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3611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扭曲叙述策略下的殖民者形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反殖民主义思想、浓厚的殖民主义意识、宗主国臣民的优越感及对殖民地人民的贬低,而这些元素又都是通过扭曲的殖民者形象折射出来的。

我们将以《缅甸岁月》为例来剖析英国后殖民小说中扭曲叙事策略中的殖民者形象,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貌。

尽管洛兰?

桑德斯(LoraineSaunders)[2]41-69、斯蒂芬?

英格尔(StephenIngle)[3]38、杰弗里?

迈耶斯(JeffreyMeyers)[4]64、以及国内的陈勇[5]、许淑芳[6]、李锋[7]等都从各自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过剖析,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文本的深层讽刺结构和意图出发来揭示扭曲叙事的运用贯穿该部小说这一典型特征。

一、扭曲形象产生的动因

民族国家独立之后的世界格局,当代世界体系重构的速度和深度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8]20世纪20年代亚洲殖民地民族主义高涨,英帝国内部日益出现民族独立的声音,此后的英国文学一般来说都带有反抗的成分,并以反讽作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在这一时期,年轻的左派作家试图摒弃英国体制所代表的全部价值观。

这种倾向在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中尤为明显。

在从英国来缅甸的船上,奥威尔就注意到一个白人掌舵军官竟然偷吃乘客剩下的半块奶油布丁,然后像老鼠一样匆忙溜走。

这一场景让他大惊失色,并对白人至上的种族观产生了怀疑。

当船只停靠在科伦坡后,他又看见一群当地苦力在白人警官的监视下上船为乘客搬运行李。

他对苦力遭受的暴力深表同情,并对白人熟视无睹的冷漠深感震惊。

而他目睹监狱长在离死囚不远的地方和大家饮酒庆贺顺利实施绞刑,则使他对白人人性的缺失极为厌恶。

来到缅甸之后,奥威尔在英属印度警察部门工作了5年。

这段经历为《缅甸岁月》的创作提供了主题和背景。

在缅甸殖民地的生活使他认识到了劳动阶级的存在,并厌恶白人酗酒纵欲的放纵生活。

他意识到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开始反思帝国主义的行为,最后毅然离开帝国警察部队。

由此可见,奥威尔质疑白人至上的种族观,同情被殖民者,厌恶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所以,在《缅甸岁月》中,他运用了怪诞曲解的叙事手法来扭曲殖民者的形象。

除了伊丽莎白之外,无论是白人还是当地人的外貌特征都有某种扭曲。

这种故意为之的外貌扭曲旨在强调文本的讽刺意图。

需要强调的是,多数扭曲或由人物的语言体现出来,或由全知的作者叙述,或由殖民者亲口述出。

这种一贯扭曲的“信号―效果”似乎强调了小说无处不在的讽刺意图。

换言之,人物外貌扭曲与他们畸形的身份和人性相一致,这反过来又与最大的讽刺及其根源相吻合――殖民帝国主义本身的非人性化体制。

二、扭曲的外貌

麦克格雷格(Macgregor)的肖像描写是扭曲叙事在《缅甸岁月》中模糊运用的最好佐证。

麦克格雷格是该地区的一位副专员,因而也是英帝国统治的最高代表。

对于此等身份的殖民者,具有反帝倾向的作者自然极尽可能地将其丑化、“麦克格雷格先生是个大块头,年近五十,面相憨厚,戴着一副金边眼镜。

他肩膀宽阔,又总有伸头的怪癖,让人好奇地联想到一种海龟。

(1)22在第6章,作者向我们叙述了麦克格雷格每天晨练的情形,描述显得没有那么讽刺而是更加尖酸刻薄、“就在麦克格雷格先生龇着牙用力去够脚趾的时候,一股砖红色的血液从脖子向上涌来,致使面部充血,搞不好有中风的危险。

他那巨大肥硕的胸脯渗满汗水,闪闪发亮。

坚持下去,坚持下去!

无论如何,人必须保持身体健康才行。

”65

为了让大家充分理解这个描述的讽刺效果,作者马上转向麦克格雷格的仆人穆罕默德?

阿里(MohammedAli),通过他对主人锻炼的评论,向我们揭示了被殖民者内心的想法、“在他那又窄又黄的阿拉伯脸上,既没有理解也没有好奇。

五年来,他每天早晨都能看到这些扭弯的动作,隐约猜想主人可能是在祭奠某种诡秘而又苛求的上帝。

”65在这儿,“扭弯”也是一种扭曲叙事,通过非欧洲人给予麦克格雷格的身体锻炼这样破坏性的描述,这种攻击性揭示的效果就被荒诞般地放大了。

紧接着,文本中又出现一处对麦克格雷格的外貌描写,这一次是通过白人弗洛里向我们描述的、“恶心的老胖子!

他看着麦克格雷格先生走过去,心中暗想道。

他的屁股裹在紧绷的卡其色短裤里,翘得多高啊!

活脱脱一个下流的中年童子军领队,简直就是一个同性恋,你在任何插图报纸上都能看见这号人的照片。

他故意穿上那些可笑的衣裳,露出他那胖乎乎的、有凹窝的膝盖,仅仅因为早饭前锻炼一下身体是上流社会先生的标志――恶心死了!

”68这似乎是关于一个英帝国最高权威代表外貌的无伤大雅的讽刺肖像,但是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关于这个表面看来慈祥温厚的官员更多的描写。

在第22章中,当一群愤怒的村民因为艾里斯袭击一个学生并使其致残而包围欧洲俱乐部的时候,作者又向我们简单叙述了麦克格雷格更残暴的一面。

他告诉试图逃出俱乐部为欧洲人摆平眼前局面的弗洛里说、“‘命令警察马上开枪!

’麦克格雷格先生从另一边嚷道。

‘我授权你这么干。

’”229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殖民者对被殖民者反抗的恐惧和残忍镇压,一旦其统治地位受到挑战,马上就暴露出殖民者的凶残本性。

文本再次将外在的外貌扭曲、内在的心理,以及英帝国代表人物更赤裸的扭曲进行了对比。

这反过来又强调了《缅甸岁月》的一个主题,即殖民主义扭曲的思想必然导致对这个世界,尤其是被殖民者形成一种更加扭曲的观点。

三、扭曲的心理

(一)、赤裸的种族主义

埃利斯(Ellis)是一家木材公司的经理,虽然作者也只是用了一个简短的句子描述了他的外貌,然而随着埃利斯的扭曲在文中被一点一点地完全揭示出来,我们还是能逐渐地觉察到这个描述的强大威力。

从埃利斯对本地人和欧洲人种族优越性的夸张骇人的评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扭曲的世界观和法西斯倾向。

为了论证这一点,我们摘录如下几处和埃利斯有关的描述。

在埃利斯的眼中,维拉斯瓦米医生只是一个“大肚皮、油乎乎的小个子黑鬼医生”18,而当地人则是“又黑又臭的猪”18。

作者评论道、“在他看来,哪怕是对东方人有一丝好感都是一种可怕的堕落。

”19事实上,埃利斯这个人物身上有一种刻薄的、残暴的种族主义,他的言语也很极端。

这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讽刺画,向我们呈现出作为“优等”殖民大国的代表之一怪诞的扭曲。

在埃利斯眼里,当地人更像是啮齿动物,绝非白人“优等民族”的一分子。

另外,作者在评论埃利斯时说、“他有一种怨毒的伦敦腔。

”16这也增添了另外一种怪诞的元素。

(二)缺失人性的世界观

伊丽莎白是整部小说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从表面来看,她是来缅甸探亲的,而实际上却是盼望着寻个有钱的丈夫嫁了,从而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过上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日子。

在《缅甸岁月》的所有人物中,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描述为生理扭曲的殖民者白人。

伊丽莎白的扭曲在于她的内心。

她的扭曲主要通过她对缅甸人的观察体现出来,同时也通过作者对她的世界观的洞察揭示出来。

首先,初来乍到的伊丽莎白似乎分不清缅甸男女。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弗洛里的缅甸情人玛拉美,她是这样向弗洛里评价玛拉美的、

哦,缅甸女人都是这个鬼样子吗?

真是奇怪的小动物!

在来这儿的路上,我见到好多这样的小怪物呢。

你不知道,我还以为她们都是男孩子哩。

她们长得有点像荷兰玩偶,不是么?

78

在以后的章节中,这种对当地人显然扭曲的观察越来越显著。

而且,它再次强调了文本的目的,即一旦一个人接受了殖民范式,那么这个范式就会产生实质上的和非人性化的扭曲效果。

因为它必然会扭曲我们对被殖民者的看法,让我们觉得被殖民者低人一等、没有人样。

在第7章中,伊丽莎白回忆起她在来凯奥克他达(Kyauktada)村庄的途中的时候,她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当地人的样子、“半裸的男人脑袋后面编个长辫子,举着火把晃来晃去,在伊丽莎白眼中,他们就是丑陋的魔鬼。

”87在此后的章节,还有一段更能证明她没有把土著人当人看,她是这样对弗洛里说的、

这些人真是丑得让人恶心,不是吗……可是,他们的头型也太丑陋了!

脑袋瓜子斜着往后长,就像公猫的脑袋一样。

另外,他们的脑门也是斜着往后长的,显得非常邪恶。

我记得以前在杂志上看过一篇讨论人的头型的文章,说脑门向后倾斜着长的人属于罪恶型的。

106-107

考虑到小说创作的历史环境,我们可以把上面这段描述理解为伊丽莎白令人捧腹的肤浅的种族“定性”,它实际上反映出关于种族特点的一套纳粹式伪科学理论。

伊丽莎白对当地人的观察是她扭曲的心理的必然反映。

当一群缅甸农家女人从她和弗洛里身边经过以后,作者告诉我们“缅甸女人比缅甸男人更让伊丽莎白厌恶,她能感觉出自己同她们有某种相似性,她痛恨和这帮黑脸怪物有任何瓜葛”107。

然后,伊丽莎白对弗洛里说、“她们长得还不吓人啊?

真够粗俗的,就像某种动物。

”107伊丽莎白否认了当地女人具有人的资格,因此把她们视同兽类。

从她对土著世界和当地人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内心深处的道德堕落。

可见,作者笔下的伊丽莎白实际上是一个人性缺失的人。

四、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扭曲

在整部小说中,明显集生理扭曲与心理扭曲于一体的殖民者有两个形象、中尉维拉尔和主人公弗洛里。

通过对他们扭曲外貌的细致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心理和道德扭曲。

(一)怪诞的狂妄者

维拉尔中尉(LieutenantVerrall)是暂时被调到凯奥克他达的一个殖民官,他更能说明文本的讽刺意图。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维拉尔的外貌描写、“练兵场上的马蹄印,身体同马鞍像半人马一样完美结合在一起时那种强烈而泰然自若的感觉,还有手中那富有弹性的马球棒,这些就是他的信仰、他的生命所在。

而缅甸的欧洲人则是些饮酒作乐、沉溺女色、面容枯黄的游手好闲之徒,他一想到这些人的习性就想吐。

”185在我们看来,这幅苦行僧和纳粹马球手以及贵族种族主义者怪诞夸张的讽刺漫画,意在揭露维拉尔是一个彻底扭曲的人,因而与小说中其他欧洲人物的描述相吻合。

值得指出的是,他厌恶欧洲人和他们的“剥削”,不是出于道德或伦理原因,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敬拜他心中唯一的上帝“马术和健美”。

维拉尔作为英帝国军队代表的讽刺肖像可能更具象征意义。

然而,这个人物构建的效果只有通过另外一处外貌描写才能得到充分揭示。

作者是这样描述维拉尔的、“他是个25岁左右的小伙子,瘦削但笔挺,显然是个骑兵军官。

他有英国士兵中很常见的兔脸,淡蓝色的眼睛,和双唇间清晰可见的几颗三角形门牙;

然而不经意间却透着一股严厉、无畏,甚至冷酷――也许的确是只兔子,只不过是一只坚韧、好战的兔子罢了。

”167典型的军人肖像、最显著外貌特征的详细描写,以及嘲弄的让步共同构建了维拉尔这个人物怪诞的扭曲。

如果这就是代表英帝国军事权力和权威的一张脸,那么这将是怎样的一个帝国?

我们认为这种近乎荒诞的揭露和讽刺是作者的一个基本意图。

我们再来看看维拉尔中尉扭曲的心理。

维拉尔是一个典型的英国贵族军官,除了骑兵军官或马球手,他鄙视并厌恶任何人,可以说憎恶女人是他的一个原则。

作者这样写道、

但是他鄙视舒适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