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估培训报告12pWord下载.docx
《德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估培训报告12p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估培训报告12p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将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本人的收获体会汇报如下:
一、德国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与中国石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对比分析
(一)德国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1.德国内部审计工作概况。
德国内部审计工作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从业人员约5万人,企业和公共部门普遍设立有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已成为德国各类组织的自觉行为,德国内部审计协会为德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行业自律性组织。
2.德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要模式。
目前德国企业内审机构设置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在董事会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财务副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
目前被德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是第二种模式—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由总经理直接领导并向其报告工作。
3.德国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工作。
德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的经常性工作包括财务审计、运营审计、管理审计、内部咨询、协调内外部审计工作等。
其中:
运营审计是从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为保证公司运作的有效性和管理流程的优化而对公司重要业务流程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计流程中各项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公司目标、是否具有经济性。
德国航空安全公司开展运营审计的典型案例是对公司航空应急指挥系统的有效性开展审计。
管理审计主要是对公司的内部规定、操作流程、工作方式和监督机制进行审计,其中特点主要有:
一是重视审计目标,即保证公司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重视控制系统,审计部门从过去的审计个别案例发展为对控制系统进行检查评价,在控制系统中选择审计项目,寻找问题,做出全面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控制系统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重视事前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参与有关部门的项目决策,监督其控制系统的制定过程,评价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而不是只对已经发生的行为进行审计。
4.德国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定位。
德国内部审计最初也是缘于组织内部查错防弊、加强内部控制的需要而建立的。
但随着企业经营的外向化和复杂化,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仅发挥监督职能的内部审计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内部审计由单纯的监督转向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德国内部审计人员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监督者,他们更大程度上是企业风险的防护者,发现风险领域并与相关人员一同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同时不断发掘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渠道,为各部门提供积极的建议。
5.德国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德国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包括审计规划、审计通知、审计执行、完成审计报告、下发审计意见、后续审计等主要步骤。
审计前,审计部门通过对公司各领域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重点审计对象,制定审计工作长期框架性规划和年度计划。
具体审计项目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被视为极其重要的阶段,通常需要2-3周的时间。
审计执行过程中,对拟审计的具体领域实施具体审计,找出存在问题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意见,审计报告提交公司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
审计意见下发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意见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和调查,以确保审计意见得到落实。
6.德国内部审计工作手段。
在审计手段方面,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德国航空安全公司审计人员日常使用的工具软件包括OFFICE、IDE、SPA/AIS等,审计信息化为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与中国石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对比分析
自2007年集团公司审计体制改革以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认真履行监督与服务职能,在促进公司规范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审计范围拓展、审计目标转变、审计程序规范化、审计手段信息化等方面均取得了质的飞跃。
在审计类型方面,集团公司近年来经常开展的审计类型包括财务收支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控独立审计评价、工程审计等。
与德国公司相比,除共同包括的财务审计外,集团公司以管理和效益为主线开展的销售企业加油(气)站投资决策专项审计等各项管理效益专项审计,审计对象均是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业务,其目的也是促进和保障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加强管理,达到了与德国公司运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相同的目的。
此外,集团公司开展的内控独立审计评价也是以促进公司有效运行和管理优化为目的的审计活动,与管理效益审计一起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在审计目标定位方面,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积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在审计监督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工作理念,审计过程中注重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并提出加强或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与德国公司在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和工作理念上不存在实质性差异。
在工作程序上,集团公司于2008年颁布了《审计业务流程》,从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到审计项目资料立卷归档,对审计项目全过程9个主要环节,规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深入推进了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与德国公司相比,集团公司审计业务流程包括了德国公司审计程序的全部步骤和环节,规范了审计项目全过程的操作。
在审计手段方面,集团公司AIS审计信息系统的成功推广,使全系统审计人员摆脱了手工查账的状态,现实了审计检查工作信息化;
审计集成系统的开发,也必将极大提高审计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AIS和审计集成系统的应用和开发,为集团公司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将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推上了新的台阶,使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信息化程度接近或达到了国外公司先进水平。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认为集团公司在审计理念和审计管理,特别是在确定审计范围、明确目标定位、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已初步实现了与国外公司审计工作的接轨,实现了国际先进审计理念、方式、方法与中国石化企业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的有效结合,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具备了进一步的飞跃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德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及与中国石化审计质量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
(一)德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德国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选择内部审计人员、审核审计报告、同行互审、外部评估等方式来实现。
1.选择内部审计人员。
所有内部审计工作都需要由具体人员来完成,注重对审计从业人员进行选择,是德国企业普遍认为的控制审计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德国内部审计协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对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学历、专业、经验等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
实际操作中,企业一般要求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1-2门外语,熟悉2国以上的法律和文化,注重审计队伍中不同专业背景人员的搭配。
通过不同专业背景人员的搭配,一方面适应审计范围日益广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不同专业的协同效应。
2.审核审计报告。
德国企业普遍认为审计报告是反映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载体,普遍注重对审计报告的严格审核,超过一定规模的审计部门会设置专职的质量控制专员,对审计报告等审计资料进行审核。
在设置质量控制专员的情况下,审计报告通常要经过审计组长、质量控制专员和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三级审核。
审计报告的内部审核通常会注意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易懂性,要求审核人员用企业领导人的眼光去阅读审计报告,审阅能否读懂,因为审计人员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并不代表企业领导人也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
二是逻辑性,突出表现为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和审计意见与建议之间是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部分审核人员会先读报告中审计意见与建议,然后再读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审核两者之间是否匹配和相互支持。
3.同行互审。
此种方式是由两个业务类型或工作特点相同或相似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自愿进行的审计情况互相评审。
通过同行互审,吸收其他单位之所长,并对照本公司的工作,发现差异,形成新的思路和方法,相互提出改进性意见。
此种方式在德国企业有所开展,但并不普遍。
德国航空安全公司曾与德国铁路公司开展过互审,并拟于明年与欧洲航空安全公司开展互审。
4.外部评估。
具体内容在本报告第三部分介绍。
(二)与中国石化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
对比德国公司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方法,集团公司自审计体制改革以来,在调整审计人员结构、加强审计报告审理、增强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用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调整审计人员结构方面,集团公司审计体制改革初期,在分局人员招聘过程中,严把人员质量关,改善审计队伍知识结构,推进审计人员专业背景多元化。
首次招聘的110人中,大学及以上学历101人,占92%;
具有审计、财会、生产技术和工程管理、法律或计算机工作经历的人员数量之比为48:
40:
14:
8,此后通过“以审代培”、培养审计领军人才、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审计人员执业能力,体现了与德国公司基本相同的审计队伍建设理念。
在审计报告审核方面,新体制下审计管理职能得以加强,在局本部设置了审理处,负责审计局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的审理工作,对审计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并先后颁布了《审计项目审理办法》、《审计项目质量考核评分办法》等规章制度,将审计项目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予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与德国公司审计报告审核工作相比,集团公司审计项目审理工作体现了与其相同的质量控制理念,但实际操作方式更为切合集团公司审计工作实际。
对于德国公司开展的同行互审,其实质可以理解为同行之间深入交流业务的一种形式。
近年来,集团公司审计局也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
一是借助国资委、中国内审协会等国家部委和行业组织提供的交流平台,和国内大公司交流审计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国家审计署、国资委等部门的专家为审计人员授课,并积极为审计人员提供境外培训、交流的机会。
上述方式同样达到了吸收同行之所长,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目的。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认为集团公司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方面与国外公司并无实质性差异,执行的是相同的工作理念,并在质量控制的具体方式、方法上,更为适合中国国情,更加切合集团公司审计工作实际。
三、德国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的做法及对中国石化审计工作的启示
(一)德国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的做法
由外部机构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是近年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并努力推广的一项服务,主要是组织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参照IIA发布的相关标准,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为配合此项工作,IIA设计了相应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评估手册。
德国内部审计协会结合德国企业实际情况,对IIA的质量评估手册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形成了德国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评估手册,作为开展审计质量评估的重要工具,并尝试对部分企业开展了审计质量评估,但此项工作目前在德国仍处于推广阶段。
1.外部评估方法。
外部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先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按照外部评估的标准,参照外部评估的程序和内容,对自身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自我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然后由德国内审协会组织的外部评估小组对内审部门开展的自我评估及其报告进行独立的审定;
二是完全外部评估,即企业内审部门事先不做自我评估,完全由德国内审协会组织的外部评估小组按照相应的标准、程序和内容独立完成企业内审质量评估工作。
2.外部评估程序。
外部评估程序主要包括:
(1)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