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076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

《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洁RD Offer女博士一样生动的求职之路Word下载.docx

找家事业单位混着?

考公务员?

去公司做研发?

做技术支持?

……………………

几经思考,我决定不再做科研,而是留在国内找工作。

虽然至今还挺热爱本行,但我想一个适合做研究的人,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对科研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有不断的动力去追赶前沿。

2)足够聪明,能够不断产生好的idea并能够说服别人、弄到经费。

最好是海龟发过CNS(Cell,Nature,Science~),在国内而言,还要有个厉害的导师……

3)除了聪明,还要有一股傻劲,耐得住寂寞。

我认为自己不具备全部这些要求,继续搞研究不会开心的。

那么去哪里呢?

起初的时候感到自己简直一无是处:

大龄未育、非北京户口、家里没背景、专业方向窄、尴尬的博士学位、文章发得也不怎么样、多年关在实验室里已经不知道怎样投进外面的社会……

于是纠结得快得职业病了,每次遇见已经工作的朋友,必然采访对方一通“当时你如何找工作的”,来实验室推销仪器耗材的销售员都被我揪住做了一番工作调研

我反思了自己在大学+研究生十年的苦读中都做了些什么?

我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都是什么样的人能拿到好Offer?

在和求职战友们的交流中,收获了很多信心和决心:

很多背景并不优秀的人,最终却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名企。

我们从小关注的总是自己的缺点,而求职需要我们总结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有他独到的优点,看你怎样发掘。

如果自己意识不到,可以让亲人或朋友、同事来评价一下你,看看他们眼中的你,和你看来有什么不同?

然后把自己的优势(你擅长做什么)、兴趣(你想做什么)与招聘单位的要求(你能做什么)match起来,这就是求职。

然后就是9月开始网申了。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

1)首选500强外企的研发岗位(宝洁、玛氏、联合利华、Dow……没有研发就投管理培训生),或大型国企(中粮、中化)

2)次之选择较大生物公司的技术支持岗位(这才郁闷地意识到,N多的制药公司,却都不招生物专业的。

而大部分生物公司只招聘销售or实验员岗位,不要博士生。

所以可以选择的只有那么几家而已)

3)如果12月初还没有满意的签约,考公务员(太悲催了,今年我这倒霉专业一共只有2个职位招,每个招1人。

报名结束前一看已经审核通过了1500+3000多人……)

4)如果年底还没签,开始找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外人看来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说实话,已经在研究所的环境呆了这么久,感到不过如此,一点也不exciting,实在想出去透透气了)

5)实在实在找不到工作,那就滚出国去做博士后吧……

我比较懒,经历也相对单调,没有很多同学丰富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而且我从来没有在公司实习过——所以只准备了一个版本的简历,把还算拿得出手的几个社团经历+项目经历写上,基本所有公司都是用它投的,觉得实在不match的就根本没有投(这只是个人做法,经历很丰富、普适性较强,或者专业有海投条件的同学不要借鉴……)。

在回答网申OpenQuestions和面试的过程中也一直保持本色,没有根据公司网站上写的那些orHR的诱导而刻意迎合。

因为一方面HR阅人无数,想必能够看出哪些人真的适合这个职位;

另一方面即使能够成功包装自己,但去了一家不适合的公司,工作也不会开心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世界这么大,总有一家“我想去+需要我”双方都能达到满意的地方。

正题部分:

我的宝洁之路

为什么首选P&

G呢?

在很多同学看来这是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看过的面经中,似乎也没有面试官会问“为什么来宝洁”这种事。

但我从一面到四面,每个面试官都狂问了一番这个问题(包括后来去达能和ThermoFisher面试)……细节部分请见二面记录,以那次的为代表吧。

所以,无论去哪里面试,一定要想好“为什么来应聘”。

对于工作这样重要的人生选择,你做事的动机非常重要,这也决定了以后是否真的能喜欢这份工作。

以下着重介绍面试的经历,因为关于R&

D部门的面经很少。

而网申、笔试等可以找到较多经验的部分就简略一些了。

一.网申

关于网申,P&

G版上有很多不错的经验,大体上需要注意的东西在那里都可以找到。

由于不清楚网申的筛选标准是什么,所以最好的建议仍然是那句: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吧,猜测过多也许会适得其反。

大部分问题的答案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只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

版上还能下载到成功驱动力测试的题目,心里没底的同学可以先看一看,根据那些问题思考一下自己的经历&

做事方式,有准备的头脑毕竟更容易被机遇青睐。

网申是否需要传Coverletter(求职信)呢?

好的求职信当然会为你加分,但实际上很多没传的同学也通过了网申,不必太纠结。

我当时写好了中英文的coverletter,结果最后忘记传就点了提交……

二.托业笔试

收到托业考试邀请的短信时,非常非常兴奋——刷人最多的网申一关过了!

以后的笔试和面试,随机性就小了很多,感到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把握了。

今年托业和推理测试的笔试分成了2场,分别在一面和二面前进行,比较折腾人。

过来人对托业题目的评价永远是不难,只是题量大,像我这种学理科的同学可能对商务英语也不熟悉。

所以最好做1-2套模拟题练习手感。

宝洁对托业分数的要求不高,基本都能够考过。

实在英语苦手的同学,只有提前多多努力啦。

夏天的时候为了求职,我自己考过一次托业,所以考试那天带着成绩单去,HR核对表示通过后就可以回去等待下一步通知了。

三.英才见面会

就是官网招聘流程里的那个presentation~如果听过校园宣讲会&

做过一些关于公司的调研,那么英才见面会的内容对你可能没有太多新奇,仍旧是介绍宝洁的历史文化、激动人心的工作内容、公司的社会责任感、薪酬福利等。

今年增加了一个模拟面试的环节,让刚入职的同学扮演面试官,去面试公司高管……大概已经入职的人和我们思考的角度毕竟不同,反正我觉得那个模拟面试很囧。

不参加英才见面会,不会对应聘产生影响,实际上也有一些外地的同学没来参加。

不过参加了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内容丰富的宝洁产品大礼包(还好,北京地区没有发护舒宝,但那瓶衣物柔顺剂也太巨大了),在各个部门的分会场中可以跑去问问他们你想知道的一些问题(比宣讲会上人少很多,相关部门的HR也会来),认识志同道合的战友——虽然大家多少是竞争对手,但一路走来很多同学无私地分享信息,深深感谢。

我一直相信帮助别人是双赢的过程,人最难的不是超越别人,而是突破自我。

在R&

D分会场目测了一下今年将要参加一面的人数:

200多?

加上没来的应该不超过300人。

结合后来一面的持续时间和面试官人数估算,差不多。

四.一面前的准备

1)经典面试问题的准备

这几乎是我人生的第一场面试,一切关于求职的准备和思考,也是以此为基础的——宝洁八大问分析透彻了,其他面试也就万变不离其宗了。

关于宝洁选人核心和经典八大问的准备,这篇大牛同学的帖子里分享了非常多细节,推荐大家参考。

面试前的2-3个星期,实验时对着试管细胞一心两用,实验之余就对着电脑冥思苦想,回忆自己经历中闪光的部分。

我没做过学生会主席、班干部、组织晚会什么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社团领导经历。

那如何体现自己的leadership呢?

领导团队不一定是别人都叫你主席那样显性的例子,隐性的子代一样有实力。

后来我想了一段做科研上的经历:

在一个团队中明确目标、把握大局、激励他人、指导他人、及时反馈推动事情的进展,并在出现困难的时刻负起责任,符合这些条件(未必每一条都完美地符合,在实际例子中可以着重讲出1-2点,例如怎样在团队遇到困难时及时促进大家调整了方向、或者如何在士气低落时激励他人),就是leadership的体现。

还是那句话:

每个人都有他独到的优点,看你怎样发掘。

HR听过那么多学生会主席的故事之后想必也审美疲劳了,你的经历虽然看似不起眼,讲出优点和个性来,一样能够打动HR,说不定更加impressive呢!

除了八大问,还准备了例如“自己性格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最失败的事”、“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对职位的理解”这样几个经典的面试问题。

最后写完自己那一大堆故事,竟然Word43页,中英文一共34000多字……很好奇我写了多少个例子吧?

其实不超过20个,其中核心例子只有8个。

引用happypency同学的一句话:

例子不在多,但是每个要足够有料。

之后一面的部分我会举一个差点栽跟头的例子来详细说明……

应聘R&

D部门的另一项必做功课,是对自己研究生期间工作的总结。

包括课题思路的产生、实验技能和学习能力、排除解决困难、取得了什么进展、在本领域中的地位、有什么实际意义等(能与宝洁的研发工作联系起来最好啦,实在不能也没关系)。

课题成果不那么牛的同学不必担心,看重的不是你发了什么文章,而是做科研中培养的独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面试官会上来就让你介绍自己的工作,也有的整个过程都不会提到科研,我的硕士同学就在几乎没有科研问题的情况下通过了全部面试,而我从二面开始就和这恶心的博士课题死磕上了……详见后文。

2)请别人听听你的故事

按照STAR模型总结好自己的经历,讲给你的同学or最好有面试经验的前辈听,然后让他们提问。

经常会发现,别人听后表示:

“讲了这么一大段流水帐,你到底是想说明什么啊?

“在火车上复习考试,怎么就能体现应变能力了呢?

“你组织的这个活动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啊,听完一点印象都没有。

……(受打击)

这就是在问题中再次提炼自己的时候了。

抓住每个例子的关键点:

你究竟想要体现什么?

团队合作吗?

去XX百科一下“团队合作”这个词条,看看你的例子是否match到其中的要点,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突出重点,减少废话。

3)排解紧张情绪

在一面之前我非常紧张,曾经问一个JJ:

我觉得自己不符合“宝洁对人才需求”中的所有条件啊,例如Passionforwinning这一条,我性格比较内向,很难把心中的信念用passion表达出来,在集体中也从来不是那个一呼百应的角色;

又如“解决矛盾冲突”这种常见问题,个人经历中实在没有典型的……怎么办?

她的回答是:

没有人能够完美地契合公司的标准,如果真有那样表现的人,也会显得太不真实——求职者是在层层包装自己,为了体现得更符合公司的要求,而HR是在层层剥掉这些包装,想看到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

所以准备固然重要,亦没有必要过度准备——故事千篇一律就太糟糕了。

另外,也不是每个进入知名外企的人都是外向+强势的,我就是个反例。

如果一个团队中都是aggressive的角色,那么要整个团队达成共识、做出更好的决策,实际上会困难重重。

宝洁是个相对偏爱锋芒内敛型人才的企业,R&

D部门更是被一位同学评价为“外企中的国企”。

总之,beyourself吧,面试搞砸了的后果,最多是进不去宝洁,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选择呢不是吗?

这样一想,担忧和紧张的情绪就减少了很多。

五.一面

来搞点创新吧,写个模拟面试形式的面经,读起来会有趣一些。

按照当时回来写的面经+回忆,选录了每次面试中比较典型的问题,尽量保持信息准确,并略去可能不便透露的内容。

其中某些我的回答不太具有借鉴意义,就没有一一罗嗦地列举。

很多同学关心面试的语言问题,R&

D可以说是对英语要求最高的部门,免不掉要有至少一场英文面试的。

所以例子都准备好英文版本,英文自我介绍一定要讲熟练——开场的气势很重要。

无论去面试什么厉害公司、同去的有多么优秀的对手,自信是最好的武器,信心能让你散发无敌+诱人的气场。

这时候你不需要在意别人是否比你强,只需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我的一面呢,从一个很囧的场景说起……提前15分钟到了酒店楼下,接到HR的电话,问我到哪里了,看来整体时间比较提前(后来发现我们那个屋子确实是面得最快的)。

于是赶紧去换正装,我正狼狈地蹲在洗手池边穿上高跟鞋,HR敲敲门走进来:

“不好意思,麻烦你能快一点吗……”呜,第一场面试就演变成面试官在等我的情况。

阳光地道歉说我该来得早一些的~然后没有喘息的时间,直接跟着HR走进了面试的屋子。

面试官:

“请坐,非常感谢你对参加宝洁校园招聘的兴趣,先介绍一下我自己……你的简历上这个xx奖学金,写的获奖比例是2%,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全所有多少学生具备申请资格?

我:

“所有学生都可以报名申请,学生总人数是……”

(汗,没让我做自我介绍,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这个?

更汗的是,回来我一查,居然把所里在读学生人数记错了,误差巨大……所以对自己简历上的每个细节一定要熟悉啊)

“可以介绍一下你2004-2005年,在研究所做实习生阶段的工作吗?

“嗯,当时从完全不会做实验开始学习,在协助师兄2-3个月后,我独立承担了一个小的课题,完成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排除解决困难等内容,最终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发表了一篇英文文章。

(第二个问题也很意外,这个我唯一能够称为实习的经历,已经是6年前的事情了,也就是我跑到校外去做的本科毕设。

没有面试经验的我,以为面试官会问我简历上大段的研究生期间科研工作,但他一句也没有提,只选择了这个不太起眼的经历)

“当时你有什么目标吗?

或者,导师给你定了什么目标吗?

“导师没有明确地让我一定要做出什么结果,我自己也没有相关的期待。

(天啊,事后越想越觉得自己答得太蠢了,明显的“做事目标不明确”嘛。

只是第一反应让我答出了当时的实际phenotype。

仔细想想,做科研的本质是验证假设,在看到实验结果之前谁也不能预期结果。

尤其是探索性的课题,很难一开始就有明确方向。

但再想一想,目标≠特定的实验结果,你为什么要设计每一个实验?

提出的假设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提?

诸位研究生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哈)

“……那你在这1年的实习期间,对自己有什么期待呢?

“如果说期待,就是非常想去学习……(无语中,这也算‘期待’吗)从零开始学会了实验室每个仪器的用法、各种实验的方法,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怎样做研究、遇到了困难怎样思考。

“你做的项目里有什么困难呢?

“……(呃,真没有太大困难,都是具体实验不会做带来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我当时不会做科研,blabla……”

(这真的不是一个典型的科研工作的回答啊,想必面试官也郁闷了,想这个家伙一时冲动跑到千里之外去做毕设,难道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吗?

“这个工作结果有什么意义呢?

“发现了xx蛋白的表达分布差异,对分离、纯化蛋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可以挑选表达量丰富的组织进行纯化,减少实验的复杂度。

“接下来,你简历里的社会活动经历,比如组织这个Journalclub,当时的初衷是什么?

“学生中有一些自发的Club,在课余讨论文献。

但我想研究一篇文献,目光可能只是集中在这篇文献上,如果能从更高的角度去了解大师们的科研思路、以至他们的整个科研生涯,一定会更有帮助,所以成立了这个club……”

“如何招募了这么多成员呢?

“在课堂上宣传、BBS上发帖、班级同学之间宣传。

“你作为组长还发挥了什么作用?

“Blabla……”

“OK,你能举个例子,说明自己如何在时间压力下完成一件事吗?

“举一个我管理时间、在时间压力下同时完成很多事的例子,可以吗?

(我只准备了“如何在时间压力下完成很多事”这种例子,至于有期限的一件事嘛……呜,好像没有典型经历诶)

“嗯,讲讲吧。

(很nice…不过建议同学们别向我学习,因为面试官会产生“你在这个问题上是弱点”的印象,此后还会不断地被问到——2-4面中的另外3位面试官继续纠结我“时间or资源压力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直到四面终于想出了一段合适的经历,一扫从一面就开始的阴影啊)

“……(讲了如何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优先级,并且每周做个计划表,按照不同事情对时间需求的性质进行最有效的安排)……”

“那么你有在很有限的时间里,必须要做完一件事的例子吗?

(汗,原来还是要问的啊)

“那就讲讲我简历上的一个社会实践吧,任务是在1周之内做行业调研……(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定所要调研的对象、搜集信息、在3天之内完成团队汇总)”

“你在其中负责了哪些部分?

“我主要负责产品经理职位的调研,包括它的工作内容、对应聘者的要求等。

“那么,如果让你去从事产品经理工作,有没有信心和兴趣?

“有信心,相信通过我的学习,可以胜任这个职位。

“有兴趣吗?

“……还是更想做研发。

“为什么呢?

在你的理解中,产品经理和研发岗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产品经理是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而研发是把可能的idea和可行的technique结合起来……分别偏重management和innovation?

(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见行业调研做得不细致,对产品经理也没什么深刻理解。

这个细节答好了可以很出彩的,结果我差点给忘记或答错……回来后上网重新做了一遍功课,发现之前的思考很不足,自己以为差不多了,实际还差得远哦)

“对R&

D中各个部门都有哪些了解?

“……(这太简单了,照着英才见面会上发的小册子回忆)……”

“你对哪个function最感兴趣?

“Formula吧。

“OK,可以结束了~”

“我可以问两个问题吗?

……(问了一个关于品客薯片的问题,因为食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宝洁逐渐退出了中国市场上的食品竞争,也先后卖掉了几个食品品牌。

为什么一直会继续发展品客呢?

其实我想问,品客的研发主要在中国做,会不会某一天它突然被公司卖掉了……没敢说,呵呵)……能就今天的表现,给我一些建议吗?

(我真的不是想问能不能进下一轮的意思啊……看到之前的面经说,有的面试官会就你的表现指点一二,很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个我们不方便回答。

虽然你很优秀,准备得也很充分,但能否进入下一轮,还是取决于是否适合这个职位。

(是吗……好像准备的都没怎么用上)

不是每个面试官都会问你部门选择,没问不代表会挂。

面试的时间长短,以及面试官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据官方回答也都不是判断能否进下一轮的依据。

记得我的面试官好像就说了句“感谢你来参加这次面试”,终面的老外也说“Thankyouforyourtime,takecare~”

一面结束后,感觉有点失落——搞成这样子,不知道会不会通过,越回想越觉得失误N多——

多——算啦,顾虑没有什么用,继续投简历做实验去吧。

六.推理测试

不到一周,收到笔试的免考通知。

近两年考的都是推理测试(ReasoningTest),往年考过解难能力测试(ProblemSolvingTest),样题可以在版上找到很多。

这个笔试博士生是免考的。

大概很多同学和我一样,觉得硕士和本科生也完全应该免考——考试的区分度很低,认真作答基本都能答对。

由于我没有考就不在这里写笔经了。

七.二面

收到免考通知后,总结一面的经验教训,重新丰富了我的例子细节。

和同学在废旧的细胞间里互相模拟面试,思考一些可能被问到的问题该怎么回答。

如果一面是筛选性质的,面试官nice得让人感到如沐春风,那么二面就会开始感到压力了,面试官会追问很多Why。

当天写了一篇巨长的面经,原贴地址:

以下是精简版的。

R&

D部门的二面在新建的顺义研发中心举行,正确的路线是这样的……地铁东直门or三元桥站,乘坐918路或915快车到花梨坎下(915慢车则到喇苏营下,虽然近了一点,但车超慢),然后打一辆黑车去宝洁公司(普通出租车司机很少有知道的),15元。

明年去面试的同学就可以乘坐即将运营的地铁顺义线了~

今年R&

D的二面试形式比较多样,有的同学遇到通常的3v1一轮面试,有的是1~2v1的一或两轮面试,看运气。

具体形式不必太过在意,各有各的利弊。

如果面试官中有外国人,HR可能会在电话里提前通知你面试将是全英文的。

如果她没有说,在意的同学可以主动问一下,一般都会告诉。

我遇到的是2轮1v1面试,虽然是2轮,但都只算二面。

与第一位面试官的PK如下~

“介绍一下你自己?

“Blabla……(自我介绍终于用上了)”

“你简历上的这些科研项目中,最自豪的是哪一个?

“是我正在做的这一个,mainidea是这样的……”

“(此处开始,切换为全英文)我不太了解你的领域,所以会问到很多细节问题。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呢?

(啊?

好吧,我还没说完mainidea呢)

“是希望调控干细胞的分化,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

(可不要回答“老板逼你做的”,呵呵)

“干细胞在治疗疾病中有什么作用?

“……(回答完毕,刚打算继续讲mainidea)”

“那么其他实验室or临床上已有的工作中,人们是怎样治疗这种疾病的呢?

“……(讲了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创意、优点)……”

(继续介绍该项目,屋子里有一块白板——貌似不是每个房间都有,大家自己带几张纸备用,边画边讲。

由于HR对你的领域很可能不熟悉,发问的角度也就和内行不同,经常让你感到有些意外。

但问题集中在如下几点上:

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科研界现有的背景如何?

你的想法独创性在哪?

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如何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