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6044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

你们试一试,体验一下验算的方法好吗?

学生算出结果后,提问:

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

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

这说明了什么?

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这又说明了什么?

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个问题,并进行验算。

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算得对不对,是怎么知道了。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并列式验算其中一两题。

订正时先问:

如果不另列竖式,在原来的竖式上能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吗?

谁来试着这样验算一题给大家看看。

2、“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从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理解表中的意思,并独立完成。

3、“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体验,自己动手翻一翻书,从中得到感悟,理解题意,自己列式计算,再全班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

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下面同桌说说在笔算加法重要注意哪些,然后再告诉大家,好不好?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六、教后反思

第四单元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第2课时总第课时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用什么计算方法。

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画一画的游戏: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8个○和5个△,先把○画成一行,再在这一行下面与○一个对着一个地画出5个△。

   

○○○○○○○○  

△△△△△  

提问:

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圆比三角多多少?

),并指名列式解答。

谈话:

△和○一个对着一个地个画成一行,当△画完了,还有3个○,我们就说○比△(多3个),还可以说(△比○少3个)。

小结:

其实这里的8个○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5个),另一部分是(比它多的3个)。

1、出示主题题。

这里呈现了三个小朋友摆花片的情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示条件:

小英摆11个,  

小华比小英多摆3个,  

小平比小英少摆3个。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出示问题:

(1)小华摆了多少个?

(2)小平摆了多少个?

2、解答第

(1)个问题。

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1)用花片摆一摆;

(2)列式:

11+3=14  

为了弄懂其中的意思,我们一起来按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摆圆片,你想怎么摆?

指名说。

(先摆出11个○,表示小英的11个花片。

然后先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花片,再摆比他多的3个)  

根据学生说的教师演示。

摆完后提问:

小华的圆片其实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哪两个部分?

指明说。

(一部分是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另一部分是比小英多的3个)  

现在要求小华摆了多少个,其实就是把哪两部分合起来?

(把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圆片和比他多的3个合起来)  

怎么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1+3=14(个)  

3、解决第

(2)个问题。

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花片吗?

你能用像刚才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吗?

让学生动手画后,提问:

你是怎么画的?

(展示一个学生的画法)  

小英:

○○○○○○○○○○○  

小平:

○○○○○○○○  

(第一排画了11个圆片,表示小英的圆片个数,第二行画了8个圆片,为什么画8个,空出了几个(3个)?

为什么要空出3个?

(小平比小英少摆3个),也就是从什么里面去掉了什么?

同桌互相讨论。

指明说。

(也就是从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里面去掉了比小英少的3个)谁再来把这个想法完整地说一说。

谁来列式求小平摆了多少个?

(11-3=8(个))  

4、小结: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我们可以把和它同样多的数和比它多的数合起来;

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我们可以从同样多的数里去掉比它少的部分。

1、完成“想想做做1、2” 。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

1、题目是什么意思?

算式怎么列:

32+6=38(格)  

2、题目是什么意思?

求小玉浇了多少盆花,怎么求?

(36-12=24(盆))  

也就是(从和冬冬同样多的36盆里去掉比她少浇的12盆。

2、完成“想想做做 3” 。

(1)出示图后指名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2)求小灰兔拔了多少个,怎么求?

独立完成。

(3)汇报:

你是怎么求的?

(25+7=32(个))  

要求小灰兔拔了多少个其实就是(把和小灰兔同样多的25个和比它多的7个合起来。

)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你们都会了吗?

想想做做第四题。

第四单元练习四第3课时总第课时

1、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笔算不进位加法和验算加法的基本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2、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透彻理解“比一个数多(少)”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透彻理解“比一个数多(少)”的数量关系。

一、知识再现: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谁来说说怎样算这类的加法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有关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练习四第1题。

(1)要求: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学生独立计算,并让三位学生板演。

(3)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四第2--4题。

(1)引导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要求学生对答案的合理性作出解答。

2、练习四第5题。

(1)出示场景图,要求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什么。

(2)依次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图中的已知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小结:

因为“小军拍的比小芳少”所以小军最多拍19下;

因为“小强拍的比啊小芳多”所以小强最少拍21下。

四、反思总结:

这节练习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第四单元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第4课时总第课时

1、结合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掌握加法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在交流和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引导学生综合计算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经验。

出示例题情境图。

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张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你们提出了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也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

现在我把这些问题再展示给你们,你们说出算时,再回忆一下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剩下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

出示下列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143+126(已解决)

(2)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85+143

85+126

(4)一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85+236

(5)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43+236(已解决)

(6)三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26+236

……

1、解决例题中的两个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这两个问题。

(1)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竖式计算,教师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个写出一题的计算竖式,全班共同订正。

订正时追问:

“第1题中十位上的8加4得12,这怎么办?

”“第2题中十位上哪几个数相加,得多少,你是怎么处理的?

”“每道题目的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

为什么从个位加起?

”“这节课学习的加法计算和上节课的加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2、解决其他问题。

在你们提出的问题中还有两个没有解决,你能独立解决吗?

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以小组位单位相互订正。

3、总结加法的计算方法,说说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1、第1题全班校对时要求学生说说每一题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了,是怎样处理的。

3、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各自找出每题计算中的错误,再逐步分析错误的原因,进一步强调“哪一位相加满十了,要及时向前一位进1”。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订正。

4、第4题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弄清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解答后再交流解答方法及答案的合理性。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第四单元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练习课第5课时总第课时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巩固加法验算,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等能力。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1、练习五第1题

(1)请学生们一组一组的进行口算。

(2)组织学生进行反馈,重点说说第二行的几道题分别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每组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指出:

在计算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了十,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2、笔算,完成练习五2题。

(1)学生们笔算,指明板演,要求做出得数后利用原来的竖式再验算一遍。

(2)组织进行集体订正,逐题检查,结合提问相加满十的数位上是怎样算的,怎样写的。

(3)请学生说说进行笔算加法,可以怎样验算。

1、练习五第4题

(1)出示第六题放大图,让学生弄清图意,理解题意。

(2)提问:

小兔到学校去可以怎样走?

你认为哪条路比较近?

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说一说:

谁到学校的路近一些?

并说明理由。

2、练习五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请大家说说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五的第3题。

第四单元连加第6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比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一”节快到了,小明和同学们都收到了节日礼物,可他们想起了山区的小朋友们很可能没有节日礼物。

于是,他们提出倡议,开展“献爱心”活动,给山区的小朋友捐书。

你们想知道各班捐书的情况吗?

(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

各年级捐书情况统计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

本数85143126178194236

你能帮助小明他们算算一、二、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吗?

算式怎样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5+143+126

继续提问:

那么85+143+126等于几?

该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交流共享:

1、个人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尝试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的计算方法。

如果三种竖式都有学生做出,就让学生比较哪种竖式的写法简便,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板书:

连加)

如果学生只出现第一种分步计算的竖式,教师可这样引导:

你会把两个竖式并在一起吗?

先同桌讨论,然后交流得出第二种连加竖式。

如果第三种(只列一个竖式)没有学生做出,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小红还有一种方法,你想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

再出示写法让学生观察,然后通过三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只列一个竖式比较简便。

2、动手实践,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您能用第三种形式算出四、五、六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吗?

(让学生独立做一做)

在学生的回答种可能出现两种算法。

第一种算法:

把各位上的数依次相加,算到十位时,教师提问:

十位上的数相加满了20,怎么办?

(强调向前一位进2。

如果更多的数相加得数满30呢?

然后得出共识: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第二种算法:

把各位上能凑满10的数先加。

(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

并组织学生讨论:

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如果没有出现这种算法,可引导学生观察各位上哪两个数先加比较方便呢?

十位上呢?

小结:

在计算连加时,可以把能凑满10的数先加,这样可使计算简便,又不易出错。

3、小组合作,合理灵活地进行笔算。

看了这张表,你还能提出哪些连加问题?

用你喜欢的算法去计算一下。

(1)小组学习。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在小组内每人提出一个连加问题,其他学生列式计算。

(2)组内交流。

(重点说说“凑十”的方法。

(3)全班交流。

4、初步小结

小朋友,我们提出了很多连加的问题,并能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大家学得真不错。

不过,老师还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在做连加时特别要注意些什么?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在“试一试”中所强调的方法和技巧。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你觉得学了这种本领有没有用呢?

(让学生举出实际例子来说一说。

想想做做2、3

第四单元加法估算第7课时总第课时

1、经历探索加法估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学会加法估算方法,认识“≈”,会用“≈”表示的结果。

2、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选择估算的策略。

1、谈话:

你们喜欢与爸爸、妈妈去逛超市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逛超市,愿意吗?

与他们同行,我们要做好准备,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有信心吗?

出发吧!

超市真大呀!

里面的商品课真多啊!

2、谈话:

小辣椒知道同学们来了,准备了一些数字卡,想和同学们一起做个游戏。

出示卡片:

503492695207813

904296407399602

小辣椒问我们:

“你们知道每个数接近哪个整百数吗?

”谁能答出来?

指名回答。

3、出示例题挂图

电话机(98元)自行车(403元)

电饭煲(192元)电风扇(105元)

4、提问:

谁愿意把自己从挂图中了解到的信息说一说。

你能说出每种商品的价格各接近几百元吗?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问题:

估计一下,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几百元?

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98+192)

这道题要不要我们算出准确的钱数?

要求是什么?

你打算怎样算?

(先独立思考,在分组交流。

在班内汇报小组研究的结果。

学生算法大致是:

98元接近100元192元接近200元

100+200=300(元)所以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300元。

这种算法是估算(板书课题),你们的估算方法是对的,不过把你们估算时说的话都写下来很麻烦,老师教给你们一种简便的写法。

98+192≈300(元)

教学“≈”的读法和写法,并让学生仿写。

刚才估算98+192是怎样估算的?

算式中为什么用“≈”?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

估计一下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几百元?

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汇报后板书:

403+105≈500(元)

如果妈妈带了500元钱,能买回这两件东西吗?

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要让学生说出“能买回”与“不能买回”的原因,通过争论,形成“不能买回”的统一认识。

(3)任意选购两件商品,估计大约需要几百元?

1、“想想做做”2、4。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想想做做3

第四单元练习六第8课时总第课时

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千以内的连加,以及加法的估算,并且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连加的进位以及加法估算方法。

1、口算下面的各题

630+40370+200990+10520-400680-2001000-400

2、笔算

263+47+169377+562+78

(1)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三个数连加时,怎样列竖式比较简便?

在笔算的过程中,怎样算比较简便?

说说每个数位上分别是相加得多少,又是怎样处理。

哪一位上相加如果满了20,怎么办?

3、这节课我们复习千以内的加法笔算及验算的知识,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好。

(出示课题)

1、练习六第1题。

指名上台板演。

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练习三第4题

(1)让学生自己看题,完整地口述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1、说说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

203791598608

2、练习六第2题

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六第3题

(1)让学生进行估算,反馈时说说自己估算的过程。

(2)小结:

在估计时,我们可以把这些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将它们相加。

(3)学生进行笔算,看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是否相当。

4、练习六第5题。

先独立计算后校对。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第四单元复习

(1)第9课时总第课时

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估算以及三个数的连加,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认识计算的应用价值。

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认识计算的应用价值。

一、知识系统整理:

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加法的有关知识和本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引导学生说说口算的思考过程。

2、第2题。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点评:

明确加法计算需注意的地方,强调验算的必要性。

3、第3题。

(1)学生独立连一连。

(2)交流引导说说各自的具体估算方法。

(3)提问:

为什么估算的结果要用“约等号”?

不用等号?

三、综合运用提升:

1、第4题

(1)学生看图后,完整口述题意。

(2)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第5题

(1)学生看图后,完整口述图意。

(2)列式解答。

先估算,再进行笔算。

(3)比较估算与笔算的结果,说说估算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单元复习

(2)第10课时总第课时

1、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2、巩固对千以内数的已有认识,进一步锻炼学生分析、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一、知识系统整理:

出示其中的两题346+113552+175

你能口算吗?

能估算出它的得数吗?

怎样知道正确得数?

(笔算)

1、学生独立完成以上两题。

2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注意验算。

3、迁移延伸:

你能根据上两题的得数,很快算出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