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5552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孝经》要点简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此句已经说明,所谓的“先知”,能够博古通今或拥有神通力,不过是“修道”的附属品,不能沉迷其中。

当然,只有找回真正的“道”,才能有效的运用五术(包括儒家的礼法、宗教的戒律),这是自古圣贤公认的。

本人学识不足,研读经文不多,过去三十余年加起来也没近几月翻阅的多,而早年总结佛法核心,也是通过实修实证归纳,所以上述言论,只是一家之言,如有不足之处见谅。

执智2017.12.11

《孝经》开宗明义第一

本章以古代帝王遵守“至德要道”开篇,指出《孝经》是对“人道效法天道”的诠释【1】;

其次总结孝是一切德行,也是教化众生的根源,并用两个例子、三个步骤,说明孝之始终【2】。

此章名为“开宗明义”,已经表明本章的重要,所以搞懂第一章,其后十七章注释就相对容易,本章为《孝经》的重中之重。

注:

【1】.《老子.25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指出人道应该向天道学习。

【2】.《老子.41章》:

上士闻道……不笑,不足以为道。

指出《孝经》以孝契入道,而人的思维模式不同,所以要对上中下三种根性之人,讲述不同的孝道。

原文理解:

孔子在家闲坐,他的学生曾子在一旁陪侍着。

孔子对曾子说:

“先代的帝王都具有至高无上的'

德行'

和遵循最重要的'

大道'

【1】;

以其使天下民心归顺君主【2】;

使百姓和睦相处、相亲相爱【3】;

使君主、百姓上下一心,之间没有不满怨恨【4】。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曾子起身离开座位,谦卑地说:

“学生愚昧无知,岂能知道其中原因呢?

【1】.“至德要道”的注释,更表明《孝经》遵循“大道”,是典型的“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2】.《老子.39章》: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指出民心归顺的原因是符合道。

【3】.《老子.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指出百姓和睦的原因是善于帮助别人而不争。

【4】.《老子.66章》: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指出君民一心、没有怨恨的原因,是以道治国、民心安定。

孔子说:

“这就是孝,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1】,也是教化众生的根源【2】。

你回到位置坐下,让我来告诉你。

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是父母所赐的,不可有任何损伤,这是尽孝的开始【3】;

进而修身养性,行道立身,显扬名声于后世,使父母的名声因子女而显赫荣耀,这就是尽孝的终极目标【4】。

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行道立身、功成名就【5】。

《诗经.大雅.文王》记载:

“缅怀祖先【6】的美德,从而培养自己的德行。

【1】.《老子.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最高德行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

《孝经》把德行之本总结为“孝”,而《老子》把德行之本总结为“水德”。

水德有“柔弱、处下、谦卑”等的特性,所以《孝经》的孝与《老子》的水德相通。

【2】.《老子.60章》:

以道莅天下……故德交归焉。

用契合“道”的孝治理天下,其鬼不神,从而天下大治。

【3】.《老子.13章》:

何谓贵大患若身?

……若可托天下。

只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为了天下太平”的人,才能够扬名后世,所以不敢损伤父母所赐的身体为孝之开始。

【4】.《老子.63章》: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如果想要扬名天下,以显父母之恩,就必须“立身行道”,而圣人之所以能扬名天下,就在于默默帮助众生,始终不以自己伟大。

【5】.《老子.38章》:

上德不德……则攘臂而扔之。

上中下三种根性之人,对“德行”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才有了“上德、下德、仁、义、礼”的等级划分。

在理解了“上德不德”的经文,再回来看“孝”的三个步骤,就能明了《孝经》并非后世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为了到达“立身”的目标。

当然,“事亲、事君”是为了“立身”,如果“立身”后,出现了“不事亲、不事君”的现象,是对是错?

是孝是不孝?

这就牵扯到“《老子.5章》: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的现象。

【6】.“祖先”指得道之人,指炎黄五帝,而不仅仅指父母。

缅怀“得道之人”的德行,从而培养自己的德行。

《孝经》天子章第二

本章为五孝(古代五种社会等级的人所行的孝道)之冠,专门针对天子所讲的孝道。

以期天子能够用心体认孝道,接而用自己的行为教化百姓,从而天下万民仰赖,使得天下大治。

“懂得亲爱自己的父母,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

懂得尊敬自己的父母,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1】。

天子能够亲爱、尊敬的态度尽心尽力侍奉双亲,再用这种德行教化百姓,自然被全国人民效法,这就是天子应尽的孝道。

《尚书》记载:

“天子一人有德行,则天下万民都会仰赖、归附。

”【2】

【1】亲爱、尊敬自己的父母,普通人尚且可以接受,但亲爱、尊敬别人的父母,普通人很难认同,这就必须从内心体认“道”。

《老子.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当我们能够用心体认万物皆有道所生,就能明了万物一体,身心会自然而然柔弱,外显“水德”。

此时,方能做到亲爱、尊敬别人的父母。

【2】《老子.60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想要治理一个大国,如同煎烹小鱼般简单,就需要天子以道治国。

而“孝道”三个步骤的“事亲”,最容易被上中下三种根性接受,所以天子以“事亲”教化百姓,则天下大治。

《孝经》诸侯章第三

本章为五孝之二,专门针对诸侯所讲的孝道。

此篇先用三个次第详细剖析了诸侯应尽的孝道,最后引用《诗经》一句话,表明诸侯历缘对境时,应该拥有的处事态度。

身处高位的诸侯,如果能谦卑、处下,没有骄傲、自大之气,自然能保持尊贵的地位,而没有被推翻的危险;

财政收支如果能有计划的管制,即使国库十分充裕,也不会导致奢侈浪费。

身处高位而没有被推翻的危险,因此可以常保尊贵的地位;

国库充裕而不奢侈浪费,因此可以常保财源富足。

身为诸侯,如果能长久保持富贵,才能确保他的领地长治久安;

领地长治久安,才能与黎民百姓和睦相处。

这就是诸侯应尽的孝道。

【1】

《诗经.小雅.小旻》记载:

“身为诸侯者,经常要警戒畏惧、战战兢兢。

如同走在深渊旁边,稍有疏忽就会跌落悬崖;

如同践踏在薄冰之上,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冰窟。

【1】.天子之孝,以“事亲”为主,而诸侯之孝,除了“事亲”,还要“事君”。

诸侯地位次于天子,是一个地方的首长,稍有差错,天子猜忌、民众怨恨,便会引火烧身,所以“事君”可以消除天子的猜忌,“事亲”可以消除民众的怨恨。

运用“水德”,才能做到“不骄”,才能常保尊贵的地位;

始制有名(参照《老子.32章》),才能做到“谨度”,才能常保财源富足。

《老子.32章》全章,主讲王侯将相如何依照“道”治理天下,使百姓自然而然归附的方法,其中就提出制度的重要性。

【2】.《老子.15章》: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老子在描述得道之人的特征时,也用了相似的言语。

《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本章为五孝之三,专门针对卿大夫所讲的孝道。

卿大夫只服务天子或诸侯一人,倘若服装、言语、德行等合乎先代圣明君王制定的礼法,那么就不会有任何言语过失、行为差错,从而遭受天子(诸侯)猜忌,民众怨恨。

卿大夫是辅助天子或诸侯的行政官吏,虽不参与守土治民,但参与政策制定,所以服装、言语、德行等,都要合乎礼法。

不合乎先代圣明君王制定的服饰,不敢乱穿;

不合乎先代圣明君王制定礼法的言论,不敢乱讲;

不合乎先代圣明君王制定的道德行为,不敢乱行。

所以卿大夫讲的每一句话,必须合乎礼法,违背礼法的言论不敢乱讲;

做的每一件事,必须合乎道德行为,违背道德的行为不敢乱行。

所以卿大夫历缘对境时,不合礼法的言论不能讲,不合道德的行为不能做。

如此一来,即使他的言论传满天下,也不会有人找出说话的过失;

即使他处理事情的行为遍及天下,也不会遭人怨恨厌恶。

以上所说的三项(服装、言论、德行等),卿大夫都能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

这就是卿大夫应尽的孝道。

《诗经.大雅.蒸民》记载:

“要从早到晚的勤奋服务天子(诸侯)一人,不能有丝毫松懈。

《老子.38章》:

故失道而后德……而乱之首。

老子在论述众生心境等级时,把追逐“礼法”的人排在最后一位,甚至提出过于强调“礼法”的人,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更是祸乱的开端。

《老子.20章》:

唯之与阿……不可不畏。

在历缘对境的入世修行时,得道之人必须遵守世间的游戏规则,所以遵守“礼法”,是有必要性的。

《老子.56章》:

塞其兑,闭其门……是谓“玄同”。

此章明确指出得道之人,在历缘对境时,表现的外在特征。

只有塞住欲念的孔穴,消磨自己的锋锐,调和自己的光辉,混入尘世之中,才能更好的行道。

如果说天子篇主讲事亲,诸侯篇主讲事亲与事君,那么此章就是主讲事君与立身,并告知卿大夫如何到达“与道合一”之境。

《老子.13章》:

有道之人在行道的过程中,如过于遵守自己认为的原则,有可能会引来许多麻烦。

为了天下太平的前提,是要先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是行道的重中之重,所以遵守礼法,是保障自己的方式。

《孝经》士章第五

本章为五孝之四,专门针对士人(基层公务员)所讲的孝道,士人为古代贵族中等级最低者,其孝道的核心是“爱心”与“恭敬心”。

爱心与恭敬心并用能显出忠诚,恭敬心能显出顺从。

忠顺不仅能常保自己的官禄,更能使祖先的祭祀长久。

最后告知,只有尽忠职守的勤勉工作,才不会使父母蒙羞。

对士人而言,用事奉父亲的态度去事奉母亲,那么他们对母亲与父亲的“爱心”是相同的。

用事奉父亲的态度去事奉长官,那么他们对长官与父亲的“恭敬心”是相同的。

所以,事奉母亲要用“爱心”,事奉长官要用“恭敬心”,而事奉父亲则必须“爱心”和“恭敬心”兼备才可以。

(在男权时代,父亲的地位远高于母亲,所以此处以事奉父亲为主轴。

因此,以事奉父亲的孝道来事奉长官,才能显出忠诚;

以恭敬心事奉地位较高、年龄较大的同事,才能显出顺从。

士人能对长官显出忠诚,对年长位高者显出顺从,那么他的忠顺之名就不会失去。

以这种名声去事奉其长官,自然能够永保俸禄和官位,并光耀门楣,使自己祖先的祭祀长存,这就是士人应尽的孝道。

《诗经.小雅.小宛》记载:

“要早起晚睡的勤勉工作,不要使父母因自己的工作问题蒙羞。

【1】.爱心与恭敬心为士人孝道的核心,培养爱心与恭敬心就要学习“水德”,水德有柔弱、处下、谦卑的特性。

《老子.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老子用“水德”处下、谦卑的特性,总结出天下之至善至爱。

《老子.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用“水德”柔弱的特性,总结出天下攻坚克强者,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