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6148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七年级第一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女娲为什么补天?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女娲补天的过程中,做了哪四件事?

(用自己的话回答)

⑴⑵

⑶⑷

(3)夸父最终死去的原因是。

(4)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

(5)《夸父逐日》反映了远古我国劳动人民什么样的精神?

(6)《女娲补天》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性形象?

5.阅读后回答问题: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文中有三个“其”,它们分别指代什么?

⑴其上多柘木()⑵其状如乌()

⑶其鸣自詨()

■这则神话表现了什么?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同步练习

往古之时,四极废, 

火爁焱而不灭, 

猛兽食颛民,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四极正,淫水涸,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鸷鸟(  ) 攫(  ) 颛(  ) 柘木(  ) 堙于东海(  ) 白喙(  ) 其鸣自詨(  )鳌( 

)鸠( 

)衔( 

)女娲( 

)爁( 

⑴夸父与日逐走(走:

) 

⑵杀黑龙以济冀州(济:

⑶溺而不返(溺:

(4).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废:

)(极:

(5)往古之时(往:

(6)鸷鸟攫老弱(攫:

7)积芦灰以止淫水(淫:

(8)北饮大泽(北:

(9)道渴而死(道:

(10)文首(文:

(11)以堙于东海(以:

)(堙:

)(12)与日逐走(逐 

(13)河渭不足(河渭 

)(14)北饮大泽(大泽 

)(15)弃其杖(弃 

(16)是炎帝之少女(是:

少 

) 

⑴苍天补,四极正,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4)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

(6)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7)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4.女娲为什么补天?

5.女娲补天的过程中,做了哪四件事?

⑴ 

⑵ 

⑶ 

⑷ 

6.夸父最终死去的原因是。

7.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

8夸父身上表现了哪些精神品质?

9女娲与夸父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又有哪些不同?

10精卫填海表现了精卫的什么精神?

11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12.这三则神话表达了人民什么愿望?

鸷鸟(  ) 攫(  ) 颛(  ) 柘木(  ) 堙于东海(  ) 白喙(  )

⑵杀黑龙以济冀州(济:

⑶夸父与日逐走(走:

⑷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溺:

⑸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堙:

第二部分:

(一)女娲造人

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充满了勃勃生气,草木遍于原野,江河奔流四方,猛兽出没,飞禽翱翔,鱼龙沉浮,到处涌动着活力。

女神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但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

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静静的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

这时,她才猛然醒悟到,如果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是可以解除孤独和寂寞了吗?

于是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

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

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

这个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十分神气。

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

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容貌不同,性格相异,举止有别。

纷乱的人群,围着女娲,欢呼跳跃,但是转眼之间便离开了女娲,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

女娲心中充满温暖,兴奋激动,捏出一个又一个的泥娃娃,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疲劳不堪。

但是,世界实在是太大了,无论女娲怎样拼命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

女娲停下手来,想了想,终于找到一个省事的办法。

她从山崖上摘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混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

没有多长时间,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

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去。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  )  翱翔(  )  掺着(  )  繁衍(  )

9本文是神话,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这篇神话是否具有科学性?

10本文开头提到“开天辟地之后”是谁开天辟地的?

11这篇神话赞扬了什么?

12对各段段意概括有误的一组是(  )

A.第一自然段写女娲感到孤独。

B.第二自然段写女娲决定造人。

C、第三自然段写女娲造人且为他们取名。

D.第四自然段写女娲很疲劳,终于停了下来。

(二)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

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

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去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

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

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设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

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

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3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四字)。

14天是谁弄破的?

他为什么要撞破天?

15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18、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

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1.略 2.⑴崩坏,倒塌⑵拯救⑶跑⑷淹没,这里指淹死在海里⑸填塞 3.略 4.往古之时,四极废……鸷鸟攫老弱。

 5.⑴练成五色石补天。

⑵斩断鳌的脚支起天的四极。

⑶杀死黑龙拯救冀州一带的人民。

⑷收集芦灰阻止洪水。

(意近即可) 6.口渴 7.因为精卫曾是炎帝的小女儿,淹死在东海里。

(参考答案:

1.⑴跑⑵向北⑶半路上⑷纹⑸用来⑹柱子⑺帮助 2.⑴夸父与太阳赛跑。

⑵没到大湖,就在半路上因口渴而互。

⑶常常用嘴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东海。

⑷在这种情况下,女娲熔炼五彩的石头来补苍天。

 3.反映了远古我国劳动人民敢于向大自然挑战的雄伟气魄。

 4.塑造了一位勇敢智慧、为民除害的顶天立地的女性形象。

 5.略 6.⑴这⑵淹没在水中 7.⑴发鸠山⑵鸟⑶精卫 8.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答案

1.略 2.⑴崩坏,倒塌⑵拯救⑶跑⑷淹没,这里指淹死在海里⑸填塞 3.略 4.往古之时,四极废……鸷鸟攫老弱。

 8.略 9.开辟;

忍受。

 10.不具有科学性。

 11.盘古 12.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可贵的灵气和无穷的创造力。

 13.D 14.神话;

《女娲补天》 15、女娲;

劳动 16、水神共工;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不周山,而把天给撞破了。

 17、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18、不是真实的;

他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19、没有想到;

平静或停止;

形容草木茂盛。

第10课 

童稚记趣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 

土砾( 

丘壑( 

藐小( 

鹤唳云端( 

怡然( 

癞虾蟆(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时有物外之趣物外之趣:

(2)、项为之强强:

(3)、又留蚊于素账中素:

(4)、徐喷以烟徐:

(5)、驱之别院驱:

(6)、方出神方:

二、思考与探究

1、全文有哪些地方描写富与童趣?

你最喜欢哪些句子?

2、文中写了几件趣事?

(用自己的话概括)

3读理解: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

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数十,驱之别院

1) 

本文作者_________。

__________代文学家。

2) 

第一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什么?

(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

3) 

按照出现的顺序抄出文章中的两个成语,按要求解释

4) 

作者在第二、三、四段中记叙到了观察到的哪些“藐小微物”?

5) 

第二段在描“物外之趣”的句子是:

6) 

第四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译句: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答案:

第10课童稚记趣

一、略

二、1、略

2、夏天观察蚊子飞的趣事,观察土墙、花台的乐趣;

观察小虫争斗的乐趣

3、略

4、

(1)沈夏、清

(2)总领下文,领起下文内容

(3)1小题、明察秋毫:

形容视力好,比喻目光敏锐不为假象迷惑

2小题、庞然大物:

形容大而笨重的东西

(4)蚊虫、从草、土、砾、在草间争斗的小虫

(5)以从草为林、、、、、依然自得

(6)表现了对吞食小虫的虾蟆厌恶和痛恨之情

(7)略

《〈论语〉十则》巩固练习题及答案

一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家,____家,是____家学派创始人。

二《论语》是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三按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_______?

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5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任重而道远,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不亦远乎?

7岁寒,________________.

8其恕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

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温故

罔殆诲女是知弘毅

后凋其恕乎

2译句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态度________ ___  _______

品德修养 ___ ____ _______-

4从本文找出几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5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六补充下面诗句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将来与亲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亲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中包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7日本政府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了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

孟子>

二章》中的名句填空)

8成语“居安思危”和《<

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

二儒孔子言行《孟子》《大学》《中庸》

三1不亦说乎不亦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7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三人行必有我师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1按一定时间“悦”的古字愉快生气发怒每天反省

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旧的知识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有害通“汝”你通“智”聪明刚毅

2⑴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⑵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

⑶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⑷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⑸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⑹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

⑺(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⑻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3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成语:

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亦乐乎择善而从

解释:

任重道远:

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

择善而从:

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

并学习这些优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5略(任选一则,谈出体会则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