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3655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模拟化学文档格式.docx

羊肉

A.米饭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故A正确;

B.芹菜属于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B错误;

C.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C错误;

D.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D错误。

A

3.(3分)45Ca可用于研究中药的钙拮抗作用及机理,这里的“45”是指该原子的()

A.原子序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D.电子数

45Ca中45位于Ca原子的左上角,表示的为质量数,即该钙原子的质量数为45。

C

4.(3分)中国寓言故事蕴味深长。

下列寓言的标题所表述的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煮豆燃萁

B.刻舟求剑

C.破釜沉舟

D.愚公移山

A.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刻舟求剑是在船帮做了记号,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破釜沉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愚公移山,是把山石变为小块搬运走,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不含化学变化,故D错误。

5.(3分)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HCl

B.CO2

C.NaOH

D.NO2

A.HCl中只有共价键,故A错误;

B.CO2中只有C=O共价键,故B错误;

C.NaOH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故C正确;

D.NO2中只有共价键,故D错误。

6.(3分)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生石灰﹣﹣Ca(OH)2

B.铁红﹣﹣Fe2O3

C.水玻璃﹣﹣H2SiO3

D.酒精﹣﹣CH3COOH

A、生石灰是氧化钙CaO,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故A错误;

B、氧化铁呈红褐色,俗称铁红,故B正确;

C、硅酸钠是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故水玻璃是硅酸钠,故C错误;

D、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是C2H5OH,故D错误。

B

7.(3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C4H8O2

B.硫化氢的电子式: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硫酸钾的电离方程式:

K2SO4═2K++SO42﹣

A.C4H8O2为乙酸乙酯的分子式,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故A错误;

B.硫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C错误;

D.硫酸钾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

K2SO4═2K++SO42﹣,故D正确。

D

8.(3分)下列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的是()

A.CO2

B.H2

C.NO

D.N2

该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该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该装置收集,故A正确;

B.H2的密度比空气小,需要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N2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9.(3分)用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改用铝粉代替铝片

B.降低反应温度

C.减小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延长反应时间

A、改用铝粉,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A选;

B、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B不选;

C、减小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故C不选;

D、延长反应时间,反应速率减慢,故D不选。

10.(3分)在含有大量NO3﹣、CO32﹣、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H+

B.Cl﹣

C.Ba2+

D.OH﹣

A.H+与CO32﹣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l﹣不与NO3﹣、CO32﹣、SO42﹣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Ba2+与SO42﹣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OH﹣不与NO3﹣、CO32﹣、SO42﹣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BD

11.(3分)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Zn+H2SO4═ZnSO4+H2↑

B.Fe2O3+3CO

2Fe+3CO2

C.2HClO

2HCl+O2↑

D.FeCl2+2NaOH═Fe(OH)2↓+2NaCl

A.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选;

B.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B不选;

C.为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选;

D.为合物与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选。

12.(3分)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C.酸碱中和

D.镁条燃烧

A.食物腐败为缓慢氧化过程,为放热反应,故A不选;

B.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物质能量升高,需吸收能量,故B选;

C.酸碱中和为放热反应,故C不选;

D.镁条燃烧属于放热过程,故D不选。

13.(3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a中的固体为氯化铵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管b中氨气是否集满

C.氨气可用浓硫酸干燥

D.图装置也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

A.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故A错误;

B.氨气是碱性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管b中氨气是否集满,试纸变蓝色证明收集满,故B正确;

C.氨气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用碱石灰干燥,故C错误;

D.装置图中发生装置可以制备氧气,但氧气比空气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14.(3分)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易溶于水

B.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都具有可燃性

D.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A.都为非极性分子,不溶于水,故A错误;

B.苯不含碳碳双键,与溴水不反应,故B错误;

C.都为烃类化合物,可燃烧,故C正确;

D.二者分子式、结构都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15.(3分)TiS2是镁电池的重要组成材料,其制备原理为Ti(SO4)2+8H2═TiS2+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i(SO4)2得电子

B.H2被还原

C.H2是氧化剂

D.Ti(SO4)2被氧化

反应Ti(SO4)2+8H2═TiS2+8H2O中Ti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2价,而硫元素由+6价变为﹣1价,氢气中的氢元素由0价变成+1价,

A、Ti(SO4)2中Ti和S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故A正确;

B、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被氧化,故B错误;

C、氢气是还原剂,故C错误;

D、Ti(SO4)2得电子是氧化剂,被还原,故D错误。

1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铁片能溶于浓硫酸

B.Na2O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C.Al2O3可作为工业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D.11.2L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01×

1023

A、常温下,铁片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常温下,铁片不能溶于浓硫酸,故A错误;

B、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是过氧化钠而不是Na2O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故B错误;

C、电解氧化铝得到金属铝,氧化铝熔点高,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故C正确;

D、状况不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所以无法求氧原子数,故D错误。

17.(3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醋酸反应:

OH﹣+H+═H2O

B.碳酸钙与足量稀硝酸反应:

CaCO3+2H+═Ca2++H2O+CO2↑

C.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

Al3++4NH3•H2O═AlO2﹣+4NH4++2H2O

D.钠与水反应:

Na+2H2O═Na++2OH﹣+H2↑

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醋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OH﹣+CH3COOH=CH3COO﹣+H2O,故A错误;

B.碳酸钙不溶于水,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CaCO3+2H+═Ca2++H2O+CO2↑,故B正确;

C.氨水碱性较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Al3++3NH3•H2O=A(OH)3↓+3NH4+,故C错误;

D.钠性质放出活泼,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2Na+2H2O═2Na++2OH﹣+H2↑,故D错误。

18.(3分)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

B.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2SO4

C.用分液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Cl溶液和蔗糖溶液

A.碳酸氢钠与HCl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可除杂,故A正确;

B.K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焰色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

C.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互溶,不能分液分离,应选蒸馏法,故C错误;

D.丁达尔现象为胶体特有的性质,则不能鉴别NaCl溶液和蔗糖溶液,故D错误。

19.(3分)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作负极

B.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C.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A.电池工作时,Zn失去电子,作负极,故A错误;

B.锌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Cu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

C.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Zn为负极,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故D正确。

20.(3分)下列关于碳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热易分解

B.不能与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

C.水溶液呈碱性,因而被称为“纯碱”

D.将10.6gNa2CO3固体溶于100mL水中即可配得1.00mol•L﹣1Na2CO3溶液

A.碳酸钠加热时不分解,故A错误;

B、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故B错误;

C、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俗名是纯碱,故C正确;

D、物质的量浓度c=

中V是溶液的体积,而100mL是溶剂的体积,故D错误。

21.(3分)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HBr

CH3CH2Br

B.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H2

D.CH3CH3+Cl2

CH3CH2Cl+HCl

A.CH2═CH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