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3729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领导人审时度势,适时地将刚刚正常化了的中苏关系平稳地转变为互利友好的中俄关系。

十多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人不断根据变化的国际形势,积极合作,维护共同利益,逐步建立了新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目前,中俄两国关系处于有史以来最健康和最稳定的时期。

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继续成为两国关系的发展主流和趋势。

这是由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所决定的。

一、关系的转型:

中苏关系平稳地转变为中俄关系1991年苏联解体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一个重大事件。

苏联解体给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刚刚正常化的中苏关系能否顺利和平稳地转化为友好互利的中俄关系,这对中俄两国政府和人民都是一个现实的考验。

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立即达成一些协议,其中有两点最为重要:

第一,中国承认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第二,中俄两国确认1989年和1991年中苏两国领导人所签署的两个中苏联合公报依然是中俄关系的指导文件,中俄两国将继续坚持上述两个中苏联合公报所确立的基本原则。

1这是实现中苏关系平稳地转变为中俄关系的重要步骤。

尽管这里有应急的成分,但是,上述两点无疑明确了中俄两国关系的基本状态。

关于第一点,中国在外交上确认了俄罗斯的国家身份、国家地位和国家性质;

关于第二点,中俄双方确认两国的关系不是从头开始的,不是建立在空地上的,而是建立在中苏关系已有的外交层面上的。

在中苏关系平稳地转变为中俄关系进程中我们不能不重点分析和评价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

该文件是1992年12月18日叶利钦总统访华时与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共同签署的。

现在看来,该文件具有极其重要的外交价值和历史意义,它奠定了中俄关系发展的基础,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定了基调,是中苏关系平稳地转变为中俄关系的“换轨”文件,是中俄关系的奠基性文件。

该文件的重要性在于:

第一,该文件将两国关系的性质定义为“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将两国关系定位在“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这个基点上。

当然,这种“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是建立在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基础上的。

中俄关系的这种性质和定位的意义在于:

(1)这就排除了两国关系的敌对性质和可能,两国的关系实际上是“好”邻居的关系,而不是“恶”邻居关系。

从中国哲学观点来看,就是中俄两国领导人从“善”的观念而不是从“恶”的观念出发来构想两国邻居关系的;

(2)中俄两国“相互视为友好国家”,两国“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这种表述与上述两个中苏联合公报基本原则完全吻合,因为上述两个中苏联合公报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中苏双方同意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这表明中俄关系对中苏关系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质和再确认性质;

(3)这种定位摆脱了两国关系的某种不确定状态,消除了两国在构筑相互关系方面所出现的一些疑虑和消极情绪,避免中俄关系因苏联解体而出现波折;

(4)两国政府都从现实主义立场出发,以积极的姿态来勾画两国关系的基本色调。

上述对中俄关系性质和定位的表述反映了两国政府对两国关系的基本评价和现实考虑,反映了两国关系处于磨合和调整状态;

(5)尽管中俄关系处于磨合和调整状态,但中俄双方依然着眼于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

中俄双方一致认为,“将两国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使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这实际上指出了两国关系需要提升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二,该文件确立了两国关系“非意识形态化”的重要基本原则。

该文件指出:

“双方强调,各国人民自由选择其国内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得到尊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妨碍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

”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历史的因素,过去中苏关系因受“意识形态”因素强烈干扰而严重扭曲和变形,其结果是两国国家利益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中俄两国领导人汲取了中苏关系中的这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决心排除“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其二是现实的因素,中俄两国在探索不同的发展道路。

俄罗斯决心走西方式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则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两个伟大的邻邦的“道”不同能否影响两国的关系?

该文件明确地回答并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尤其考虑到当时俄罗斯和中国国内的具体状况更感到两国领导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冷静审慎对待两国关系的务实精神。

第三,该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影响到未来两国关系发展方向的基本原则和两国在未来国际舞台上相互合作的基本共识。

例如,在两国关系方面,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间一切争端的原则、俄罗斯不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的原则、两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则和两国发展经贸合作的原则等;

在国际合作方面,双方主张提高联合国的作用和威望、两国都不谋求霸权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扩大双方国际问题的双边磋商等。

上述这些原则已经成为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则,至今依然成为推进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尽管我们谈论了这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的基本意义和重要性,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不指出,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和“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上看,当时的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内涵还很平淡,内容也谈不上丰满,其两国关系的定位不是很高。

因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中俄两国有太多的理由发展更加密切的关系,仅仅局限在“友好国家”的范围内不可能容纳下两国关系发展的全部内涵,此其一;

其二,对比当时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来看,中俄两国的“互视友好国家”的关系就显得有些“低洼”,两国只确认了“好”邻居的状态。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归纳起来是由两个重要因素造成的:

第一,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里确实存在中俄两国内外政策的不同利益取向和不同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俄罗斯几乎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导致了俄罗斯对东方的某种忽视。

俄罗斯“大西洋主义”思想和“从渥太华到弗拉基沃斯托克”的政治安全体系理念都昭示了俄罗斯急切地加入美欧政治安全体系的心情,而1989年以后的中国处于外交上比较困难的时期。

换句话说,俄罗斯亲西方的外交政策限制了俄罗斯对华政策的推进程度和深度。

第二,我们不能不承认,刚刚正常化了的中苏关系还比较脆弱,从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到1991底苏联解体也不过两年的时间,中苏两国的互信程度和接触水平还不可能达到应有的热度、深度和高度。

历史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

这是当时影响中俄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从上述两个因素的局限性和制约性中可以得出结论,“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和“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非常现实地反映了当时中俄两国关系的基本状态。

在历史和现实两大因素的严重制约下能够明确这样的两国关系性质和关系定位实属不易。

以后的中俄关系就是在这个基础和层面上得到逐步发展和巩固的。

它的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将两国关系人为拔高,而是现实的定位,尽管定位较低,但基本反映了现实;

其意义还在于,不仅仅是对两国关系发展的具体推动,更重要的是平稳地将中苏关系转变为中俄关系。

这种“换轨”与“转型”本身就是对中俄关系发展的贡献。

二、关系的提升:

由友邻关系到“伙伴”关系中俄两国在相互了解中不断深化和丰富两国关系的性质和不断提升两国关系的战略定位。

如果说1992年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内涵还不够丰富和两国关系的定位还不够理想的话,1994年和1996年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定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概括地说,两国关系的性质和定位由“友邻”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

这种变化集中反映在中俄两国关系的两个重要文件中。

1994年9月3日在莫斯科江泽民主席与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这份文件为两国关系的性质和定位做出了新的阐述,双方“认为已具有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即建立在和平共处各项原则基础上的完全平等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既不结盟,也不针对第三国”。

在1996年4月25日中俄联合声明中宣布两国“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这昭示了中俄两国关系无论在程度上、深度上还是在高度和宽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推进。

上述两个文件就是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推进标尺。

那么,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基本涵义如何?

江泽民主席在1994年有过比较系统的阐述。

他提出六点主张:

(一)加强相互理解信任,坚持以长期睦邻友好精神处理相互关系中的一切问题。

(二)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不断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三)不管形势如何发展变化,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基本方针不变。

(四)充分利用两国天时地利条件,积极发展互利互补的经贸关系,促进共同繁荣。

(五)加强法律与制度建设,健康有序地开展两国间的人员交往,把中俄边界建成和平、友好、繁荣的纽带。

(六)加强相互磋商与合作,共同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

”2这些主张既涵盖了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基本内容,又体现了其战略实质。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涵义如何?

关于这一点在中俄有关声明、协定和条约中没有完整的阐述和具体的界定。

1997年4月23日江泽民主席在俄罗斯国家杜马讲演中对其做了全面而透彻的总结。

他表示:

“当前,中俄两国正致力于建立和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

它的基本宗旨是:

深入发展双边合作,保持长久的睦邻友好,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与繁荣,造福于两国人民;

密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维护各自的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各自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和正当权益;

通过双方合作和共同努力,促进国际局势的缓和与稳定,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3这时期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意义在于:

第一,中俄两国关系由“友邻”关系发展到“伙伴”关系是一种实质性的转变,而不仅仅是层次上和程度上的转变。

这表明两大邻居之间的亲和力和合作紧密度有了实质性的跃进,从“邻居”关系提升为“伙伴”关系这本身就说明中俄两国作为伟大的邻邦进一步互利合作的战略思路得到了明确地展开和贯彻。

第二,中俄两国的“伙伴关系”具有稳定的内涵。

无论“建设性伙伴关系”还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都以“睦邻友好、互利合作”为基本内容,这个内容具有基本的和稳定的性质,不会轻易改变。

第三,这种“伙伴”关系具有长期性质和战略性质。

在1994年中俄联合声明中表示,双方“决心面向21世纪,把两国关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中俄合作的巨大潜力,为促进两国国内改革和发展经济的重大任务以及在亚太地区和全世界建立持久和平提供有利的条件”。

“为进一步确立新型的相互关系,从两国关系的远景出发”,双方决心在政治关系、经贸和科技、军事政治领域和国际关系四个方面“采取积极和全面的步骤”。

江泽民主席也表示,“人类正在迈向21世纪,把什么样的两国关系带入下一世纪,这是我们双方共同关心的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