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601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投资经济足额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8.将资金贷给直接投资者,并从直接投资者那里以利息形式分享投资效益的,称为信贷投资。

9.将资金委托银行的信托部门或信托投资公司代为投资,并以信托受益形式分享投资效益的称为信托投资。

10.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证券,让渡资金使用权给证券发行者进行直接投资,并以债息、股息、红利的形式与直接投资者分享投资效益。

包括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

11.竞争性项目是指其所属的行业基本上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行业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项目。

12.一般是所属的产业在产业发展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而且具有较高感应度的产业,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

13.公益性项目是指为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要的投资项目,这些投资项目具有消费时非排斥性和收费比较困难的特点。

14.生产性投资是指,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或满足物质生产需要的投资。

15.风险投资则是指,投资活动中不可确定因素较多,投资者对投资结果把握不大的,风险较大的投资。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总供应量的增加,即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一般用GDP表示,经济增长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即GDP总量的增加;

其二,是人均GDP的增加。

2.投资乘数是指投资的增加额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额的倍数。

用公式表示:

3.加速数是指收入增加引起投资增加的倍数,用公式表示:

,V为加速数。

4.流通中货币过多,造成物价全面上涨这一经济现象,称为通货膨胀。

5.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是指由于“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可能的供给”而产生的物价水平上涨。

6.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Cost-PushInflation),是指由于产品和劳动成本上升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涨。

7.结构性的通货膨胀(StructuralInflation),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涨。

8.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有规律的波动。

经济周期一般有两种分类:

一称为古典周期,是指经济总量的上升和下降,另一种分类称为增长周期,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

9.所谓通货紧缩(Deflation),主流的观点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或货币价值不断上升的经济现象。

也有人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下跌,同时经济衰退、货币供给减少的经济现象。

10.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1.“失业”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能力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12.摩擦性失业,是由于想转换工作,或刚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正在找工作引致的失业。

13.结构性失业,指由于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与求职者的特性不吻合而引致的失业。

14.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被称为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是均衡状况下的失业率。

15.即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高、经济增长率低的现象。

1.所谓消费基金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满足社会成员个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社会消费需要的总和。

按其使用形式,可划分为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两部分。

2.企业储蓄是指企业消费剩余,具体来说是企业税后利润中扣除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3.政府储蓄是指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差额。

如果政府收入大于支出,则政府进行了正储蓄;

反之为负储蓄。

4.外国储蓄是指一国的进出口差额,当进口大于出口时,外国储蓄为正;

当进口小于出口时,外国储蓄为负。

5.间接转化机制是指储蓄者通过购买证券而将储蓄转渡到投资者手中,由投资者进行投资。

间接转化机制的具体形式有:

通过银行的存货款方式转化;

通过购买股票方式转化;

通过购买债券方式转化;

通过购买基金方式转化。

6.财政转化机制是指政府将政府储蓄和其他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方式、方法。

在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下,财政转化机制是我国主要的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

7.金融转化机制是指以金融工具交易和借贷关系为手段促使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具体可分为直接金融转化机制和间接金融转化机制。

8.外部融资是指企业向社会融入资金。

外部融资的种类和规模,既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和资金供应的宽裕程度;

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如信誉度、盈利能力,发展前景。

外部融资主要有:

银行借款、租赁、合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

9.信用贷款是金融机构仅凭借款企业的信用而发放的贷款,一般只有那些资信优良的企业才能取得。

10.信托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委托行为,即按造一定的目的,由一方委托另一方管理和处理自己的财产或资金的行为。

信托通常可分为两大类;

贸易信托和金融信托。

11.委托贷款是信托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人交付的资金额度内,按其指定的对象、用途、期限与金额等发放的贷款。

12.信托投资是信托机构以投资者的身份,直接对企业进行的投资。

13.委托投资是信托机构按照委托人的要求,以交存资金向其指定的单位、项目进行的投资。

14.杠杆租赁(leveragelease)是指租赁物投资中小部分由出租人承担,其余大部分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无追索权的借款向出租人提供信贷,出租人以租赁物的第一抵押权、收取租金的租赁合同的受让权作为借款担保的租赁方式。

15.普遍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指世贸组织缔约方之间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贸易优待。

16.出口信贷(ExportCredit)。

是出口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商品出口,由官方机构或政府给予补贴的商业银行,以优惠利率向本国出口商、进口方银行或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17.欧洲债券是指在某个外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第三国货币计价的债券,发行欧洲债券一般不受发行地国家金融当局的管束和法律约束。

18.ADR是美国股票存托凭证(AmericanDepositaryReceipt)的缩写,指由美国以外的外国公司发行股票,由承销商存入国内保管银行,然后通知美国的存券银行发行股票存托凭证,供美国投资者购买、交易,并据以领取股息。

1.投资调控机制是投资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调控机制是指投资调控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投资活动运行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2.这是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调控机制。

调控主体通过行政性指令形式,强行投资主体执行、落实调控主体制定的各项目标,同时监督系统对其进行严厉的各项监督,主要是行政监督,以保证调控目标的实现。

3.这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对投资主体进行调控的一种机制。

调控主体通过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以及产业政策等把调控目标的信息输往信息系统、监督系统,投资主体从中获得信息,据以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

4.这是一种介于集权型和市场型的调控机制。

调控主体一方面用行政性指令来调控投资主体,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监督系统,运用经济手段和各项监督手段引导、规定、调整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

5.财政信用是通过信用方式筹集和供应部分国家投资资金的分配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公债,财政贴息。

6.金融手段是投资宏观调控的又一重要手段。

其对投资的调控是通过紧缩或放松银根,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及调节资金流向实现的。

7.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

投资规模有两层基本含义,即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

8.投资主体结构指不同投资主体在投资总量中的数量比例关系。

投资主体粗分的话,主要有三类,即政府、企业、个人。

9.投资的项目性质结构指竞争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10.投资布局是指投资资金在一定的空间领域内的分布状况。

投资布局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1.指向原则,又称指向原理。

由于各行业的特点不同,适宜投资的地区也不同。

结合行业的特点与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确定行业投资布局,有以下几种指向:

原料指向、市场指向、能源指向、劳动力指向、技术指向、资金指向等。

12.所谓贴现是指票据持有者为了取得现金,用未到期的期票、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照市场利率,扣除从贴现之日起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把票面余额以现金付给持票人,票据到期时,银行向最初发票的债务人或者背书人兑取现金。

1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公债等,来调节社会货币流通量,进而调节投资活动。

当社会货币流通量过小,中央银行可以买入证券,付出资金,使社会货币流通量增加,反之则可以卖出证券,使社会货币流通量减少。

14.年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了一年内投入在固定资产再生产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

15.在建投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当年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所需的投资额,反映了当年实际铺开的建设战线的大小。

1.投资环境的概念中,投资是主线、内容实体,环境是核心着眼点。

投资环境一般是指投资的一定区域内对投资所要达到目标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2.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国际关系等,政治环境对其他环境有重大的影响,是环境评价的一个重点。

3.法律环境主要包括当地人的法制观念、法律的完备性、法制的稳定性、执法的公正性。

4.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国经济实力达到的程度,一般可用GDP和人均GDP来反映。

GDP越大,表示经济整体实力越强,人均GDP越高,表示越富裕。

5.垄断优势理论是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实力角度论述了比较利益差异的成因。

该理论认为,尽管跨国公司没有东道国企业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跨国公司拥有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足以抵消东道国企业的优势,形成净优势。

6.边际扩张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称为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样,就可以将本国的资源用于还没有发挥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上。

7.所谓资本化率是指使收益流量资本化的程度,公式为K=C/I,K为资本比率,C为资产价值,I为资产收益流量,资本化率越高,表示等量收益流量形成的资产价值越高,也意味着资本预期收益越大。

8.充分报偿理论认为,信息是无形的耐用的商品,信息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拥有者带来收益,但信息的获益能力极易受到损害,为了保证在信息投资中获得更大收益,即所谓充分报偿,跨国企业通常通过跨国投资安排内部交易活动。

9.现代工业区位理论认为影响工业生产成本主要有三大要素:

运费、劳动力费用、聚集效应,工业应选择运费、劳动力费用最低,聚集效应最大的地区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