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下《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地理八下《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八下《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分析
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
另外,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因此说,这节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部分介绍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第三部分描述了的未来发展趋向。
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
正是由于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
正因为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
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作为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
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
于是,教材在第二部分介绍了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介绍了古城现代
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
当学生对“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学思考题:
1、位于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海。
2、属
带气候。
3、的气候特点是:
冬季,夏季。
4、是全国的、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5、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6、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7、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8、猿人早在年前就开始在这里生活。
9、最早称为。
10、旧城形成于、两代,建筑排列成状,城市格局成“”字轴线形。
11、在建都的朝代有、、、。
12、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
、、、、等
教学过程
第六章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
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
最高级别的有多少个?
分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
(略)
讲述:
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34个。
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
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
对,。
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大家对了解多少?
有谁去过?
请举手。
好,我们请×
×
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
学生介绍。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板书: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讲授新课]
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
请大家阅读图6.1“略图”和图6.3“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在屏幕上打出)
1.的地理坐标;
2.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属哪种气候类型?
有什么特点?
6.流经的河流有哪几条?
7.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
一、概况
位置、面积、人口
归纳讲述: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
东南临,其余三面被包围。
的地理坐标为40°
N,116°
E。
面积1.68万km2,现有人口1382万人(2000年)。
二、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板书)
指图(显示地形图)讲述:
的地势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板书),地势较高。
西部的山地总称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褶皱山岭组成。
门头沟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是的最高峰。
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统称军都山。
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雄伟壮丽。
越山地,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
在重叠的群山之中,由于河流侵蚀,形成了不少隘口,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的东南是华北平原(板书)的一部分。
由于靠近燕山和太行山,平原大部分为山麓冲积扇。
城就位于永定河的脊部。
平原东南地势低洼,属于冲积平原,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2.的气候
(显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板书)夏季高温多雨(板书),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降水量609mm。
的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多风;
夏季当东南季风来临时,形成7~8月间的高温多雨天气。
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秋季云淡、天高、气爽,为最舒适的季节;
而冬季则盛行西北风,经常出现大风、降温、寒冷、干燥天气。
3.的河流
的河流属海河水系(板书)。
永定河、温榆河和潮白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注:
以上各部分内容的讲述顺序可在学生回答了相应问题之后,内容的详略程度视学生接受程度和时间而定。
在了解了的自然环境以后,我们来看作为一国之都的的交通。
三、的对外交通
(大屏幕显示交通图)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
还是最大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
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最大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各地);
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150千米。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分析概况出位置的优越性。
提问,学生回答:
略。
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
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越。
的地形地势决定了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越。
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承转:
正是由于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成立后,又一次定都。
提问:
作为一国之都,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四、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活动:
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2、6.4,看看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是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
是的政治中心。
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
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是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
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特征,知道位置优越,掌握了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作为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反馈练习]
1.填空
(1)位于平原北部边缘。
该平原是我国第大平原,其他两大平原是和。
(2)属典型的气候,其特点表现为、。
(3)的地势表现为高,低。
、、三面环山,东南方向是平原。
(4)的地理坐标是,。
2.判断
(1)三面被包围,是的一部分。
(2)是个内陆城市,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3)流经的河流大多属黄河水系。
(4)是的首都,因此它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5)“时间”就是的地方时。
3.选择
(1)西隔山就到高原()
A.太行山内蒙古高原B.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
C.太行山黄土高原D.大兴安岭黄土高原
(2)的城市职能是()
A.钢铁工业中心B.经济发展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答案:
1.
(1)华北二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3)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华北
(4)40°
N116°
E
2.
(1)×
(2)×
(3)×
(4)×
(5)×
3.
(1)C
(2)CD
第六章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城市职能,谁来说说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的主要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的这种城市职能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同时也决定着它的未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节的第二部分:
(板书)历史悠久的古城和现代化大都市两部分内容。
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5,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建城有多少年的历史?
有哪几个朝代在此建过都?
2.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
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归纳、讲述:
1.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为周武王时的蓟城,先后有金、辽、明、清各代在此建都。
(板书:
建城时间早)
2.至明、清两代,旧城的格局基本形成。
旧城格局的
特色是皇宫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
城市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
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
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旧城之所以这样布局,从自然因素考虑,一主要是要利用现在北海和中海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
因为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每天需要大量的淡水,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会影响城市的布局;
二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且常刮西北风,为了有充足的光照,以利于房屋的避寒保暖,坐北朝南成为城市布局的主导方向。
旧城的这种布局特色还体现了几千年的传统思想。
将宫城和殿堂放在城市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想;
面向南方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旧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曾不断变化。
请大家阅读图6.7,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自辽代以来,旧城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
2.旧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3.现代城与旧城有什么关系?
学生读图,分析、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自辽代以来古城的空间变化有这样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