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895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可怜"

等进行小结

  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

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

  第三关:

悟情感,读其意"

  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

  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

  2.生挑战:

表演吟诵

  3.全班背诵

  4.师结合板书小结

  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

  第四关:

写美景,创其意"

  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

(1)见课件

(2)见诗签

  2.教师总结.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默写全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月

→美

——→露

《题西林壁》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体会两首诗表达的异同.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告诉我们的道理,以及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板书-----庐山

庐山,我们并不陌生,根据我们以前看到的或学过的有关庐山的文章,说说庐山给你们留下的怎样的印象?

谁来说说?

2.学生汇报.

3.师:

是的,庐山不仅水美.雾美.山也美.自古享有(板书)“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

九百多年前,48岁的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当时已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首------(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4.解释诗题

齐读两遍。

齐读两遍,生齐读.

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

你对题目中的哪些不理解?

(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师:

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苏轼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大家先猜猜.

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然后互相检查读音情况.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2)指名读,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这是苏轼游览庐山之后,做了五首诗中的最后一首.作者到底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古诗.

2.展开小组,小组中合作学习古诗。

(1)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师:

我们前面也学习了古诗,是如何学习古诗的呢?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2)学生汇报。

出示学习方法:

(小黑板出示)

a.先自由朗读古诗。

b.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先理解单个字的意思.然后在连接起来,说出整句的意思.

c.相互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质疑,解疑。

(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组中点拨。

3.检查小组中学生学习效果.

(1)师:

刚才,大家学的非常认真,现在,老师想听听各个小组的汇报。

学了古诗,你们知道了一些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

说说诗句的意思。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机点拨:

岭峰

画一画

(4)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眺望,在近处观察,在高处俯视,在低处仰望,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理解"

缘"

并指导写法.

缘:

右上部分是两笔:

撇折横折

此两句的意思是:

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就在这山中.

三.体会意境,悟诗哲理。

了解了古诗的意思,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诗句,读读意思,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1)师:

读到这,说到这,想到这,作者就在这座山中,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难道,你们没有什么质疑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

为什么作者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正因为作者在庐山的某个地方,也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小部分,不能全面地看清庐山的整体样子。

因而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

(3)学生接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是的,同样的是庐山,只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所呈现的庐山的样子就不同。

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同一件事物,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会有不同的样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5)学生沉思:

(联系生活实际).

A.观看车子,就很好的给我们阐述了这一道理。

b.下棋时,不是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也就是这一道理。

C.老师想请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

还是只看他优点呢?

(6)小结哲理:

学到这,不难看出,作者借观庐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生汇报:

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地.客观地.多角度观察。

齐读哲理:

四.感情朗读,背诵.

1.以饱满的热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

2.想试着背背吗?

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备的既快又有感情.

3.我们全班来一遍吧!

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本,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雪梅》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2. 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3. 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赏雪梅

1. 谈话引入

同学们,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

(放图片)

美吗?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生回答。

说得对!

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

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

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

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2. 板书课题。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读古诗、诵雪梅

1. 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

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 认读标拼音的字。

3. 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 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5. 去掉拼音指名读。

6. 当小老师领读。

7. 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 自己读,读出节奏。

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 男女生接读。

10. 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11. 齐读。

12. 背读。

13. 领背。

14. 同桌互背。

15. 齐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 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 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 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 一起说诗意。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 悟道理。

指名说。

1.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

雪白梅香(板书)。

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板书)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6. 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梅坡,是宋朝人。

他非常喜爱梅花,“梅坡”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因为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

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成为不朽诗篇,来看他的第二首《雪梅》诗。

2.师读诗,简介诗意。

3.生齐读。

4.谈雪梅的关系。

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

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

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

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5.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

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

6.总结。

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

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

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雪  梅                

雪白梅香                

各有所长

10.爬山虎的脚

学情分析

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他们开始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

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重点难点】

重点:

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难点:

1、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而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

(板书课题)

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吗?

那按照他这个意思,这题目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

老师把脚这个字写这么大,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有新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理清脉络

(一)交流对爬山虎脚的初步了解

1.学生交流:

课前,通过预习,你们对爬山虎的脚有了哪些了解?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介绍)

2.教师参与:

课前,老师也了解了爬山虎的脚,我还从这本书(出示《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它的另一种根,因为它生长在空气中,所以叫气生根。

你看,老师这是怎么了解的?

观察、读课外书、查找资料都是预习的一些好的方法啊。

我们运用这些方法都对爬山虎的脚有了一些了解。

那么,叶圣陶爷爷他是怎样写爬山虎的脚的呢?

请同学们看第6课。

(二)初读感知,读准词语

1.检查字词。

出示课后生字,指名读。

2.出示:

嫩茎一顺儿漾起波纹

触着墙痕迹蛟龙

强调多音字及儿化音的读法。

3.快速读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呢?

(1)谁知道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

(3.4.5)

(2)课文除了讲爬山虎的脚,还讲了什么?

(叶子)

三、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

1.自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注意:

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知道这一段重点讲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把这句话画下来。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1)你能从这句话里读出这一段重点讲的什么吗?

(长大了的叶子)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人注意)

3.再读读这段话,看哪几句话具体讲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3.4.5句)

4.那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些引人注意的地方表现出来呢?

(学生练读)

(1)指名读。

(学生评议)

(2)欣赏爬山虎叶子画面,听老师读。

(3)指名读。

老师给你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

让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其他同学一起来美美的感受一下那些引人注意的长大了叶子。

(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声音和感情都非常丰富,这可以用一个四字的词来形容。

哪个词?

声情并茂。

读书就应该这样去读。

过渡: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

那么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呢?

四、读文画图,自主学习“爬山虎的脚”

(一)读文画句

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脚的有关句子。

学生读句子后,课件出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二)读文画“脚”

1.教师板画,提出要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两三片嫩叶。

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写“脚”的句子,注意

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一

部分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2.学生读书思考。

3.指名到黑板上画“脚”。

①选颜色:

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择一种颜色来画。

方案一:

学生选择的是红色

说明这位学生认真读书了,而且读懂了书上写颜色的句子。

教师可请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红色。

(说课文依据)

方案二:

学生选的不是红色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学生出现的这一偏差点作为有利的训练点在学生评议时进行强化训练,从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阅读习惯。

②画“脚”。

学生在老师画的茎、叶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③全班评议。

学生再读书,以课文为依据,对照同学画的“脚”进行评议,纠正错误。

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形状: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

学生画得不对

请学生评议,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黑板上改正画错的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脚的位置画错了

脚的“位置”是理解的难点,学生如果发现把脚的“位置”画错了,但又不知道画哪儿更准确,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一读写“脚的位置的句子”,对照图文评议、理解、感悟。

小结:

是啊!

只有认真读书,才能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4.组合朗读。

咱们这样来读:

第一组读黄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

第二组读蓝色部分,这一部分是——

第三组读红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

最后一句大家一齐读。

你们看,叶圣陶爷爷写得多清楚啊!

这一段,通过同学们认真读书,自己就读懂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那第四自然段呢?

也请同学们这样认真去读,看看这一段,你们能知道什么?

六、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读第四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什么?

(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读有关句子。

课件出示: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3.爬山虎究竟是怎样爬的呢?

老师通过读“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这一部分,抓住了关于爬山虎爬的一个重点词“触”。

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再读读后面的句子,想一想,还应画出哪些重点词,就能看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

(触)()()()()()

4.学生评议。

说得不对

请学生再读文并调整词序。

变弯

触巴拉贴

学生漏掉“变”和“弯”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去掉“变”、“弯”行不行,为什么?

这些动作前后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是有序的。

5.体会朗读。

只要读好这些词,就能突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

教师指导重点词的读法。

(二)看画面配解说

那爬山虎是不是这样爬的呢?

(1)放动画。

你们注意了吗?

这个画面和电视上的画面比起来,是不是少点什么?

(2)给画面配解说词。

不过,解说要讲究方法的,就是屏幕上演什么,我们就说什么。

解说一定要与画面同步进行。

(试说后指名说)

(三)质疑问难

学到这儿,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

①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

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②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四)解决问题

1.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

可以用“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

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脚一脚”就是“一步一步”的意思。

此时教师不动声色,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理解“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

“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

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

教师请学生动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是怎样爬的。

2.教师板画描述启发:

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

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3.在这儿,叶圣陶老爷爷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你能体会出什么?

(叶圣陶老爷爷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用词非常恰当。

体会叶圣陶老爷爷作了连续观察,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七、交流爬山虎脚的变化

(一)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

(板书:

萎了牢固)

(二)教师小结:

第五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变化。

八、回归整体,领悟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又讲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就“萎了”和触着墙的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学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课题,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现在你有没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这脚在爬山虎身上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脚爬山虎就没法往上爬了!

九、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十、作业

背诵三四自然段,仿写一种植物。

 

附:

板书

叶子美:

嫩红嫩绿绿得新鲜匀称整齐

爬山虎的脚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

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

萎了牢固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11.《蟋蟀的住宅》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七课《蟋蟀的住宅》。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等词语,摘抄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通过重点词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正确读写生字词;

了解蟋蟀住宅选址方面的特点。

第二课时:

了解蟋蟀的住宅外部、内部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

深入品读课文(理解“伟大的工程”、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

了解本文作者法布尔以及《昆虫记》,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同学们,听,这是谁在唱歌?

(播放音频)

预设:

蟋蟀。

是蟋蟀在唱歌呢。

(出示图片)这个小家伙不仅是歌唱家,还是出色的建筑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7蟋蟀的住宅)一起读课题!

(齐读)

什么是住宅?

住房,(多指规模较大的)。

一般来说,人住的房子我们才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一般叫巢、穴、窝,那为什么题目要叫“蟋蟀的住宅”而不叫“蟋蟀的窝”呢?

把蟋蟀当作人来写了,用了拟人的手法。

对,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可以看出,作者是喜欢蟋蟀还是讨厌蟋蟀?

喜欢蟋蟀。

那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呢?

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

有什么特点?

蟋蟀的住宅在哪儿?

蟋蟀是怎么建造住宅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

同学们都很会提问,看来你们都很想了解蟋蟀的住宅,我们先把书翻到第7课,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生齐读)

它的住宅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

想知道吗?

下面就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

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

(生自由朗读)

ppt:

(1)把握生字词,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想:

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检查生字词

先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慎重、选择

住址、洞穴、挖掘、柔弱、搜索

堤岸、倾斜、隧道、骤雨、平坦

粗糙、扒土、钳子、宽敞、抛出

1)4组词语分别指名读。

提醒:

洞穴的穴是第二声;

倾斜的倾是第一声;

扒土的扒是个多音字,这里读bā,还可组词扒开、扒皮,另一读音为pá

,可组词扒窃、扒手(板书:

扒的注音和组词);

宽敞的敞这里读轻声,单个字念第三声。

2)指导写字。

蔽:

注意和“敞”的左半边区别开来。

抛:

“力”写在“九”字弯钩的里面。

蔽敞抛)

3)同桌两人互相读一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预设1:

住宅的选址、住宅外部的样子、内部的样子(综合这三方面即蟋蟀住宅的特点)

蟋蟀住宅的选址、样子,这些都与住宅本身的特点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