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264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Word文档格式.docx

D.“二战”时期

第4题: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和

A.永恒主义课程论

B.改造主义课程论

C.要素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

本题旨在考查课程理论与主要流派。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存在主义课程论。

第5题:

为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程中必须()

A.废止读经课

B.废止修身课

C.开设公民课

D.开设法制课

A

第6题:

主张课程应该围绕着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的课程流派是()。

A.永恒主义流派

B.要素主义流派

C.改造主义流派

D.经验主义流派

C

第7题: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第8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

A.知识的灌输者

B.父母的代言人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学生生活的照看人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进入教室的,这都要求教师改变角色,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9题: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

庶-富-教"

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第10题: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动觉控制开始起主导作用。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定向操作

第11题:

幼儿园的创始人和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幼儿教育之父是()。

A.赫尔巴特

B.第斯多惠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培尔

第12题:

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成果采取的复述策略是()

A.分散复习

B.及时复习

C.部分与整体相结合

D.尝试背诵

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遗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遗忘的速率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是避免遗忘的一种有效手段。

第13题:

某一学生在考试中没有考好,“我一直没有在意这次考试,我只是昨天才随便复习了一下课文,我连单词都还没来得及背。

”这属于学生的

A.掌握导向

B.避免失败导向

C.追求成功导向

D.自甘失败导向

本题旨在考查自我价值导向。

避免失败导向是指个体为了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选择很容易成功的任务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几乎所有人都做不到)。

这样,在无法完成任务时,失败并不能表示自己的无能,而是归因于没有足够重视、延迟、耽搁或者过度焦虑等。

第14题:

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______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

A.生物性和社会性

B.生物性和阶级性

C.历史性和阶级性

D.受教性和可教性

第15题:

格式塔派提出的学习的公式是()

A.S-R

B.S-0-R

C.S-O-O-R

D.S-S’

第16题: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第17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第18题:

“人心不同,各如其画”,这反映了人格的()

A.稳定性

B.独特性

C.统合性

D.复杂性

第19题:

根据奥苏伯尔学业成就动机的分类,青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是

A.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和社会内驱力

此题考查的是奥苏伯尔关于学业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伯尔将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1)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

(2)自我提高内驱力:

指个体因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它是一种间接地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3)附属内驱力: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而表现出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同样属于外部动机。

成就动机的这三个组成部分通常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到了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赢得同伴的赞许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第20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主要效法()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蔡元培在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过程中,主要效法了法国的教育行政体制。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21题:

20世纪20年代,主持“活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梁漱溟

D.晏阳初

第22题:

在影响学生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中最容易受老师操纵的因素是()

A.家庭

B.班集体的风气

C.教师的权威

D.社会舆论

第23题: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A.指导教育实践

B.规范教育行为

C.揭示教育规律

D.制定教育方针

第24题:

被称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其主要代表作是《人是教育的对象》的是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马卡连柯

本题旨在考查俄国近代教育相关知识。

乌申斯基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

《人是教育的对象》是其主要教育代表作。

乌申斯基以其卓越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活动被誉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

第25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

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

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

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

第十章教师与学生: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26题:

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

A.运动技能

B.动作技能

C.策略技能

D.心智技能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分类的掌握情况。

根据技能的特点,技能可以分为心智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智力技能)和运动技能(也称动作技能、操作技能)两类。

吹拉弹唱、写字绘画等是属于运动技能范畴,而运算、写作等则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至于“策略技能”则是“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合成,是一个“人造”的术语。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7题:

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先,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

A.教育目标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标

D.教育目的

第28题:

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风格

D.顿悟

第29题:

一生从事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理论,探索职业教育改革,从而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奠基人的近代教育家是()

B.黄炎培

C.晏阳初

D.粱漱溟

黄炎培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主要在职业教育领域,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奠基人。

第30题:

抗战时期中共文化教育实行的方针是()

A.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

B.国民教育第一,干部教育第二

C.干部教育第一,普通教育第二

D.国民教育第一,高等教育第二

第31题:

新教育运动的纲领不包括()。

A.生活教育

B.尊重个性

C.遵循自然

D.自发学习

第32题:

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息做出进一步的推理和预期,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生成更丰富的理解。

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是()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重组

第33题:

在建构主义中,认为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把知识分为“自上而下的知识”和“自下而上的知识”的是

A.激进建构主义

B.社会建构主义

C.社会文化取向

D.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本题旨在考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为代表。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把知识分为“自上而下的知识”和“自下而上的知识”。

第34题:

中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徐特立

B.陈独秀

C.杨贤江

D.李大钊

第35题: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第36题:

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世界观教育实现的最有效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