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694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考点5比较鉴赏Word下载.docx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记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

                                    

                    

                  

【解析】两首诗歌都是写景记游诗。

《游山西村》通过写农村丰收之年的待客情形、山间水畔的明媚风光、古老的乡土民俗以及自己乘月拄杖夜游,表达了自己对淳朴民风、民俗的热爱。

其中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流传的哲理名句。

《西村》则侧重写了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此地乡村风景的热爱。

【答案】相同点:

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

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

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2.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比较诗歌的意象、意境要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去考察。

自然属性不外乎从三个角度去鉴赏,即意象间的远近关系,品味哪些是作为背景的远景,哪些是作为主体的近景;

意象间的动静关系,品味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是以动衬静,还是以静衬动;

意象间的色彩情况。

社会属性,是指品味景物中所包涵的思想情感、寓意、象征等。

这四个角度便构成了意象意境的“四品”。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

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

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

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

诗中后两句,诗人用“无言”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以此衬托木芙蓉霜后“着意红”的英勇气概。

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

《窗前木芙蓉》是范成大的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

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木芙蓉形象;

范诗写的是孤苦、心酸,处境凄凉却坦然面对的木芙蓉形象。

前者是豪迈与大度的闲适之士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坚韧的乐观者形象。

(2014·

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

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

天然粗陋的酒器。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景色,也就是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实际上都是在为诗歌营造某种意境。

“园花经雨百般红”是写园里的花经雨水清洗后显得更为娇艳,主要是表现其色彩的艳丽。

“乔木峥嵘明月中”一句中,“峥嵘”有“深邃、深远”的意思,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而幽远。

【答案】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3.语言比较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

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解答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题,可以按照分析词句含意、表现方法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

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

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 ①草团标:

茅屋。

②山溜响:

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

小股水流。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

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

【解析】分析起因和表达效果,需要把握诗句的基本意思,然后结合诗歌主旨回答。

“扫山云惊散林鸦”通过写因云朵掠过山林而受惊四散的林鸦,反衬了树林的寂静,属于以动衬静。

“月出惊山鸟”写月亮升起,惊动了山林中的小鸟,也是以动衬静。

【答案】(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

扫地发出声响);

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

(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意思对即可)

4.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比较鉴赏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比较鉴赏,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

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

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手法。

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识别不同诗歌所用的不同艺术技巧,且能分别指出各自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比较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按照“指明技巧+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

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熙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注]。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 上有青枫林:

《楚辞·

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__来写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两首诗表达情感的共同意象都是猿声,通过猿声来抒发诗人的愁怀。

【答案】猿声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

法的差异。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

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分析两首诗中抒情手法的差异,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

内容上,两首诗都写“猿声”,都与“愁”有关,但第一首景中含愁,“昏”“繁”二字点明愁情,“那堪”两句则是直抒愁怀;

手法上,都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但第二首的愁情主要通过运用典故来抒发,与第一首有所不同。

【答案】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

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

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5.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诗中的情感与主旨应为一大类。

比较涉及不同诗之间表达情感的比较,同一首诗不同时代的评论者对其表达情感理解的比较。

古诗最难把握的是诗中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诗歌的主旨。

化难为易的方法有四:

一是将古诗歌补足翻译成白话散文;

二是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初步达到知人论世;

三是抓住题目,寻找诗中直白的“情语”(诗眼);

四是如果没有“情语”,全是“景语”等,要把握景语的倾向,即是哀景还是乐景,如果全是哀景,那必然抒发哀情,反之,亦然(有时用乐景衬哀情)。

解答情感比较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振。

分别把握不同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这是比较情感的前提。

高考全国卷丙)阅读下面的宋诗

,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

古代兵书。

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

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基调”指诗歌的基本情

感,本题是课内外作品的对比——试题所选诗歌与课内的《破阵子》比较,要回顾课内诗歌,理解其思想情

感。

曹诗“三十年前”到

现在,岁月流逝,但依然“手臂强健嫌弓太软,眼睛明亮能看清楚战阵”,可见其老当益壮,豪情万丈。

而辛词《破阵子》主要回忆沙场秋点兵、意气洋洋和反击战的漂亮凯旋,尽显英雄气概,但结尾回到现实,一句“可怜白发生”,揭示主题,英雄迟暮,功业未成。

【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2015·

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虚[注]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目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 虚:

废墟。

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解析】解答此题的前提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张说《邺都引》画线的两句诗的意思是,“城郭”和“西园”已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强调的是世事沧桑变化,抒发的是世事无常、生命短促的感慨。

第二段诗中画线句是说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虽然抒发的是作者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基调是“哀而不伤”的。

【答案】“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裴迪书斋玩月之作

钱 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注]。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注】 谢公楼:

谢公,指曾作《月赋》的南朝诗人谢庄;

谢公楼,在此借指裴迪书斋。

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诗词描写的月有何异同?

请简要概括。

[答案]相同点:

是秋月。

①李词写的是钩月,月色孤清而凄凉;

②钱诗写的是满月或近于满月,月色清寒。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两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江上渔者》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农家望晴》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的辛勤劳作,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者等等。

由此得出两首诗内容与情感的异同。

两首诗都是悯农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范诗写的是江上的渔民。

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但它是渔民

冒着生命危险打来的。

雍诗写的是秦地的农民。

麦收时节,风雨不止,白发老农长久站在麦场高处,盼望着天晴。

3.(2017·

资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 ①范成大(1126~1193),今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

水面之上。

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自己的理想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

《爱莲说》则用莲花的坚贞品格表达了作者洁身自爱的人格和洒脱胸襟。

4.(2017·

吉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请对“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

[答案]“长”字意蕴丰富。

一是关山长,表明距离的遥远。

二是魂梦长,表示思念的绵长。

“少”字具有暗示性,音信少,暗含着思念的频密与分离的痛苦。

距离的遥远、思念的绵长,与音信的稀少,形成反差,凸显了寂寞孤单之情。

(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词简要分析。

都通过想象,表达怀人思归之情。

①晏词直抒胸臆,表达“离别实在太难,不如相逢团聚”的真情,表意直率,

明白如话。

②李诗委婉曲折。

通过想象中的重聚反衬今夜的孤寂,表达了诗人期盼重聚的思念之情。

表意深婉,含蓄隽永。

5.(2017·

洛阳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南 征[注]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 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

[答案]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

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

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

借美妙迷人的春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答案]①羁旅悲愁:

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

②垂老多病之叹:

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

③心系朝廷:

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

④苦无知音:

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本诗的首联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宁静的写法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的首联与“月下荷塘”一节都采用了动静相衬的手法。

本诗的首联以潺潺的水声,时有时无的狗叫声,写出了山乡黎明特有的宁静和寂僻。

“月下荷塘”用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来表现月下荷塘的静谧。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赤 壁

[明]杜庠[注]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 杜庠:

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

曾任知县,不久罢归;

不得志,纵情诗酒。

这首诗和杜牧的《赤壁》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

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

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杜庠诗为律诗,而杜牧诗为绝句。

杜庠的诗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的沧桑表达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等伤感情绪;

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曲折地表达出他因没有得到机遇而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古代诗歌专题综合提能练

(一)

1.(2017·

福建高三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阙:

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1)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出这种情感的两项是(  )

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BD [解析]B项,“思乡味”“起客愁”表达的是思乡的情感;

D项,“别此翁”“忽重逢”表达的是故友相逢的情感。

(2)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

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

劳歌[注]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注】 劳歌:

忧伤离别之歌。

[答案]《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的尾联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

人对隐居生活的留恋。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的尾联表现了诗人与故友于他乡相遇,又不得不各自奔波,依依惜别的深情。

2.(2017·

甘肃河西五市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庭芳 残梅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①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②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