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128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地理条件:

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纵横,造就了众多的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

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独立自主,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积极追求民主权利。

(3)经济条件:

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强烈要求民主权利。

2.发展历程

阶段

改革

措施

意义

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

(1)建立财产等级制度;

(2)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3)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

(4)废除债奴制等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确立

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

(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选举;

(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3)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4)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5)实行“陶片放逐法”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顶峰

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

(1)权力几乎向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开放;

(2)完善民主机构;

(3)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鼓励公民参政

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进入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3.特点

直接民主

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主权在民

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决策权,是“主权在民”的集中表现

轮番而治

公民轮流担任公职,负责国家事务

崇尚法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原则

权力制约

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互相交错

4.评价

(1)进步性:

①民主的创举。

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②多数人参政。

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③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雅典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从而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

(2)局限性:

民主性质的原始性

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

运作方式的随意性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四、古代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的关系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

(1)古代雅典民主为直接民主;

近代西方民主为间接代议制民主。

(2)古代雅典民主为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近代西方民主则更加广泛,基本实现了普遍的民主。

(3)近代西方民主在制约机制、治理机制和程序等方面更加完善。

2.雅典民主对西方近代民主的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抽签选举

近代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

[史学者说]

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也相当明显,首先是广大奴隶不仅毫无权利可言,而且被明目张胆地列为专制对象。

……最后,还要看到这个民主政治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

这些局限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

 

聚焦主题 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雅典民主政治

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各区域间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

这里并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

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地理环境(  )

A.容易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B.孕育了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C.面积较大但人口稀少农业经济发达

D.国土面积小导致全体国民直接参政

解析:

选B 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故选B项,排除A项;

城邦面积小,C项说法错误,排除;

“全体国民直接参政”说法错误,应该是全体公民参政,排除D项。

2.张广智《西方史学史》载,“一般来说,古希腊历史和文明的领域内,并不存在什么能够有权要求管辖全希腊的和某个地区的最高政治权力”,“即使在结盟的各个城邦之间,也是始终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

这反映出古希腊(  )

A.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B.人文主义使人性张扬

C.平等互利的传统观念D.城邦政治体制的特点

选D 题干中“并不存在什么能够有权要求管辖全希腊的和某个地区的最高政治权力”,“即使在结盟的各个城邦之间,也是始终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这两句话都体现出了城邦政治的特点,故D项正确。

[思维升华] 辩证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1)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地理环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人类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性、应变性和创造性也是文明得以产生的关键。

掌握了这一点,第1题答案便显而易见。

(2)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其自身的缺陷。

相同的地理环境并不一定就会产生相同的文明。

就像汤因比所说:

“我们看见米诺斯文明(出现于古希腊)产生在内陆海中的一群岛屿上,这里有良好的地中海气候,但在另一个相同的地方,在日本内海四周的群岛地区却没有创造一个文明。

日本从来没有独立地创造过文明,这个地方一直是被一支从中国内地来的文明的支流占据着”。

二、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3.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雅典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

B.雅典逐渐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

C.雅典监督保障机制逐渐完善

D.雅典逐渐放松对公民权的限制

选C 前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对公职人员和民主的敌人的监督,后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对公民参政的物质保障,因此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雅典监督保障机制不断完善,C项符合题意。

4.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民主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

而在头2300多年,它一直被看作是个“坏东西”,这也可以称为是一种“民主的失败”,从源头上看这种“失败”是全方位的,它是主体失败、程序失败和结果失败的综合体。

下面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直接民主不如间接民主

B.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失败”,主要指民主范围有限

C.“陶片放逐法”有力地驳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失败”

D.雅典民主政治“结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多数人的暴政”

选B A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雅典民主的主体是公民,而公民仅仅指的是雅典城邦居民的一小部分,故B项正确;

C项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

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思维升华] 从雅典民主发展历程上把握其实质

在古代雅典,民主的最初表现形式就是直接民主制,其最大的特点是“主权在民”。

从梭伦改革到克利斯提尼改革再到伯利克里改革,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从制度和物质等方面以保障其民主制的实施,这也铸就了雅典民主的辉煌。

但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雅典民主的矛盾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民主内容的过于广泛性以及民主主体的狭隘性,主要问题是“反复无常”“效率低下”和“智力不高”。

雅典民主最终由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而覆灭。

把握了雅典民主的实质及其发展历程,上述两题便迎刃而解。

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5.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发现有叛国嫌疑的安提丰躲藏在某地,就将之带回公民大会受审,但是埃斯基涅斯对德摩斯梯尼的行为提出了抗议,认为他XX就私闯民宅抓人是违法的,结果公民大会就地释放了安提丰。

当然雅典人不会真的放过他,战神山议事会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会审判后处死。

这说明了(  )

A.雅典人相当注重法律程序B.雅典人坚持疑罪从无原则

C.立法权掌握在议事会手中D.法律保障了雅典居民权利

选A 据材料中的“认为他XX就私闯民宅抓人是违法的”“战神山议事会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会审判后处死”可以判断出雅典人相当注重法律程序,A项正确;

从逮捕、释放、再逮捕、处死的过程来看,雅典人并非坚持疑罪从无原则,排除B项;

C项表述错误,排除;

雅典民主充分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而非“居民”,故D项排除。

6.国内多数学者从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4.2万人享有公民权,就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具有局限性。

少数学者依据现代宪政的开创者英国在1831年选民仅占居民的4.4%,认为雅典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国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多数学者”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原则

B.“少数学者”全面肯定了雅典的民主

C.比较研究法可以重新检验历史结论

D.古代雅典和现代英国不具有可比性

选C 多数学者从公民占人口中的少数,得出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这个结论是符合史实的,A项错误;

少数学者仅从选民占人口比例的角度肯定了雅典的民主性,而不是全面肯定,B项错误;

少数学者把1831年英国选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雅典享有公民权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进行比较,得出了和之前不同的结论,说明比较研究法可以重新检验历史结论,C项正确;

古代雅典和现代英国虽然社会性质不同,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可以进行比较的,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历史解释既能客观表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又能够使历史表述符合历史的真实。

上述两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雅典民主的“程序性”和“相对性”。

(1)雅典民主的程序性

雅典民主的程序性强调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属于价值理性,侧重于整体角度阐释民主,但很难保证真正的民主。

如全体公民都有机会被选为陪审法庭成员;

选举方式是抽签选举;

司法审判中采取法庭辩论等形式与程序。

如第5题便是从法律的程序性考查这一问题。

(2)雅典民主的“相对性”

与同一时代的专制制度相比,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无疑是先进的;

但与近代的代议制民主相比,古代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如第6题启示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

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

……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

“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据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史料二] 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成年的公民中抽签选出。

据亚里士多德估计,每年6个雅典公民中就有1人可能担任某种公职。

——据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浅析》

[史料三] 下图是古希腊人口结构与公民所占比例图示。

[思考] 

(1)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民主提供了渊源”这一观点?

(2)根据史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教你读史] 史料一要以省略号分层,从雅典民主的充分性和权力制约两方面把握其特点。

史料二、三要综合分析,从抽签选举等措施上理解其随意性,从公民的数量上理解其狭隘性。

[提示] 

(1)雅典民主政治中体现的“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分权”的组织形式、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和任期制,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

(2)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

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知能强化课Ⅱ 鲜活的法律,永久的生命—罗马法

一、罗马国家的兴衰

1.王政时代(约前753~前509年):

约公元前753年,慕洛王始建罗马城。

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塞尔维乌斯·

图利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2.共和时代(约前509~前27年):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赶走暴虐无道的塔克文,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共和国。

国家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

3.帝国时代(前27~公元476年):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个人独裁统治。

因其采用“元首”称号,这种制度被称为元首制,元首制实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

西罗马帝国仍然以罗马城为都。

4.中世纪(476~1453年):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欧洲进入中世纪;

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为奥斯曼帝国所灭,欧洲中世纪结束。

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1.演变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背景

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

标志

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

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影响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①背景:

罗马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凸显;

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新矛盾。

②影响:

公元3世纪,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从局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由零散到形成体系:

①零散:

罗马帝国皇帝颁布法令;

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

②形成体系: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将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2.内容分类

(1)主要内容:

人法

人法是对在法律上作为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的人的规定,包括自然人、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等内容。

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奴隶因其不具有法律人格,不能成为权利义务主体,而被视为权利客体

物法

物法在私法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罗马法的主体和核心,对后世资产阶级民法的影响最大。

物法由物权、继承和债三部分构成

诉讼法

诉讼分为公诉和私诉两种。

公诉是对直接损害国家利益案件的审理;

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私人利益案件的审理。

私诉是保护私权的法律手段,相当于后世的民事诉讼

(2)主要分类:

法律对象

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可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公法包括宗教祭祀活动和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规范;

私法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

表现形式

依照法律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所有以书面形式发布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包括公民大会通过的法律、元老院的决议、皇帝的敕令、裁判官的告示等;

不成文法是指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习惯法

适用范围

根据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可划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公民法是指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万民法是调整外来人之间以及外来人与罗马人之间关系的法律

立法方式

根据立法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市民法与长官法。

长官法专指由罗马高级官吏发布的告示、命令等所构成的法律,内容多为私法。

其主要是靠裁判官的司法实践活动形成的

万民法的主要内容

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其内容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特别是有关所有权和契约关系的规范。

它除了包含罗马法原有的部分规范外,还吸收了与罗马有贸易关系的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法律规范。

  

3.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罗马法时代,是奴隶制社会,不会存在人人平等。

但是对于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地位,主张平等原则。

该原则发展成后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法人制度:

罗马法没有法人名词,但是设立了法人制度,对法人分为社团和财团,并对法人的权利义务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

(3)一夫一妻制度:

与现在内涵不一样,但是至少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名词,成为后人战斗的武器。

(4)物权法定制度:

罗马法强调物权的范围和种类都由法律规定。

所有权为自然权,为核心权利。

后来该原则发展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继承制度:

实行遗嘱至上原则;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4.立法精神——自然法

(1)概念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一般指人类所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是社会得以维系的人类正当行为的原则(如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等)。

它先于国家而存在,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及国家权力应是自然法的体现和实现自然法的保障。

自然法无论与习惯法和成文法,还是与公民法和万民法,都不是并列概念,它不是罗马法发展的一个具体阶段。

(2)意义

这种自然平等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自然法是罗马法学的最光辉之处,奠定了罗马法的永恒价值。

  [史学者说]

  罗马人从斯多亚派那里接受了自然法概念,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适用于自己公民的法律,即所谓的“公民法”,但也存在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即所谓的“万民法”。

从其根源上讲,万民法是以人类共有的自然理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就是自然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5.基本特征

从地位上看 

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之一

从形式上看 

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 

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

从作用上看 

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从局限性上看

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社会法律体系

6.历史地位

(1)作用(对罗马的影响):

维系古罗马国家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既表现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上,也表现在抽象的法律精神上。

①罗马法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法律制订

在私法领域,如契约、债务、继承和物权制度等。

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民法、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也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

陪审制度

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对西方国家有重要影响,罗马律师制度是现在世界各国律师制度的初级形式

司法原则

西方国家司法实践中的某些原则也源于罗马法,如案件的裁决要有文字记录,以作为日后审案的参考;

没有证据不能定罪等

②罗马法的法律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涵的罗马法精神。

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

这三者激发了当代人的社会主体意识。

”由于受自然法思想的影响,罗马法的法律精神博大精深,具有永恒价值。

罗马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到了近代社会,在资产阶级追求民主自由的斗争中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由于罗马法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从而使得罗马法并不仅仅只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且还寄托着人类一直以来的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

7.复兴运动

(1)原因:

12世纪初,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

罗马法的复兴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是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极不适应。

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这一法律遗产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2)过程:

①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原稿,从此揭开了复兴罗马法的序幕。

部分学者采用中世纪西欧流行的注释方法研究罗马法,因而得名为“注释法学派”。

他们帮助人们了解和熟悉了罗马法,为运用罗马法奠定了基础。

②“注释法学派”之后又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

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

(3)意义:

①罗马法的运用,使商品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力量不断加强;

同时也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

这些都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②经过罗马法复兴,以研究《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从而为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1.《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它也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

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

(2)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

公民法与万民法二者是相互补充的,万民法包含着公民法,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3世纪时,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逐渐消失。

2.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1)理解“罗马法是对世界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①“平和”是因为相比武力和宗教来说,这种影响几乎不会遭到抵制和反抗,相反是一种自觉的引进和接纳。

“持久”是因为其已经影响了1500余年,至今仍在发挥着影响力。

②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