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2388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欢迎新同学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掌握数数的水平以及数数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建议

本单元主要是将学生熟悉但并不完全能准确地加以判断的空间方位以及数数经验加以巩固强化。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进行教学。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

因此,对于“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对“左”“右”的辨别,则要进行适当地引导。

2.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

教师应该在教材所提供内容的基础上,多创设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辨认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在游戏中感受这三组方位词的作用。

3.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任务、动物等感兴趣。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情境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应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

4.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的基本经验。

以“数一数”的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

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地了解。

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继续帮助。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课时

前、后、左、右1课时

数一数1课时

总计2课时

第一课时前、后、左、右

教学内容

教材1页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前、后、左、右等空间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位置的相对性,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知识与技能:

1.以生活中有关“前、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前后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探索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前、后”“左、右”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能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

卡片、图片、胶棒或胶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作为一个新的班集体,我们互相认识一下吧。

生1:

我今年6岁了。

生2:

我家有3口人。

生3:

我叫红红。

想不想认识红红前后、左右的同学呢?

生:

想。

我们今天一起先认识某一个同学,再依次认识他周围的同学。

(板书:

前后左右)

设计意图:

刚开学,对于一年级新生,对彼此不太熟悉,在帮助同学熟悉彼此的情况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初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意识。

二、探求新知,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

(一)认识前后。

我看哪个同学坐得直,小嘴巴闭得最紧,课堂纪律最好,我们就先认识谁的名字以及年龄?

请学生帮忙找出课堂纪律最棒的同学,首先介绍自己。

xxx前面和后面的同学能不能也向刚刚同学一样详细介绍自己呢,首先请前面的同学自我介绍,再请后面的同学自我介绍?

我叫xxx,今年6岁了......

我是xxx,今年也6岁.....

你们真棒,在你们的刚刚流畅的自我介绍中,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了你们。

其他同学想不想认识你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是谁呢?

学生交流各自前面和后面同学的名字、年龄......

现在用一个游戏的形式检测同学们是不是认识彼此前面和后面的同学。

(让一组同学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

设计意图:

以一个同学为中心,依次认识其前后的同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快速有序的认识同学,更好的熟悉班集体;

另一方面初步意识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课件出示森林运动会)

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又开始了。

仔细观察情境图,这次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吗?

梅花鹿、小松鼠参加了这次的运动会。

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小动物们还有小白兔、小乌龟和小蜗牛。

你知道谁得了第一名吗?

为什么?

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呢?

梅花鹿得了这次运动会的第一名,因为它跑在最前面。

小乌龟的前面是小白兔,后面是小蜗牛。

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并请说一说它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谁?

学生彼此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以及它前后的小动物。

我最喜欢小松鼠,它的前面是梅花鹿,后面是小白兔。

我最喜欢小白兔,它的前面是小松鼠,后面是小乌龟。

......

同学们刚才很准确地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并描述了它前后的小动物。

观察小松鼠和小白兔的位置,小松鼠在小白兔的前面,我们也可以说在小白兔的后面。

请你先指出上面两个小动物,再分别用前后描述它们的位置。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让学生指着情境图说一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小乌龟在小蜗牛的前面,小蜗牛在小乌龟的后面。

小白兔在小乌龟的前面,小乌龟在小白兔的后面。

……

借助森林运动会情境图,让学生形象理解前后这对相对的位置关系,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前后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认知左右。

师:

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上课发言要先举手。

我们发言时,举的是哪只手?

请你举起来。

(学生举手,个别举手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在举手发言时,我们通常都是举右手,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

想一想,平时我们用右手做什么?

举手发言。

写字。

拿筷子。

请你模仿写字的动作。

右手写字时,左手在做什么呢?

右手拿筷子时,左手在做什么呢?

(学生交流,最后汇报)

借助左右手,让学生将左右与身体对应起来,借助生活习惯动作,帮助学生真正建立左右的标准,从而进行判断)

你能用刚刚学到的左右,说一说坐在你左边的同学的名字吗?

和他握握手。

右边的同学呢?

和他招招手。

(学生一组一组地做,教师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课前准备,我们都要把数学书放在书桌的左面。

(学生摆放数学书,教师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起立发言时,我们应该站在书桌的右面。

下面请同学们起立,站在书桌的右面。

你站对了吗?

从身体上的左右扩展到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整理书桌;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解)

三、巩固知新。

1.摆一摆。

学生拿出下面的图片和水果(香蕉、菠萝、桃子、西瓜)卡片,听老师要求摆一摆。

(1)香蕉摆在小蚂蚁的前面。

(2)菠萝摆在小蚂蚁的后面。

(3)桃子摆在香蕉的前面。

2.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时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课件出示下图)你知道他们应该靠哪边走吗?

1.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前后的理解。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四、达标反馈。

1.动物园的小动物排成一队。

(1)的()面是;

(2)的()面是;

(3)在的()面。

2.画一画。

在的左边画3个,在的右边画2个。

答案:

1.

(1)前

(2)后(3)后

2.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谁能说说在平面图上怎么用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呢?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确定观测中心。

2.再分别针对观察中心,确定它的前后以及左右。

设计意图:

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

1.看图填空。

(1)西瓜的左边有()种水果,右边有()种水果。

(2)香蕉的左边是(),草莓的右边是()。

(3)西瓜在香蕉的()边,在葡萄的()边。

(1)把左边的第一个涂上绿色,把右边的一个涂上蓝色。

1.

(1)23

(2)(3)右左

板书设计

前后、左右

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

()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我的左边是(),右边是()。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课堂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各自座位的位置导入,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认识自己出发分别认识前面和后面位置的同学。

再结合左右手,让学生将左右与身体对应起来。

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时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

(出示下图)你知道他们应该靠哪边走吗?

只要我们认识了左和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右”。

左右)

我们一起听下面的音乐边说边做动作。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出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有的同学反应不及时,与其他同学动作不同,让其表演一个小节目。

通过同学们边说边做,一方面可以预防学生因疲劳走神,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加深了对左右的理解。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

在平面图上如何辨别前后左右

1、首先确定观察事物。

2、观察事物正对的面是前面,背对的面是后面。

3、观察事物左手方向是左边,右手方向是右边。

三、资料链接。

一栋楼怎么区分楼前后左右

一般长时间向阳的是前,或者有大门朝向的地方是前,后就是与前相对的,或有后门的。

左右就是楼的侧面。

这都是不一定的。

不要往前后左右看

杰克,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

他喜欢创作,立志当个大作家,像山姆一样。

山姆,是杰克崇拜的大作家。

杰克常常在杂志上看见山姆的名字。

杰克发现“山姆非常高产;

而且,创作风格多样化;

再有,从作品涉及的内容看,其人的知识、见识极其广博。

以山姆为偶像,杰克开始了文学创作。

慢慢地,杰克也能发表作品了。

杰克高兴地努力写呀写,从趋势上看,他是进步的。

然而,写了几年后,杰克沮丧地发现:

自己要赶上山姆,简直是白日做梦。

山姆酷似一台创作机器,任意翻开一册新一期的杂志,几乎都可以看见山姆的名字。

杰克心想,我就是每天不睡觉也写不出来这么多的作品。

另外,山姆那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可以吸引着不同欣赏癖好的读者,而自己,仅有一种创作风格。

最可怕的是,山姆犹如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万事通”,而自己,相比之下,显得懂得太少了,杰克开始怀疑自己了,怀疑自己的才气,怀疑自己的学识,怀疑自己是不是文字创作这块料,怀疑自己能否在这条路上大有发展......

在种种怀疑中,杰克信心丧失,慢慢地,他远离了创作。

他死心塌地做了一名运输垃圾的司机,在奔向垃圾处理场的路上,杰克老了。

这一天,老杰克到一家杂志社去运垃圾,那其实是一些滞销旧杂志。

老杰克随手拾起了一册翻了翻,又看见了山姆的名字。

忽然,老杰克想跟杂志社的人打听打听山姆。

事实上,除了山姆的名字和他的作品,老杰克对山姆本人是一无所知的。

杂志社的人笑着告诉老杰克:

山姆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我们杂志社把作者姓名不详的文章,一概署名为山姆。

其他的杂志社也有这个习惯。

所以,山姆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杂志上。

话未说完,老杰克已然惊得不能动弹了。

原来,让他信心尽失、理想破灭、一生黯然的,竟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人,多么喜欢瞎比较啊。

在瞎比较中,自己创造出一个对手。

又因为不自信,再用想象力将对手的能力无限扩大化。

继而,让对手来折磨自己,直到将自己击垮为止。

待到有一天,忽然明白了,其实是自己击垮了自己,可是为时已晚。

请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不要向前后左右看,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被想象出来的对手所击倒。

第二课时数一数

教材2页用数数的方式表示物体的数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数是数(shǔ)出来的,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在计数动物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以及认数情况。

认识情境图中动物或物品的过程中,能把自己数的结果表达出来,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能正确数出情境图中事物的个数。

主题图、图片、课件。

数字卡片。

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

你们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有。

数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你会数数吗?

会数数。

我都能数到100呢!

你们真了不起。

我们能不能一起大声的从1数到10。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1数到10。

数一数)

1、2、3、4、5、6、7、8、9、10。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求新知,用数数的方式描述物品的数量。

(一)师:

你们有喜欢的小动物吗?

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

学生交流各自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

小兔子、小猴子、长颈鹿、斑马……

你们说的这些小动物,老师也都特别喜欢。

于是老师今天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动物园,看看这些我们喜欢的超级可爱的小动物。

课件出示情境图。

这只是动物园的一个美丽的小角落,在这里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有没有在里面?

还有哪些小动物或者是物品?

(小组同学交流,最后汇报)

你能再分别数一数每种动物或每种物品的各有多少吗?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的个数)

(二)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中里有几只小猴子?

图中有1只小猴子。

回答问题真完整,你真棒!

一只小猴子,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在图的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同时请同学们出示各自的数字“1”卡片)

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1个小喷泉。

生2:

1座小亭子。

生3:

1条小鱼。

生4:

1个兔博士。

生5:

1个男孩。

生6:

1只小象。

图中有象妈妈和爸爸以及小象,但是小象只有1只,你们观察可要认真呀!

这些物品的数量均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同一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字。

(三)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配合学生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2~3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动物或物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

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

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

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引导学生总结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并适时渗透学生热爱动物,要与动物做朋友的情感。

1.认读1~10各数。

你会准确并快速地读出1~10各数吗?

(教师先领读并同桌互相读一读;

再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认读)

一方面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在多次认读中,激发学生主动认数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数身边的数。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并给予指导)

我有2只手。

教室有4扇窗户。

我的铅笔盒里有6只铅笔。

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并结合课上学习的知识以及数数方法,一方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另一方面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数字表示事物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课后延伸。

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

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由浅入深,对比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连一连。

2.看数圈图。

答案: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数了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们的数量以及其他一些事物的数量,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1.数数的方法:

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

2.有几个事物,我们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其中同一种动物,我们还可以根据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

如情境图中有“4只小白兔”“1只小蓝兔”......。

3.图中小朋友在和小兔子们快乐地玩耍,所以我们也要向图中的小朋友们学习---热爱小动物,要与小动物交朋友。

1.正确分配奖品。

2.把四条腿的动物圈一圈。

3.先数一数,再涂一涂。

把4个气球的那串涂上红色,5个的图上黄色,6个的图上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