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4046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

《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社会招考Word格式.docx

5.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

是区分( 

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7.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现代西方哲学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一切物质形态 

B.绝对精神 

C.原子 

D.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

10.所有唯物主义都主张( 

A.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B.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是不可知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显著特点是( 

) 

A.历史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

1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1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 

C) 

A.是否承认人们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B)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16.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B.古代唯心主义与近代唯心主义

C.辩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D.中国的唯心主义与西方的唯心主义

1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对立统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 

C.实事求是 

D.理论联系实际

18.世界观就是(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19.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C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创造的 

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 

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

20.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21.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22.中国古代佛教理论家惠能认为“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23.相对静止是( 

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绝对不变的事物 

D.绝对运动的状态

24.客观实在性是( 

B)

A.运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唯一特性 

C.存在的唯一特性 

D.意识的唯一特性

2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6.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2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说(B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8.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 

A.属性 

B.形式 

C.主体 

D.源泉

29.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 

B.文字的产生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

30.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对人类自身的改造 

D.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31.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32.庸俗唯物主义认为(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C.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或“特殊物质” 

D.一切事物都有意识

33.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 

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34.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35.一元论就是认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

C.世界在本质上是发展的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3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37.我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讲( 

A.空间的三维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物理世界的四维性 

D.时间的绝对性

38.人脑是意识的( 

A.物质外壳 

B.物质器官 

C.源泉 

D.内容

39.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 

A.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而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C.将物质和意识看作是平行并列的 

D.既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

40.在下列说法中,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原理的有(D)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B.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1.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不断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等同于变化

42.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先后相继现象是( 

A.因果联系 

B.非因果联系 

C.偶然联系 

D.间接联系

43.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在当前条件下的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是( 

A.现实的可能性 

B.抽象的可能性 

C.不可能性 

D.消极可能性

4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辩证的否定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45.久旱缺雨时,下雨时庄稼生长有好处;

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 

D.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

46.“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句话是一种(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47.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8.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49.构成人们认识事物基础的是(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50.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由质变到量变 

B.向任何方向转化 

C.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D.否定之否定

51.辩证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 

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5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A.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趋势 

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C.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D.矛盾的双方你死我活绝对对立的性质和趋势

54.矛盾普遍性的完整含义是指( 

A.矛盾存在于量变和质变过程中 

B.矛盾存在于一切运动着的事物中

C.矛盾存在于一切现象的一定阶段中 

D.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始终

5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