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7464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Word下载.docx

截至目前,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总投资3亿多元,建成新民居1906套,配套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2011年计划新建3000套,目前已开工建设1860套。

一批具有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拔地而起,5000多农民先行享受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新变化。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流转总面积达1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

2010年,舞钢市被确定为全国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先进监测县市。

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

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舞钢市以群众自愿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

利用新闻媒体开辟“两集中”工作专题栏目,广泛宣传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的政策和长远规划。

先后开展了多次全市范围的宣传调研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6万多份,召开座谈会120多次,充分听取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和要求。

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惠民工程,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充满期望。

二是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

在规划布局、户型设计、建设方式、监督管理等方面尊重农民意愿,结合农村“4+2”工作法,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三是一手抓建新,一手抓拆旧。

在中心镇、中心社区规划完成后,群众自愿报名,乡镇政府与村民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村民入住新建住房前,必须把原宅基地交还村集体,并限期拆除旧房后兑现市乡奖补资金。

二、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努力打造精品社区

高标准编制社区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一是聘请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天津大学规划设计院、重庆大学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综合考虑不同乡镇区域特点、人口分布、文化特色、历史底蕴、资源优势等条件,坚持高标准编制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既注重道路、给排水、供电、能源、排污、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又注重科教文卫体等社会公益事业的配套完善。

为保证规划高质量完成,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主持召开中心镇、中心社区规划专题会议,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陆志诚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院常务副院长夏南凯等知名专家参与我市中心镇、中心社区规划指导和评审。

目前,我市4个中心镇17个中心社区的建设规划已经全部完成编制工作,实现了高位谋划,形成了一批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规划作品。

如:

独具江南特色的张庄中心社区,三易其稿,最终确定为徽派建筑风格,按照规划建成后的张庄中心社区充分体现了山、水、林、社区和谐统一的“北国小江南”特色;

已安置330户移民的瑞祥中心社区在搞好社区学校、幼儿园、超市、集中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根据群众意愿规划建设了“小丹江”人工湖游园。

目前,该社区白墙青瓦,绿树四合,小桥流水,街净路宽,如诗如画,深受入住居民好评。

二是指导各中心镇、中心社区依托自身优势,结合土地流转,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将增收计划分解到每个农户,细化到各个阶段,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支撑,确保入住农户“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高质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在居民住房户型设计方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分别设计大、中、小户型,两层与多层楼房,满足不同层次农户需求。

同时,注重房屋形体美观性、实用性和周边环境的相融性。

按照社区建设规划,通盘考虑生产、生活需要,将道路、能源、供水、通信、排污等基础设施与科、教、文、卫、体等社会公益事业同规划、同建设,一步到位,真正让聚居农民走上平坦路、喝上安全水、住上舒适房、享受到优美宜居的社区环境,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文化待遇,倾力打造老有所养、居有所乐的新型农村社区,着力提高聚居农民的幸福指数。

在建设的同时,高标准要求建设质量。

对中标建筑单位、监理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实行职能部门抽检、乡镇社区监管、社区干群参与监督的办法,从材料使用、施工等环节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社区各项建设项目质量。

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

一是抓好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积极探索农民聚居后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采取“选、派、聘”等形式,选优、配强社区领导班子。

目前,已有6个社区成立了党总支和社区管委会,并开展了岗前培训和任中培训,为社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强教育引导,培育新型农民。

及时为聚集农民提供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适应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增强聚集居民对中心镇、中心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是完善中心镇、中心社区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社区基层组织议事制度、社会事业管理制度、社区居民公约、社区卫生保洁制度等规章制度,逐步使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轨道。

四是创新社区经费保障体制。

为保障社区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转,我市采取市财政拿一点、乡镇财政补一点、村经费整合一点、集体收益筹措一点的办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社区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整合涉农项目,破解“两集中”建设资金难题

一是加大财政奖补力度。

2010年以来,舞钢市财政已投入8000万元资金用于“两集中”工作,对中心镇、中心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财政按1∶1奖补。

各乡镇积极筹措资金1亿多元,用于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

二是实行项目倾斜。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要求,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等可控资源8000多万元,统筹安排、捆绑使用,集中投向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提高资金的聚合效应和使用效益。

三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等多种形式,筹资6000多万元参与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

引导市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对中心镇、中心社区的信贷投放,用于缓解建设资金压力。

今年,市农行计划拿出2亿元贷款,专项扶持“两集中”建设。

四是搞好商业运作。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商业运作意见,要求商业运作盈利部分全部用于中心镇、中心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鼓励中心镇、中心社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以地生财、以资源生财,快速推进社区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允许中心镇、中心社区借助企业扩张、新项目上马、旅游开发等机遇,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破解资金难题。

五是筹建农业投资融资平台,为“两集中”工作提供充足建设资金保障。

四、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契机,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难题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们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鼓励农户搬新拆旧,自愿退还原宅基地并在限期内拆除旧房,确保及时复耕归还挂钩指标,有效拓展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一是实施土地挂钩,解决社区建设用地。

2009年至2010年共上报审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项目16个,其中8个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解决张庄、上曹等8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1189亩。

随着新型农村社区集聚能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将分散的村庄集中整合,将节约更多的土地。

以上曹中心社区为例,利用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将规划区内的6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的农民全部搬迁到铁山乡上曹社区,项目全部实施后,可腾出建设用地2700亩。

2009年,该社区利用已整理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269.1亩建新区,规划安置623户、2242人,户均用地面积287平方米,人均用地80平方米。

群众入住后,对年轻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优先安排进区进厂务工,年长者全部纳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范围,并实行土地补偿金入股,每年按国家规定的粮食收购保护价分红,使群众得到远远高于原来种地的收入。

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稳定的工作收入保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目前,上曹中心社区一期268套集中安置两层楼房已经竣工,群众即将入住;

二期500户四层叠加楼房和多层楼房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年底前可建成入住。

二是集约利用,节约土地。

长期以来,受耕作模式和生产半径的影响,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布局散、结构不合理,给农村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土地资源利用造成了很大浪费。

通过土地整治,对分散的、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有效整合,可形成建设用地的集聚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如张庄社区,土地整治项目区原村庄占地399.3亩,人均用地263平方米。

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建新区占地130.5亩,人均用地由原来的263平方米下降到88平方米。

按照一城四镇十七个中心社区的布局规划,我市农村居民点占地将由原来的7.11万亩降低到3.53万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减少占地3.58万亩。

五、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帮建合力,促进社区建设快速推进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农户积极入住中心镇、中心社区。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舞钢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优惠扶持办法》(舞发〔2010〕6号),在建设资金、社区用地、户籍制度改革、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入住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以集聚居为基数,市财政给予社区每户7000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奖补。

对于购买中心镇、中心社区新民居者,除市财政给予每户2万元的购房补贴外,乡财政也给予一定比例的奖补。

同时,对因建房、购房资金紧张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可申请金额不超过3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期新农村建设住房贷款,政府给予贴息。

二是实行帮建,形成工作合力。

为促进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快速推进,舞钢市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市直单位帮建中心镇、中心社区的“两集中”帮建工作措施,抽调市直百名干部组成14个帮建团体,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和帮建队员的人脉资源优势,形成工作合力,从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倾力帮建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工作。

全市上下形成了市、乡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专职抓、相关部门联动帮扶的工作局面。

六、强化保障措施,打造产业支撑,为农民聚居打牢基础

(一)强化经济保障。

一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生产经营收入。

鼓励和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扩大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培育壮大现代非农产业。

积极引导二、三产业向中心镇、中心社区产业园区集中,引导分散的企业向园区集中,培育壮大现代非农产业,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

尚店中心镇产业园区已有3家投资1亿元以上的企业入驻,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间接产生的社会效益已经凸显。

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为使农民集聚后有稳定的收入保障,实现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我们依托“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强力推进农民“知识化进程”,加大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提高聚居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目前,全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民达到农村劳动力的一半以上。

张庄中心社区依托景区优势,从事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产业的农户达30余家;

瑞祥社区已全部实现土地流转,居民培训后实现就近转岗就业。

(2)健全社会保障。

一是探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向非农转变,逐步实行城乡一元化管理体制。

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在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人口同等待遇。

二是实行农村养老保险。

对向城镇、社区聚居的农民有序办理农村养老保险,目前,全市参保农民达到6000余人,覆盖人口1.2万人,已有1580名到龄人员领到了养老保险金。

三是落实全覆盖无缝隙全民医保政策,提高大病风险救助标准,实行新农合医疗异地直接报销政策,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七、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市五大产业集群的兴起,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厂务工、进城发展,成为产业工人和商贸、运输等业主,无暇顾及自家土地,致使土地产出效益低下。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来,舞钢市按照“抓典型、搞示范、育亮点”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项目倾斜和技术支持,发展壮大了一批特色、高效农业项目,培育出有强大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土地流转精品项目、亮点项目,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截止目前,全市已流转农村土地11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4%,参与流转农户24800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4%。

一是加大财政奖补。

全年种植蔬菜(含水生蔬菜)、烟草、牧草、红薯(深加工)、果树、花卉、中药材等作物,市财政给予奖补农机具或在项目区内实施修渠、打井、平整土地、修路等项目。

达到流转规模和种植标准的项目,按每亩5年不低于1000元的总投入进行奖补(山区、丘陵地区起点每400亩方5年累计奖补总投入不低于40万元,平原地区起点每700亩方5年累计奖补总投入不低于70万元)。

二是健全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集信息发布、合同鉴证、纠纷仲裁“三位一体”的市、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三是实行乡镇领导包土地流转项目的经营环境服务机制和技术服务机制,下大功夫净化投资环境,全方位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业主与农户双赢。

四是作好种植业区域规划。

根据舞钢市耕地土壤类型、地理位置、水利条件、种植习惯等,绘制出简洁易认的适宜种植作物区域图谱。

土地流转大户可“按图索骥”,选择发展方向。

五是发挥土地流转协会的作用。

引导土地流转项目业主成立舞钢市农村土地流转协会,充分发挥其上连政府、中连市场、下连农户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了业主间的经验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降低业主的生产成本,提高了项目经济效益。

良好的效益和经营环境,吸引了一批省内外流转大户参与我市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

土地流转成为促进农民转岗就业、服务城市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农民向城镇集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舞钢市“两集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与上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还有很大距离。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采取政府奖补、项目带动、市场运作、金融支持等措施,2011年中心镇、中心社区新增聚集农户3000户,努力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新发展、新跨越。

争取用5到7年时间年把4个中心镇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镇,把17个中心社区建设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经济稳步发展、居民生活富足方便的新型农村社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实现打造“中原明珠”的奋斗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