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6747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材料研读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西汉初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治理天下,实现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联系所学,首先要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回忆: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秦的暴政)思考: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由此导入新课。

一、西汉的建立

教师指导: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4页的内容,从中找出描写西汉初年社会状况的句子。

学生回答: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

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教师讲解:

确实如此,西汉初年,有三大社会问题非常突出:

一是经济凋敝;

二是边境不安;

三是诸侯王割据称雄。

其中经济问题最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投影展示: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

食货志》

材料选自《汉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初的经济状况,当时谷物奇缺,物价昂贵,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所学内容,讨论一下,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

略。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的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农民战争的破坏以及楚汉之争的破坏。

教师引导:

再具体一点。

秦朝时,每年服徭役的人不下300万,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沉重的赋税使农民大量破产,使社会出现了经济凋敝的景象。

再加上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影响,就出现了材料中所提到的现象。

二、休养生息政策

教师解读名词“休养生息”:

国家在社会大动荡或大变革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请学生看大屏幕,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四则史料:

史料一 秦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我之所以得天下者何?

——刘邦

史料二 “兵皆罢归家”。

诏曰:

“……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高帝纪》

史料三 ……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史料四 农,天下之本……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景帝纪》

学生分析归纳出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材料,归纳措施)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士兵还乡,释奴为民,增加农业劳动力。

③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④重视农业生产。

教师设疑: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师生一起总结作用:

(1)增加劳动力。

(2)减轻人民负担。

(3)恢复农业生产。

(4)缓和社会矛盾→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播放《文景之治》视频,思考什么是“文景之治”?

请学生看大屏幕,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史料:

史料一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景帝纪第五》

史料二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

孝文本纪第十》

史料三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à

n),肉二十斤,酒五斗。

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文帝纪第四》

指导学生总结文帝、景帝时期的主要措施: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③重视“以德化民”。

教师继续投影如下史料,师生共同归纳“文景之治”的表现。

史料一 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

平准书》

史料二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史料三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老师强调: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

合作探究:

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能与民休息,使人民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从而使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畅所欲言:

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

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成由俭、败由奢;

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教师总结:

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古龙中学课时教案编号11

课题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知识

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初期社会现状,以及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掌握文景之治的具体政策。

过程

方法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

难点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教法

学法

采用导学法、谈话法、讲解法、讨论法等力图达到学、思、练的有机结合。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导入

新课

以《守业更比创业难》为背景音乐,渲染气氛,

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从而以饱满的精神进入对本课的学习。

3分

理解

课标

课程标准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讲解目标。

理解目标,明确教学内容。

2分

一、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三、东汉的统治

提出自主学习内容:

1.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多媒体图片)

面对这种形势,当时的汉高祖刘邦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2、汉文帝汉景帝进一步采取的政策

利用小游戏活泼课堂的气氛,并且老师也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知。

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着、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与学生也成为协同的学习者。

这样便发挥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

小品:

小院生活

12分

合作

解答

疑问

疑问点

组织学生小组间互相解答提问,及时向学生解释疑问点

学生提出疑问的问题,现实小组间互相解答,然后小组间解答,最后问老师。

5分

汉朝通过“文景之治”,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再到“光武中兴”直至东汉名存实亡的百余年历史,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讨论,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疑问,提高学生的认识。

1、观看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教师最后总结学生的观点,和学生达成一致的看法,

认识到国内稳定、和平便国兴,若国内混沌、昏暗不堪则国亡

学生认真讨论,积极解答老师的提问。

10分

练习题

教师精选练习题,

评价学生做题情况

1、做题

2、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主要知识。

回顾知识

总结

中考

分析

考的很多

学生认识到位,作为了解内容

3

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

2、文景之治

1、本节课贯穿了“人本”的教学原则,着重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并运用了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这节课中“学”、“思”、“练”三者结合,形式多样。

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加强了迁移知识的能力。

3、教师与学生是处在平等对话的关系中,促进了学生主体与老师的协同成长,打破了原有沉闷的课堂教学,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