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第10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学 第10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 第10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班级的教育意义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生活在班级中,从单个的自我到成为集体的一员,开始承担集体的责任,不断学习社会规范,自觉接受集体的约束,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思想品德。
第二,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其实是一个广泛的学习过程,在这里,每时每刻与人交往,参加每次有组织的活动,都是学习。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同时收获了相应的精神成长,形成了合作的意识,学会了互相帮助,同时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
从某种意义来说,班级不是严密的社会组织,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
这种社会初级群体的最大特征就是把情感作为维系成员之间的重要纽带。
由于是相同年龄和层次的人活动的场所,是共同接受教育的基地,因而在班级里,人们亲密相处,彼此尊重,能够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需要。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班级在发挥教育作用的同时,也推动学生自我教育。
它不仅教育培养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大课堂。
教师的不断要求,集体风气的潜移默化,各种规章制度的命令约束,都会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进而形成自觉的要求,形成自我教育的内驱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我的发展。
二、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构成要素
1.共同的目标
就班级而言,其成员在文化上表现出的同质性,原因在于集体追求共同的目标。
或者说正是因为共同目标的吸引力,班级中的每个成员才可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2.一定的组织结构
班级中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如班委会、小组等。
在我国由于学生规模和人数的关系,通常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一个班被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有班委和小组长,不同的学科有相应的科代表,在班级中还有团队组织等。
3.共同生活的准则
班级中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如规章制度、班级守则等。
由于是正式的集体组织,班级中通常会有各种比较严格的关于考试、考勤、作业等方面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是班级得以顺利开展活动的前提和保障。
4.一定的心理氛围、情感纽带
班级的互动往往都是在直接的、面对面的情况下发生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维系作用,对集体的归属感,对某种制度或荣誉的维护,对本班成员的亲近感等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根据班集体的构成要素,在形成班集体的过程中,需要下列条件。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班级的目标,立意要高远,落脚点要实际,表述要简洁,内容要全面,条款要概括,做法可操作,效果可评估。
优秀的班主任总善于以总目标为方向不断提出具体的目标,目标内容应涉及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方面面。
并且不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成为大家所认可的共同目标,这是形成班集体的前提条件。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在培养和建设班级的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就是发现骨干,培养骨干。
从学生的思想作风、学习态度、办事能力、群众关系、主动精神、责任心等诸多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考察和选拔,从而逐步培养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定是协调的,团结一致的。
要做到这一点,大家必须共同遵守办事和行动的准则,又必须有各种约束和规定,这就是制度。
有了制度才能保证大家行动不至于偏离常规,有了制度才能保证统一的纪律和要求,集体活动井然有序。
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有健康积极的活动才有良好的集体,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集体凝聚力得以更强的基本保障。
正是通过组织活动,学生才能经受各种锻炼,进入积极进取的状态,展露个性和才华,形成集体的活跃气氛,集体才能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把大家牢固地团结在集体周围。
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必定要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这是整个班级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
能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集体环境,使学生精神振奋,思想觉悟、道德面貌都受到积极的影响,同时带来集体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班级内部自发形成的兴趣小组即属于非正式群体,是班级形成建立后,逐步自发形成的群体。
尽管它比正式群体不稳定,人数不多,但其作用却不可低估。
如果教育引导得当会产生积极作用和良好影响,若管理不善或者放任自流就会产生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确保其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与意义。
(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与班集体相比,非正式群体有以下显著特点:
①自发性。
在特定的条件下,非正式群体是出于个人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而自愿结合,非外力强迫所致。
②相似性。
非正式群体大都以相似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为基础,自然组合而成。
③封闭性。
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就总体特征而言,呈现封闭性特点,这种特性使得局外人很难了解其内部的真实状况,尤其密友性群体更是如此。
④凝聚性。
非正式群体以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作为一种无形的心理纽带把学生紧紧联结在一起。
⑤竞争性。
非正式群体一般都试图保持一种优势,有超过其他小群体的好胜心,他们时常密切注意其他小群体,并与之展开竞争,以抬高自己群体的地位。
⑥权威性。
非正式群体有自己一套不成文的规定,并且有自己的核心人物,这两者对其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极大。
此外,诸如畅通性、盲目性、散漫性、排他性、可变性也是非正式群体常有的特点。
(二)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非正式群体一般都具有一些积极的功能:
1.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
非正式群体中各成员间的交往是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是他们生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生是带着种种欲望进入学校的,不仅有求知的欲望,还有归属、自尊的欲望,而且他们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仅仅从正式的群体中是不能完全得到满足的,但是在非正式群体中却可以培养各方面的才能,满足其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
非正式群体中的交往是对班集体中交往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2.促进学生人格的独立与发展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同伴的交往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要素。
在与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往中,大家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学生不断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就会自尊自信,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自我意识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果没有同学与自己交往,学生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对自己认识不足,自我意识得不到发展。
3.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学生间的交往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在群体中互相交流感情和表现个性特征,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的形成。
在交往的过程中,个体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同步发展是可以实现的。
这时的学生学习已成为社会性的学习,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最终会成为社会性主体。
4.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正式群体为学生提供了培养交往能力的气氛和环境。
一个学生的交往能力强,就能与同学进行正常的沟通、合作和竞争,就能同情、尊重和关心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心理场所。
非正式群体又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其主要表现为:
①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组织目标及意见相违背时,特别是当非正式群体受到批评或处分时,非正式群体成员心里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行明的或暗的抵制,制造种种相反舆论,轻则干扰学习和工作,重则引起两种群体的矛盾冲突,影响甚至阻碍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
②由于非正式群体具有排他性的特点,很容易“拉帮结派”。
如果长期沉湎于非正式群体的小圈子,重小团体活动,轻集体活动,不利于这些学生的成长。
同时由于非正式群体内部心理默契度高,成员间交往的情感化更容易导致容忍、附和、迁就,甚至包庇某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使非正式群体成为不正之风的避风港。
③如果在一个不良型的非正式群体中,因受不正确的群体标准的影响,会使成员个人无法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强化或放大。
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1.在思想认识上要正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共存是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是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因素所形成的。
因此,在学生管理中必须把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结合起来考虑。
应当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
2.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表现自我的良好机会,满足非正式群体的需求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尽可能地把良性的非正式群体成员融人到班级文化活动中。
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娱乐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抵制功能。
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之热爱集体,树立全局观念,处理好小群体与大集体、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的关系。
3.注意发挥和引导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在非正式群体中会自发形成一些核心人物,是非正式群体的精神“领袖”,他们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出群体的色彩或性质。
因此,引导好了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这一群学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对其领袖人物首先应做好他的教育引导工作,热情关心他们的思想成长,经常与这些同学接触交谈,通过他们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呼声。
从而把整个非正式群体纳入实现正式班级发展目标的轨道。
4.正确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支持的原则,应保护、利用、促其成长,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之成为团结广大同学,搞好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
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应该坚持正面引导,热情帮助的方针,中间型群体对集体的关系不亲密,若即若离,其行为对集体没有明显危害。
但如果引导不好,让其不太关心集体的倾向过分发展,它就可能疏远组织。
对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对其成员主动接近,了解他们,与他们建立起感情,然后从中施加影响力,加以诱导,使其转化为积极型非正式群体。
对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强管理,特别对那些违反校纪教育不改者,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取缔或适当处理。
对其成员既要热情关怀,又要严格要求,做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
5.加强正式群体的建设,减少非正式群体不良因素的侵蚀
正式群体内部要加强民主建设、畅通正规沟通渠道、提高班干部等的学习、工作、生活质量,以增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创造积极的班级管理工作氛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非正式群体不良因素的侵蚀。
总之,非正式群体是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和需求心理而逐步形成的,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我们应在这方面加强研究,掌握其活动规律,因势利导,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管理和教育学生非正式群体。
第二节班主任
一、班主任概述
(一)班主任的定义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不仅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团队组织的纽带,而且起着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
(二)班主任的专业地位与素质要求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总则第二条指出: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