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095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排在最中间的是几?

从小往大看,第2个是几?

19排在第几个?

从大往小看,第1个是哪个数?

第5个呢?

3.做期末复习第5题。

学生填写得数,选择前4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四、综合练习

1.先找规律,再填空。

(1)2、4、6、8、    、    、    、    、    、    。

 

(2)    、5、    、15、    。

(3)19、17、15、    、11、    、    。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14<

  15-

3.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讨论:

第6题里一共有几个物体?

有几种形状?

每种形状有几个?

五、复习小结

今天复习了20以内数的哪些内容?

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数数、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不足之处] 对于数的组成,有的学生还是不熟练,稍难点的题目,学生不会动脑思考,如1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学生能够说出来,如果改成了18里面有几个一和几个十,学生会说1个一和8个十。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多说,借助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与同伴互相说一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

第2课时 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第103~104页期末复习第7~11题。

1.进一步熟悉10以内的加减口算内容,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能根据条件和问题,正确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整理、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口算能力;

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10以内的加减口算。

PPT课件、数字卡片、口算卡片。

一、引入课题

谈话: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这节课我们要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对10以内的加、减法,你都了解哪些内容?

二、复习加减计算

1.加、减法含义。

出示数字卡片4、4、8。

你能写出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吗?

(板书算式)

这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减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

加法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减法表示从一个数里面去掉几。

2.加、减法计算。

(1)提问:

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计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有序地记住这些算式?

互相说说办法。

出示加法表,让学生看一看,再尽量不看表有序地说算式。

(2)出示减法表。

引导:

说说看,可以怎样按顺序记住这些减法算式?

让学生按2-1,3-1、3-2,4-1、4-2这样的顺序,尽量不看减法表说出这些算式。

3.做期末复习第7题。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取出2、3。

根据2和3,还可以再选出哪张数字卡片,说出4道加、减法算式?

(可以选5或1)

(2)提问:

你还能再用哪3张数字卡片,说出4道算式?

组织学生交流,说说选了哪几张卡片,列出的是什么算式。

4.口算。

出示加法口算卡片,学生说出得数和有联系的几道算式。

5.做期末复习第8题。

要求:

老师说“开始”,大家一起算,用2分钟时间,老师说“停”,就停,看看你能算对几道。

学生练习,交流得数,了解学生口算正确情况。

6.做期末复习第10题。

让学生填写( )里的数。

交流结果,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加减应用

1.做期末复习第9题。

让学生明白题目意思:

知道毽子、足球、跳绳原来各有多少,分别借走多少,要算出还剩多少。

能完成吗?

学生填表,交流结果。

2.做期末复习第11题。

先看图填一填( )里的条件,要求用三句话说说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你是怎样列式的?

为什么?

式子里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要把两个数合起来,就用加法算;

如果要从一共的数量里去掉几个,就用减法算。

四、复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哪些内容更清楚了?

有什么体会?

五、布置作业

[成功之处] 通过知识回顾、整理,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认识,学生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进一步养成了良好的口算习惯,培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带有汉字的题目,阅读起来有障碍,有几个学生不能单独理解题意。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到题目中的关键字,指导他们认识、注意。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探求计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3课时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材第104~105页期末复习第12,13,14,15,17题。

1.通过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以一定的运算速度完成进位加法的运算。

2.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和运用知识的技巧。

3.结合本班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培养学生的数感,巩固和复习20以内加减法内容。

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

口算速度的提高。

PPT课件、数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复习梳理知识。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我们来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板书:

5+8=

这道题我们可以怎样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复习计算进位加法的方法

1.学生自己整理计算进位加法的方法。

2.做期末复习的第12题。

这道题着重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让学生在练习中整理、复习,这时可分组活动,让学生合作练习,使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三、计算练习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2=       5+9=       9+4=

6+5=       6+8=       8+3=

7+6=5+7=9+6=

8+9=7+4=7+7=

这里对计算也提出了速度要求,要用2分半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些题,但仍要把计算正确放在首位。

四、综合实践运用

1.做期末复习的第13题。

可以分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做得又对又快。

2.练习。

(不计算,比一比,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这道题通过比较确定得数的大小,可以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体会每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和估算的方法。

练习时要强调“不计算”,只是通过已知数的比较得出结论。

教师板书。

3+9( )      7+8( )      7+5( )

3+10( )7+10( )5+8( )

3.做期末复习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互相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五、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期末复习的第17题。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尽量发表意见,说得在理就要鼓励。

六、全课总结

说说你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104~105页第15题。

2.相关习题。

[成功之处] 通过本次的复习,发现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得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很熟悉计算的方法。

学生的计算技能得到巩固,增强了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 形如:

9+( )=13的题目,有的学生想起来很慢,有的同学不会思考,只是靠数手指来完成填空。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可以引导从凑十法来考虑问题,此类型以后要加强练习。

注意在让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体现教师的引导。

第4课时 综合练习

教材第105~106页期末复习第18~20题及思考题。

1.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的组成、加与减等知识进行综合实际运用。

2.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PPT课件。

一、复习梳理知识

1.讲故事:

从前有一只聪明的猴子,要上山去学艺,走了一天又一天,终于见到了师傅,可师傅想考考它:

你要来我这里学艺,可以,你只要把这些长方形的树皮卷成圆筒,罩在树苗上保护好树苗。

猴子想了想,该怎么卷呢?

你能帮一帮小猴子吗?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思考问题(做期末复习的第18题)。

用一张纸你能卷出一个圆柱形纸筒吗?

可以怎样卷?

(这纸可以横着卷,也可以竖着卷,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对,很正确。

谢谢你们帮助了小猴子!

下面我们来看看教材上的练习。

二、进行练习

1.期末复习第19题。

(1)课件先出示第19题第一幅图。

(2)提问引导:

第一个小朋友说“我后面有8人”,数一数,这个小朋友后面只有5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有几个人被树挡住了)

(3)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样算呢?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后汇报交流。

8+1=9(人)

(4)课件出示第19题第二幅图。

思考:

“我前面有几人?

”应该怎样算?

小朋友一共有8人,所以用8-1=7(人)。

2.期末复习第20题。

出示期末复习第20题情境图,一共有15个小朋友,每个人发一个面包,需要多少个面包?

(15个)

买哪两盒比较合适?

先讨论,再交流,要突出“每人发一个面包”。

所以买第一、三盒最好,买第二、三盒也是可以的。

重点交流并理解“每人发一个面包”的意思。

数出每盒的面包数,看哪两盒合起来是15就选哪两盒比较合适。

3.思考题。

借助PPT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三、总结评价

学生讨论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对以后学习有什么作用,学习这节课后有什么感受。

四、布置作业

[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设计联系生活实际,对本学期所学的数的组成、加与减等知识进行复习,学生的思维是活泼的,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教学气氛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第19题,有学生不理解题意,对图中小朋友的话的理解有难度。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来理解题意。

对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点拨。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

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

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

单数:

1、3、5、7、9 

双数:

2、4、6、8、10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

A:

11里有

(1)个十和

(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

(1)个十和

(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

(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

(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

(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

(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

(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

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

(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

(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

(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

(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14,读作:

十四,写作:

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

(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

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

把左边三个圈起来;

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

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

,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三、比一比

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

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

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

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

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四、加减法

(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

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

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

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

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

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

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

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2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3

0+4

1+4

2+4

3+4

4+4

5+4

6+4

+4

0+5

1+5

2+5

3+5

4+5

5+5

+5

0+6

1+6

2+6

3+6

4+6

+6

0+7

1+7

2+7

3+7

+7

0+8

1+8

2+8

+8

0+9

1+9

+9

0+10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

-2

3-3

4-3

5-3

6-3

7-3

8-3

9-3

10-3

-3

4-4

5-4

6-4

7-4

8-4

9-4

10-4

-4

5-5

6-5

7-5

8-5

9-5

10-5

-5

6-6

7-6

8-6

9-6

10-6

-6

7-7

8-7

9-7

10-7

-7

8-8

9-8

10-8

-8

9-9

10-9

-9

10-10

-10

五、加减法

(二)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

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这时?

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六、分类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

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

按形状分:

1、△按颜色分:

1、有颜色

2、☆2、没有颜色

3、●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

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

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序号填在一起。

七、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

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

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

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

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

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

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

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

没有角

4、三角形:

三条边

(注:

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八、认识钟表

1、认识钟表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4: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

半时:

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

1:

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

2: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

3: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

4: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

5: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

6:

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