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549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共昆明市委九届四、五次全会确立了昆明今后发展的新思路。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在盘龙区调研时指出,第一板块要确立“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城乡一体步伐,四城区和呈贡新区要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为特点和主体的都市经济、楼宇经济、CBD商务中心经济。

并特别指出,城市化率高的盘龙区要成为率先实现都市经济、楼宇经济、CBD经济的先行区。

为贯彻落实九届四次全会和仇和书记的精神,抓住机遇,确立新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盘龙区发展和改革局委托昆明市社会科学院对盘龙区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进行研究,为盘龙区实现“十一五”目标、冲刺“十二五”提出意见建议。

一、主要区情及经济发展概况

(一)主要区情

1.区域面积

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盘龙区国土面积由原来的15.1平方公里陡然增加到345.83平方公里,改变了“有天无地”的窘境,建成区面积达到46平方公里,比区划前增加2.1倍。

盘龙区现辖拓东(1.89平方公里)、鼓楼(1.77平方公里)、东华(3.18平方公里)、联盟(4.47平方公里)、金辰(10.1平方公里)、青云(42平方公里)、龙泉(51.49平方公里)、茨坝(38.65平方公里)八个街道办事处和双龙(88.9平方公里)、松华(119.5平方公里)两个乡,其中,松华乡面积最大,鼓楼办事处最小,两者相差117.73平方公里。

2.人口

区划调整后,新划入农业人口4万人,城镇化率由100%下降为93.25%。

200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5.16万人,其中:

拓东、鼓楼、东华三个办事处常住人口近3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7.3%。

表一:

    2007年末盘龙区人口状况表

指 标

单 位

2006年

2007年

增幅(%)

总户数

万户

13.09

13.87

5.96

户籍人口

万人

41.08

41.99

2.23

非农业人口

36.9

38.0

2.98

少数民族人口

4.32

4.47

3.47

户籍总人口拓东办事处最多达79546人,每平方公里达42088人;

双龙乡人数最少为7487人,每平方公里仅84人。

表二:

 各街道、乡年末(户籍)分人口数  单位:

拓拓东

鼓鼓楼

东东华

联联盟

金金辰

青青云

龙龙泉

茨茨坝

双双龙

松松华

人口

779546

447701

663336

445205

339185

661033

330749

334763

77487

110918

密度

442088

226949

119917

110113

33880

11453

5597

8899

884

991

3.城乡构成

盘龙区目前的区域范围基本属于“半城半乡”状态,区域内的大部分面积为乡村,其中双龙、松华两个乡的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60.26%,城乡结合部区域面积与主城中心区面积大体相当。

仅从区域面积结构看,盘龙区总体上是乡大于城。

4.土地资源

盘龙区位于昆明市主城东北部,东南、西面和西南分别与主城区之一的官渡区、五华区和西山区相连,北与昆明北部五县区之一的嵩明县接壤。

全区主要由高原盆地、丘陵和中、低山地构成,东北高、西南低,依势由高到低向主城中心区延伸。

全区相对高差约为700米。

全区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中山山峰分布在北部,南部中部形成南北走向、窄长的中小型湖泊盆地和谷地,由北向南地势逐渐开阔平坦。

山地部分占总面积的80%左右,属“半山地”地形。

实际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5%左右。

5.气候条件

受低纬度、高海拔、少寒流和日照时间长的影响,形成了冬暖干旱少雨、夏秋多雨潮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气温变化不大的气候特征。

坝区年日照达2445.6小时,日照率全年平均达56%,冬季可高达63%。

全年平均气温14.5℃。

全区年日照长达250天,无霜期220天;

降雨量年平均达980毫米。

6.水资源

盘龙区地处金沙江流域普渡河水系盘龙江径流区,有松华坝水库(容量1.05亿立方米)、金殿水库(容量200万立方米)、白沙河水库等丰富的水体资源。

穿城而过的盘龙江是滇池的重要水源,整个盘龙区处于滇池流域保护的范围内。

全区河流有松华坝水源小河、甸尾河,此外,还有清水河、牧羊河及供排灌使用的东干渠、金汁河、银汁河、明通河等10余条河(渠)道。

全区共有小水库、小坝塘共53座,总库容达979.87万立方米。

7.森林资源

丰富的降水和充足的日照,为盘龙区带来了丰富的森林资源,盘龙区绿化覆盖率达55%,有昆明主城的“大氧吧”和“天然沐浴场”之称。

盘龙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松华、双龙两乡,大部份属于水源保护区范围,林业用地面积达134.2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2.%,其中有林地面积达123.9平方公里,疏林地0.44平方公里。

8.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

盘龙区是昆明城市建设的最早发源地,建于公元765年的拓东城,成为昆明正式建城的起点。

区内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资源有昆明植物园、世界园艺博览园;

具有重大历史文物价值的有金殿公园、真庆观、黑龙潭公园等。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盘龙江源头及沿江长廊、长虫山等自然风光构成了盘龙区的靓丽景色。

9.基础设施

(1)环形交通。

盘龙区建成区道路呈“环形”向周边辐射,基本形成市区30分钟交通辐射圈。

区内交通网线发达,主干道由三纵三横两环组成,南北纵向包括北京路、穿金路、龙泉路,东西横向包括拓东路、东风东路、人民东路及二、三环路等城市主干道,形成有昆曲高速公路、修建中的东绕城线和北绕城线高速公路及连接昆明空港经济区的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要道,是昆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

次干道和支次微循环道路包括白塔路、白龙路、白云路和17条经过改造的微循环道路,起到了加强区内交通环通性的作用。

(2)楼宇设施。

建成区内集中了昆明市众多的中高档酒店、商贸服务设施。

拥有北京路、白塔路、环城东路、东风东路、人民东路、拓东路以及白塔路片区和北市区等商贸业较为集聚的主要商业街区及金格百货等中高端品牌商场。

区内有震庄迎宾馆、昆明饭店、樱花假日酒店、茶花宾馆、绿洲大酒店等5家高档酒店;

通过北京路这一城市中心纵轴串连起来的有金融、保险、房地产、通讯、图书、中介服务等众多商务楼宇设施。

(二)经济发展概况

1.经济增长

2006年,盘龙区实现的GDP达到139.3亿元,2007年实现159.98亿元,增长12.2%。

各街道及乡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如表三所示。

表三:

   街道及乡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表   单位:

亿元

街道、乡

工业增加值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招商引资额

06年

07年

增幅%

合计

27.3

30.3

11.0

2.35

3.2

36.17

18.81

17.54

-6.8

拓东

2.0

1.7

-8.8

0.70

0.77

10.0

1.87

2.09

10.38

鼓楼

3.9

3.3

-4.7

0.31

0.39

25.81

3.96

2.19

-44

东华

1.2

1.0

-16

0.26

0.28

7.69

1.26

1.65

30.85

联盟

0.4

0.6

50.0

0.55

41.0

4.95

4.78

-3.3

金辰

0.1

-1.5倍

0.22

0.74

2.36倍

1.36

1.48

8.44

青云

12.3

13.9

13.0

0.24

0.29

20.83

1.69

2.17

28.5

龙泉

1.9

1.8

-5.2

0.15

0.05

-66

1.39

1.68

17.13

茨坝

5.1

7.8

52.9

0.04

25.0

1.51

1.64

8.96

双龙

0.09

1.25倍

0.01

3倍

0.32

0.38

16.1

松华

2.财政收入

2006年,盘龙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5.08亿元,2007年完成18.95亿元,增长25.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06年完成6.46亿元,2007年完成7.89亿元,增长22.19%。

3.招商引资

2007年,全区引进区外资金5.23亿元人民币,增长161.6%;

引进市外资金13.44亿元人民币,增长43.9%;

实际利用外资905.4万美元,增长45.6%。

4.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83.6亿元,比上年增长64.21%。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05亿元,增长100%;

第二产业投资8.84亿元,增长4.2倍;

第三产业投资71.7亿元,增长45.73%。

5.生活水平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1元,增长7.34%;

农民人均纯收入5249元,增长14.85%。

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化进程分析 

2006年,盘龙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0:

27.8:

71.2。

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6.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1.5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0:

29.3:

69.7;

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详见表四)。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非公经济对地方财政贡献率为74%。

表四:

 盘龙区产业发展水平 

属地

人均GDP(元)

一产业比重(%)

二产业比重(%)

三产业比重(%)

全区

21777

24663

27.8

29.3

71.2

69.7

从表四可以看出,盘龙区2006年人均GDP为21777元,2007年为24663元。

虽然三次产业结构比看似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大体相当,但从人均GDP来看刚过3300美元,这样的人均收入与当前的产业结构是不相称的。

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达到“三、二、一”的产业构成,人均GDP至少在2万美元左右;

盘龙区与其相比,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二)产业结构及布局特点分析 

1.农业

(1)农业发展现状

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1.45亿元,牧业总产值实现7700万元,两业之和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93.7%,而林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3%。

可以看出,盘龙区目前的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而且大部分分布于松华、双龙两乡的水源保护区之内。

全区乡村人口数为4.3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1.2万人,占乡村人口的27.9%。

农业主要发展指标详见表五。

表五:

    2007年盘龙区农业发展主要指标

办事处、乡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

耕地面积(公顷)

粮食产量(吨)

烤烟产量(吨)

蔬菜产量(吨)

水果产量(吨)

大牲畜存栏(头)

生猪存栏(头)

-

25

3

125

22

156

1551

512

137

5256

440

2359

3425

662

528

8231

83

411

4260

430

4975

418

1534

18873

367

1070

6399

648

4992

464

18799

755

4713

9299

23654

1636

9451

46909

2321

6881

39601

占全市比重(%)

1.61

0.83

2.5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只有1.61%。

在农业产值中,主要是蔬菜、花卉和烤烟种植,分别为5467万元、2769万元和1005万元,分别占区农业产值的37.8%、19.2%和6.9%。

牧业产值中,以生猪养殖业为主,养猪业产值占68.3%;

渔业养殖由于处于松华坝保护区从2006年禁止从事农家乐旅游以来,数量大幅度缩减,2007年产值比2006年下降60.5%。

(2)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布局的基本特征是:

区域大而占比小。

农业从城郊结合部的龙泉、茨坝办事处到北部的松华、双龙乡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形成广而分散的布局特点。

农业区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0%左右,但农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只有1.0%,远低于昆明市6.7%的水平。

2.工业

(1)工业发展现状

工业以中央省属企业为主,主要有交通运输设备、机床、内燃机、有色、化学纤维(烟草配套)、电子六个主导行业(详见表六)。

表六:

 盘龙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览表(2007年)  

所属行业

企业数

企业数占工业企业总数(%)

产值(万元)

产值占区规模工业总产值(%)

农副食品加工业

4

4.6

8895

1.01

食品制造业

2

2.3

2127

饮料制造业

5335

0.60

服装鞋帽制造业

6275

0.72

家俱制造业

1

1.1

2712

造纸及纸制品业

1439

0.16

印刷业

2624

0.30

石油加工及炼焦

139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12

13.8

36896

4.18

医药制造业

5

5.7

27593

3.13

化学纤维制造业

105985

12.02

橡胶制品业

10835

1.24

塑料制品业

9

10.3

23417

2.65

非金属矿物制品

35871

4.07

有色金属冶炼

3.4

98287

11.15

金属制品业

2744

通用设备制造业

125199

14.21

专用设备制造业

54904

6.2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

8.0

163144

18.5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22264

2.52

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7106

7.61

燃气生产和供应

14852

水的生产和供应

61690

6.99

合      计

87

100

881586

工业产业聚集程度较高。

全区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通用设备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塑料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及医药制造业六个行业拥有的规模企业数分别为12、12、9、7、5、5个,六个行业之和远超过半数。

化学纤维制造业虽然仅有1家,但身为中外合资企业,企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用工量最少,仅300多人,在全区所有工业企业中产出率最高。

服装制造业只有2家企业,其中从盘龙区本土上发展起来的奥斯迪服装制造有限公司近年来发展很快,规模不断扩大。

(2)工业布局特点

工业布局特点是集中于区域的中部地带,呈点状分布。

从整个盘龙区域看,工业分布从西北部的茨坝穿过龙泉到西南部的金辰再到东南部的青云,整个工业布局呈“之”字形状,主要工业片区如表七所示。

表七:

     盘龙区主要工业片区

工业片区

主要行业

主要企业

茨坝片区

机电、化工

人造板机厂、重机厂、昆机、云南塑料厂、白水泥厂、标准件厂

龙泉片区

机械

铣床厂

金辰片区

医药

生物制药厂

青云片区

机械、化学纤维、服装

云内动力、醋酸纤维厂、奥斯迪

3.商贸服务业

(1)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

2007年,盘龙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用于第三产业的为71.7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85.76%,在主城四区中排名第一;

其中房地产业投资65.5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额的9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7%。

(2)商贸服务业布局特点 

商贸服务业的布局特点是密度大、集中度高,以楼宇和商厦表现出来的都市经济特征较为明显。

从建成区46平方公里范围看,以北京路、白塔路为纵轴、以东风东路、拓东路为横轴的“井”字地带上,集中分布着金格系高档精品消费中心、金融中心、区域总部经济中心、高档酒店服务中心,形成城市中央商务区核心区之一。

新兴的北市区成为继主城核心区之后的又一商务副中心。

北市区范围为北至茨坝,南接火车北站,东到白龙路、世博园,西至长虫山,90%的区域均属于盘龙区。

沿北京路一线已经形成三个集中的商业区。

一是以奥斯迪广场到家乐福白云店的带状区域。

这里云集了颐高数码城、俊发中心、家乐福和时光俊园金格店等业态;

二是以北辰财富中心为节点的点状发散性商业区域。

周围有凤凰城、怡泰A区、北辰小区、城建公寓等楼宇,成熟的商业配套有北辰财富中心,目前已有新华图书城等多个品牌商业进入。

这里是目前北市区商业氛围较成熟和较为浓厚的商业中心;

三是以江东好世界和国际友联大厦为节点的区域,开发的楼宇有江东好世界、江东四季公寓、金安小区等,成熟的商业配套有沃尔玛以及位于核心路段的江东好世界商贸中心。

(三)“十一五”中期产业发展状况评估

1.“十一五”中期实现程度评估

(1)GDP

2007年,盘龙区实现的GDP总量达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增速虽然超过了原定的11%的目标,但与调整后的目标13%相比,尚差0.8个百分点。

(2)农业

绿色生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达到40%,种植、养殖基本是粗放型,化肥、农药及畜禽粪便排放还很难达到要求,要达到70%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

(3)工业

2006年,盘龙区工业增加值实现27.3亿元,2007年实现30.3亿元,增长11.0%。

其中,青云办事处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达到13.9亿元,占全区的45.9%,排名第一;

茨坝办事处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占全区的25.7%,位居第二。

2010年盘龙区“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工业增加值40亿元可以达到。

但即使可以达到规划目标,也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6%,实在不值一提。

工业对全区GDP的贡献也仅为30%左右,与全区城镇化率93.25%相比,工业化显然严重滞后于城市化。

(4)商贸服务业

商贸业。

2007年昆明市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56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全市GDP的47.3%;

盘龙区社会商品零售额产业完成1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7%,占全区GDP的70.36%,增幅高于全市1.87个百分点,完成情况好于全市水平。

旅游业。

2007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55.34万人次,增长12.3%,旅游总收入达37亿元,增长8%。

旅游业完成情况要达到目标差距较大。

文化产业。

区域内已形成一批以《云南映象》为龙头的文化产业、云南典藏拍卖、云南吉鑫、云南新华书店等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云南省优秀文化企业”,《云南映象》文化城初具规模;

拥有区域性群众文艺品牌—盘龙江文化艺术节、少儿活动基地—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特色文化社区—桃源、白塔社区;

初步建立了以松华乡李四冲苗族村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基地,发展了民族刺绣、木雕工艺、微雕微书、滇式风筝、剪纸等具有丰富民族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培养了多位知名民间艺人,特色突出,前景较好。

截止2007年底,盘龙区共有文化产业单位(项目)3738个,从业人员达26181人;

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2.5亿元,占全区GDP的7.8%,增幅高于GDP增幅5.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盘龙区“十一五”中期在产业发展和布局方面有一些亮点,但总体而言,产业指标完成情况基本在低位徘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和布局从近两年来的情况看效果不够明显。

2005年,盘龙区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

25.6:

73.1。

规划实施两年来,三次产业的比例为:

2006年1:

71.2,2007年1:

69.7。

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两年的平均增速为-8%,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速为20.75%,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速为9.95%,作为盘龙区经济支柱的三产业发展速度没有达到规划指标。

二产业增速加快虽然是近两年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但主要是以为数不多的几家省、市重点企业作为硬支撑,区属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不十分理想。

因此,“十一五”时期的后三年,盘龙区在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必须迈出一大步,这是值得区级各部门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从“十一五”中期产业运行表现出来的情况看,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及目标与现实有一定差距,表明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缺乏前瞻性、全局性、经济性,对面临的问题亦估计不足,导致实施过程中难以决策。

2.产业发展对环境影响评估

(1)农业污染危害程度较大

农业有很大一部分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2007年区统计数据中无公害蔬菜和无公害水果生产未统计,但畜禽养殖呈上升态势,表明农业种植和养殖对水源污染危害较严重。

(2)工业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近两年来,盘龙区工业企业投入主要集中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