量,年年有佳作。
平均下来,全军每年长、中、短篇电视剧的创作量基本保持在200多集的水准上。
越是如此,未来军旅电视剧的创作越面临着一个如何超越自己,如何再创辉煌的现实难题。
辉煌的业绩已经成为过去,实际上许多制作单位正在思考和总结,为重新出发做新的准备。
不管是现实还是历史题材,只要是新的就好。
新在主题,新在人物,新在观念,抑或新在变化。
只要坚持原创的精神,我们就不会面对似曾相识的人物故事扼腕叹息。
特别是,当我们的作品积少成多、渐成模样、汇成森林的时候,坚持原创精神可能是惟一的发展途径。
文/李洋
★军事题材电视剧何以持续走热
中国军事题材的电视剧持续走热,不仅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关注,在国际上也成为了西方大国感兴趣的一个特殊现象。
翻开近几年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记录,有一个让人颇感惊奇的现象,那就是在中国电视艺术这个特殊领域,军事题材作品一直最受青睐。
有人把2005年称为“《亮剑》年”,把2006年称为“《暗算》”年。
其实,与它们同年,还有一批军事题材作品,还有一些成为观众热门话题的电视剧故事和让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
据有关媒体报道,不久前,美国国防部的智囊部门专门购进了我国电视艺术家创作的《亮剑》、《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垂直打击》等一批电视剧作品的光盘,作为一个专门课题研究,以弄清中国百姓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这类电视剧,弄清这类作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
他们还要研究中国军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当代中国民众的审美心态。
当然,他们研究中国的军事题材文艺作品,或许还欲从中探索中国军队的训练方法、战术思想。
一个国家集中推出一批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且普遍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军事题材电视剧借助现代传媒手段,以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正在广泛的领域产生更重要的影响,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回顾这些年,由于军内外电视艺术家的辛勤创作,一批优秀的作品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播出率一直居高不下。
比如《亮剑》在江西、重庆等地方台的重播竟多达20次,《激情燃烧的岁月》仅在北京台的重播也高达9次之多。
其他如《历史的天空》、《垂直打击》、《石破天惊》、《幸福像花儿一样》等,也都有很高的收视率。
有这样一组数字:
从2002年到2006年的五年间,军队创作播出的电视剧共计97部、1767集。
其中,军事题材84部,占创作总量的86.6%,在军事题材电视剧中革命战争历史题材23部,现实题材61部,占总量的72.6%。
这些作品中,有不少相继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
军事题材电视剧持续走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民群众对英雄和英雄主义精神的呼唤。
中国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影响,已成为中国独有的一道电视艺术史上的壮丽景观。
如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高度利用现代传媒的手段,采用电视剧的形式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并以此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特有的贡献。
日益兴旺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和平发展时期建设军队文化的新举措和新经验。
正是借助这种形象直观的传媒手段,人民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英雄之师的形象,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里。
综合分析,近些年来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持续走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民群众对英雄和英雄主义精神的呼唤。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艺术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走向。
过去一个时期也曾有过这样一种情况,大辫子(宫廷戏)、泪珠子(言情戏)及形形色色的武打戏,曾占据荧屏主角位置,对此,广大观众颇有烦言。
与这种情况相对应,一些所谓文艺作品调侃英雄、矮化英雄甚至曲解英雄的不良倾向却越来越引发观众的不满。
所以,当以《亮剑》为代表的一批弘扬英雄主义精神的作品一经面市,立即引来社会上一片赞扬声,甚至把《亮剑》的热播作为一种时尚和独特的文化现象。
应该说这批以张扬阳刚正气为主旨的电视剧作品,恰恰顺应了广大观众对英雄主义精神的期待,顺应了人们对一味追求感官刺激的俗文化的厌烦心理。
军事题材电视剧是对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最好形式,也是最形象最直观的国防教育形式
审美地反映人民的精神世界,艺术地引领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文艺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军事题材电视剧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一方面反映了在精神生活领域人们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呼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充满阳刚之气的艺术作品的审美期待,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由于军内外电视艺术工作者的勤奋努力,确实推出了一大批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旗帜的优秀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既有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长征》、《延安颂》、《济南战役》、《八路军》、《雄关漫道》,也有表现我军高级将领的《陈赓大将》、《上将许世友》,既有表现当代军事生活的《和平年代》、《红十字方阵》、《突出重围》、《波涛汹涌》、《DA师》、《归途如虹》、《昆仑女神》、《神舟》、《石破天惊》、《垂直打击》、《沙场点兵》、《热带风暴》等,也有表现战争年代传奇军人戎马生涯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同时还有《炊事班的故事》、《水兵俱乐部》等轻喜剧。
这一大批作品的相继推出,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乃至世界电视艺术史上,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
这些作品继承发扬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电视剧的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从《突出重围》、《DA师》、《亮剑》、《历史的天空》到《狼烟》,精神开掘不断深化,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特别是一些历史文献题材作品如《雄关漫道》、《长征》、《八路军》等,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即使是一些军人情感剧,像《红领章》、《幸福像花儿一样》等作品,也以其别具风采的叙事风格,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审美认同。
以军队艺术家为主要创作力量推出的这样一批优秀作品,通过热情讴歌人民军队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讴歌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讴歌广大官兵在新世纪新阶段履行我军新使命、实现国防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用艺术形式回答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展示了当代军人的时代风采,揭示了革命历史的深刻内涵。
正如广大观众所评价的那样,观看军事题材电视剧,是对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最好形式,也是最形象最直观的国防教育。
一批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富有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从石光荣(《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姜大牙(《历史的天空》),再到李云龙(《亮剑》),也反映了军事题材电视剧由一般走向深刻、由表象走向内涵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编创人员不断追求艺术创新的过程。
如今,这些人物,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荧屏形象,已经成为某种精神品格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特别是电视剧《亮剑》,由主人公李云龙所演绎的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英勇无畏、奋发进取的“亮剑”精神,已经辐射到体育、教育、经济及部队训练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代名词,也成为近些年由艺术进入生活的时尚用语。
它也证明了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与受众群体所产生的精神互动,正在对人民群众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以李云龙为代表的一批军人,挂着一脸硝烟,穿着破旧军装,作战勇敢,善于思考。
这些人物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触手可及,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
军事题材电视剧持续走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作品在军人形象的塑造上,打破了以往那种“高大全”式的尽善尽美的模式,更贴近观众,更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特别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亮剑》中的李云龙、《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这些人物的出现,一改军人形象塑造中的传统套路。
过去,由于受创作上思维定式的局限,出现在电视作品中的军人形象,不是俊男靓女,就是奶油小生,由他们演绎的战争故事,多是程式化的表演。
在观众看来,总觉得缺少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军人应有的铁血精神。
而近年来以李云龙为代表的一批军人形象的出现,与传统的正面人物显然不同,他们挂着一脸硝烟,穿着破旧军装,作战勇敢,且善于思考。
这些人物,虽然不能说都是典型的中国军人形象,但却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感到触手可及,是我们生活中的“这一个”,从而满足了广大观众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