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679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

《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自主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Word下载.docx

解释,明确学习任务是什么、完成这一任务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影响这一

过程的因素主要有四类,分别为领域内知识、任务知识、策略知识和动机性信念。

领域具体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会直接影响个体对任务难易的判断。

面对学习任务,如果个体认为自己属于这一领域的“专家”,就会把学习任务解释为简单、容易;

如果判定自己是这一领域的“新手”,就会把学习任务解释为困难、不易解决。

任务知识同时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表征和解释,充足的任务知识能够使学生对任务特征、标准、目标作出与教师或课本要求相一致的判断;

缺乏任务知识往往导致学生不能清晰地把握任务的特征,作出偏离目标要求的判断。

策略知识在任务界定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判定自己有充足而有效的策略来完成该学习任务,学习的动机将会大大增强;

反之,就有可能做出放弃任务的决定。

在涉及自主学习的动机性信念中,自我效能感对任务界定也有明显作用,因为它影响个体对学习任务难易的判断以及相应的目标定向。

在目标设置和计划阶段,个体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自己的标准和对学习任务的界定构建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目标定向、元认知水平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影响目标的设置水平,一般说来,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设置的学习目标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感学生设置

的目标。

目标定向决定学生设置的目标类型。

学生所选择的与学习任务相关的目标主要有两类:

一是掌握性目标,旨在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二是表现性目标,旨在向他人显示自己的能力。

一般说来,注重掌握目标的学生更讲究学习策略的应用。

元认知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目标设置的适宜程度,而且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资源的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学习目标和计划确立之后,学生就要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执行学习任务。

在这一阶段,元认知监视和控制的作用最为突出。

元认知监视主要观察学习进展与目标的一致程度,为元认知控制提供依据;

元认知控制主要是根据元认知监视的结果对学习策略进行适时调整,有时也涉及到对学习目标和计划的调整。

学生在策略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畏于策略应用需付出的努力而缺乏策略使用的动机、在策略与任务之间形成错误匹配等。

这时,元认知控制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加工,最后生成学习结果,学习就进人元认知调节阶段。

温内和巴特勒认为,学习结果既有心理性的(认知的或情感的),也有行为性的。

心理性的结果直接受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接受来自目标和当前学习情况的信息,基于对这两种信息的比较,对学习的结果作出评估;

然后把评估结果反馈到知识和信念、设置目标、选用策略等过程或成分,依此来指导下一轮的学习。

而行为性的结果借助外部反馈返回到认知系统中,最后进入监控过程。

根据内部和外部反馈的信息,学生可能会重新解释任务成分,调整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

有时甚至会生成新的学习程序,最终获得与任务标准和要求相匹配的学习结果。

为了说明自主学习的过程机制,温内(1995)还用另一种话语对自主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作了描述。

他认为,在开始学习时,自主学习者为自己设置拓展知识技能和维持学习动机的目标;

他们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相信自己能做到什么,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于自己选择合适任务的含义。

他们能够调节自己的学习动机,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打算好在开始学习任务时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他们也会精心考虑需要使用哪些具体的策略和一般的任务完成策略,并且预先估计这些策略对于实现目标可能发挥的功效。

随着学习任务的逐步展开,自主学习者要把注意力同时分配在几个方面:

(1)检索和提取属于任务领域的信息;

(2)监控任务的进展程度,确定学习与目标之间的偏差;

(3)基于对哪些途径可以更为成功地达到子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判断,提炼乃至更改自己的策略性计划(4)修正领域内的知识和关于自我能力的认识。

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困难,可能采取如下几种调整措施:

(1)调整乃至放弃初始的目标;

(2)对驱使自己坚持学习的理由进行重估;

(3)调整好自己更改学习目标和改变理由时的情绪。

如果通过监控发现这些调整导致进步缓慢、有困难或者倒退,自主学习者可能会回到原来的路子上,或者坚持自己所调整的措施;

他们可能试图创设新的方法来克服障碍;

或者如果理由充分,完全放弃学习任务。

4.1.3齐莫曼的自主学习模型

齐莫曼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者之一,也是自主学习社会认知学

派的代表人物。

1989年,他在吸收班杜拉的个人、行为、环境交互决定论思想以及

自我调节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型。

1998年和2000年又对该模

型进一步作了补充和说明。

 

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的问题心理维度任务条件自主实质自主过程

1.为什么学动机选择参与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自我目标、自我效能、价值观、归因等

2.如何学方法选择方法有计划的或自动化的策略的使用等

3.何时学时间控制时限定时而有效时间计划和管理

4.学什么学习结果控制学习结果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自我监控、

意识自我判断、行为控制、意志等

5.在哪里学环境控制物质条件对物质环境的敏感选择、组织学习环和随机应变境

6.与谁一起学社会性控制社会环境对社会环境的敏感选择榜样、寻求帮和随机应变助

引自:

 庞维国。

(2003)。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3

齐莫曼认为,与一般性的学习一样,自主学习也要涉及到自我、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主学习者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出主动控制和调节,而且要基于外部反馈对学习的外在表现和学习环境作出主动监控和调节。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个体要不断地监控和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观察和运用各种策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营造和利用学习环境中的物质和社会资源。

在计划阶段,主要涉及任务分析和自我动机两种过程任务分析过程又包含两个子过程,一是目标设置,一是策略计划;

前者指确定具体的、预期性的学习结果,后者指为完成学习目标而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自我动机来源于对学习的信念,如关于自己有能力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和个人对学习结果的预期等。

学习的自我动机还来自于内在的兴趣和学习目标定向等成分。

内部兴趣指的是学生看重完成任务所需技能的价值;

学习目标定向指的是个体看重掌握知识技能本身的价值。

自我动机是内在动机性力量,对学习过程具有启动作用。

在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主要包含自我控制和自我观察过程。

自我控制过程帮助学习者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它又包括自我指导、使用心理表象、集中注意、运用任务策略等过程。

自我观察指的是对学习行为的某些具体方面、条件和进展的跟踪。

准确、及时、全面的自我记录是自主学习者常用的自我观察手段。

当自我观察不能对学习方向的偏离提供确切的说明时,个体还要启动自我实验过程,亦即通过系统变换学习的过程、策略、条件等以求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自我反思阶段主要涉及两种过程:

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

自我判断又包含自我评价和归因分析两种过程。

前者是指对学习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目标一致以及学习结果的重要性的评判;

后者是指对造成既定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较差的学习成绩是因为能力有限还是因为努力不够造成等等。

自我反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我满意,这是基于对自己学习结果的积极评价而作出的反应,自主学习的学生把获得自我满意感看得比获得物质奖励更为重要;

二是适应性或防御性反应,适应性反应是在学习失败后调整学习的形式以期在后继的学习中获得成功,防御性反应是为了避免进一步学习失败而消极地应付后继的学习任务。

齐莫曼指出,“专家型”学生与“新手型”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

新手学生不能作出高质量的学习计划,他们对学习采取的是反应性的自我调节。

也就是说,他们不能设置具体的目标,进行系统的自我监控;

他们倾向于通过与他人的学习水平作比较来评判自己的学习效果。

由于他人的学习也在不断进步,他人的行为表现就代表了一个不断提升的成功标准,使新手难以超越。

而且这类采用比较性自我评价的学生,倾向于把自己的学习不足归因于能力缺失,进而产生低自我满意感和防御性的反应。

相比之下,专家型学生的自我调节是高水平的。

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动机,为自己设置从过程到结果的层级目标。

他们采用有效的策略来计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和付出的精力,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监控。

他们根据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学习过程来对学习作出自我评价,他们作出策略归因而不是能力归因。

这使他们在取得学习进步时有更多的自我满意感,更愿意付出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些自我反应又会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作为,在齐莫曼看来,尽管自主学习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和过程,但是自我效能、目标设置、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成分或过程似乎更为重要,也更容易操纵。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首先从这些方面着手。

从以上自主学习模型可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对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因素的干预

自主学习的动机一般是内在的、自我激发的,而对这种动机具有催发作用的因素很多,包括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学习的价值意识、学习兴趣、归因倾向、合适的目标定向等。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较好地完成某种学习任务,是自信心在某些学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研究表明,具有高的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为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较高,更愿意通过独立学习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证实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习的价值意识指个体认为学习的结果对自己有一定价值或意义。

也较少使用精加工、组织、计划等策略。

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兴趣越高,愿望就越强,且有助于学习策略的应用。

归因倾向对自主学习的影响为:

如果个体把学习成功归因于能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就更易激发自主学习;

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把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就会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

目标定向也有重要影响。

一般说来,以掌握知识、发展技能为目的的掌握性目标定向对自主学习的推动作用更大;

以显示自己能力、超越别人、获取他人赞许为目的的表现性目标定向对自主学习的推动作用相对小些。

要想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动机性因素,并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干预。

2.教给学生充足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个体对外部信息的加工方法,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智慧技能,在学习和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认知策略主要包含三大类:

一是记忆策略。

用于记忆事实性的知识,包括复述、聚类、利用表象、记忆术等策略;

二是精加工策略。

用于深入理解学习材料,包括释义、作小结、创设类比、做概括性的笔记、提问等策略;

三是组织策略。

也用于深入理解学习材料,包括选择要点、列提纲、观点组织等。

认知策略的习得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获得关于各种认知策略的知识,二是熟练地运用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能应用和迁移。

在认知策略的教学上,可确立三类子目标:

一是让学生掌握大量认知策略知识;

二是让学生掌握关于何时、何地及为什么使用认知策略的条件性知识;

三是激发学生策略运用的动机,训练学生对认知策略的实际运用。

令人担忧的是,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相比,认知策略教学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

有研究表明,大学教师在认知策略教学上所花时间仅占整个教学时间的3%。

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把认知策略作为首要目标或至少与其它知识、技能地位对等的目标来看待。

3.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

元认知指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信念及对这些过程的监视和控制。

可分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过程两个侧面,前者指关于自我、任务、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或信念,如关于智力的信念、对任务难度的评价、对完成任务最佳策略的判断等;

后者指对认知过程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如时间管理、策略选择等。

元认知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或成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意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

可把元认知训练任务分解为两个层面:

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过程。

元认知知识是静态的,对自主学习影响不大,而关于自身能力的信念对自主学习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因此,应把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过程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具体做法如下:

(1)训练学习的计划过程。

可分为目标设置、策略选择、时间规划等子过程。

自己设置目标是自主学习者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般说来,自主学习的学生更倾向于设置具体的、近期的、富有挑战性而又可完成的学习目标,帮助低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会设置这类目标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

因此,应把教会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

策略选择过程指根据已经确定的学习目标选择能保证学习目标得以完成的学习策略。

策略选择需要个体知道策略适用的具体条件,并能根据条件变化灵活地变换学习策略。

时间规划指对学习的时间作出安排并为学习安排最佳时间,保证学习按期、及时、有效地完成。

教会学生有效管理和安排学习时间也是自主学习教学中的重要目标。

(2)训练学习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过程。

该过程指观察和监视学习的进展情况和方向,使之不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

自我监控的有效手段是自我记录,即及时、准确、经常地对学习进展情况作记录,自我调节是根据自我监控的结果调整学习进度或者把偏离目标的学习过程纳入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它又涉及到自我反馈、自我纠正等过程。

(3)训练学习的自我评价过程。

自我评价包括自我总结、自我评估、自我归因、自我强化等子过程。

自我总结是对学习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概括,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精练化;

自我评估是把学习结果与既定的学习目标相比较,确定哪些目标已经完成,哪些目标尚未实现,进而对自己学习的优劣作出评判的过程;

自我归因指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对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为后继学习提供经验或教训。

自我强化是根据自我评估和自我归因的结果对自己作出奖励或惩罚的过程,它对后继学习往往具有动机作用。

(4)训练学习的意志控制过程。

意志控制是一种自主学习品质。

维持学习持续进行的力量是意志。

意志控制对学习过程具有维持作用。

正是有了较强的意志控制力,自主学习的学生才能顽强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排除外界干扰,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意志磨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必要。

4.培养学生主动营造或利用有利于学习的社会和物质环境的能力

积极利用学习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形式是主动寻求学业帮助。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个体总会遇到这样那样自己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这就要求个体主动寻求他人帮助以克服自身的学习困难。

因此个体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也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

因而学业求助能力应纳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中。

学生主动选择或营造舒适、安静的学习场所,掌握从图书馆或其他途径查阅所需资料的方法,也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也应作为一个辅助性目标确立。

4.2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师生的定位

根据自主学习的原则,我们不难发现,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找准自己的位置。

下面我们用简表来说明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师生的基本定位。

虽然自主学习模式还在探索和实践之中,但我们相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能让他们获得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学业的成就感。

模式的内容

教师的定位

学生的定位

确定目标和

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

教师预先布置好学习内容,确立预期目标。

根据教师选定的内容进行自主细化,设定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设置学习

策略

要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情绪、赏识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策略,并讨论成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最佳学习对策。

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学习内容,探索符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

监控策略

执行

要有目的采用不同方式如英语测试、主题讨论等监控学生学习策略的效果。

提高对自主学习策略的执行力,探索合乎自己的学习方法。

结果

通过多种方式来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对学生的有效方法要积极表彰和推广。

要经常总结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断完善自主学习策略。

 余菲平,刘光辉。

《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初探》,《湖南教育》2007年第二期

4.3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4.3.1自主学习中T-S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中T-S(Teacher-Student)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模式又称为指导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向指导地位转变,教师编辑和设置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则在活动进行中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笔记,指导、点评和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由传统课堂上的传授和灌输为主转变为讨论、交流、探究和体验为主,课堂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和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3.1.1正确认识教师的地位是T-S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本质上是由个体建构的,而非他人传授的,而且这种建构产生于社会互动之中。

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变为交际活动的场所。

教师应从传统的主导地位向指导地位转变,同时教师还有责任更多地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给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时,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平等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增加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4.3.1.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T-S教学模式的出发点

大学英语有别于高中学习,不再是以进行大量的单词,句法的操练、听写和语法练习为目的,而是注重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当使学生明白:

在大学里,仅仅满足于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完成课内作业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在课后,以多于课堂学习几倍的时间去自学,调整好角色,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自己管好自己的学习。

4.3.1.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T-S教学模式的关键

俗话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他灌输给学生的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教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责任心,才能胜任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指导好学生的自主学习。

首先,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在采用新模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开始,明白大学学习期间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所要达到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准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出学习计划。

学生便能够确定自己的短期学习目标,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应该怎样去努力,学习起来更加自信。

其次,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组织学生讨论学习策略和具体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对其大学学习甚至终生学习的重要性。

作为大学生,每个人都会在英语学习上受个性、学习经历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自行检验学习效果,自行评估学习行为。

但有时候,这些方法并非总是科学的,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合理的学习方法。

4.3.1.4端正学习动机与培养自信心是T-S教学模式的保障

学习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SLL)和外语学习(FLL)速度和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

动机水平高、自信心强、焦虑程度低、情感障碍小,学习效果就好;

反之,学习效果就差。

动机也是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要为学习者创造和谐并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课堂语言学习充满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和学习信心。

首先,教师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

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任和希望,适当给予学生表扬,引导学生将他们学业上的进步归功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

这种态度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积极的心理影响。

其次,教师要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布置给学生难度适宜的任务,让学生品尝到经过努力耕耘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就感对培养学生的动机和自信心将起很大作用,会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功。

4.3.1.5有效采取启发式教学是T-S教学模式的本质

启发式教学(HeuristicTeaching)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而言的。

注入式教学,是指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

而启发式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习者不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1册第4单元“HowtoMakeaGoodImpression”采取了如下教学步骤:

(1)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借助多媒体和教学课件给学生展示在国内外的各种场合,成功人士是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并让他们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3)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提供一个场景“航空公司招聘空中乘务员”,然后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包括“面试者”和“考官”,“考官”对“面试者”进行提问,教师在面试过程中充当“顾问”;

(4)从每组中选出一名“最佳面试者”,由教师主持,提供空中应急场景,测试每位“最佳面试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