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249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

《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高瓦斯矿井文档格式.docx

报告审核人

过程控制负责人

龚建军

0800000000205778

技术负责人

杨大奎

0800000000103076

附件:

1、评价机构资质证书;

2、煤矿企业合法证照(煤矿四证、矿长两证);

3、上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4、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经历表;

5、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分汇总表。

附图:

1、抽、采掘工程平面图;

2、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图。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安监总明电【2011】31号)、《关于认真贯彻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现场会议精神切实做好煤矿瓦斯防治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74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矿企业防治能力评估管理办法和基本标准的通知》(国能煤炭【2011】414号)以及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工信煤行【2012】100号)精神,科学评估煤矿企业瓦斯防治体系和瓦斯防治工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助提升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有效防范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发生。

根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工信煤行【2012】105号)规定,受阿令德煤矿二号井委托,云南地方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承担了该煤矿企业的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工作。

接受委托后,云南地方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工作组”第二小组共3人,在组长牛永东带领下于2012年3月14日,对阿令德煤矿二号井(高瓦斯矿井)进行了瓦斯防治能力评估。

评估期间,评估小组首先听取了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自查情况工作汇报,初步掌握煤矿企业瓦斯防治的总体情况;

对照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标准对煤矿企业的从业经历、瓦斯防治机构和人员、瓦斯防治系统设施、瓦斯防治规范管理体系、防治方案、资金保障等瓦斯防治体系方面的技术资料和图纸进行了查阅、分析、核实和收集;

同时评估小组深入地面、井下现场核查矿井瓦斯防治各相关系统设施配套实际情况,并对瓦斯防治方案在现场的落实情况作了重点调研和资料收集。

在此基础上,按照国能煤炭【2011】414号、云工信煤行【2012】100号和云工信煤行【2012】105号文的要求,对各相关瓦斯防治系统和配套设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等对照标准进行评估,指出瓦斯防治体系和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和建议,明确了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结论,并编制了《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

1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概况

1.1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位置、交通

阿令德煤矿二号井位于富源县域188°

方向,平距24公里的墨红镇补木村委会境内的箐地村。

地理坐标:

东经:

104°

12′38″—104°

13′50″

北纬:

25°

26′23″—25°

28′00″。

阿令德煤矿二号井至富源有43公里公路相通,西经墨红—田冲—茨营—曲靖公路距离79公里,交通尚属方便。

交通位置见图1-1。

1.2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性质、合法性

煤矿属私营企业,隶属于富源县煤炭工业局管理,企业法人刘强,矿长刘平华。

评估时该矿“六证”齐全有效,有关证照见表1-2-1所示。

1.3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生产、建设情况

阿令德煤矿二号井位于大河勘查区的南部,始建于1998年,为斜井开拓,一个主井,一个副井,生产能力6万t/a,经生产多年,为了适应煤炭产业的发展,2005年11月,该矿委托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进行了6改15万吨/年的改扩建初步设计,矿区平面范围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南北长1.905km,东西宽0.656km,矿区面积为1.2481km2,开采标高1780-1360m,开采煤层为C7、C9、C11、C16、C21,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目前井筒数目5个,即生产井有主斜井和回风斜井各1个,改扩区有主斜井、副斜井、及1采区回风斜井,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

煤矿自建井以来主要开采C9煤层,累计消耗资源储量为182.86万t。

根据目前行业政策,该矿正对两个开拓系统优化为一个系统,改扩主斜井、副斜井、1采区回风斜井已落平至1450水平贯通,并在1580水平通过石门与生产区连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利用生产回风斜井作为2采区风井,生产主斜井改造为2#副井,作为2采区进风斜井及行人通道。

2006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

图1-1矿井交通位置图

阿令德煤矿二号井

表1-2-1矿井生产经营有关“证照”一览表

证件名称

证件号码

有效期

发放日期

发证机关

备注

采矿许可证

C530000201008112007242

2017年

8月10日

2011年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

煤炭生产

许可证

205303254057

2027年

7月

2007年7月1日

云南省煤炭工业局

安全生产

(滇)MK安许证字[2005]0411号

2014年

6月5日

2005年

6月15日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

530325100006914

长期

2008年12月9日

富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年检

合格

煤矿矿长

资格证书

云煤矿资[2010]年第0816号

2012年

12月

2010年

5月6日

云南省工信委

煤矿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工作资格证书

煤炭安全资证云煤[2011]字第0615号

2011年12月28日

1.4煤矿企业所属矿井瓦斯情况

1.4.1含煤地层

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1.4.2主要可采煤层

矿区内可采煤层共有7层:

C7、C9、C11、C16、C21、C22、C23,

矿权核准主要可采煤层为C7、C9、C11、C16、C21、共5层,其煤层特征详见表1-4-1。

表1-4-1煤层特征表

煤层厚度(m)

煤层

间距

(m)

倾角

(°

容重

(t/m3)

顶底板岩性

两极值

平均值

顶板

底板

C7

0.88—1.90

1.41

16.0

稳定

~30°

1.40

泥岩、粉砂质泥岩

C9

2.12—3.43

2.60

细粒砂、粉砂岩

泥岩、泥质粉砂岩

52.0

C16

0.77—2.51

1.47

粉砂质泥岩、泥岩

50.0

C21

0.93—2.28

1.43

泥岩、细粒砂岩

1.4.3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形地貌有利于地下水排泄,断层带富水性及导水性与正常岩层含水性相近,地表水全为季节性山间小溪,主要可采煤层虽然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下,但煤系上、下岩层及煤层顶底板均为坚硬、半坚硬弱裂隙含水层,其富水性弱,矿井涌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于简单偏中等类型。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5m3/h,最大涌水量为96m3/h。

1.4.4工程地质条件

区内含煤地层赋存于软弱—半坚硬岩层相间的复杂组合岩层中。

岩石力学强度不均,软硬相间,风化作用较强,节理发育,煤层直接顶板以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岩石稳定性差,开采过程中易冒顶、垮塌、片帮及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

断层破碎带岩石力学强度低,底板多为泥岩,吸水易膨胀,岩层松软。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以层状岩类为主的中等类型。

1.4.5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

一、煤层瓦斯压力

根据昆明煤炭科学研究院2011年1月编制的《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煤层瓦斯参数测定报告》,矿井各主采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直接法)结果为:

C9煤层瓦斯绝对瓦斯压力最大值为0.69Mpa;

C10煤层瓦斯绝对瓦斯压力最大值为0.50Mpa;

C11煤层瓦斯绝对瓦斯压力最大值为0.66Mpa。

二、煤层瓦斯含量

根据昆明煤炭科学研究院2011年1月编制的《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煤层瓦斯参数测定报告》,矿井各主采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直接法、间接法)结果为:

C9、C10、C11煤层的瓦斯含量分别为4.88m3/t、6.03m3/t、6.84m3/t;

矿井瓦斯储量为5320万m3。

1.4.6矿井瓦斯等级及灾害情况

一、瓦斯等级鉴定

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煤矿按国家规定于每年7~9月份进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见表1-4-1。

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煤矿瓦斯2011年度瓦斯等级鉴定表1-4-1

年份

绝对瓦斯

涌出量(m3/min)

相对瓦斯

涌出量(m3/t)

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

相对二氧化

碳涌出量

(m3/t)

瓦斯等级

鉴定结论

4.07

36.07

1.00

8.82

高瓦斯矿井

煤矿在实际开采过程中未出现过瓦斯动力现象。

矿井在开采各煤层时必须加强瓦斯监测,并密切关注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尤其在遇到地质构造,接近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带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及时撑握工作面地质构造变化情况,及时观察瓦斯涌出变化,并加强对煤层瓦斯压力的测试,随时撑握煤层瓦斯压力的大小,如发现煤层瓦斯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或在打钻过程中发现有喷孔等突出预兆时,矿井必须及时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采取综合防突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二、煤层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危险性

该矿2005年9月取C8煤层煤样送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鉴定,经鉴定煤样煤尘有爆炸性。

该矿2005年9月取C8煤层煤样送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鉴定,煤样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该矿2011年10月取C9煤层煤样送云南省煤炭产品质量检验站,经鉴定煤样煤尘有爆炸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

该矿2011年10月取C11煤层煤样送云南省煤炭产品质量检验站,经鉴定煤样煤尘有爆炸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

三、煤矿生产以来发生瓦斯灾害、事故情况

煤矿生产以来从未发生过瓦斯灾害事故。

1.5瓦斯防治相关系统及配套设施简况

1.5.1开拓、开采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井筒数目为5个,分生产区和改扩区,生产区有主斜井和回风斜井共2个,改扩区有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斜井共3个,改扩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已落底至1450水平并贯通,改扩建工程未竣工验收,目前生产区与改扩区已在1580水平连通开形成一个系统。

改扩建工程竣工后,利用生产回风斜井作为2采区风井,生产主斜井改造为2#副井,作为2采区进风斜井及行人通道,改扩区回风斜井作为1采区风井,改扩区变为1采区,生产区为2采区,

矿井目前在生产区C11煤层布置有421106采煤工作面1个,开采C11煤层,布置有1个掘进工作面,2采区1500车场掘进工作面;

在C9煤层布置有2个掘进工作面,一个为320902回风平巷,一个为320902切眼掘进工作面。

改扩区布置有3个掘进工作面,一个为1109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一个为110901机运巷掘进工作面,一个为11090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1.5.2通风系统

矿井为分区式通风系统,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回采工作面采用“U”形全风压通风;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1.5.3瓦斯抽采系统

矿井建立了地面固定抽放系统,配有高低负压抽放系统,低负压抽放系统抽放工作面上隅角和采空区瓦斯,选用2EB3432型水环式真空泵2台,配套电机功率160kw,沿1采区风井敷设DN400mm抽放主管,从风井至采煤工作面回风敷设DN200mm干管,工作面附近敷设DN150mm支管;

高负压抽放系统选用2BE1-353型水环式真空泵2台,电机功率为110kW,沿1采区风井敷设φ315mm抽放主管,风井到掘进工作面开口处敷设DN200mm干管,掘进工作面巷道敷设DN100mm支管,孔口管为DN25mmPVC管,实现钻场预抽。

1.5.4供电系统

煤矿实现双回路供电,两回10kV电源引自35kV补木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022线、023线。

新井工业场地设10kV变电所10kV/0.4kV系统,10kV高压配电室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高压配电装置选用KYN28-12铠装型移开中置式开关柜23面。

装设3台KS11-M-500/10,10/0.69型电力变压器,3台变压器两用一备,地面低压配电室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供主要通风机房、瓦斯抽采泵站用电。

装设1台S9-400/10,10/0.4kV和1台S9-200/10,10/0.4kV型电力变压器,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互为备用,供新井工业场地内压风机房、照明等用电。

装设2台KS11-M-630/10,10/0.69kV型电力变压器,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互为备用,供新井工业场地内主井胶带机、副井绞车等用电。

老井工业场地10/0.4kV变电所装设1台S9-400/10,10/0.4kV和1台S9-200/10,10/0.4kV型电力变压器,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互为备用,供老井主要通风机房、压风机房、绞车、照明等用电。

井下供电采用10kV电缆下井,井下设中央变电所,从新井地面10kV变电所10kV两段母线各馈出一回10kV高压电缆经主斜井采用吊挂方式敷设至中央变电所,所内装设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10台,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装设KBSG-630/10,10/0.69kV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2台,1台作为新井动力变压器、1台为老井动力变压器,担负新井、老井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大巷运输、掘进工作面局扇备电源用电需要。

装设KBSGZY-200,10/0.69kV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2台,1台作为新井局扇专用变压器、1台为老井局扇专用变压器。

新井、老井均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对掘进工作面局扇供电,保证局扇供电可靠,局扇备用电源引自动力回路。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实现双电源下井,高低压保护安全可靠,矿井供电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1.5.5供排水系统

供水系统:

井下建立了消防、洒水(给水)系统,井下、地面防尘、消防以及其它工业用水,利用井下排出的矿井水。

井下水经水泵排出地面流入沉淀池,经沉淀净化处理后经水泵输送水贮存于228m3生产主高位水池及86m3备用水池,利用静压自流供水,由高位水池输送到各工业用水点。

排水系统:

(1)生产区排水系统

目前煤矿主斜井井底布置有水仓、水泵房等排水系统硐室,水仓容量225m3;

安装有80D30×

9型矿用多级离心水泵(技术参数:

Q:

43m3/h,H:

270m,η:

0.76)2台,1台工作,1台备用,正准备安装1台检修。

沿主斜井井筒敷设的两趟Φ80×

5mm排水管路。

1540区段设有1个采区水泵房,安装80D30×

9型矿用多级离心水泵1台,直接排到地面,安装IS80-50-315型水泵,排至1580,实行二级排水,沿2采区回风下山、风井安装1趟Φ80×

5mm排水管路,沿2采区轨道下山安装1趟Φ50×

4mm排水管路。

(2)改扩区排水系统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71m3/h,最大涌水量78m3/h,设计安装3台MD85-67×

8型水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

1450中央泵房正在建设中,目前采二级临时排水系统,+1450水平及+1565二联络巷分别设有临时排水系统,均安装2台80D30×

9型矿用多级离心水泵。

1.5.6提升、运输系统

主斜井铺设DTL80/15/315大倾角强力胶带运输机,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

胶带机带宽0.8米,运量150t/h。

副斜井提升机型号为JK2.5×

2.0/20,担负矿井的矸石提升、材料和设备及初期的人员升降等提升任务。

二号副斜井(生产区副斜井)装备JTP1.6×

1.5/20型提升机,目前担负生产区的煤、矸及材料提升任务,改扩工程投产后,改造为提人斜井,安装架空人车。

井下胶带运输石门、采区运输大巷、运输顺槽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轨道大巷、轨道顺槽采用蓄电池机车牵引矿车运输。

1.5.7六大安全避险系统

1.5.7.1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于2010年3月安装有一套KJ83N型安全监控系统,监控主机双机热备,现能对主扇的开停、掘进工作面的局扇开停、主要风门开停、主要进回风井的风速、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的瓦斯量和一氧化碳量及其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实现实时监控,并和墨红镇煤炭分局、富源县煤炭局监测监控指挥中心联网。

矿井分别在井底车场主要通风机房、瓦斯抽采泵站等地装设有11台KJF39-2型安全监控分站。

在421106回采工作面、110901机运巷掘进工作面、110901轨道巷掘进工作面、总回风巷等地点设置有甲烷传感器40台、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5台、风速传感器3台、负压传感器4台、液位传感器3台、温度传感器13台、风门传感器1组、局部通风机、水泵、主要通风机、瓦斯抽采泵安装了开停传感器18台,采掘工作面装设有远程瓦斯断电仪7台,瓦斯抽放泵站安装有流量、温度、浓度负压传感器对抽采管路进行监测。

安全监控系统能有效准确的反应井下瓦斯、通风等情况。

安全监控系统由机电副矿长石央明负责技术管理,并配备了2名经培训合格的专人员陶立平、苏长文进行维护,运行基本正常。

1.5.7.2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2010年3月安装使用KJ236(A)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显示设备设在瓦斯监控室,配备一台信息接口,井下分站9台,在井下人员密集工作地点和主要行人巷道共设有28台读卡器,配有650张识别卡,在矿井的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均设置分站和接收器,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系统可覆盖矿井主要作业区域,运行正常,定位准确。

1.5.7.3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

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煤矿共配备有ZY-45、ZYX-45,ZYX-30,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650台。

井下各主要交叉口均设置了避灾路线牌。

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进行了应急演练。

目前有简易避难硐室内3个,分别在生产区1580车场、1540车场、改扩区1580车场。

避难硐室内有电话、饮水点、ZYJ型压风自救器20个,压缩氧自救20个。

永久避难硐室正在设计。

1.5.7.4压风自救系统

生产区使用的空气压缩机型号是L—11/0.7,共2台。

电机功率68KW,排气量11m3/min,排气压力为0.7Mpa,实测储气罐有效容枳为2m3,空气压缩机的排气效率为88.2%,压风机安装在地面2采区风井北侧压风机房内。

压风机输送系统采用DN100mm管路输送,管路沿风井到+125水平,在+1625水平分成两路,一路到+1625北回风巷,另一路到+1580水平。

装设位置:

1625水平掘进头,安设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共8个。

采二队回风巷、机巷各安设一组,每组12个。

四水平避难硐室、421105运输巷、1500车场及掘进当头分别安设一组6个的压风自救器。

改扩建区使用的压风机有3台,LGJ-10/7型空压机2台,电机功率55Kw,排气量11m3/min,排气压力为0.7Mpa;

G110SKF-8型空压机1台,电机功率110Kw,排气量20m3/min,排气压力为0.8Mpa。

压风采用DN125mm管路输送,沿改扩主井至各区段,各区段石门为DN100mm管路,各采掘工作面为DN50mm管路。

110900回风巷当头,安设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共12个。

采一队机巷安设一组12个的压风自救器。

110901回风巷安设8组6个的和1组8个的压风自救器。

110901机、运巷掘进当头,各安设一级8个的和一组6个的压风自救器。

老井通往新井的1580南集中运输巷的避难硐室安设一组6个的压风自救器。

压风机冷却系统使用水冷,当压风机的冷却器温度、回水温度、1级及2级缸温度、风包温度和润滑油温度过高时都会自动报警并显示。

1.5.7.5供水施救系统

地面新建有可供井下人员饮水用的清水池2个。

主水池容量:

250m3,备用水池80m3,采用静压供水方式向井下各供水点供水。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管路与井下消防、防尘管路分开,供水施救系统管路管网沿风井基本延伸到各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能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灾变期间的应急供水需要,生产区,主管路为φ25钢管支管路为φ15管路。

改扩区,主管路为φ80钢管支管路为φ50管路。

井下发生灾变需要供水施救时,饮用水可供到用水点。

1.5.7.6矿井通信系统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无线通信网络已覆盖矿区,可利用无线通信网络作为有线调度通信系统及矿区对外联络通信。

煤矿采用调度指挥和行政交换二合一通信方式。

矿用数字程控调度机KTJ116型一台,交换机安装在矿办公楼内。

在井下机电硐室、水泵房、临时配电点、各皮带溜子机头处、采掘煤工作面等地点共安装了34部本安型电话,其中KTH-22,3台,KTH-17,31台,在调度室、井口检身房、监控室安装等安有20部电话,其中HAK-2,2台,KTH-22,2台,KTH-17,16台,基本满足抗灾变时期通信联络要求。

2、煤矿企业综合管理体系评估

2.1煤矿企业及各级负责人从业经历

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煤矿为个人独资企业,高瓦斯矿井,煤矿自1998年建矿,2005年11月,由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进行了改6改15万吨/年的改扩建,至今已有5年以上高瓦斯矿井煤炭生产经历。

法人刘强,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工程师,1992年担任湖南省涟邵集团金竹山煤矿一平硐技术主管,1996年担任土朱煤矿矿长,2003年2月担任湘煤集团金竹山实业公司生产副总,2003年10月担任总经理,2008年来任阿令德煤矿法人。

矿长刘平华,毕业于湖南煤校,工程师,1985年7月至2011年11月在湖南省涟邵集团金竹山煤矿托山煤矿、土朱煤矿任技术员、总工程师、矿长,2011年12月至今任阿令德煤矿二号井矿长。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胡正坤,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师,1985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湖南省长沙矿业集团竹山塘煤矿技术副长,长沙矿业集团采矿副工程师、生产部部长,2008年至今任阿令德煤矿二号井总工程师。

安全副矿长邬喜魁,毕业于湖南省涟邵矿务局职工大学,工程师,1987年7月至2003年在涟邵矿务局斗立山煤矿任采煤队长、技术员,2008年1月至4月任兴路煤矿安全副矿长,2008年4月至今任阿令德煤矿二号井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王晓兵,毕业于湖南煤校,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