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二《职业能力倾向D类》Word格式.docx
《昆明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二《职业能力倾向D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二《职业能力倾向D类》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我们的身边是不是还存在着一些套子?
请小组针对此话题进行一番讨论。
参与者:
考试在学习中是一种套子,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必须围绕着考试转,而放弃其他的业余生活。
组织者:
那你认为考试这个套子好不好呢?
参与者:
当然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对检验我们某一个阶段的学习还是有好处的。
…………
汇报者:
[C]同学们说了很多,我来汇报一下。
首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套子,比如法律的套子,对我们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又比如科学的套子,我们必须去打破。
经过讨论,我们认为对于套子应该辩证地理解,他既有好的一面,亦有不良的一面,对于那些对我们起到保护作用的套子,我们要保护它;
对于那些束缚我们的套子,我们要打破它。
记录者:
[D]关于今天大家讨论的结果,我都记录了下来,将交给老师,请他给出指导意见。
关于上述教学片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讨论属于组织中的口语交际,讨论前需要明确各自的分工
B.组织者结合学过的内容,提出需要共同讨论的、着手解决的问题
C.讨论的总结与汇报,是讨论的必要环节,能进一步形成讨论的结果
D.记录者做的记录,只拿给老师看,对学生下次口语交际课没有任何意义
3、教学《师说》,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句中“师”的用法特点,并归纳同类用法的词语。
下列语句中含同类用法的是()。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虚词“而”的不同用法。
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
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D.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5、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围绕“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深入研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阅读论述性文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
B.阅读常用应用文,教师应该主要借助文本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做过多分析
C.阅读新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等
D.阅读文学作品,教师应该重视对文本的具体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无限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任意表达个人见解
二、案例分析题
1、读《登高》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
在后两联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基调,是哪一个字呢?
生1:
悲。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悲”这种情感在前两联的景物描写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生2:
我觉得“猿啸哀”中的“哀”字最能体现全诗“悲”的基调。
生3:
+猿啸”也可以,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猿鸣”是凄凉的意象。
生4:
诗人表面写猿啸,实际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宣泄。
生5:
首联的“鸟飞回”也能体现诗人的悲伤。
与这些诗中的鸟相比,《登高》中的“鸟”在形态上、生存状态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以下诗句:
①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生6:
这些鸟给人安详、自在、轻松的感觉,而《登高》中的“鸟”则给人急促紧迫的感觉。
你的鉴赏力非常强。
这是一群在疾风中挣扎回旋的鸟儿,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眼前的这种景象描述一下?
生7:
在旷远的天空下,呼呼的秋风吹着,一群江边的鸟,在狂风中羽毛吹乱,上下翻飞,还时不时发出凄厉的鸣叫……诗人此时登高远望,他在瑟瑟的秋风中陪伴着这群鸟儿,或者是鸟儿陪伴着他,这上下翻飞、挣扎回旋的鸟儿表明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问题:
分析教师是如何引领学生感知诗歌形象的。
2、阅读《草莓》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
课文除了构思新巧以外,语言也写得含蓄隽永。
下面请大家再度走进文本,画出使自己生发感触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同伴听,然后合作探究它的内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思考、研讨)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1:
我喜欢“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这个句子,因为我觉得它虽然很简短,但却很有内涵。
时间的流逝会剥夺了我们的青春,让我们不再年轻,但是我们将收获很多美好的东西,没有必要悲伤和难过。
体会得多么深刻啊!
就在这若有所失与若有所得之间,惋惜与欣慰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正如你所说:
句子虽短,却蕴藉丰富啊!
生2:
我觉得“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告诉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
朗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应该重读哪个字?
生3:
(思考后很坚定地回答)应该是“还”字。
好,体会得非常准确,那就朗读一下,把你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声音传达出来吧!
(生3朗读)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一种青春已逝的感怀。
一个“还”字提醒我们要珍惜年华、积极进取!
陶渊明有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真可谓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作者的遣词炼字可谓匠心独具。
老师觉得有个句子令人费解:
“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大家觉得生活有色彩吗?
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学生思考)
生4:
过年的时候非常热闹、喜气,我觉得那时的生活就是红色的。
生5:
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我觉得生活就是灰色的。
老师仿佛听到了智慧开花的声音。
一个个多么耐人寻味的句子!
我们从中所获得的有益启示,一定会历久弥新。
吃了第三口草毒,我们又品出了一种更加悠远的味道。
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生(众):
香远益清。
分析教师评价在学生品味语言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3、阅读两段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教师A: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节选)
如果把“泡一碗浓茶”改为“捧一杯香茶”,好不好?
生:
不好。
为什么?
不太和谐。
为什么说不和谐?
反正觉得不符合作者的身份,具体我也说不清。
香茶和浓茶的味道有什么特点?
香茶突出气味香,浓茶则突出味道苦涩。
沿着这个思路再想下去。
感觉作者品的不是茶,而是他的生活,他的境遇,他的人生,还有他当时面临的世态!
对。
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郁达夫在“落蕊清扫”的那幅画面中,为何把自然景物描写到常人看不到的细腻程度。
再如,在“秋雨话凉”一节中,作者为何把“话凉”的语调描写得那么细腻,这也是值得追问的事情。
大家先来反复读这几句话,读完后说一说,从这么细腻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教师B: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节选)
(教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前三部分,思考问题:
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
(三分钟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在该部分中,鲁迅共写了有关刘和珍君的哪几件事?
三件事。
第一,她预仃《莽原》刊物;
第二,她是“女师大学潮”的参与者,被刘百昭率人赶出学校;
第三,被女师大开除后,租赁屋子作为校舍,鲁迅给她们授课。
概括得很好!
那么,这三件事反映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学生呢?
热爱读书,即便被开除了还想方设法学习。
(焦急)这似乎不是主要的,从中还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窘迫无助,教师示意其坐下,赶忙叫其他学生回答)
(1)请从“师生互动”的角度,评析教师A和教师B在教学中的差异。
(2)请针对教师B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4、阅读《我与地坛》同课异构教学导入的案例,回答问题。
《我与地坛》是某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另外两篇课文是《金岳霖先生》和《胡同文化》。
三位青年教师针时《我与地坛》一文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学生来自教师自己执教的班级。
备课时确定这一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探究发现《我与地坛》这一类散文的抒情特点”。
三位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如下:
阅读《我与地坛》同课异构教学导入的案例,回答问题。
(2016年下半年真题)
教师A
(1)从莫言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切入,让学生说说心目中最喜欢的中国作家。
(2)教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史铁生,陈述自己喜欢史铁生的理由,如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让很多读者更好地理解了生命的本质。
(3)请学生默读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
教师B
(1)检查预习作业:
学生分享各自阅读《我与地坛》之后的感受;
交流预习时的困惑,引导学生解决其中比较简单的问题。
(2)师生合作归纳下一阶段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有关作者情感抒发特点的问题。
教师C
(1)教师模仿残障人士的动作,请学生描述残障人生活的不便、遭受的歧视等,引导学生体会残障人的心理。
(2)要求学生带着对作者的了解开始阅读《我与地坛》。
问题:
(1)从学习活动与学习目标关系的角度,简要评析A,B两位教师的导入。
(2)从导入环节作用的角度,评析教师C的做法。
5、阅读《胡同文化》教学实录的片段,回答问题。
刚才这几个段落,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口语化,有点随意。
总觉得不太像文章,好像在拉家常。
说得好!
这正是汪老的追求,他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因此他的文章富有生活气息,京味十足。
刘锡庆先生说(PPT);
“(汪曾祺的)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
这些文字不是‘大白话’更不是‘白开水”而是雅俗杂揉,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重读)。
”
看来读汪老的文章得怎样?
生(齐):
品!
请大家选出最喜欢的段落品一品。
我最喜欢这几句:
“有窝头,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
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虾米皮熬白菜,嘿!
……”
梁实秋先生说“窝头是贫穷的象征”,北京人真的就爱吃窝头?
不是,下面又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滴香油、虾米皮熬白菜,说明有更好的。
这生动地说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的特点。
大家想想,这几样东西能不能颠倒顺序?
比如改成“有大腌萝卜,就知足了。
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