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知识点复习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知识点复习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知识点复习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影响空气湿度,蚯蚓疏松土壤,沙地植物防风固沙,大量饲养山羊,会破坏植被。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第4节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
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
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2、组成分解者:
细菌、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
3、食物链: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因吃与被吃形成。
植物体→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可多个)
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顺着食物链,生物数量越来越少,有毒物质越集越多。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物数量和比例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但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大量捕捉野生青蛙,使害虫大量繁殖,造成农作物减产。
水族箱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第5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系统
环境条件及功能
生物部分
森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色水库”
动植物种类繁多,最稳定
草原
干旱
草本植物为主,动植物种类极少
海洋
海水
微水的浮游植物,种类繁多的海洋动物
淡水
河流、湖泊、池塘
淡水植物、动物种类多
湿地
沼泽(典型)、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沼泽植物、动物种类多
农田
人工生态系统
农作物,最不稳定
城市
城市、信息的集散地
人类起支配作用,动植物少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非生物因素”、“地域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三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1章节观察细胞的结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使用步骤
(1)取镜与安放:
目的:
避免摔坏显微镜,显微镜偏左安放,方便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2)对光:
做到:
A转动转换器(此时眼睛只能注视物镜)
B转动遮光器(选用较大的光圈)
C转动反光镜(此时眼睛才能看目镜)
(3)观察:
放→压→降(侧视)→看→升→调
2、注意事项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灰尘是在目镜里还是在玻片上(移动法)
A转动目镜:
灰尘在动,判断灰尘在目镜上
B移动装片:
灰尘在动,判断灰尘在玻片上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2、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物像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范围越大,视野亮度越亮,放大倍数越大,则相反。
3、成像:
倒立放大的虚像,如标本上“P”则看成为“d”。
4、物像移动“同向移动”,即显微镜中“左边”图像移动到“中央”,则向“左移”标本。
5、外界光线经过显微镜,哪些部位后才能进入人眼:
依次写出各部位的名称。
[反光镜→遮光器(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
6、调节光线强弱,遮光器和反光镜。
强光:
小光圈、平面镜。
弱光:
大光圈、凹面镜。
第2节观察植物细胞
1、玻片标本——显微镜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1、切片:
切取材料的薄片制成(如叶的横切、茎的横切等)
2、涂片:
用液体生物材料经过了涂抹制成的(血液、细菌培养液)
3、装片: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皎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2、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
1、材料:
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步骤:
准备(1擦2滴)—制片(3撕4展5盖)—染色(6染7吸)—观察
3、操作:
①擦:
用洁净纱布。
②滴:
用清水。
③撕:
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
④展:
防止细胞重叠。
⑤盖:
盖玻片一端先接触水滴,轻轻盖下(避免出现气泡)。
⑥染:
稀碘液。
⑦吸:
另一侧,促进标本完全染色。
观察:
显微镜下,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一般看不到细胞膜。
3、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极薄、无生命、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
1、保护;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
有叶绿体、液泡(有溶解多种有色、有气味等物质的液体叫细胞液)
细胞核:
球形,是控制中心,遗传信息库
注:
(1)染色剂会破坏细胞的生物活性。
在观察活细胞时,应该使用不染色的临时装片。
(2)气泡边缘较黑,较宽,圆形或椭圆形,用手按盖玻片,会变形。
第3节观察动物细胞
(1)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般步骤:
1擦→2滴→3刮→4涂→5盖→6染→7吸
操作:
2滴:
滴一滴生理盐水;
3刮:
在口腔内侧壁用牙签刮;
4涂:
在盐水中涂;
1擦、5盖、6染、7吸操作与观察植物细胞操作相同
(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
相同点: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不同点: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给病人点滴葡萄糖能增加病人的供能物质;
吸氧能促进有机物与氧结合,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第2章细胞的生活
第1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无机物:
一般不含碳,分子比较小,不能燃烧,如:
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有机物:
一般含碳,分子比较大,能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物质。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①允许有用物质进入细胞;
②将无用物质挡在细胞外;
③促进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
意义:
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3、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太阳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
有机物中化学能→生物生活所需能量
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称发动机),植物细胞一般含叶绿体。
第2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遗传信息:
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
1、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结构:
像螺旋形的梯子;
组成:
由许多具特定遗传功能的DNA片段(基因)组成。
3、染色体(人:
23对;
水稻:
12对)
概念:
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DNA的蛋白质。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细胞的生长:
吸收营养物质,体积由小变大。
2、细胞的分裂:
过程:
核裂→质裂→形成新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细胞壁)
3、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A.染色体数目加倍,等分到两个新细胞中;
B.新细胞与原细胞有形态和数目都相同的染色体。
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一样。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第3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1节动物体的结构
1、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
形成
细胞分裂
受精卵—------—→多细胞—-------→组织(四种)—--→器官→系统(八大)→人体、动物体
2、四大组织功能:
上皮组织:
保护分泌;
结缔组织: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肌肉组织:
收缩、舒张;
神经组织: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心脏:
属器官层次,由不同组织构成,以心肌为主,由肌细胞构成。
皮肤:
不慎划破,感到疼(有神经组织)会流血(有结缔组织)
不能只靠运动系统就完成各种运动,需要各系统协调配合
第2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结构层次:
由微观到宏观:
受精卵→多细胞→多种组织→多种器官→植物体
2、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
营养组织(果肉、西瓜瓤);
保护组织(表皮、果皮);
输导组织(由导管筛管组成)
3、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4、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较
植物(如向日葵)
动物(如猫)
结构
不同点
植物细胞、植物组织、无系统
动物细胞、动物组织有系统
相同点
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
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1、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属真菌)草履虫、眼虫、变形虫(属动物)、衣藻(属植物)
2、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形态:
倒置的草鞋
又叫表膜
结构细胞质:
有食物泡、伸缩泡前端有口沟
大小核各一个
运动:
靠纤毛的摆动、旋转前进呼吸:
通过表膜
消化:
形成食物泡、在细胞内消化取食:
细菌和浮游植物从口沟进入
胞肛:
排出食物残渣排泄:
由收集管收集,进入伸缩泡,由表膜排出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鱼饵净化污水(草履虫)
有害:
致病赤潮(单细胞生物在海水中繁殖造成水中缺氧危害渔业)
4、实验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方法: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表层溶解的氧多)吸一滴培养液用放大镜观察。
(2)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目的: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范围,再盖上盖玻片,将光圈调小,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
当身体前端遇到阻碍时,会采取后退方式
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步骤:
(1)放食盐:
现象:
草履虫向左运动;
(2)放肉汁草履虫向右运动。
结论:
草履虫能通过运动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第4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水生物----病毒
1、发现史:
19世纪末,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叶病时发现病毒。
2、
动物病毒:
(寄生动物)如肝炎病毒、艾滋病毒、腺病毒
病毒的种类:
植物病毒;
(寄生植物)如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花叶病毒
(注意73页图形)细菌病毒:
(寄生细胞)又称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3、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
生活:
寄生活细胞,离开细胞后变成结晶体
4、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
致病;
②有益:
A、制成疫苗;
B、转基因成基因治疗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1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形态结构
无根茎叶的分化
只有茎叶(假根)
无输导组织
已有根、茎、叶
有输导组织
生活环境
水生
阴湿
潮湿
自然经济意义
释放氧、鱼饵料、可食用
空气污染指示植物
可食、药用,绿肥,形成煤
代表植物
衣藻、水绵、海带
墙藓、地钱
卷柏、满江红
①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使水中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变绿色;
②煤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从背腹两面侵入苔藓植物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燃煤火力发电厂周围看不到苔藓植物;
③树干北面背阴处阴暗潮湿,常生长苔藓;
④繁殖方式:
用孢子(生殖细胞)繁殖,都称为孢子植物。
第2节种子植物
1、实验:
观察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两片子叶、无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玉米种子
一片子叶、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①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②玉米种皮与果皮连在一起,实际上是果实,在剖面滴碘,胚乳变蓝色,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都能产生种子,都属种子植物
种子裸露,无果皮,无果实
种子外有果皮,有果实,更适应环境
松、银杏、苏铁、侧柏
水稻、白菜、牡丹等绿色开花植物
松的球果不是果实,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的种子得到更好的保护。
第2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份和充足的空气
2、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室温:
无水份,充足空气
未萌发
2
适量水分,充足空气
萌发
3
低温:
4
过量水分,少量空气
本实验中,实验组是2号瓶,有3组对照实验(1与2、3与2、4与2)
3、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渡过了休眠期。
探究: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质是测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提出问题:
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呢?
作出假设: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我们可以随便取100粒种子进行发芽测定
(这种抽少量样本检测叫做抽样检测法)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娄X100%
4、种子萌发的过程
①吸收水分;
②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
③胚根先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①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提早萌发;
②挑选粒大而饱满,没有被虫破坏,胚是活的种子播种。
第2节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
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根的生长原因:
1、分生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是伸长区
2、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幼叶→叶
芽芽轴→茎枝和花
芽原基→芽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
根从土壤中吸收
有机物:
叶的光合作用制造
②无机盐(肥料的作用主要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植物需要大量的无机盐:
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种番茄等吃果实种子的植物要多施磷肥,种菠菜等吃叶的植物要多施氮肥,种土豆、水稻等促进淀粉形成使茎粗壮的植物要多施钾肥。
第3节开花和结果
花托:
萼片、花瓣
1、
花的结构雄蕊:
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雌蕊:
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2、传粉和受精
传粉:
花粉从花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过程:
花粉雌蕊柱头花粉管花柱子房[胚珠]
1个精子+1个卵细胞受精卵
1个精子+2个极核受精极核
3、种子、果实的形成过程
子房壁-------------------------发育-----------→果皮
子房珠被--------------------→种皮果实
胚珠2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种子
1个卵细胞受精卵胚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
①双子叶植物有双受精过程,但受精极核在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被胚中子叶吸收,所以菜豆种子中无胚乳;
②葵花子是果实,西瓜子、南瓜子是种子。
有的花如黄瓜等有雌花和雄花两种,只有雌花能结果;
③玉米靠风力传粉,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空缺粒现象,为提高产量,摘下雄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在果树园,放几箱蜜蜂,也是为了提高传粉率,遇到阴雨天气,因传粉受到影响造成果树减产。
第3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A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演示实验:
干燥种子中含有水分]
B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应有姿态
C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D水分参与各种生命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缺水的沙漠地区成不毛之地,同气温的锡林郭勒草原和长白山森林地区植被不同,降水量不同。
3、解读实验数据:
对获得的实验数据可以用表格或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小麦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是抽穗期,需水总量最大的是灌浆期。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吸水的面积)
2、水分的运输途径:
(由下向上运输)
水分和无机盐→根毛→根中导管→茎中木质部中导管→各器官
3、茎有结构:
由外到内:
韧皮部(中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中有导管)
4、有机物的运输途径(由上向下运输)
有机物(叶光合作用制造)-→叶脉中筛管-→茎韧皮部中筛管-→各器官
①导管:
长形、管状细胞、细胞质、细胞核消失,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无生命,筛管有生命。
②有的茎中有形成层所以能使茎不断长粗
③黄瓜秧,根部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嫩的根尖和根毛。
④把幼嫩植物的茎掐断,从茎的导管和筛管中渗出汁液。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1、概念:
水分以气体形式从叶的气孔散失。
2、意义:
①促进水、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②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③降低植物体温度
3、气孔:
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吸水时张开,失水时闭合。
4、气孔意义:
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
进出气体:
进二氧化碳(光)氧气(呼)出:
水分(蒸)氧气(光)二氧化碳(呼)
观察叶片的结构
①运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叶片临时切片和制作下表皮临时装片。
②叶应采用新鲜的叶片,使用的刀片是双面刀片。
③越薄效果越好(可防止细胞重叠)应选取最薄而完整的叶片观察。
3、叶片的结构
表皮:
(上、下)由表皮细胞(无色)和保卫细胞(绿色)构成。
下表皮气孔多
栅栏组织:
含叶绿体多
叶肉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海绵组织:
含叶绿体少
叶脉:
运输和支持作用
4、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作用:
根吸收水分,叶蒸腾失水,茎、叶承接雨水,枯枝落叶吸纳雨水,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2、应用:
①移栽植物根部要有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嫩根尖。
②常剪除部分树叶移栽后进行遮阳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光合作用:
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原料:
二氧化碳、水;
产物:
淀粉、氧气
条件:
光场所:
叶绿体(叶是主要器官)
意义:
是植物自身营养物质及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的来源。
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步骤:
暗处理→叶片遮光→光照→酒精脱色→漂洗→滴碘液检验。
A、暗处理的目的是:
让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B、叶片遮光的目的是:
进行对照实验。
C、溶解叶绿素:
酒精隔水加热,目的防止酒精燃烧发生火灾(大烧杯中盛水,小烧杯中盛叶和酒精,脱色后叶呈黄白色)
2、结果分析:
叶片遮光部分:
遇碘不变蓝;
光照部分:
遇碘变蓝。
结论: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
②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叶绿素是在光下形成的,没光照的叶为黄白色。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细胞壁中纤维素
细胞中细胞膜中蛋白质和脂类都是有机物
细胞核中
器官中合有大量有机物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通过呼吸作用实现)
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呼吸作用表达式: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场所:
每个活细胞的线粒体内
演示实验: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1)释放热(使温度升高)
(2)释放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3)消耗氧气(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
4、推理: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强)
①潮湿的种子尽快晒干再贮存,水果蔬菜采用适当降低氧含量储藏都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
②中耕松土:
及时排涝,用有透气孔的花盆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第5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使用权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
2、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对照实验。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2)探究实验: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3、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措施:
国际合作:
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保护绿色植物
4、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5、
叶绿体
光能
表示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合理密植:
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不互相遮挡。
6、分析实验结果:
分析得出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第6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植被:
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
半干旱气候,草本植物
荒漠:
夏季炎热,土壤贫瘠,耐旱植物
热带雨林:
高温多雨,高大常绿植物
常绿阔叶林:
气候炎热,湿润、常绿阔叶树
落叶阔叶林: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落叶阔叶树
针叶林:
夏季温凉,冬季严寒、针叶树为主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A、植被状况:
森林覆盖率:
世界显27%,我国为16。
55%,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
B、破坏状况:
乱砍滥伐,形成荒山,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3)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5、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中
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