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6318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养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注意事项

鸡群体型发育控制

体重控制及饲喂程序

光照控制(性成熟控制)

第三部分

预产期饲养管理

预产期特点

预产期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

产蛋期饲养管理

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产蛋期注意事项

种蛋收集与管理

种蛋收集

种蛋消毒

种蛋运输

第六部分

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前的准备

采精

输精

人工授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成年公鸡饲养与精液品质测定

第七部分

生物安全

免疫目的

接种方法

注意事项

 

育雏期的管理目标:

获得较高的成活率,整齐的均匀度,健康的鸡群。

雏鸡的生理特点:

(1)生长极为迅速

雏鸡体重在两周龄时比出生时增重2倍,六周龄时是出生时的十倍;

雏鸡羽毛生长快,

三周龄时占体重的4%,四周龄时占体重的7%;

换羽速度快,所以雏鸡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

(2)体温调节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由于雏鸡机体本身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加上体表只有绒毛,没有羽毛,特别怕冷。

因此,对雏鸡的保温工作要给予极大的重视。

(3)对疾病的抵杭力弱

由于鸡体的免疫体系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不健全,外界的各种疾病极易感染雏鸡。

(4)新陈代谢强烈

雏鸡生长快,呼出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产生的氨气都比较多,这些污浊的空气极大的

影响雏鸡的健康。

要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加大通风换气量,减小密度。

(5)雏鸡的消化能力差

雏鸡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全,嗉囊和肌胃容积小,贮存食物有限,要少喂勤喂,用优质饲料。

(6)雏鸡敏感性强

 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时,雏鸡都会很快出现病理症状。

因此,在

配制雏鸡日粮时,要谨慎确定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比例。

(7)雏鸡胆小、易受惊吓、自卫能力差

雏鸡神经敏感,无自卫能力。

因此,要保持育雏环境安静,严防生人入内、防止噪音,

还要防止其他动物对雏鸡群的影响,如蛇、猫、狗、鼠等。

清洗鸡舍

A、将育雏舍内的小料桶、饮水器、水箱用消毒水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

温度计、灯泡、灯管要拆下抹干净收好。

B、对鸡舍的育雏笼,固定性的配套用具要用高压水枪冲洗,水管要清洗疏通,天花板、门窗、地面要彻底清除残留的杂物,用高压水枪将舍内屋顶、墙壁、粪便、地面及舍外环境冲洗干净。

C、一般用5-7天的时间完成清洗工作,并将一些舍内用具重新放置回鸡舍。

消毒工作

A、要求用消毒药消毒4次,每一次用一种消毒水,消毒后要空置24小时以上;

最终消毒之后,要对鸡舍周围的大环境进大清理,然后用生石灰或火碱喷洒消毒包括舍内。

B、对固定性用具用指定消毒水浸泡,晾干后放回鸡舍。

C、熏蒸:

熏蒸时应提高气温,湿度60-80%较好,用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3倍量熏蒸消毒,比例1:

2每立方米用量分别是21g和42m1,消毒时应密闭门窗。

D、鸡舍内环境熏蒸后,一般封闭24小时以上,要对鸡舍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合格后进鸡。

为了保证熏蒸的效果,进人雏鸡舍的人员,要穿上专用的防疫服,脚踩消毒池,用消毒水洗手。

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人员出人。

试温

做完清洗消毒工作以后,将所有配套的用具准备好,并做好育雏前的物资准备,检查维修舍内电路、饮水系统、鸡笼等,确保正常。

进苗前半天调节控温装置,使其达到育雏需要的温度要求(33-35℃)。

选择好经验丰富、高度负责及熟练的育雏员,准备好育雏所需饲料、疫苗、药物和其他的物资。

温度

温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相当重要,在育雏阶段,要给与雏鸡较高的温度环境。

提前12小时对舍内加温,使鸡笼附近温度达到33-35℃,以后每周降温2-2.5℃直到21℃。

雏鸡的分布状态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标志:

温度适宜,雏鸡均匀地散开;

如果雏鸡倦怠、气喘、乃至虚脱、表明温度过高;

如果雏鸡扎堆呜叫,表明温度过低。

湿度:

雏鸡舍要维持适宜的湿度。

1-10天以65%-70%的湿度为宜;

11日龄以后雏鸡呼吸排粪相应增多,容易潮湿,以50%-55%的湿度为宜,但不能小于40%。

通风:

在通风之前把鸡舍温度提高2-3℃,应在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进行,不能让气流直吹雏鸡,防止贼风出现。

光照:

由3天前的24小时光照减至10天后的自然光照,每天以2小时递减光照,原则上前2周内光照稍强,第3周开始过渡到自然光照,直至5%产蛋率。

饲养密度

  进鸡后,装鸡时要注意把握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密度过大会限制雏鸡活动、采食、饮水,生长不整齐,密度过小,浪费设备和人力,增加保温难度。

雏鸡进人鸡舍后,要先饮水后开食,因为出壳以后,还有部分卵黄没有完全被吸收,饮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另外,由于在育雏舍内温度较高,呼吸蒸发量大,也需用饮水来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

育雏开始的1-3天,饮水中应加3%的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

初次开食应在饮水1-4小时后(一般要求在饮水后4个小时),温度达到要求且稳定之后,每次添料要少喂勤添,防止鸡群初次吃料过饱,并要保持安静(另外鸡群四处走动开始叮啄东西,也可以作为初次开食的参考标准)。

一般在7-10日龄进行,可防止啄羽、啄趾、啄肛等,而且减少饲料浪费。

断喙部位:

上喙从尖端到鼻孔1/2处,下喙剪断1/3,俗称“地包天”。

  断喙注意事项:

  1)准确、迅速,防止流血。

  2)体弱、病鸡不断喙。

  3)避免操作过急。

  4)断喙前后2天,饮水或饲料中应加人维生素K和抗菌素。

  5)断喙后数天内,在料槽中加人较厚的饲料层,避免雏鸡啄空料槽使伤口感染。

如果此时需使用抗球虫药,则在饲料消耗未恢复到正常之前,采用饮水投药。

每周末称重

育成期管理目标:

在母鸡达到性成熟前,鸡群体型发育良好,体重达标,均匀度高,抗体水平一致,免疫力强;

鸡只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鸡群适时开产。

特别提示:

以体型发育为核心。

清洗:

养完上批育成鸡之后,立即清洗,将灯管、灯泡在清洗之前卸下放好,然后使用高压喷

枪将鸡舍内外及一切用具彻底冲洗干净并消毒4次,用指定消毒水浸泡料桶和饮水系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要求:

每一次用一种消毒水消毒后,要空置24小时以上,最终消毒完成之后,要对鸡舍周围及门前范围进行大清除,清除杂草杂物,并对鸡舍内的设备用具及时维修以备使用。

熏蒸消毒:

有条件的一定要用3倍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鸡群转笼前一天再次清洗水箱,通好水管,洗好料桶。

初期(7-8周)

1、6周末全群称重进行第一次分群,对体重不同的鸡群分别给料饲养。

2、6-7周龄过渡育成料,体重不达标的小鸡多给点料(与实际料量相比)至体重达标。

转至育成后的第2天点好存栏鸡数,挑去残次鸡,挑出错鉴别的后备鸡确定育成人员在育雏期间的育雏率,做好防应激工作,预防因转群爆发肠炎及呼吸道。

3、开始始限饲,限饲方法见体重控制及饲喂程序。

4、挑出配套公鸡中发育过迟、残次的公鸡,为以后种用配套公鸡进行第一次挑选。

中期(9—12周)

1、饲养关键是限饲料、控体重,提高全群均匀度,确保体型达标。

育成期鸡群处在生长曲线较快的阶段,根据分群后的体重类别进行控料限喂(按日龄逐渐采用四.三限,五二限,到六.一限);

每周随机抽取5—10%称重,计算均匀度,限料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料位,加料时要平均分配,尽量让鸡采食到同分量的饲料,如果有啄羽现象,应及时把被啄鸡分开饲养,伤口用紫药水消毒处理。

2、要求均匀度在75—85%之间,且每周逐渐上升,但要求投料的标准能防止大鸡过瘦,小鸡过肥,如果鸡群分化较大时应施以3-5个标准进行定料。

3、期间要保证鸡群采食均匀,以免鸡的采食量不一致,影响发育;

每周对各个体重范围的鸡群增重严格监控,富有弹性地把握好鸡群的增重,保证鸡群骨骼良好的发育。

分组、称料喂养,同时注意大、中、小鸡的生产调整工作,确保11周末全群体重逐渐达到标准体重下限,直至达标,11周末全群称重分群。

中后期(13—18周)

1、16周全群称重进行分群调整饲养,该阶段关键在于性腺的发育,对饲养限制逐渐放宽。

这段时间是鸡群限料较严的阶段,也是鸡群骨架基本形成,并转入性发育开始开始阶段;

这需要技术人员有意识的引导鸡群过渡;

根据肥瘦将大、中、小三群进行调整,确保肥瘦一致,胸角度均匀,确保性腺发育。

2、要求均匀度基本保证在80%以上,且有逐渐上升在趋势,但一般不要求高过86—88%;

否则人为定料限控因素太大,必然影响个别体重范围的鸡正常发育。

3、分群、称料、育成期分三次大称:

6周、11周及16周,然后每周适当小调,严格按技术员的定料称料喂鸡。

要求每周末定时抽称,由技术员负责监督;

技术员定期检查鸡群在的发育程度及生长情况。

做好免疫接种,严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及时进行各种免疫接种。

4、育成期间尽量减少光照,以免导致鸡的早熟,已出现早熟现象的更要限制光照。

  体型是建立在良好骨架上面的正常体重,体型是骨架与体重的综合表现。

良好的骨架发育是维持产蛋期间高产能力及优良蛋壳的必要条件,若骨架小而相对体重大者,表示鸡只肥胖,这种体型的鸡产蛋表现不会理想,例如,表现为早产、脱肛多,且产蛋初期时母鸡死淘率高等缺点。

  鸡只体型发育规律为:

前段(56日龄以前)着重于骨架的发育,后段(56日龄以后)着重在体重的增长。

父母代种鸡大约需要18周龄的时间来完成产蛋前的体型发育,即体重达到950克。

目的

严格控制父母代种鸡整个育雏育成期的生长发育,培养最佳的种鸡繁殖潜力。

通过有效的控制喂料量和饲料分布,使鸡群达到体重标准并保持良好的均匀度。

体重的测定:

育成期每周至少称重一次,通过称重数据来证实所实施的饲喂程序能否达到预期结果。

为减少误差,每次称重最好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段进行,如在早上喂料之前称重,或在下午吃料过后的4-6小时进行。

平养时,在鸡舍内四处称取样本;

笼养时,在各处固定的鸡笼称取样本,秤取的样本数每次以不少于100只为宜,根据饲养数量,建议抽取的比例如下

鸡群大小(只)

500

1000-2000

5000-10000

抽样比例%

10%

5%

2%

抽样称重应从1日龄开始,每周进行一次。

在每周末的同一时间进行。

均匀度的测定

  育成的品质除取决于良好的体型发育外,鸡群的整齐度也十分重要。

在18周龄时,母鸡的体重应会达到0000克,此时80%以上的鸡只体重应在平均体重上下10%的范围内。

鸡群均匀度的计算方法:

如2000只的鸡群取100只,这100只即为取样群,取样群的每只鸡都称个体重,称重鸡群的个体体重记录在体重记录表上。

一般情况下,若鸡群均匀地生长,鸡群中大多数鸡只的体重应该是或接近鸡群的平均体重。

因此,可以利用平均体重±

10%范围内的鸡只数占称重鸡只总数的百分比来衡量鸡群的体重均匀度。

管理良好的鸡群均匀度应为80%或以上。

上例中:

鸡群平均体重为538克,±

10%体重范围就是:

(538-538×

10%)至(538+538×

10%),即从484.2克至591.8克。

在这个体重范围内的鸡只数是66只,于是,可以计算出该批鸡群±

10%的体重均匀度为57.4%。

通过控制喂料量以达到体重标准和获得较高的均匀度

体重可以通过调整喂料量进行控制,喂料量即可维持也可以增加,在育成期喂料量不可以减少。

由于对种鸡实施限制饲喂,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