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科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研究课.docx
《六下《科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研究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科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研究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下《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研究课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材简析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六下《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2课。
继前一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教材上安排了两个活动:
一、混合沙和豆子,二、加热白糖,让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明显到明显的过程。
本课后续课文都以这种模式“寻找证据,分类变化”开展实验教学。
所以,本课不仅要做出实验模式的示范,更应该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做细致做扎实!
学生分析
六年级儿童动手实验能力相对成熟,能自主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但在有条理地汇报、整理信息方面有所欠缺。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整个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并且物质总是在变化的。
学生对白糖比较熟悉,在第一单元中曾用放大镜观察过,知道白糖会变化,在水中会溶解,加热会熔化等。
教学处理
本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前概念,以“观察方糖——研究方糖的变化(夹碎、溶解、加热)”为主线展开,在一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详细观察变化,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明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其中,加热白糖的活动是重点,用方糖变碎糖、方糖溶解替代教材中原有的“混合沙和豆子”的活动,既不缺失简单的物理变化的研究,又为后续辨析加热后的白糖发生了什么变化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物质的变化可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2.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蜡烛加热白糖的全过程,知道一些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2.体会运用证据的规则,寻找足够的证据证明变化过程中有没有产生新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多感官收集并细致如实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重难点
重点:
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认识其本质区别
难点: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
方糖、剪刀、记录单、火柴、蜡烛、金属匙、金属托盘、石棉网。
教师材料:
方糖、烧杯、火柴、搅拌棒、蜡烛。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1.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而且,这些物质总是在不停的发生变化。
2.那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这些变化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复习并导入新课
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一)认识方糖
1.讲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们这节课的探究伙伴——方糖。
方糖是由上等的白糖压制而成。
2.提问:
你有哪些方法让方糖发生变化?
(二)剪碎方糖实验
1.预测变化:
用剪刀把方糖剪碎,方糖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2.讲解: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块方糖,一块用来实验,一块留作对比,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分发实验材料
4.分组汇报、师板书(固态、白色、……)
5.提问:
碎的颗粒还是糖吗?
怎么知道的?
6.讲解:
颜色、气味、状态没有明显变化也是重要的观察结果,能帮助我们做判断。
7.小结:
糖碾碎还是糖。
它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板书,方糖,碎糖。
)
(三)方糖溶解实验
1.预测变化:
将方糖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方糖溶解于水实验。
3.提问:
溶解后还是糖吗?
你怎么知道的?
可以怎么证明?
4.课件展示:
方糖自然析出的结晶图片,并投影展示加热后结晶析出的糖颗粒。
5.讲解:
方糖溶解于水中,糖颗粒变得很小很小,小到肉眼看不到。
6.小结提问:
剪碎方糖和溶解方糖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点?
(四)加热碎糖实验
1.预测变化:
如果我对这些碎下来的白糖进行加热,你认为白糖会发生明显变化么?
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实验前,老师有几个温馨提醒:
●小半勺糖;手握勺子顶端;
●蜡烛外焰加热;
●不能过于靠近勺子;
●多感官观察白糖变化,及时记录;
●持续观察直到勺内不再变化;
●熄灭蜡烛后勺子置于石棉网上,继续观察。
3.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观察到白糖有哪些变化?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
固体,液体,固体
白色、无色、淡黄、焦黄、褐色、黑色
无气味、香甜气味、焦味……
4.判断验证:
加热后的黑色物质还是糖吗?
(1)勺子上的黑色物质你觉得还是白糖吗?
(2)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它到底是不是糖呢?
(3)播放微课视频《黑色物质的溶解实验》
(4)能溶解么?
是沉的还是浮的?
说明什么呢?
(说明它已经不是糖了。
)
(5)小结:
这种黑色的物质已经不是白糖了,而是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板书:
产生了新的物质)那这个实验中除了黑色物质之外,还有其它的新物质么?
(黑烟、气体)
(五)形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科学概念
1.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在科学上,我们把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师板书:
化学变化)
2.比较加热白糖和碾碎、溶解方糖实验,他们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科学上,我们把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物理变化。
)
(六)了解白糖加热同时伴有两种变化:
出示事先拍好的白糖燃烧的过程中的典型图片,让学生感受白糖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融化了,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到后面的碳化过程才产生了新的物质。
学生观察方糖思考并回答。
(压碎,溶解,加热等)
1.学生预测(形态、形状、颜色、气味……)
3.小组实验,观察记录。
4.汇报实验现象
5.结合实验现象与生活经验判断方糖剪碎后还是不是糖。
1.结合生活经验预测
3.思考证明方法
1.结合生活经验预测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整理实验结果。
(形态变了、颜色变了、冒泡、有黑烟……)
4.结合方糖的溶解实验,经对比得出黑色物质不是糖的结论。
2.分析比较两种变化本质上的不同。
进行分析和判断
1.简单介绍方糖,引起学生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1.预测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前概念
2.理解留样的意义
3.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方糖剪碎还是糖,知道没有明显变化也是重要的证据。
结合六下《微小世界》中白糖晶体析出的观察实验,帮助学生做出判断,建立起贯通的知识体系。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两个实验都没有产生新物质这一结论,为物理变化的提出奠定基础。
1.有根据地预测,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2.动手探究,获得科学证据。
3.充分交流,形成科学概念
4.学生在交流中形成共同认识,深入发掘白糖的变化。
5.学生根据物质的特征,如颜色、气味、溶解能力等判断新物质的生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证据意识。
认识到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般伴随着物理变化,形成细致、严谨地科学态度。
总结拓展
(一)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其他发现:
蜡烛加热白糖实验中,还有别的物质发生了变化吗?
集体讨论蜡烛的燃烧过程。
2.课堂巩固: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玻璃破碎、纸燃烧、热水变凉、铁丝弯曲、湿衣服晒干、水结冰……
(二)复习总结
1.物质都有哪些变化呢?
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是?
2.(机动环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混合一些物质,那么混合后物质会发生变化么?
比如,课本27页混合豆子和沙子,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实验。
(物理变化)那是不是,只要是用混合的方法,就一定是发生物理变化的呢?
你能举例吗?
复习巩固,让学生的科学概念更全面,更完整。
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变化:
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不产生新物质
方糖碎糖加热中加热后
颜色白色黄色—棕色黑色
形状长方体无固定形状
状态固体液体液体-固体
气味无味香味
其它冒泡有黑烟粘性
记
录
表
作业辅导
判一判: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
选一选:
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有(BDE)。
A.水结冰B.铁钉生锈C.水加热变成水蒸气D.蜡烛燃烧
E.白糖燃烧变成炭
想一想:
用蜡烛火焰加热铁勺中的白糖的过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1.白糖颗粒融化成液态糖
2.蜡烛变成蜡烛油
3.蜡烛油凝固成蜡
……
化学变化:
1.液态的糖水变成不溶解于水的黑色物质
2.蜡烛燃烧发光发热
3.出现在铁勺上方的黑烟
4.铁勺底部的黑色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