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998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

Pl信号在微程序中每条机器指令执行结束时为l,用于检测有无中断请求INTQ,而时序发生器用它来实现单条机器指令停机。

在DB=0且DP=0的前提下,当DZ=0时,机器连续运行。

当DZ=1时,机器处于单指方式,每次只执行一条机器指令。

DB、SKIP、CLK1信号以及W1-W4时序信号都是针对硬布线控制器的。

W1-W4是节拍信号,硬布线控制器执行一条机器指令需要一组W1-W4信号。

DB(单步)信号就是每次发送一组W信号后停机,可见其功能与DZ类似。

执行某些机器指令不需要完整的一组W信号周期,SKIP信号就是用来跳过本指令剩余的W节拍信号的。

中断允许标志IE由控制存储器的输出信号INTS将其置1,由控制存储器的输出信号INTC将其置0。

在TIMER2内部,控制台产生的中断请求用时钟CLK1进行同步,产生了INTR1。

只有在INTE=l时,控制台产生的中断请求脉冲INTR才能起作用,即产生向控制器输出中断信号INTQ,INTQ=INTE&

INTR1。

2.数据通路

微程序控制器是根据数据通路和指令系统来设计的。

这里采用的数据通路是在综合前面各实验模块的基础上,又增加程序计数器PC(U18)、地址加法器ALU2(U17)、地址缓冲寄存器R4(U25、U26)和中断地址寄存器IAR(U19)。

PC和ALU2各采用一片GAL22V10,两者配合使用,可完成程序地址的存储、增1和加偏移量的功能。

R4由两片74HC298组成,带二选一输入端。

IAR是一片74HC374,用于中断时保存断点地址。

数据通路总体图

3.微指令格式与微程序控制器电路

根据给定的12条机器指令功能和数据通路总体图的控制信号,采用的微指令格式见下图。

微指令字长共35位。

其中顺序控制部分10位(后继微地址6位,判别字段4位),操作控制字段25位,各位进行直接控制。

微指令格式中,信号名带有后缀“#”的信号为低有效信号,不带有后缀“#”的信号为高有效信号。

微指令格式

对应微指令格式,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如下图所是示:

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

控制存储器采用5片EEPROM28C64(U8,U9,U10,U11,U12)。

28C64的输出是D0-D7,分别与引脚11、12、13、15、16、17、18、19相对应,CM0是最低字节,CM4是最高字节。

微地址寄存器6位,用一片6D触发器74HC174(U1)组成,带有清零端。

两级与门、或门构成微地址转移逻辑,用于产生下一微指令的地址。

在每个T1上升沿时刻,新的微指令地址会打入微地址寄存器中,控制存储器随即输出相应的微命令代码。

微地址转移逻辑生成下一地址,等下一个T1上升沿时打入微地址寄存器。

跳转开关JUMP(J1)是一组6个跳线开关。

当用短路子将它们连通时,微地址寄存器μAR从本实验系统提供的微程序地址译码电路得到新的微程序地址μD0-μD5。

当他们被断开时,用户提供自已的新微程序地址μD0-μD5。

这样用户能够使用自己设计的微程序地址译码电路。

5片EEPROM的地址A6(引脚4)直接与控制台开关SWC连接,当SWC=1时,微地址大于或者等于40H,当SWC=0时,微地址的范围00H-3FH。

SWC主要用于实现读寄存器堆的功能。

微地址转移逻辑的多个输入信号中,INTQ是中断请求,本实验中可以不理会它。

SWA、SWB是控制台的两个二进制开关信号,实验台上线已接好。

C是进位信号,IR7-IR4是机器指令代码,由于本次实验不连接数据通路,这些信号都接到二进制开关K0—Kl5上。

三 

、机器指令与微程序

为了在教学中简单明了,本实验仪使用12条机器指令,均为单字长(8位)指令。

指令功能与格式

名 

助记符

功 

 

指 

令 

格 

IR7 

IR6 

IR5IR4

IR3 

IR2

IR1 

IR0

加法

ADDRd,Rs

Rd+Rs->

Rd

0

RS1 

RS0

RD1 

RD0

减法

SUBRd,Rs

Rd-Rs->

RS1 

乘法

MULRd,Rs

Rd*Rs->

逻辑与

ANDRd,Rs

Rd&

Rs->

1

存数

STARd,[Rs]

Rd->

[Rs]

RS0

取数

LDARd,[Rs]

[Rs]->

1

无条件转移

JMP[Rs]

PC

0

XX

条件转移

JCD

若C=1则

PC+D->

D3 

D2 

D1 

D0

停机

STP

暂停运行

X

中断返回

IRET

返回中断

X

开中断

INTS

允许中断

关中断

INTC

禁止中断

指令功能及格式如表所示。

指令的高4位提供给微程序控制器,低4位提供给数据通路。

应当指出,用以上12条指令来编写实际程序是不够的。

好在我们的目的不是程序设计,而主要是为了教学,通过CPU执行一些最简单的程序来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上述12条指令的微程序流程设计如下图所示。

每条微指令可按前述的微指令格式转换成二进制代码,然后写入5个28C64中。

为了向RAM中装入程序和数据,检查写入是否正确,并能启动程序执行,还设计了以下五个控制台操作微程序:

存储器写操作(KWE):

按下复位按钮CLR#后,微地址寄存器状态为全零。

此时置SWC=0、SWB=1、SWA=0,按启动按钮后微指令地址转入27H,从而可对RAM连续进行手动写入。

存储器读操作(KRD):

按下复位按钮CLR#后,置SWC=0,SWB=0,SWA=1,按启动按钮后微指令地址转入17H,从而可对RAM连续进行读操作。

写寄存器操作(KLD):

按下复位按钮CLR#后,置SWC=0,SWB=1,SWA=1,按启动按钮后微指令地址转入37H,从而可对寄存器堆中的寄存器连续进行写操作。

读寄存器操作(KRR):

按下复位按钮CLR#后,置SWC=1,SWB=0,SWA=0,按启动按钮后微指令地址转入47H,从而可对寄存器堆中的寄存器连续进行读操作。

启动程序(PR):

按下复位按钮CLR#后,置SWC=0,SWB=0,SWA=0,用数据开关SW7-SW0设置内存中程序的首地址,按启动按钮后微指令地址转入07H,然后转到“取指”微指令。

应当着重指出,在微指令格式的设计过程中,对数据通路所需的控制信号进行了归并和化简。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远远少于数据通路所需的控制信号。

这里提供的微程序流程图是没有经过归并和化简的。

仔细研究一下微程序流程图,就会发现有些信号出现的位置完全一样,这样的信号用其中一个信号就可以代表。

请看信号LDPC和LDR4,这两个信号都在微程序地址07H,1AH,1FH,26H出现,而在其他的微程序地址都不出现,因此这两个信号产生的逻辑条件是完全一样的。

从逻辑意义上看,这两个信号的作用是产生新的PC,完全出现在相同的微指令中是很正常的,因此用LDPC完全可以代替LDR4。

还有另一些信号,例如LDDR1和LDDR2,出现的位置基本相同。

LDDR2和LDDR1的唯一不同是在地址14H的微指令中,出现了LDDR2信号,但是没有出现LDDR1信号。

LDDR1和LDDR2是否也可以归并成一个信号呢?

答案是肯定的。

微程序流程图中只是指出了在微指令中必须出现的信号,并没有指出出现其他信号行不行,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地址14H的微指令中,出现LDDR1信号行不行呢?

完全可以。

在地址14H出现的LDDR1是一个无用的信号,同时也是一个无害的信号,它的出现完全没有副作用,因此LDDR1和LDDR2可以归并为一个信号LDDR1。

根据以上两条原则,我们对下列信号进行了归并和化简:

LDIR(CER)为1时,允许对IR加载,此信号也可用于作为双端口存储器右端口选择CER。

LDPC(LDR4)为l时,允许对程序计数器PC加载,此信号也可用于作为R4的加载允许信号LDR4。

LDAR1(LDAR2)为l时,允许对地址寄存器AR1加载,此信号也可用于作为对地址寄存器AR2加载。

LDDR1(LDDR2)为1时允许对操作数寄存器DR1加载。

此信号也可用于作为对操作数寄存器DR2加载。

Ml(M2) 

当M1=l时,操作数寄存器DR1从数据总线DBUS接收数据;

当M1=0时,操作数寄存器DR1从寄存器堆RF接收数据。

此信号也可用于作为操作数寄存器DR2的数据来源选择信号。

在对微指令格式进行归并和化简的过程中,我们有意保留了一些信号,没有化简,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提出更为简单的微指令格式。

还要说明的是,为什么微指令格式可以化简,而实验台数据通路的控制信号为什么不进行化简?

最主要的原因是前面进行的各个实验的需要,例如LDDR1和LDDR2这两个信号,在做运算器数据通路实验时,是不能设计成一个信号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考虑到实验时易于理解,对某些可以归并的信号也没有予以归并。

四、实验设备

(1)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

(2)直流万用表一只

(3)逻辑测试笔一支

五、实验任务

(1)按实验要求,连接实验台的开关K0—K15、按钮开关、时钟信号源和微程序控制器。

注意:

本次实验只做微程序控制器本身的实验,故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微命令信号与执行部件(数据通路)的连线暂不连接。

连线完成后应仔细检查一遍,然后才可加上电源。

(2)熟悉微指令格式的定义,按此定义将控制台指令微程序的8条微指令按十六进制编码,列于下表。

三种控制台指令的功能由SWC,SWB,SWA三个二进制开关的状态来指定(KRD=001B,KWE=010B,PR=000B)。

微指令地址

微指令编码

00H

 0005C00207

3CH

 0405C8003D

07H

 0005412005

17H

 000544003F

27H

 040544003D

3FH

 0409C0003E

3DH

 000140003C

3EH

 0005C8003F

单拍(DP)方式执行控制台微程序,读出上述八条微指令,用P字段和微地址指示灯跟踪微指令执行情况。

并与上表数据对照。

(3)用P3和SWC、SWB、SWA的状态组合,观察验证三种控制台指令KRD、KWE、PR微地址转移逻辑功能的实现。

(4)熟悉05H、10H两条微指令的功能和P2测试的状态条件(IR4-IR7),用二进制开关设置IR7-IR4的不同状态,观察SUB、LDA、STA、JUMP机器指令微地址转移逻辑功能的实现。

(用逻辑笔测试有关逻辑电路的电平,分别做出测试记录。

(5)设置IR7-IR4的不同组合,用单拍方式执行SUB、LDA、STA、JUMP机器指令微程序,用微地址和P字段指示灯跟踪微程序转移和执行情况。

用逻辑笔测试小插座上输出的微命令信号,记录SUB、LDA、STA、JUMP四条机器指令的微命令信号。

六、实验步骤

(1)接线

跳线开关J1用短路子短接。

控制器的输入C接K0,IR4接K1,IR5接K2,IR6接K3,IR7接K4,TJI接K5,SKIP接GND。

合上电源。

按CLR#按钮,便实验系统处于初始状态。

(2)用P3和SWC、SWB、SWA的状态组合,观察验证三种控制台指令KWE、KRD、PR微地址转移逻辑功能的实现。

将时序电路的输入TJI与控制存储器的输出TJ连接,置DP=l,DB=0,DZ=0。

选择SWC=0、SWB=0、SWA=l,按QD按钮,验证KRD的微地址转移功能;

选择SWC=0、SWB=l、SWA=0,按QD按钮,验证KWE的微地址转移功能;

选择SWC=0、SWB=0、SWA=0,按QD按钮,验证PR的微地址转移功能。

这里不再详述。

(3)熟悉地址05H、10H两条微指令的功能和P2测试的状态条件(IR4-IR7),用二进制开关设置IR7-IR4的不同状态,观察SUB、LDA、STA、JUMP机器指令微地址转移逻辑功能的实现。

1.05H微指令的功能是根据程序计数器PC从存储器取指令,送往指令寄存器IR,同时进行PC+1的操作。

05H微指令的下一微指令地址是10H。

不过,10H只是一个表面的下一微地址,由于该微指令中P2=1,因此实际的微指令地址的低4位要根据IR7-IR4确定,实际微地址为10H+IR7IR6IR5IR4。

2.置DP=1,DZ=0,DB=0,使实验系统处于单拍状态。

选择SWC=0、SWB=0、SWA=0,按CLR#按钮,使实验系统处于初始状态,微地址是00H。

令K4(IR7)=0,K3(IR6)=0,K2(IR5)=0,K1(IR4)=0,相当于ADD指令的操作码。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07H。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05H。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10H。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3BH。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34H。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0FH。

3.置DP=1,DZ=0,DB=0,使实验系统处于单拍状态。

令K4(IR7)=0,K3(IR6)=0,K2(IR5)=0,K1(IR4)=1,相当于SUB指令的操作码。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11H。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3AH。

4.置DP=l,DZ=0,DB=0,使实验系统处于单拍状态。

令K4(IR7)=0,K3(IR6)=l,K2(IR5)=0,K1(IR4)=0,相当于STA指令的操作码。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14H。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35H。

5.置DP=l,DZ=0,DB=0,使实验系统处于单拍状态。

令K4(IR7)=0,K3(IR6)=1,K2(IR5)=0,K1(IR4)=1,相当于LDA指令的操作码。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15H。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36H。

6.置DP=l,DZ=0,DB=0,使实验系统处于单拍状态。

令K4(IR7)=l,K3(IR6)=0,K2(IR5)=0,K1(IR4)=0,相当于JMP指令的操作码。

按一次QD按钮,微地址变为18H。

附取机器指令周期及ADD指令执行周期微程序代码

T

J

S2

S1

S0

M

1

L

D

R

W

C

E

#

A

U

BUS

RS

S

IAR

3

AR1

INC

I

4

P

ADD

N

P3P2

P1P0

A5A4

A3A2

A1A0

00

000

1000

000111

07

0000

000101

05

0100

010000

10

111011

3B

010

110100

34

001111

0F

0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