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221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②击匈奴:
收复河套地区;
修直道;
筑长城。
③征南越:
修灵渠,置桂林郡等,统一岭南地区。
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④入西南:
修“五尺道”,任命官吏。
3.秦代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政治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4、秦郡县制的实行:
郡属中央,郡设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监御史(掌监察)。
县(少数民族同级行政机构叫道)隶属于郡。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其最大的差别是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5、秦中央政治制度的确立:
秦王嬴政,第一个皇帝,1)皇帝制度:
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集行政、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2)“三公九卿”制:
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最终使军政大权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
三公九卿不得世袭,均由皇帝任免调动。
6、“汉承秦制”:
汉代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7、正确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
是一种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
相对于中央和地方关系而言。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的三个部分:
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包含着二大基本矛盾: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特点):
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
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
“相”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吏,是皇帝的政治助手,位高权重,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秦代:
设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宰相的军权和监察权。
汉代:
汉武帝频繁换相;
形成由皇帝左右亲信近臣构成的“中朝”,与由丞相御史大夫构成的“外朝”相对应。
中朝在宫廷对重要政事先作出决策。
唐代:
实行三省六部。
三省指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唐代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
评价: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决策过程中的失误。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宋代:
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长官为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宰相行政权;
设枢密院,分宰相军权;
设三司使,分宰相财政权。
元朝: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关,上承天子,下总百司,行宰相职权。
“二院”: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关。
宣政院:
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
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司礼监太监在权重时也仅仅是控制内阁,并没有取代内阁。
司礼监与内阁互相制衡。
清朝:
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设立的直接目的为了适应西北军务,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
军机大臣跪奏笔录,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下达各部及地方执行,无决策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利:
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弊:
①政治上:
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
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腐败成风;
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有效的治理;
②经济上:
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③思想文化上: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总之,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以及行省制的实行:
秦朝:
郡、县两级。
西汉初郡国并行制;
东汉末州、郡、县三级。
道、州、县三级。
路、州、县三级。
行省、路、府、州、县。
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特点:
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划,权力受中央节制,行省无权更改赋税和调动军队,有重大民政事务必须上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上报枢密院。
元代两个单列行政区:
“腹里”(元大都周围的地区,包括今河北、山东、内蒙古南部、河南北部),宣政院辖区(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开创)。
行省制意义: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②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行省制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明代:
承宣布政使司(仍称行省)、府、县三级。
清代:
省、道、府、县四级。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4、清代的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地民族的上层分子: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清设立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西藏(起初只管蒙古事务)。
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明代开始废除土司实行流官,清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完成。
这样的体制有利有弊,有利是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维护了封建国家统一;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各民族友好相处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等;
弊端则是地方没有自治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
5、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秦代:
中央有御史大夫,地方上郡设有监御史。
中央有御史大夫,汉武帝又创刺史制度监察地方政治,设司隶校尉监察在京官吏。
汉代以后:
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
隋唐设御史台。
宋代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元代设御史台(长官为监察御史)。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古代监察体制的局限:
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
6、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世袭制(盛行于夏商周)、军功爵禄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察举制(主要是举孝廉,盛行于两汉时期)、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隋代创立,以后历代沿用)。
世官制:
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察举制:
内容:
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
察举制的缺点:
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试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了封闭的特征:
权柄于上,民意无从体现。
魏晋察举制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由大小中正官对士人德才作出品状,分为九等,成为授官依据,主要还是看门第出身,发展到后来成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科举制:
形成和完善:
隋朝开创,唐朝完善。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都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度评价:
(1)积极作用:
①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是历史的进步②扩大了统治基础,官吏来源扩大了,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③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国家统一。
⑤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2)消极作用:
发展到后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士,使知识分子致力于四书五经,脱离了实际,禁锢和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7、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目的: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维护封建统治
原因:
经济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政治根源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思想基础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汉武帝接受并实施了由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基本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基本趋势: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最终被废除。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列强侵略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南京条约》签订,标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寻求民族独立(反侵略)和社会进步(反封建)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目的是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四、中国近代史的框架结构:
时间: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不同时期这两对矛盾有不同的表现。
革命任务:
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两阶段:
分为旧民主主义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阶段,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
旧民主主义阶段时间:
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阶段时间: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五、何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
“半封建”:
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增长。
1.
(1)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40—1842):
①背景:
世界形势:
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形势:
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
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根本原因(必然性):
英国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南京条约》:
A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赔款2100万银元。
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D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即协定关税。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南京条约》附件:
A领事裁判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等主权,便利了列强侵略中国。
C居住及租地权。
为列强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法、美取得的特权:
A军舰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权。
破坏了中国的领海等主权。
B外国传教士传教权。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①结果: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②影响: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加深。
(1)法国挑起的中法战争(1883—1885)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2)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但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
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结果:
签订《马关条约》:
A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德、法三国干涉未能得逞,但清政府为此支付了3000万银两作为赎辽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让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达到长江上游)。
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的要求。
表明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③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3)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的形式:
对中国政治借款、开设工厂、开矿山、修铁路等(贷款.路矿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①原因:
主要原因:
扩大侵略,进一步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直接因素:
义和团运动兴起。
签订《辛丑条约》:
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
使人民生活更加困难,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中国的工具。
D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1)一方面,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①政治:
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经济:
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疯狂掠夺财富,同时通过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③文化:
毁灭中华文明遗产。
(2)另一方面,列强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思想观念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加深;
(3)甲午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2、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抗争史):
三元里抗英
(1)原因:
英军入侵,民族矛盾激化(根本原因),英军到三元里抢劫(导火线)。
(2)意义:
它是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
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定,日本强占台湾。
(2)经过:
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
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
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
义和团运动反帝运动
根本: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直接:
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兴起:
山东
发展:
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义和团向北京、天津地区发展
意义: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失败原因:
①主要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主观原因:
“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警惕.③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武器装备落后。
义和团口号的变化及其评价:
变化:
“反清复明”到“扶清灭洋”再到“扫清灭洋”。
评价“扶清灭洋”:
①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
“扶清”,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扶助清政府,它带有非常明显的扶中国、保中国的内容;
“灭洋”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反映,能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冲击。
②明显的局限性:
“扶清灭洋”不是一个科学口号,“扶清”容易使群众丧失对清政府的警惕性。
“灭洋”带有笼统排外的落后性。
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态度的变化:
从“剿灭”到“招抚”再到“联合列强绞杀”。
清政府态度的转变的目的是:
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其中“招抚”政策的实施是因为义和团运动发展迅速,清政府被迫实施的一种缓兵之计(实质)。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时限: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抗战结束。
阶段:
1931、9——1937、7为局部抗战阶段,1937、7——1945、9为全民族抗战阶段。
全民族抗战阶段的线索和阶段:
线索:
国共合作抗日是主流。
可分为三阶段: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为防御阶段;
1938年10月至1944年初为相持阶段;
1944年春至1945年9月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阶段。
局部抗战(1931、9——1937、7):
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
A、侵华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既定的政策(根本原因)
B、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危机(直接原因)
C、中国国民政府正南方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
影响:
A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B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②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A中共:
1931年,发表抗日宣言,号召红军和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义勇军(自发性);
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中共领导)。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关内人民:
工人罢工、募捐;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运动后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全民族的抗战(1937、7——1945、9)
①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全民族)抗战开始。
②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
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初期的五大会战: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广州武汉会战;
A淞沪会战:
起点:
为八一三事变,意义:
激战3个月,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太原会战:
国共军队合作。
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成为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徐州会战:
李宗仁,台儿庄大捷成为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E枣宜会战(发生于相持阶段):
1940年5月,张自忠殉国;
敌后战场的抗战:
A洛川会议:
1937年8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B陕甘宁边区政府:
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C百团大战:
1940年,彭德怀。
D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力量:
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E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开始,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背景:
A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
B中共七大召开:
制定当时党的任务;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盟国联合对日作战
①1945年7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②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③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关东军作战④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⑤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战争结束。
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②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
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积极抗战,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相持阶段,国民党采取了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
日本的侵华史实:
①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上升);
②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1937年7月7日开始全面侵华;
④八一三事变;
⑤南京失陷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⑥1938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A、屠杀中国人民,如南京大屠杀,日本违反国际公法,进行细菌战、毒气战
B、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扶植傀儡政权)
C、进行经济掠夺(实行殖民统治,目的是把沦陷区经济沦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D、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实现其同化政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建立的原因:
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的推动;
建立的过程: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⑤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⑥1937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